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赌博——90年代的癖好警醒!1995年 | 9月22日
-
-
赌博——90年代的癖好
照相机把现场的情景拍摄下来。一份星期日报登载了这帧横跨两页篇幅的彩照。纵目所及,看见一座美轮美奂的宾果游戏会所。这幢庞大的建筑物原先是仓库,面积有好几万平方尺。各种各样的赌客,不分年龄肤色,都来碰碰运气,场面十分热闹。但你有没有留意到,他们满面倦容,双眼布满血丝呢?他们在这儿不知玩了多久,舍不得离去。各赌客都急切期待庄家揭晓号码;这天晚上,他们也许连战皆北,这回如果运气好的话,就终于得尝赢钱的滋味。
翻开报章的其他篇幅。你又有没有留意到赌客的神情?他们面带愁容,双手紧握纸牌,生怕自己运气欠佳,抽了一手‘废牌’。不少事例表明,他们只需多抽一张牌,就足以定夺输赢:要不是赢得好几千元赌金,就是把赌注输光了。再细心观察一下,你有留意到他们双手发颤,手心冒汗吗?你听不听到他们心搏急速跳动?他们岂不是在默祷,祈求自己抽到一手好牌,对手则大败收场吗?
不妨踏进第一流旅馆或内河船的豪华赌场。场内布满色彩鲜艳的吃角子老虎机,好像迷宫一样,你岂不是感到有点迷乱吗?拉动吃角子老虎机的咔嗒声,连同旋转轮所发出的嗡嗡声,你觉得震耳欲聋吗?对赌客来说,不论输赢,场内的噪音总是悦耳悠扬的。一位赌场负责人说:“他们一心追求刺激,拉动吃角子老虎机之后,就急于想知道结果,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实在叫他们兴奋忘形。”
穿过人群,走近挤满赌客的轮盘桌子。轮盘的赌注图案用红黑间隔,一经转动就迅即令你眼花缭乱,甚或神情迷惘。你听见小球在轮盘上翻滚,就越发感到不知所措。轮盘不断旋转,待转速下降,小球停止翻滚,定夺输赢的时刻就到了。轮盘每转动一次,赌客就往往输掉好几千元赌注。
这样的赌博场所遍及世界每个角落,类似的照片和景象简直多得难以胜数,赌客也不计其数。为了满足赌瘾,他们不惜搭乘飞机、火车、公共汽车、邮轮或私人汽车远赴世界各地的赌场。有人把“嗜赌成癖”称为“隐疾、90年代的癖好”。美国一位研究赌博行为的权威人士杜兰德·雅各布斯声称:“据我预计,不论世上任何地方,合法赌博会在1990年代进入历史性的全盛时期。”
且以美国为例。1993年,到赌场碰运气的人比职业棒球赛的观众还要多,共达9200万人次。新的赌博场所纷纷落成,数目不知凡几。在美国东岸经营旅馆的商人无不兴奋莫名。“据估计,每天有5万位游客涉足赌场,现有的旅馆几乎应接不暇。”
在美国南部各州,不久之前一般居民都认为赌博是罪过,但时至1994年,赌博不仅大受欢迎,同时也被人冠上‘救星’之称。《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评论说:“今天,与其把美国南部称为圣经地带,倒不如将其改称为21点地带;陆上和海上赌场遍布密西西比州和路易斯安那州,而佛罗里达州、得克萨斯州、亚拉巴马州和阿肯色州也打算开设更多赌场。”有些宗教领袖顺风转舵,完全改变了个人对赌博的看法,不再把其看作犯罪行为。举例说,1994年,在路易斯安那州的新奥尔良市,政府官员替密西西比河上第一家海上赌场举行命名及下水典礼,教士在祈祷仪式中不但感谢上主“赐人赌博的本领”,同时也声称“蒙主恩宠,本城得享莫大福分”。
到2000年,预料有百分之95的美国人会与赌场为邻,他们只需驾车行驶三四小时,就可以找到一家赌场。美国的印第安人也从赌博生意分得一大杯羹。据《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周刊所载,美国政府至今已批准他们在全国各地经营225家赌场和豪赌式宾果会所。
除了上述的赌博场所之外,还有玩牌室、打赌运动赛果、赛马赛狗、教堂举办的宾果游戏及类似的赌博玩意任君选择。1993年,美国人所下的合法赌注竟高达3940亿美元,比上一年增加了百分之17.1,个中原因已昭然若揭。反对赌博的人不知该怎么办。赌瘾研究委员会的一位总干事说:“世人一向都仰赖教堂、神殿和政府提供指引和帮助。如今这些神职人员和政府决策者却纷纷投资赌博生意。”美国一份报章把该国称为“嗜赌之邦”,并且声称赌博是“全国上下最热中的娱乐”。
从1826年起,英国就一直发行彩票,据说销售量直线上升。据《纽约时代杂志》报道,宾果游戏也风靡英国各地。该杂志还指出,“现今在莫斯科,赌场纷纷涌现,有如雨后春笋,赌客熙来攘往。尽管西贝鲁特的赌场也遭受国民自卫军和原教旨主义者袭击,黎巴嫩的赌徒还是甘冒生命危险,光顾当地的赌场。赌客一旦赢取大笔赌金,就非雇请赌场的武装守卫护送他们回家不可。”
加拿大一位管理赌博事务的省政府官员说:“加拿大人并没有意识到国家已沦为赌徒之邦。”他补充说:“从某些意义上说来,加拿大人沉溺赌博的程度可能比美国人为高。”据《环球邮报》所载,“加拿大人去年一共耗费100多亿加币在政府认可的赌博玩意上,差不多相等于电影消费的30倍。”该报继续说:“不论现今还是以往,美国的宾果生意始终不及加拿大的那么发达。加拿大的彩票生意同样比美国的兴旺得多,连赛马活动也无例外。”
南非一份报章写道:“没有人知道南非究竟有多少人嗜赌成癖,但赌徒数目可不少,最低限度‘数以万计’。”但西班牙政府就很清楚知道,赌博的确祸国殃民,赌徒数目有增无减。官方数字表明,在3800万人口当中,大多数人都沉溺赌博,每年输掉250亿美元,西班牙人的赌博比率几乎高踞世界榜首。一个戒赌协会的创办人说:“西班牙人嗜赌如命,积重难返。他们一向都沉溺赌博。……他们赌马、打赌足球赛果、购买彩票;不用说,他们也玩轮盘赌博、扑克牌戏、宾果游戏和吃角子老虎机。”直至近年来,西班牙政府才正式承认嗜赌成癖是一种有害的精神失调状态。
现有的证据显示,赌博热也迅即席卷意大利全国。意大利人花掉大笔钱财购买彩票、打赌运动赛果;除此之外,不论是报章所举办的宾果游戏比赛还是其他形式的聚赌,他们都下巨额赌注。由政府资助的研究小组所发表的报告指出:“赌博已深入民心,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纽约时报》写道,现今“赌博风靡全球,受欢迎程度是以往无法想象的。从政府官员到教区牧师,人人都争相利用赌博来赢取巨款”。
这是多么真确的事实!正如下一篇文章指出,许多事例表明,赌博对世人生活的每一方面都操有极大影响。
-
-
嗜赌成癖——得不偿失警醒!1995年 | 9月22日
-
-
嗜赌成癖——得不偿失
法国的让·阿代教授宣称:“像酗酒和毒瘾一样,嗜赌成癖也是病态。”他继续说:“这种癖好并不是由药物引发的,……现今越来越多人发觉自己染上赌瘾。”赌徒因为嗜赌成癖,即使输掉大笔金钱,仍要继续下注;他们求胜心切,希望‘收复失地’。法国一位新闻记者写道:“赌徒输光之后,无不垂头丧气,但大多很快又恢复平静。然而,有些人却非赌不可,由于无法克制不由自主的赌性,他们也就毁了自己的一生。他们不断暗自叮嘱,要决心戒赌,可惜积习难改,他们最终还是向赌瘾屈膝。他们沉迷赌博,不能自拔。”
南非一位赌徒坦言:“你一旦对赌博着迷,当你坐在赌桌前,不论是玩轮盘赌博还是21点,其他一切事情就显得不打紧了。你感到浑身一股狂热冲动。只要袋里还有分文,你就会再度下注,多玩一次轮盘赌博,或多打一盘纸牌游戏。……鉴于肾上腺素的分泌量上升,我虽然连夜不眠,却毫无倦意,要不是紧紧盯住自己的纸牌,就是密切注视着轮盘上的号码;我一心盼望时来运到,赢取那笔可望而不可即的巨额彩金。”他最后作出以下结论:“像我一样沉溺赌博的人还有许许多多。虽然手上只剩下几千,甚或少至几百兰特(南非货币),我们却欲罢不能。我们会不顾一切,继续赌下去,就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也在所不惜。”
纽约圣约翰大学社会学系教授亨利·勒西厄表明,不论输赢,赌瘾一旦大发,“许多赌徒就会一连几天赌个不停,他们废寝忘餐,甚至连如厕也不需要。他们聚精会神地下注,把其他事情一一抛于脑后。在等待结果期间,他们不但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同时也感到一阵恶心;由此可见,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叫他们‘兴奋’得不能自已。”
一位戒除了赌瘾的男子自认以往嗜赌成癖,积重难返;他坦言主要的推动力不是赢钱,而是赌博所带来的阵阵“刺激感”。他说:“人一旦对赌博着迷,性情就会变得异常暴戾。轮盘一经转动,你就急于想知道自己的运气如何。在等候结果期间,你会感到一阵晕眩,仿佛快要昏倒一般。”法国一位名叫安德烈的赌徒也有同感:“当你就某一匹马下注一万法郎,而马匹还有100米就跑毕赛程,这刻即使有人告诉你,你的妻子或母亲已经死了,你也毫不在乎,一点都不放在心上。”
安德烈虽然连战皆北,但仍不罢休。他述说自己怎样筹措金钱继续下注。他不惜以极高利息向银行或亲友贷款,又向放高利贷的人借钱。他不但盗取支票,而且也伪造邮政储蓄户口存摺。每逢踏足赌场,他都会找机会勾引形单影只的女子,骗取她们的信用卡之后,就逃去无踪。法国一位新闻记者写道,“到了这个地步,”安德烈“已变得厚颜无耻,尽管债台高筑,他还是满不在乎,从没想过要逐一清还。他居无定所,四处流浪,只因嗜赌如命”。为了满足赌瘾,他只好铤而走险,作奸犯科,结果系身囹圄,连妻子也舍他而去。
无数事例表明,像瘾君子和酗酒者一样,嗜赌成癖的人也不能自拔,他们会继续赌下去,就算牺牲工作、生意、健康,以至家庭也在所不惜。
近期法国有不少城市都对赌博采取开放态度。虽然其他商店纷纷倒闭,当铺生意却蒸蒸日上。当铺东主指出,赌徒往往囊空如洗,连购买汽油的钱也输掉;他们不得不当掉戒指、手表、衣服及其他贵重物品。在美国一些沿海市镇,当铺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在某些地区,你可以看见三四家当铺并列成排。
为了满足不由自主的赌性,有些赌徒不惜以身试法,毕生都陷于罪恶的渊薮。据勒西厄教授所称,最近所进行的研究“显示,嗜赌成癖的人参与各种各样的非法勾当。……伪造支票、盗用公款、偷窃、持械抢劫、经营非法赌马、欺诈钱财、耍弄骗局和买卖赃物”。除了上述违法活动之外,还有白领罪行,赌徒偷窃雇主的财物。嗜赌者教育与治疗协会总干事格里·富尔彻声称,在盈千累万自认是嗜赌成癖的人当中,有百分之85的赌徒承认曾窃取雇主的财物。他说:“事实上,纯粹从经济角度来看,嗜赌成癖可能比酗酒和滥用毒品合起来还要糟糕。”
进一步的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是:在系身囹圄的赌徒当中,有百分之97的人承认,为了满足赌瘾或偿还赌债,他们不得不参与非法勾当。至于得免牢狱之灾的赌徒,有三分之二自认也曾有犯罪的勾当。1993年,在美国濒临墨西哥湾的一些市镇,鉴于政府所认可的赌博生意异常蓬勃,当地发生了16宗银行劫案,比上一年增加了四倍。为了满足赌瘾,一名男子总共抢劫了八家银行,夺去8万9000美元。其他银行也遭赌徒持枪行劫;他们债务缠身,又不知从哪里挤出钱来应付债主,迫于无奈惟有持枪抢劫银行。
据《纽约时报》报道,“像戒烟或戒毒一样,嗜赌成癖的人一旦尝试把恶习戒除,就会出现若干脱瘾征状。”可是,不少赌徒都承认,要挣脱不由自主的赌性其实比改掉其他恶习更为困难。一名赌徒指出:“虽然有些赌徒也试过酗酒,兼且滥用毒品,我们却一致同意染上赌瘾比染上任何癖好可怕得多。”哈佛大学癖好研究中心的霍华德·谢弗医生指出,不能自拔的赌徒一旦尝试戒赌,有百分之30的人“要不是变得脾气暴躁,就是出现肠胃不适、睡眠失调、血压偏高、心跳加速等征状”。
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国民病态赌博研究中心主管瓦莱丽·洛伦茨医生声称,即使他们继续下注,不由自主的“赌徒也会面对健康难题:长期头痛、偏头痛、呼吸困难、心绞痛、心律失常和手脚麻痹等”。
除此之外,还有不计其数的自杀事例。所谓“无伤大雅的癖好”竟然引致死亡,还有什么能比这样的癖好更可怕呢?且举例说明。据《纽约时代杂志》报道,在美国某一个县里,近期赌场纷纷开业,“自杀案件却莫名其妙地增加了一倍;至于增幅是否跟赌博有关,当地的卫生官员就不愿置评了。”在南非,一周之内竟有三名赌徒相继自寻短见。不论合法还是非法赌博,有些赌徒由于无法偿还赌债,只好一死了之;赌徒自杀的案例可不少,但实际数字则不详。
不由自主的赌性像虎钳一样把赌徒紧紧攫住,他们以为一死就一了百了,这实在教人惋惜。下一篇文章会讨论有些赌徒怎样成功地戒除恶习,重获‘自由’。
[第6页的精选语句]
当铺业务蒸蒸日上——罪行也同样有增无减
-
-
赌场新主顾——年轻人!警醒!1995年 | 9月22日
-
-
赌场新主顾——年轻人!
成年男女纷纷陷入赌博的泥淖之中,无法自拔,这岂不令你摇头叹息,不敢置信吗?成年赌徒为求满足赌瘾,动辄放弃一生的事业和成就,即使牺牲工作、生意、家庭也在所不惜;有些赌徒甚至赔上自己的性命。每逢你读到这类新闻,你会不会认为这样的事情实在教人大惑不解?一天晚上,一名饱学之士赢了150万美元,却不肯罢休;他继续下注,结果得不偿失,到头来竟输掉700万美元。你能够理解个中原因吗?许多事例表明,问题的症结在于贪心,欲壑难填。然而,他们所以沉迷不醒,往往是因为追求赌博所带来的莫名兴奋。
身为父母的,如果你的子女尚属年轻,你会认为赌博仅是成人玩意,以此自我安慰吗?请再细心想想。你不妨观察一下那些初出茅庐、急于碰碰运气的小伙子,还有那些一旦沾上了手,却又欲罢不能的年轻人。事情的真相也许会令你大吃一惊。
近期的报章杂志纷纷刊载以下的头条新闻:“赌博大有可能成为90年代青少年的恶习。”“对赌博着迷的年轻人数目日增。”“‘90年代的霹雳’:少年人染上赌瘾。”“不肖子终日沉迷赌博。”
现在请读读标题下的资料。一份报章写道:“当局把大部分罪责归咎于政府和教会所举办的赌博活动。”该报还指出:“现今赌博大行其道,年轻人沾染这样的恶习比以往任何时候容易得多。不少专家告诫世人,在嗜赌如命的成人当中,逾百分之90的人早在14岁之前,就开始了他们的赌博生涯。”另一位研究人员评论说:“根据以往的资料显示,大多数赌徒都是在14岁左右开始染上恶习的,从此积重难返。现今我们见到年纪小至9岁、10岁的孩童也开始跟人打赌。”她补充说:“为什么呢?因为机会来得太容易,赌博的宣传广告触目皆是,孩童……实在抵受不住诱惑。在社会上,赌博也是大众欢迎的刺激活动。”赌博者互诫协会的发言人指出:“情形每况愈下,涉足赌博的孩童越来越年幼,不能自拔的少年人也比以往任何时候为多。”
在美国某一州里,一份研究青少年赌博问题的报告显示,大约有百分之3.5的青少年可能会嗜赌成癖;此外,有百分之9的年轻人也可能会沦为“孤注一掷”的赌徒。美国某一大学辅导服务部的统筹者威廉·菲利普斯说:“数据显示,年轻人的赌博比率一般比成年人的要高。”另一位戒赌辅导员声称:“在今后十年,年轻人嗜赌的难题会不断加增,情况比青少年滥用药物,尤其是违禁药物,严重得多。”亨利·勒西厄教授曾深入研究初中生和高中生的赌博问题。据《洛杉矶时报》所载,“他的研究结果跟大学生所作的研究非常类似:在全国的青少年当中,被列为‘病态赌徒’或‘嗜赌成癖’的青少年,也就是那些无法自拔的年轻赌徒,平均占总数的百分之5左右。”
赌瘾治疗专家一致同意,令人担忧的不是年轻赌徒数目日增,而是“孩童、父母以至教育界人士对青少年赌博所持的态度。……许多孩童,包括他们的父母在内,都认为赌博是‘无害的消遣’,所引致的后果远远不及滥用药物、酒精中毒、强暴行为或性杂交等那么严重”。可是,行为辅导顾问杜兰德·雅各布斯却警戒父母,赌博可以驱使年轻人犯罪、逃学,并且萌生歹念,贪不义之财。
且考虑一位中学生的事例,他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赌博。在学校里,他一味跟同学打赌,不知浪费了多少上课时间。他输掉零用钱之后,就盗用学生所设立的慈善基金。这笔基金是用来购买食物周济贫困家庭的。他把偷窃得来的捐款孤注一掷,如果得胜的话,就可以从当铺赎回家里的电视机和玛瑙戒指。较早之前,为了偿还赌债,他只好把上述东西当掉。他就读初中三年级那年,因为偷去1500美元,就给关在少年教养所20天。他不但沉迷玩扑克,每局首注先下一美元,同时也酷爱打桌球,每局打赌五美元。他说:“随着我年岁渐增,债项也累积起来。”不久,为了应付债主,他不得不偷窃邻舍的财物。他的母亲深感绝望,拿他没办法。到18岁的时候,他已泥足深陷,不能自拔了。
社会学家认为,英国的赌博法例过于宽大,甚至连儿童也可以玩吃角子老虎机。不论在机场还是购物中心,为了满足不由自主的赌性,数目众多的儿童要不是盗取父母的财物,就是窃取商店的货物。
雅各布斯声称:“对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学生来说,在校园里最受欢迎、发展最快的玩意就是[学生]打赌球赛结果,有些校园甚至成了赌博经纪的地盘。据我估计,大多数中学和大学都设有制度完善的巨额球赛彩池。”除此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纸牌游戏和彩票任学生选择。不少年轻人也因为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就获准进入赌场。
雅各布斯补充说:“值得注意的是,成年人所以嗜赌如命,大都是因为他们从少年时代就开始赌博,而且往往初战告捷。”“他指出,‘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是在父母或亲属带领下涉足赌博的。这些长辈以为赌博仅是玩耍罢了,”《洛杉矶时报》这样报道。另一位向滥用药物的青少年提供辅导的顾问也发表意见:“父母现今必须处理的问题,其实跟他们处理子女酗酒或滥用毒品的问题并无显著分别。在我看来,赌博业越蓬勃发展,嗜赌成癖的人就越发增多。”专门治疗赌瘾的医生指出,像吸毒和酗酒一样,越来越多青少年铤而走险,犯上偷窃、贩毒和卖淫等罪行,以求满足不由自主的赌性。父母也许认为赌博仅是“玩耍”而已,但警察的看法就截然不同了。
“孩童一旦沉迷玩吃角子老虎机,……就会显出种种不良的特征,跟嗜赌如命的成年人一模一样。年轻人所以积习难改,是因为他们从9岁、10岁就开始接触这样的玩意。他们把零用钱、上学膳食津贴,甚或在家里找到的任何硬币都通通输掉。一两年后,这些男孩就会沦为小偷。孩子会把卧室里的东西卖掉,例如球棒、书刊等,连像宝贝一样的唱机也不惜当掉,而其他孩童则发觉自己的玩具不翼而飞。没有任何物品能够安然留在家里。绝望之余,不少母亲都急忙把所有财物锁藏起来,以防给孩子拿走。另一些母亲要把手提包藏在床单下,才可以安然入睡。她们无法理解自己为何会生下这样的不肖子,因而紧张万分,情形就好比雀鸟下蛋之后,给布谷鸟偷龙转凤而感到莫名其妙一样。尽管这样,孩童依然有办法盗取他人财物。到16岁的时候,败家子已招惹不少麻烦,警方不时上门调查。”——《不义之财:赌徒的内心世界》,戴维·斯帕尼尔编著。
正如这系列文章指出,无数的成年人和年轻人都是通过教堂而涉足赌博的:宾果游戏、彩票等玩意。宗教组织及其领袖自称是基督的跟从者,他们应当怂恿、鼓吹、唆使教友参与任何形式的赌博吗?当然不该!从任何意义上说来,赌博都是迎合人类最堕落的倾向:渴望不劳而获,或说得直率一点,贪得无厌。鼓吹赌博之辈试图说服人相信,损人利己并没有什么不妥。赌博不但拆散家庭,给全家带来羞辱,同时也损害健康,甚至把人的一生毁去。既是这样,你认为耶稣会提倡这样的活动吗?绝不会!刚相反,上帝所感示的话语清楚表明,贪心的人一概不能继承上帝的王国。——哥林多前书6:9,10。
父母应该从小教导子女,任何形式的赌博都是有害的。切勿把赌博看作玩耍,倒要将其视为懒惰、说谎、行骗和不忠实的祸根。不少城市都为赌徒设立了援助计划,例如赌博者互诫协会等。更重要的是,你如果有嗜赌的难题,就要寻求上帝所感示的劝告;这些劝告载于他的话语圣经里。有些人声称曾想过自杀,幸亏听从这些受感示的劝告,他们才得以活下去。
饶有趣味的是,耶和华见证人帮助了不少赌徒克服不由自主的赌性。一位戒除赌瘾的男子指出,自己多年来一直沉溺各种不同的恶习,包括豪赌在内,“自从我和女友跟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以后,我的品行迅即起了戏剧性的变化。不由自主的赌性本来是很难克制的。凭着耶和华的帮助和女友的支持,再加上个人研读、祷告和沉思,尤其是关于上帝对贪心的看法,我终于能够控制赌瘾。我和女友都把自己的一生献给耶和华。时至今天,我们结为夫妇已有38年了。虽然我们多年来一直在需要较大的地区作全时服务,我后来更有特权成为守望台社的周游代表,但我的赌瘾间中也会发作;惟独仰赖耶和华的帮助和指引,我才可以把难题克服。”
如果你有嗜赌的难题,你能够戒除赌瘾吗?你只要继续接受上帝的帮助,并且向其他有需要的人伸出援手,你定必能够戒除赌瘾。
[第9页的精选语句]
不久,年轻人嗜赌成癖的问题会比吸毒上瘾的还要多
[第11页的精选语句]
贪心的人一概不能继承上帝的王国
[第10页的附栏]
拉斯韦加斯天主教堂欢迎筹码捐献
参观至圣救世主教堂的游客都不约而同向教士提出以下的要求:“神父,请你为我祈祷,好让我旗开得胜。”
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远赴美国内华达州拉斯韦加斯观光,每年数目不知凡几。他们旨在看看自己是否得蒙幸运之神所眷顾。教堂的高坛光线柔和,带有亲切感,墙上布满耶稣诞生、最后晚餐及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等雕像。赌博的魔爪可谓无远弗届:崇拜者受到邀请把赌场筹码放在募捐盘上。
教堂的利里神父带着爱尔兰口音说:“我们不时在募捐盘上发现一个价值500美元的筹码。”
在拉斯韦加斯沿公路商业区往前走,你会找到一座天主教堂。数十年来,这座教堂已能满足崇拜者的需要。但自从号称世界四大赌场旅馆——MGM大赌场(the MGM Grand)、大豪客(the Luxor)、神剑(the Excalibur)以及热带风情(the Tropicana)——在沿公路商业区的南端落成后,天主教会就在一个街区外兴建了至圣救世主教堂。
有人问神父为什么教会要这样做,神父回答说:“为什么不兴建?这里人多,熙来攘往嘛。”
此外,那儿收集的捐献也最多。因此,兴建多一座教堂又何妨?
[第9页的图片]
赌博使人误交损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