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想做百万富翁?警醒!1993年 | 2月8日
-
-
谁想做百万富翁?
答案看来是:差不多人人都想。流行的看法则认为中彩票或者赢取球赛彩池a的奖金便是飞黄腾达的捷径。
为了投其所好——亦为了彩票所带来的额外收益——各地的政府,从莫斯科以至马德里,从马尼拉以至墨西哥市,遂纷纷发行国营彩票,奖金甚至高达一亿美元之巨。
无疑,有少数人的确因而成了巨富。一个英国男子下注球赛博彩已有25年之久,最后他终于赢得了一笔破纪录的巨额奖金。他一注下了50仙美金,竟赢得多达150万美元的彩金。另一则更为轰动的新闻则是一个纽约的女子,她赢得佛罗里达州国营彩票头奖,奖金高达5500万美元,成为世上获得最巨额彩金的幸运儿之一。
可是,这些仅属罕见例子而已。像西班牙一位中年文员的例子则典型得多。30年来,他周复一周的购买彩票。即使从未赢过大钱,他却毫不气馁。“我随时都在等待中奖,”他说。类似地,满地可的一位男子把整周工资全花在购买加拿大彩票之上。他的解释正好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像我们这类小人物,若要冀望生活过得好一点,就得靠这么一笔横财。”但他仍没有赢得横财。
虽然彩票确实风行全球,然而还有另一种赌博玩意也日趋普遍:玩吃角子老虎机。这个独臂大盗虽未致令人一夜成巨富,它却提供一个即时发财的机会——有时甚至可赢取一笔数目可观的积累奖金。这些吃角子老虎机已不再只是赌场的专利品了。在欧洲各地,不论是咖啡室、会所、餐馆以至酒店,这些赌博机借着发出琅琅上口的旋律、闪烁生辉的灯光,以及硬币连串落下的卡塔声,叫人们知道它们是无处不在的。
弗朗西丝是个住在纽约市的年迈寡妇。每星期有两三次,她会乘坐两个半钟头的公共汽车长途跋涉地往新泽西州的亚特兰大市去。到达后,她便走进市内的赌场,在那里玩吃角子老虎机约六小时才回家。她评论说:“如果没有亚特兰大市,我不知怎么办。你知道吗,这就是我们的生趣,我们是以此为乐的。”
对其他人来说,赌博则远远不只是娱乐,而是刻板生活的一种解脱,又或是求财的门路。对某些人来说,赌博已成为生活中一个重要——若非主要——的部分。
“我是个赌徒,因为我喜欢那份险中求胜的感觉,”西班牙科尔多瓦的卡西亚诺这样解释说,“我不是在替自己找寻借口。事实是,我感到极度消沉,从那时起,我便开始玩宾果游戏。后来我更到处找寻其他的赌博玩意。当你满袋都是钞票,一心想着要下注,那种感觉妙极了。”有人问一个已经失掉公司董事职位的惯性赌徒,他会否考虑放弃这个陋习。他答道:“放弃?绝不可能。赌博就是我的生活。”
纵使赌徒的动机可能不一样,他们却绝非仅属少数分子。与实际的数目可能有点出入,在美国,每4个成年人便大约有3个人好赌;至于在赌博成风的西班牙,比率也与之不相伯仲。再者,赌博业本身就是一门大生意。以每年营业额计算,世上只有极少的大型企业可与39个国家的彩票总营业额互相较量。
赌博的魔力显然十分巨大,问题是:它只是无伤大雅的玩意吗?抑或含有种种潜在的危险?有句古老箴言这样说:“急于致富的人,将难免无过。”(箴言28:20,《主经》)对于那些凭赌博致富的人而言,情形真的是这样吗?
[脚注]
a 为足球赛果下注的赌博。
-
-
赌博的惨痛代价警醒!1993年 | 2月8日
-
-
赌博的惨痛代价
博比被发现倒毙于一辆停泊在伦敦以北街头的汽车内。年仅23岁的他,就此便了断余生。
有个老翁露宿街头已有好一段日子,终于要往福利中心求助。他已四天没有吃过东西,也没有服用心脏病药物,他显得异常虚弱。
埃米利奥是五个子女的父亲,他的妻儿舍他而去,更拒绝跟他说话,他感到伤心欲绝。
一宗自杀案,一名流浪汉,一个被拒的父亲:三则教人伤感的故事。它们看来毫无关连,在现代社会中也绝非罕见。然而,这些悲剧都有一个共通点——皆因嗜赌成癖之过。
许多沉溺于赌博的人均不愿承认自己的问题所在。他们的家人为免家丑外扬而替他们掩饰。然而,这害人不浅的癖好正使世上千百万个家庭,天天都面对极大的痛苦和绝望。
不由自主的赌徒究竟有多少?谁都不知道。单在美国,保守估计也有一千万人。赌徒人数之多的确十分惊人,而且更会随着在一国复一国中,赌博的玩意层出不穷,而继续增多。有人将这种令人难以自拔的赌瘾形容为“增长最迅速的一种癖好”。
其实许多新近成为赌徒的人,当初只抱着“碰碰运气”的心态,偶一为之。不知不觉间,他们却已被扫进嗜赌成癖的噩梦中去了。
当赌博失去控制时
只是偶尔赌博的人是怎么会变成如此沉溺于赌博的呢?原因可能各异,但是到了某个阶段,他们便会觉得不赌活不成。(请参看第7页的附框。)有些人从赌博中找到生活中所缺少的一份刺激。一个女赌徒解释说:“输赢对我已不重要。每当我下注,尤其是注额比旁人都要大的话,我便觉得自己是世上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人们敬重我,我感到莫名的兴奋!”
也有一些人是因为寂寞和沮丧,转而寄情赌博的。埃丝特尔是四个子女的母亲,她丈夫是个经常往外地工作的军人。在深感寂寞之余,她开始往游乐场玩吃角子老虎机。不久,她每天都守在那里几个小时,乐不思蜀。后来家用花光了,她身陷重重困境之中。她一面要隐瞒丈夫,一面没命的向银行和亲友借贷,全只为了维持这个每天要花费200美元的昂贵癖好。
此外,还有些人是因为起初赢过大钱,终于摆脱不掉赌瘾的。一位研究这类赌徒的权威罗伯特·卡斯特解释说:“大部分沉溺于赌博的人都是在赌博生涯早期经常赢钱的人。”自此以后,想保持常胜的欲望是如此强烈,他们也就无法自拔了。
迷信的奸狡陷阱
许多赌徒皆受预感而非逻辑所支配。一个打算下注的人若真受理智支配,那么作一点简单的算术也会使他裹足不前了。且举个例,在美国被雷电击毙的机会是170万分之一。但要在国营彩票中中奖,机会较之还要低两倍。
有谁会预料给雷击中呢?只有无可救药的悲观主义者才会这样想。尽管如此,凡购买彩票的人大多奢望自己所选的号码会中奖。当然,中彩票要比被雷击中有吸引力得多,然而,使许多人寄望于近乎无望的事却往往只因为迷信。尽管中奖机会渺茫,人们一旦选出心目中的所谓“幸运号码”,便觉得或许快要鸿运当头。——请参看第8页的附框。
据西班牙一位数学家克劳迪奥·阿尔西纳指出,假如赌场及彩票改用字母来替代号码的话,中奖的机会依然相同。可是,那股魔力——很可能包括一部分赌注——便会骤然消失了。某些号码确具匪夷所思的魅力。有人偏爱如9、7、6及0等号码,有的喜欢按生日或天宫图选取自己的“幸运号码”。有些人甚至甘受一些荒诞之事所摆布。
一天,一个男子在往蒙地卡罗赌场途中,遇上一件不快事。一只白鸽飞过时,鸟粪刚好落在他的头上,把帽子弄污了。当天,他赢了1万5000美元。既认定这些鸟粪必然是个吉祥之兆,他每次踏足赌场之前,便总要在外面来回往返,希望再一次获得“天降吉兆”。由此可见,迷信骗倒了很多赌徒,令他们以为只要时来运到,便会运转乾坤。可是,随之而来的却是脱不掉的赌瘾,玩弄他们于无情的掌中,最后更可能耗尽他们的一生。
只为贪财
人们赌博是为求财,赢得愈多愈妙。可是,对于不由自主的赌徒来说,赢来的金钱却具有超凡魔力。正如罗伯特·卡斯特解释说,这些人认为“金钱就是地位。……金钱就是友谊。……金钱就是救药。”何以金钱对他们意义如此重大呢?
在赌徒的圈子里,大赢家和大豪客均备受推崇。人们希望伴随于这些大豪客的左右。因此,赌徒赢得的金钱使他们自觉高人一等,才智过人。金钱也使他们忘却烦恼,身心松弛,意气风发。一位研究者杰伊·利文斯顿用下述一句话来形容那些不由自主的赌徒,他们“为求情感满足,不惜孤注一掷”。这是个多么可悲的错误!
一旦梦想幻灭,他连番受挫,金钱遂变得更重要。这个时候,他便不顾一切的想得回所失。从哪里挤出钱来应付债主?怎样才能唤回那常胜的赌运?转眼间,他只为了筹措金钱而生活。
这种穷途潦倒的苦况正是今日数以百万计的赌徒一项真实的写照。他们来自不同性别、年龄与阶层。从近来青年与主妇染上赌瘾的数字的激升便足以看出人人都有可能身受其害。
嗜赌成癖的青年与主妇
青少年为贪图一些速来的钱财,很容易便沦为令人着迷的吃角子老虎机以及其他碰运气的玩意的牺牲品。英国某城市所作的调查显示,在14岁的青少年中,每5个便有4个是玩吃角子老虎机的常客,而且大多数从9岁起便开始。有些甚至为了赌博而逃学。另一项在美国中学的调查则显示百分之6的学生“可能已经染上病态的赌瘾”。
有一群来自西班牙马德里的前度赌徒组成了一个自助团体,它的主席曼努埃尔·梅尔加雷霍向《儆醒!》杂志透露,对于一个易受影响的青年人来说,只要在吃角子老虎机上赢过一次巨奖,他便挣不脱了。一夜之间,赌博就是他的娱乐,亦成了他的爱好。不久,这个年轻的赌徒更可能变卖祖传家产,偷窃父母的金钱,甚至沦为小偷或从事卖淫,以求筹措赌本。
另一方面,专家们也留意到主妇成为不由自主的赌徒的数目也有显著上升。例如,单在美国,在不由自主的赌徒中,女子约占百分之30。据估计,到公元2000年,比率更会上升至百分之50。
马丽亚是个工人阶级的母亲,育有两个女儿。在沉溺于赌博的主妇当中,她可算是个典型例子。在过去七年间,她花于宾果游戏和吃角子老虎机之上的钱共达3万5000美元之多,而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家用。她嗟叹道:“这些钱是一去不回的了。我多么渴望有一天可以走进咖啡室,手上有50元现金,而我有足够勇气把这些钱花在孩子身上[而不是花在吃角子老虎机上]。”
美梦化成噩梦
赌博本来就是只建于梦想之上的。对有些人来说,这个黄金梦尚属短暂。可是对不由自主的赌徒来说,这个黄金梦却使他沉迷不醒,不能自拔,最后更弄到倾家荡产,身系囹圄,甚至赔上自己的性命。
不错,赌博本来应许满足人们一些正当的欲求——惬意的消遣,点点的刺激,额外的收入,摆脱烦恼的出路——然而,不由自主的赌徒却痛苦地发觉,背后的代价委实太高昂。那末,这些需要可从别处寻得满足吗?
[第7页的附栏]
不由自主的赌徒的写照
这个赌徒不论输掉多少,也会继续赌下去。他若果真的赌赢了,赢来的钱也只会花回赌桌上。他固然认为自己什么时候要停下来,就可以停下来。然而对一个不由自主的赌徒来说,只要他袋里还有分文,不消几天工夫,又会再度下注。他嗜赌如命,已达病态地步。
他不断债台高筑。没有钱应付债主,他便疯了似的借贷。除了清还那些最急切的债项之外,借来的钱也使他可以赌下去。变得不忠实则是迟早的事。最后他甚至可能盗用公款,结果遭受解雇。
与赌博的嗜好相比,一切东西,包括妻儿,都要屈居次位。他如此沉溺于赌博,家庭产生不和已是意料中事。他的婚姻最终更可能以分居或离婚收场。
强烈的罪咎感使他变得越来越自我封闭。他发觉难于向别人倾诉。他终于患上严重的抑郁,更可能企图自杀;他实在是进退维谷,穷途末路。
[第8页的附栏或图片]
在蒙地卡罗,把所有钱都赢过来的赌客
时维1891年7月,英国人查尔斯·韦尔斯走近蒙地卡罗的赌场。仅数天之内,他把原有的一万法郎变为一百万。更叫人奇怪的是,四个月后他卷土重来,成功地故技重施。赌徒们纷纷争相探知他发财的“妙法”,可是却劳而无功。韦尔斯亦一直坚称他并没有什么所谓妙策。事实上,他在随后的一年把钱全输光了,死时更不名一文。颇具讽刺的是,赌场借用了这个传奇故事来作宣传手法,顿使赌场名噪一时,至今声名仍不减当年。
蒙地卡罗的谬论
许多赌徒皆认为吃角子老虎机和轮盘赌各有自己的记忆系统。这样,玩轮盘赌的人便假定只要某组序列的号码曾经赢出,那么轮盘会继续偏向于出现同类序列的号码。按照同一原则,玩吃角子老虎机的人也会顺理成章的认为,假如某一座吃角子老虎机的累积奖金很久也没有人赢过的话,它必然是呼之欲出的了。这些大谬不然的假设可称为蒙地卡罗的谬论。
其实,是轮盘赌也好,是吃角子老虎机的派彩程式也好,均完全只凭机缘巧合。因此,无论以前发生过什么事,也毫不相干。关于这些碰运气的玩意儿,《新大英百科全书》指出:“就产生某个结果而言,每一次的游戏均有完全相同的或然率。”然而,这个蒙地卡罗谬论在使赌场财源广进之余,却同时把许许多多赌徒的一生都毁去了。
-
-
比不劳而获远较优越的东西警醒!1993年 | 2月8日
-
-
比不劳而获远较优越的东西
大凡是赌徒,准会较未沾上赌博之前穷一点。即使是中了巨奖的幸运儿,也时常发觉金钱并非通往幸福之途的保障。
一名36岁的日本单身汉中了4万5000美元的彩票巨奖。他本打算把奖金用来购置物业,不料他的好运却为他招来很多嫉妒和中伤,使他深觉很没意思。令他的同事大感错愕的是,他在众目睽睽下,竟把中奖的彩票烧掉。
佛罗里达州警方拘捕了一名女子。她原来曾是500万美元彩票巨奖的得主,现在竟企图谋害自己的媳妇。据她的儿子透露,他母亲因为投资不当,加上挥金如土,财富逐渐散尽,结果变得神经错乱。
反败为胜
多明戈一度是个不由自主的赌徒,他有五个儿女。他解释说:“我一旦赢了钱,情况便更糟。心想自己必然是个奇才,我急不及待的要回到赌桌去以求证明我赢钱非因一时侥幸。
“当我沉迷赌博之际,我简直像个服了麻醉药的人一般。为了维持这个癖好,我会不惜抛妻弃子。即使我曾再三向妻子发誓声言戒赌,心底里我却明知这些承诺是一派胡言。记得有一次,当我正向妻子保证我会从此洗手不干时,心里又已暗自盘算如何找钱下注。
“我失去了一切。我的钱、妻子的钱,还有我的生意,兼且债台高筑。下注赌钱的事,无日无之。直至一件事情发生,使我不得不作一番自我省察。我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我所学到的事使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可是我并未能一下子便放弃赌博。我多么感激那个跟我研读圣经的见证人对我表现极大的耐性。
“然而,圣经的信息很快在我身上发挥功效。它使我摈弃了那个梦幻的世界,教我以上帝看我的方式去看自己。于我,这是一场震荡。我惭愧得无地自容。情形跟保罗对第一世纪的一些人所说的无异:‘你们现今所看为羞耻的事,当日有什么果子呢?那些事的结局就是死。’——罗马书6:21。
“得以认识上帝、他的圣名,以及他的品格,尤其是他的慈悲,推使我渴望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使我关心别人而非只顾自己。我终于能够完全戒除赌瘾,最后我和妻子都受了浸。
“耶稣曾说过真理会使我们得以自由。(约翰福音8:32)这句话实在是千真万确。上帝话语的真理给我一些值得为之而活的东西,让我寻回自尊,令我深感满足。我也帮助了一位前度赌友像我一样洗心革面,重过新生。我目睹他和妻子受浸,当时感到的那种莫名兴奋,远较任何赢钱时的感受要深刻得多。
“20年来,我再没有赌博,连以小额金钱下注也没有。虽然作这些改变不算容易,也绝非那么困难。何况上帝给我的恩赐,已充分满足我的需要,而且有余,是远远超过我想从赌博里寻得的。”a
对于真正渴望遵行上帝旨意的人来说,至为重要的乃是圣经的看法。他们若切实跟从上帝教训而行事的话,便不仅能够免除赌博所导致的忧伤,同时更会寻得一些比赢钱远较优越的东西。
贵重得多的财富
保罗在第一世纪致提摩太的信中写道:“你要嘱咐那些今世富足的人,不要自高,也不要倚靠无定的钱财;只要倚靠那厚赐百物给我们享受的上帝。又要嘱咐他们行善,……甘心施舍,乐意供给人,为自己积成美好的根基,预备将来,叫他们持定那真正的生命。”——提摩太前书6:17-19。
可以持有的一项珍宝便是在上帝面前享有一个美名。它会导至“真正的生命”——永生,一项无可比拟的大赏。耶稣在祷告中说:“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翰福音17:3。
与无定的赏金截然不同的是,上帝所提供的奖赏是任何以及每个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均可赢得的。再者,按照上帝旨意而生活使人体验到人所能想望得到的兴奋,使人过有自尊、有意义的生活。与此同时,鉴于赌博的惨痛代价,要记得一句古老的英国谚语:“抛掷骰子的最佳一着,莫如把骰子抛弃。”
[脚注]
a 耶和华见证人曾帮助许多不由自主的赌徒戒赌。另外有些人则借赖自助团体,如无名赌徒协会等组织之助成功戒除赌瘾。
[第10页的图片]
在地上乐园里享永生的奖赏比任何奖金都贵重得多
-
-
基督徒应该赌博吗?警醒!1993年 | 2月8日
-
-
基督徒应该赌博吗?
基督徒应该为贪图不劳而获之财而赌博吗?不,因为上帝的话语鼓励我们要亲手做工以供养自己和家人:“若有人不肯做工,就不可吃饭。……要安静做工,吃自己的饭。”——帖撒罗尼迦后书3:10,12。
一位社会学家曾将彩票称为‘牺牲许多穷人来使少数人成富的一种手法’。这句话用来描述一般的赌博玩意倒很真实。那末,基督徒会想从最负担不来的穷人身上取利,以求致富吗?基督徒应该“爱人如己”。(马可福音12:31)可是,赌博灌输的却是自私而非爱人之心,是冷漠而非怜恤之情。
赌博也往往是由贪念——贪婪之心——所诱发的,是一种与基督教背道而驰的精神。保罗在罗马书7:7写道:“不可起贪心。”“贪心”一词的意思是“贪求、贪恋的欲望”。这岂不正好道破了赌徒对别人的财富那种贪得无餍的欲求吗?这种私欲与基督徒重视分享和施与的理想实在判若云泥。
圣经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10)经文把赌徒所处的困境生动地描绘出来,他们给一个癖好奴役着,被它苦苦的再三刺痛。
耶稣说人可以凭着“他们的果子”被辨认出来。(马太福音7:20)不由自主的赌徒除了为自己和家人增添不少烦恼之外,赌博更一向被视为与不忠实和罪行息息相关。正如《新大英百科全书》指出:“赌博所蒙上的污名主要是由于它的倡导者大都是些不忠不实的人。”有组织罪行与合法或非法赌博活动已结下不解缘。那末,即使是以间接的方式,基督徒愿意支持这类勾当吗?
正如这系列文章中的第二篇解释,赌博亦时常涉及人们迷信地追寻幸运号码,吉日良辰或常胜的赌运等东西。多个世纪以来,赌徒们一直向幸运女神大献殷勤,诸多讨好。罗马人称她为福尔图纳,在罗马市内更兴建了26所庙宇来尊崇她。
预言者以赛亚也曾论及一个类似的神祇,称为迦狄,是变节不忠的以色列所敬奉的。他写道:‘ 你们这些离弃我的人,……膜拜迦狄 ——所谓幸运之神。’(以赛亚书65:11,《现译》)每年的最后一天,人们会按习俗为幸运之神摆设丰筵,在席上陈列各种各式的美食。古代的人希望借此可以确保来年鸿运当头。
上帝绝不会嘉许那些天真地依赖幸运女神或迦狄 去消灾解困的人。倚靠运气便等于背弃真实的上帝耶和华。基督徒不会异想天开地向反复无常的时运卑躬屈膝,反之,他们只应信赖真实的上帝耶和华,因为他所应许的,是有价值得多的财宝,而且他永不会叫我们失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