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万众期待的超人统治者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不久之后,他们抵达迦百农附近的革尼撒勒;这是个景色宜人,物产丰饶的平原。他们把船停泊在该处。他们一上岸,众人就认出耶稣来。民众便往附近的村落去,找着那些有病的人。病人被人用褥子抬到耶稣面前,仅是碰到耶稣外袍的䍁子便得以完全康复过来。
这时,目击耶稣施行奇迹喂饱数千人的群众发现他已离去,于是登上从提比哩亚来的小船,往迦百农去寻找耶稣。他们找着了,便问耶稣说:“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我们会在下文读到,耶稣就此谴责他们。
-
-
‘来自天上的真粮’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来自天上的真粮’
前一天的确发生了不少事。耶稣施行奇迹喂饱了几千人,接着他避开那些企图强逼他作王的群众。当晚他在波涛汹涌的加利利海上行走;彼得在澎湃的海上步行,后来开始沉下去,但耶稣及时将他救起;接着耶稣平静风浪,使门徒免遭船难。
耶稣在加利利海东北岸施行奇迹喂饱的群众现在闻风而至,他们在迦百农附近找着他,问道:“拉比,是几时到这里来的?”耶稣谴责他们,指出他们来找他只是想得到免费的食物而已。他劝他们不要为必坏的食物劳力,而是要为那存到永生的食物劳力。因此群众问道:“我们当行什么,才算做上帝的工呢?”
耶稣只举出一件最有价值的工作,他解释说:“信上帝所差来的,这就是做上帝的工。”
可是,虽然耶稣行了这么多的奇迹,百姓仍没有对他表现信心。令人难以置信的是,甚至在耶稣行了这一切奇妙的事以后,他们仍问道:“你行什么[标记],叫我们看见就信你;你到底做什么事呢?我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如经上写着说:‘他从天上赐下粮来给他们吃。’”
他们既然请求耶稣给他们一个标记,耶稣遂向他们清楚表明一切神奇供应的来源,说:“那从天上来的粮不是摩西赐给你们的,乃是我父将天上来的真粮赐给你们。因为上帝的粮就是那从天上降下来、赐生命给世界的。”
他们说:“主啊,常将这粮赐给我们!”
耶稣解释说:“我就是生命的粮。到我这里来的,必定不饿;信我的,永远不渴。只是我对你们说过,你们已经看见我,还是不信。凡父所赐给我的人必到我这里来;到我这里来的,我总不丢弃他。因为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按自己的意思行,乃是要按那差我来者的意思行。差我来者的意思就是:他所赐给我的,叫我一个也不失落,在末日却叫他复活。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
这时犹太人开始表示不满,因为耶稣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在他们看来,耶稣仅是一对属人父母所生的儿子而已;他们所表现的态度和拿撒勒人如出一辙。他们提出异议说:“这不是约瑟的儿子耶稣吗?他的父母我们岂不认得吗?他如今怎么说‘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呢?”
耶稣答道:“你们不要大家议论。若不是差我来的父吸引人,就没有能到我这里来的;到我这里来的,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在先知书上写着说:‘他们都要蒙上帝的教训。’凡听见父之教训又学习的,就到我这里来。这不是说有人看见过父,惟独从上帝来的,他看见过父。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信的人有永生。”
耶稣继续再提及这事说:“我就是生命的粮。你们的祖宗在旷野吃过吗哪,还是死了。这是从天上降下来的粮,叫人吃了就不死。我是从天上降下来生命的粮;人若吃这粮,就必永远活着。”不错,人只要对上帝所差来的耶稣表现信心,就能获得永远的生命。这是吗哪和其他一切粮食无法向人提供的!
看来群众在迦百农找着耶稣之后不久,耶稣便向他们谈及来自天上的粮一事。可是这项讨论延续下去,后来在耶稣于迦百农的会堂里教导人时达到高潮。
-
-
许多门徒不再跟从耶稣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许多门徒不再跟从耶稣
耶稣正在迦百农的会堂里教导人,他论及自己担任从天上来的真粮的角色。这个演讲看来是以前一项讨论的延续。耶稣曾施行奇迹供应饼和鱼给一大群民众,他们吃过之后从加利利东部回来找到了耶稣,当时讨论已开始了。
耶稣继续评论说:“我所要赐的粮就是我的肉,为世人之生命所赐的。”仅两年前,即公元30年的春季,耶稣告诉尼哥德慕上帝深爱世人,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儿子作他们的救主。因此,耶稣现在表明,世上的人只要以象征的方式吃他的肉——对他行将献上的祭物怀具信心——便可以获得永远的生命。
可是,群众却因耶稣的话而绊倒。他们问道:“这个人怎能把他的肉给我们吃呢?”耶稣希望听众明白,吃他的肉只是以比喻的方式如此行。为了强调这点,他说了一段补充的话。这番话若按字面去看,就甚至更令人反感。
耶稣宣布说:“你们若不吃人子的肉,不喝人子的血,就没有生命在你们里面。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常在我里面,我也常在他里面。”
不错,耶稣的意思若是要人吃人肉,他的教训就实在太令人反感了。可是,耶稣并非提倡实际吃人肉或喝人血。他只是强调,一切想得永生的人都必须对他行将献上的祭物——他献出自己完美属人的身体和流出他的生命之血——怀具信心。可是,甚至他的门徒当中也有许多人并不作出任何努力去明白他的教训,因此他们提出异议说:“这话甚难,谁能听呢?”
耶稣知道门徒中有许多人为了这件事而议论纷纷,就对他们说:“这话是叫你们[跌倒]吗?倘或你们看见人子升到他原来所在之处,怎么样呢?……我对你们所说的话就是灵,就是生命。只是你们中间有不信的人。”
耶稣继续说:“所以我对你们说过,若不是蒙我父的恩赐,没有人能到我这里来。”很多门徒听了以后就愤然离去而不再跟从耶稣了。于是耶稣对12个门徒说:“你们也要去吗?”
彼得回答说:“主啊,你有永生之道,我们还归从谁呢?我们已经信了,又知道你是上帝的圣者。”虽然彼得和其他使徒也许并不完全明白耶稣在这件事上所提出的教训,但他的这番话表明他对耶稣多么忠贞不二!
虽然耶稣对彼得的反应深感喜悦,他却评论说:“我不是拣选了你们12个门徒吗?但你们中间有一个是[诽谤者]。”他的这句话是指着加略人犹大说的。很可能这时候耶稣已察觉到犹大开始踏上歧途了。
在此之前不久,耶稣拒绝让群众把他拥立为王,以致令他们大失所望。他们也许想道:‘这人若不肯担任弥赛亚的合法角色,又怎可能是弥赛亚呢?’群众对这件事记忆犹新。约翰福音6:51-71;3:16。
-
-
使人污秽的东西是什么?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法利赛人和文士从耶路撒冷来见耶稣,当时他也许是在迦百农。他们找寻把柄要指控他违反了宗教规条。他们问耶稣说:“你的门徒为什么犯古人的[传统]呢?因为吃饭的时候,他们不洗手。”这并不是上帝的规定,可是法利赛人却认为,人若不遵守这项传统仪式——包括洗手至肘——便犯了严重的罪。
耶稣没有回答他们的指控;相反,他指出他们邪恶地蓄意违反上帝的律法。他要知道:“你们为什么因着你们的[传统]犯上帝的诫命呢?上帝说:‘当孝敬父母’;又说:‘咒骂父母的,必治死他。’你们倒说:‘无论何人对父母说:我所当奉给你的已经作了供献,他就可以不孝敬父母。’”
不错,法利赛人的教训是,人无论把金钱,产业或什么东西献给上帝作礼物,奉献的东西就归圣殿所有而不得拨作其他用途。然而,其实奉献了的礼物仍由献礼物的人所保管。这样,作儿子的只要说他的金钱或产业是“各耳板”——献了给上帝或圣殿的礼物——便可以逃避奉养年老父母的责任,即使后者一贫如洗。
耶稣有理由对法利赛人邪恶地歪曲上帝的律法一事感到义愤填胸,因此他说:“你们借着[传统],废了上帝的诫命。假冒为善的人哪,以赛亚指着你们说的预言是不错的。他说:这百姓用嘴唇尊敬我,心却远离我;他们将人的吩咐当作道理教导人,所以拜我也是枉然。”
也许当时群众退后以便让法利赛人上前质问耶稣。现在,既然法利赛人对耶稣的有力谴责无言以对,耶稣便叫群众靠近前来。他说:“你们要听,也要明白。入口的不能污秽人,出口的乃能污秽人。”
后来,他们进了一间房子,门徒问道:“法利赛人听见这话,不服,你知道吗?”
耶稣回答说:“凡栽种的物,若不是我天父栽种的,必要拔出来。任凭他们吧!他们是瞎眼领路的;若是瞎子领瞎子,两个人都要掉在坑里。”
彼得代表门徒请耶稣阐明使人污秽的东西是什么。耶稣看来有点诧异,便说:“你们到如今还不明白吗?岂不知凡入口的,是运到肚子里,又落在茅厕里吗?惟独出口的,是从心里发出来的,这才污秽人。因为从心里发出来的,有恶念、凶杀、奸淫、苟合、偷盗、妄证、谤讟。这都是污秽人的;至于不洗手吃饭,那却不污秽人。”
耶稣并不是劝人无须注重日常的卫生。他也不是辩称人在预备食物或吃饭前无须洗手。相反,耶稣是要谴责宗教领袖的伪善;他们诡计多端,坚要墨守没有圣经根据的传统,以致违反了上帝正义的律法。不错,使人污秽的乃是人所行的恶事。耶稣表明这些事均源于人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