-
欺诈行为遍天下警醒!2004年 | 8月8日
-
-
欺诈行为遍天下
韦恩言谈温和得体,举手投足间散发出一股迷人的魅力,他看来完全符合卡琳心中理想夫婿的条件。卡琳说:“他是我梦寐以求的白马王子,人人都说韦恩和我是金童玉女,天生一对,他对我的态度在在流露出倾慕之情。”
不过,问题出现了。韦恩告诉卡琳,他是澳大利亚情报机关的第三号人物。由于他知道太多内情,现在他想辞职,情报机关不但不允许,还说要杀死他!于是这对恋人想出一个办法。他们计划先结婚,再把二人的财产合并,然后离开澳大利亚,逃往加拿大。于是卡琳照计划行事,把房子和其他家产变卖,再把所得金钱完全交给韦恩保管。
婚礼如期举行,但婚礼结束后韦恩却撇下卡琳,一声不响地溜到国外去,可怜的卡琳这才如梦初醒,发觉那是韦恩的精心布局,自己完全掉进了他的圈套,如今她的银行账户,只剩下不到六块钱。在整个行骗过程中,韦恩像导演一般,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个角色,这个角色的背景、嗜好、性格和对卡琳的一切示爱言行,都是为了吸引卡琳,以骗取她的信任。卡琳对韦恩深信不疑,结果三十多万澳币就这么拱手送人,损失惨重。一个警官说:“卡琳的感情遭到极大的创伤。撇开金钱损失不说,那种伤害之深,实在无法形容。”
卡琳说:“我心乱如麻,那个男人所伪装的俏郎君,从头到尾都是假的。”
卡琳只是世上无数遭诈骗的受害人之一。有人估计,因诈骗案而损失的金钱多达几千亿元,并有逐年增加之势,但实际数目到底是多少,就无从计算了。像卡琳这类的案子,受害人除了金钱损失外,最大的痛苦就是被信任的人所骗。
小心防范为上策
骗子为求把别人的金钱骗到手中,不惜挖空心思设下骗局,用假身份、假文件招摇撞骗,或向人作出种种承诺。令人叹息的是,由于举证困难,要把骗子绳之以法,谈何容易。许多骗子都熟悉法律,懂得怎样钻法律漏洞,让别人难以向他提出检察起诉。就算把骗子带到法庭,审理案件也要耗费不少金钱时日。最后在法庭上被裁定有罪的骗子,大都是那些骗了巨款或犯下大案的人,他们也许早就把骗来的钱花光或藏起来,即使被判刑,受害人也拿不回失去的金钱。
如果你掉进这些骗子的圈套,那几乎可以肯定,你的损失是无法讨回的了。与其在事后想尽办法追讨损失,不如事前提高警觉,有所防范。古代一个很有智慧的人教我们:“精明的人见祸就躲藏,缺乏经验的人上前就遭殃。”(箴言22:3)下篇文章会谈谈怎样才不会被骗。
-
-
骗子当道,如何防范警醒!2004年 | 8月8日
-
-
骗子当道,如何防范
你也许听过这样的一句俗语:“没有什么事比骗倒诚实的人更容易。”这句话跟许多俗语一样,有几分真实。事实上,每天都有诚实的人被骗,光诚实并不能保护他们免于受骗。世上不少狡猾之徒,处心积虑,一心要把别人的钱占为己有。一百多年前,一个作家曾这样说:“有些骗子的手段高明,不被 骗倒都很难!”
行骗使诈的事,早在伊甸园里就已经有了。(创世记3:1-5)数千年来,一些骗人的老点子不断翻新,被人一用再用,但新的花样也层出不穷。在这种情况下,你怎样保护自己避免上当呢?当然,你不需要知道所有的诈骗伎俩,只要了解几个基本的防范方法,就可以保护自己了。
勿泄露个人资料
如果你的支票簿或信用卡被窃,就可能遭人冒用。如果你的银行账户资料外泄,就可能被人冒领和冒签支票。如果有人取得了你的个人资料,就可能冒充你的身份了。一旦发生这样的事,窃贼就可以提光你账户里的钱,用你的信用卡买东西,以及用你的名义向银行借钱a。更可怕的是,你也许会成为罪案的嫌犯而含冤莫白。
为免蒙受损失,所有个人的文件资料,包括银行账单、支票簿、驾驶执照、社会安全码或国民身份证等资料,都要小心保管,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个人资料或财务状况(除非对方有合法理由),特别是信用卡号码和银行账户资料更不可随便披露。只有在使用信用卡结账时,才可以让店员知道你的信用卡号码。
有些骗徒像拾荒者一样,喜欢在垃圾堆里找寻他人的个人资料,假如你要丢弃一些文件,例如作废的支票、银行账单、股票债券买卖的收据、过期的信用卡、过期的驾驶执照和护照等文件,由于上面载有你的个人资料,所以最好先烧毁或撕碎再丢掉。金融机构寄来的信用卡申请表,上面也有你的个人资料,要先销毁再丢弃,以免被骗子再利用。
用常识判断
许多骗人的伎俩,目的都是要使人财迷心窍,让人以为自己可以得到巨额的投资收益。金字塔式投资计划就是骗子常用的手法,这种投资计划五花八门,以快速发财做饵,一般而言,参加投资的人须要再找其他新投资者接棒,找到之后,就可以拿到佣金。b连锁信也是同样一套模式,骗子会叫你寄钱给名单中最上层的人,他们保证,当你的名字也升到第一位时,你就会有数千美元进账。
由于没办法继续找到更多人来投资,金字塔式投资计划注定失败。这是很简单的数学,假如最初有5个人参加,这5个人又各去找5个人来投资,就变成25人。这25人又再去各找5个投资者,人数就暴增至125人。如此下来,传到第九层的时候,参加人数已接近200万人了,而这些人还要另外再找900万人来投资!推出这个投资计划的人清楚了解,人数一定会达到一个饱和点,当他们猜想饱和点已非常接近时,就会卷款潜逃,而你投入的资金也就化为乌有了,那些你找来的投资者,就会逼你还钱,否则绝不饶你。要记得,在金字塔式投资计划中,你赚了钱,就一定有人赔了本。
是否有人向你提出什么可以轻易发财的妙计,或者告诉你什么可以赚取暴利的投资呢?要小心,如果听起来太美好,那通常是个骗局。不要太快相信广告或别人的大力推荐,也不要未经思考就以为“这次真的不一样”。要记得,别人没有什么理由要白白给我们好处,也没有必要把发财致富的秘诀告诉我们。如果有人向你透露一些稳赚不赔的投资门径,要想想,问问自己:“这么好,他为什么自己不做,让自己赚大钱呢?为什么还要大费唇舌,来介绍给我呢?”
要是有人对你说,你赢了或中了奖,你会有什么反应呢?不要高兴得太早,那可能是个骗局,不少人都上过当。例如,英国一个女子收到加拿大寄来的一封信,说她得了奖,但要领奖的话,就要先付25元手续费。这个女子寄出手续费后,又接到来自加拿大的电话,说她抽中第三奖,奖品总值24万5000元,但她要先付奖品总值的一小部分做第二次手续费,她依指示寄出2450元,但最后却什么都没有收到。如果你要先付钱才可以获得“赠品”或奖品的话,那十之八九是个骗局。你可以问问自己:“我根本没有参加这个比赛,怎么可能得奖呢?”
与有信誉的人交易
你以为不诚实的人就一定逃不过你的“法眼”吗?且勿大意!骗子之所以为骗子,就是因为他们有取信于人的本事,这是他们驰骋江湖的能耐。善于推销的人,无论诚不诚实,都知道要推销货物,就要先推销自己,取得别人的信任。当然,这不是说你该用怀疑的眼光去看每一个人,但对别人要有点保留,不要凭直觉判断一个人是否诚实。骗局通常都有两大特点,不妨留意:第一,对方是否说得太动听,太完美,有点不太真实;第二,对方是不是一直催你快点决定?
互联网上充斥着各种不大可能成真的发财大计。无可否认,互联网用途广泛,给我们带来不少便利,但对骗子来说,互联网成本低,容易隐藏身份,不用费太多工夫,就能骗人上当,是个很好用的工具。你有电邮信箱吗?那么,你可能也收过一些来历不明的垃圾邮件,这些邮件跟商品及服务销售有关,但十之八九都是陷阱。要是你寄钱给他们,你大概收不到任何货品或服务;就算你收到了货品,多半也物非所值。不想有所损失,就绝对不要跟那些寄邮件的人交易。
如果有人用电话向你推销商品及服务,用处理垃圾邮件的方法来应付也行。虽然不少合法商号做生意时,都会使用电话,但每年受骗的人还是很多,损失以十亿元计。单凭话筒里传来的声音,是无从判断对方是不是骗子的。骗子可能声称是银行或信用卡保安机构的代表,如果有人来这样问你,想知道你在他们银行所开账户的资料,你就该存有戒心,因为这些资料他们早该有了。假如发生这样的事,可要求对方先留下电话,然后向有关机构证实,再回复对方。
明智的做法是,绝不要把你的信用卡号码或其他个人资料,透露给来电的陌生人。如果有人来电销售一些你不需要的东西,你可以礼貌地回答:“不用了,谢谢,我不会跟不认识的人在电话里交易的”,然后挂断。你不须要跟一个可能心怀不轨的人讲电话。
精明的人只会跟信誉卓著的人或机构来往。如果你要在电话里或互联网上买卖,也有好些公司是诚实可信的,跟它们交易安全得多。可以的话,向一些独立机构查询,以确保该推销员、公司和投资项目没有问题。要查询并详细阅读投资项目的内容,了解是否合法。要深思熟虑,不要因别人的压力而贸然作出决定。
白纸黑字立下字据
刚开始一宗交易时,可能看来一切正常,没任何有欺诈成分,但后来,却可能发生始料不及的事,令交易告吹或变得无利可图。事情发展至此,亏损的一方感到害怕,便不惜使诈,以求拿回损失,也不足为奇。相信你曾听过这样的事,行政人员虚报公司收入或利润,到公司倒闭的时候,他就卷款潜逃,不知去向。
若要避免受骗或发生误会,你应该在决定任何重大投资之前,先把协议的具体细节记录下来。你所签的任何合约,都当列出所有投资条款和当事人的承诺。要记得,不论一项投资看来多么稳妥,谁都无法保证没有任何风险。(传道书9:11)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投资是全无风险的。因此,合约上该仔细列明,要是投资失利,当事人该负上什么责任。
我们简略提到的几个基本方法,如果你提高警觉,将建议应用出来,就不会那么容易受骗了。圣经一句古老箴言说得不错:“缺乏经验的,凡话都信;精明的人,步步留心。”(箴言14:15)骗子舍难取易,只对那些没有戒心的人下手。很可惜,不少人就是一派天真,让骗子有机可乘。
[脚注]
b 金字塔式投资计划,是一种“多层次的推销手法,投资者交付一笔入会费后,就可以找其他人来投资”。这些投资计划通常不涉及实际的商品买卖或服务。
[第7页的精选语句]
要是对方把计划描述得太美好,通常事有蹊跷,不要当真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无须自责
不幸被骗子所害,你可能会感到尴尬、羞愧、自责,甚至生自己的气,这都是人之常情。但你无须责怪自己,因为你是受害者,那个骗你的人,才该受到谴责。假如你信了一个不该信的人,那只要承认错误,忘记过去,恢复正常生活就好了。不要觉得自己很愚蠢,要知道有些才智很高的人,比如国家元首、银行经理、行政主管、财务主管、法律顾问等,也都曾上过骗子的当。
受骗的人不但损失金钱,连自信心和尊严也被夺去。假如骗你的人是你的“朋友”,你对他就枉然信任,要是你感觉受到伤害,不要压抑感情,找个密友倾诉一番罢,这会有助抚平伤痛,祷告也能给你莫大慰藉。(腓立比书4:6-8)经过若干时日,就该让事情淡化。何必耿耿于怀呢?要积极订立目标,然后努力达成。
骗子得手之后,还会再次接触受害人,声称可以帮你讨回损失,这时千万要小心,他们又要来骗你第二次了。
[第8,9页的附栏或图片]
六种常见的电子邮件骗局
1.金字塔式推销:这些骗局看来像是赚大钱的好机会,人只要付出些许努力,动用少许资金,就能发财致富。一个骗局以赠品来吸引人,人可以免费得到电脑或其他电子器材,附带条件是必须缴费入会,并且说服其他人入会。另一种骗人伎俩是连锁信。连锁信一般都是不合法的。大部分投入资金的人都赔上了血本。
2.在家工作:你可以在家里做些手工艺品、首饰,或组装玩具。可是,当你付出金钱买入原料,又付出时间心血装配之后,厂商却拒绝买回你的制品,因为你的制品不达标准。
3.健康和瘦身用品:互联网上充斥着许许多多的健康和瘦身用品,例如,治阳萎的妙方,防止脱发的药膏,不用运动或节食就能减肥的瘦身药丸。网上广告有时也报道顾客怎样满意,疗法怎样奏效。这些广告常用的字眼包括:“古方”、“秘方”、“灵丹妙药”、“科学突破”。但实际上,这些用品大多不怎么管用。
4.投资机会:一般来说,对方向你保证风险极低,收益却非常高。一个常见的行骗方法是叫人投资在国外的银行,并且保证处理资金的人在财经界有头有脸,很有影响力,也有内幕消息。
5.恢复信用评级:这些骗局声称能把你的不良纪录从信用档案中删除,那么你就能再次申请信用卡,借钱买车,或是找工作。虽然邮件再三保证,你能够恢复信用评级,但他们却无法实践承诺。
6.旅游奖赏计划:你收到电子邮件,说你中了奖,可喜可贺,奖品是能以极优惠的价钱,购买一个旅游计划。有些邮件还说,你是万中选一的幸运儿。但切勿忘记,许多人也收到同样的邮件,而且旅游计划的食宿安排,绝不像电子邮件所说的那么豪华丰富。
[鸣谢]
资料来源: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
-
-
谁还会遵守道德标准?警醒!2004年 | 8月8日
-
-
谁还会遵守道德标准?
世界的道德标准变幻无常。以往受人谴责的欺诈行为,今天人们已不当一回事了。更甚的是,窃贼和骗徒往往被传媒描绘成英雄人物,受到美化。许多人的态度就正如圣经所说一样:“你一见窃贼就高兴”。(诗篇50:18)
然而,骗徒实在不值得歌颂。一个作者说:“骗子往往在小的时候,就已懂得操纵身边的人。这种与生俱来的本领,使他们与众不同。他们把别人玩弄于股掌之间,不但没半点内疚,还沾沾自喜,以为很了不起,于是一而再、再而三讹诈别人。别人有什么损失,他们全不在乎。”
如果一个寡妇遇到骗子,失去了毕生积蓄,一般人都会对她深表同情。但要是大机构遭雇员盗用公款,或保险公司遭人讹骗,人们反而无动于衷。很多人认为大企业盈利丰厚,少许损失实在无关要紧。可是,欺诈行为不仅影响大企业,消费者也受到冲击。大企业往往把他们的损失转嫁给消费者。例如在美国,由于保险公司要填补损失,平均每个家庭每年就要多付1000美元以上的保险费。
许多人爱买廉价的冒牌货品,例如衣着、手表、香水、化妆品和手提包等。他们也许知道这些行业每年因此损失亿万美元,却觉得这与自己无关。可是,由于冒牌货冲击,消费者要买正牌货和使用各种服务,就要付更多钱。不但如此,你买冒牌货,就等于让不法之徒赚大钱。
一个致力于揭发行骗伎俩的作者说:“我深信由于现代社会道德沦亡,所以欺诈行为大行其道。道德江河日下,骗人的风气自然大为流行。……今天,在家里父母不教导儿女道德标准;在教室里老师也不教导学生道德标准,因为老师怕别人指责他们,强把自己的道德标准灌输给学生。”
耶和华见证人却不同,他们不但教导别人圣经的道德标准,并且按之而生活。他们所紧守的圣经原则包括:
● “要爱人如己”(马太福音22:39)
● “不可欺诈”(马可福音10:19)
● “偷窃的,不要再偷,倒要勤劳,亲手做正当的工作,就可有东西分给穷乏的人”(以弗所书4:28)
● “我们……愿意行事尽都诚实”(希伯来书13:18)
耶和华见证人不是傲慢自大,或是自以为义。但他们相信,如果人人都把这些圣经原则实践出来,世界会变得更美好,人会活得称心如意。他们都深信上帝的应许,地球将有一天会成为一片乐土。(彼得后书3: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