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警》98 4/22 5-8页
  • 帮派真相知多少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帮派真相知多少
  • 警醒!1998年
  • 小标题
  • 相似资料
  • 为何加入帮派
  • 要退出谈何容易
  • 可以活得更好
  • 保护子女免受帮派影响
    警醒!1998年
  • 祸害——到处蔓延
    警醒!1998年
  • “我这是在自掘坟墓啊!”
    圣经真理改变人的一生
  • 女子纠党——教人忧心的歪风
    警醒!1996年
查看更多
警醒!1998年
《警》98 4/22 5-8页

帮派真相知多少

韦德以往是加利福尼亚州一个帮派的成员。他说:“我们都是街坊小伙子。从小学开始,大家就成群搭伙。只因为少不更事,我们才误入迷途。”

街头帮派开头多少有点共通的地方,起初都是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十三四岁的少年常在街角聚集。他们一块儿伙着干,大家心态相同,彼此相助,以免受另一条街的童党欺凌。但不消多久,他们就变得残暴透顶,甚至不惜作奸犯科。

另一条街的敌对帮派,可能把新的团伙看作竞争对手。两帮人互相仇视,常常大打出手。毒品贩子利用这样的童党售卖毒品。小伙子很快就卷入其他犯罪勾当了。

路易斯不过11岁,就和其他少年结成一党。他12岁开始吸毒,13岁那年首次被捕。他犯过汽车偷窃、破门盗窃、持械抢劫等案件。他因参加械斗、扰乱治安,成了监狱的常客。

有时单凭外表,我们怎么也看不出对方是帮派分子。玛莎面貌清秀,学习成绩优异。在教师和同学看来,她是个品学兼优的高中生。想不到她原来是贩毒团伙的头领,专门贩卖大麻、海洛因和可卡因。有一次,玛莎的同伙遭人连打几枪,结果伤重不治。她吓得要命,从此洗心革面。

为何加入帮派

出乎大众的意料,有些成员坦言他们加入帮派,是因为要找寻爱。他们缺乏家庭温暖,他们渴望有亲密的同伴,能够互相扶持。德国汉堡的《时代》杂志指出,小伙子寄望街头帮派能给予他们别处找不到的安全感。埃力克一度是帮派分子,他说年轻人如果自觉不受家人爱护,“就会向外寻找归属”。

一个父亲早年曾是帮派成员。回想昔日的经历,他写道:“我常常出入监牢,入狱罪名包括妨害治安、帮派打斗、煽动暴乱。有一次,我开车经过某人旁边,企图枪杀对方,结果因谋杀未遂而一再服刑。”儿子拉米罗出世后,他根本没有尽父亲的责任,好好教养儿子。拉米罗长大后,也跟帮派分子搭上了。他因参加械斗,遭警察逮捕。这个父亲一定要儿子脱离帮派。儿子却对他说:“现在他们才是我的家人。”

在得克萨斯州的医院里,一个护士在一年多的时间内,跟114个中了枪的青年交谈过。她说:“真奇怪,我从没听过一个小伙子要求见母亲或其他家属。”

值得注意的是,入伙的少年并不仅限于穷家子弟。好几年前,加拿大《麦克林杂志》引述警方的话说,他们发现在大城市里,分属贫富两极的年轻人竟然结成一伙。他们虽然家境各异,却气味相投:他们渴望享受天伦之乐,却又在自己的家里找不着温暖。

在一些地区,年轻人从小就觉得成群结帮是正常的,没有什么不妥。16岁的费尔南多说出个中原因:“小伙子满以为入伙后,什么困难都会迎刃而解。他们暗自思量:‘我可以多结交几个朋友。他们身材高大,又有枪在身。有了他们做靠山,就无人敢侵犯我了。’”可是,新成员不久就发觉,他们成了敌对帮派的攻击对象。

帮派常常在财富少少、枪械多多的居住区立脚。新闻报道指出,在大城市的教室内,每三个学生就有两个出自单亲家庭。有些女学生的家长吸毒成瘾,有时还彻夜不回家,而女学生本身也是单身妈妈。每天早上,她必须先把孩子送入日间托儿站,才回校上课。

加利福尼亚州州长彼得·威尔逊说:“青少年的问题非常棘手。许多少男少女自幼就缺乏父爱,他们失去父亲的指导,不晓得什么是正确的价值标准。既是这样,青少年就很难自爱自重,也不懂得尊重别人。”他说有些年轻人毫无恻隐之心,所以“动不动就一枪把对方打死”。

可见,少年帮派不断增多,主要是因为年轻人缺乏家庭温暖,缺少品德上的训练,也没有好榜样可供学习。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因素:电视节目和电影肆意宣传,用暴力解决问题,既简单又利落。社会常常视穷人如草芥,一味奚落他们,说什么癞蛤蟆休想吃天鹅肉等。单亲家庭越来越多,年轻的妈妈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拼命干活,留下一个或多个孩子在家里没人照管。鉴于以上种种因素,可能还有其他因素,街头帮派日趋猖獗,为祸全球。

要退出谈何容易

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有些帮派成员因忙于其他活动,跟同伙逐渐疏远了。其他青少年可能要投靠别处的亲属,结果逃离了帮派的控制。但一般说来,退出帮派一点也不容易。

离心分子起码要给同伙打个半死,才获准退出。为了脱离帮派,有些成员实际遭到枪击。他们要是大难不死,才可以离开!年轻人但求退出帮派,不惜备尝皮肉之苦,这样做值得吗?

昔日的帮派分子述说自己为什么萌生去意:“我五个好友都死于非命。”帮派成员的日子确实朝不保夕。谈到芝加哥帮派以前的一个成员,《时代》杂志报道:“七年的流氓生涯害得他伤痕累累。他胃部中枪,头部遭到铁道轨枕击伤。在一次打斗中,手臂折断了。他因汽车盗窃而两度入狱。……他现已改邪归正,可惜往日的同党仍一心要把他干掉。”

可以活得更好

巴西的埃莱诺曾是撞头帮分子。这帮流氓常常持刀打架,有时还用上真枪实弹。眼看着贫民阶层连基本权利也被剥削,他感到一肚子怨气。为了宣泄心中的怨愤,埃莱诺肆意破坏,寻衅逞凶。后来,一个工友向他讲论圣经。他应邀出席耶和华见证人的大会。真没想到他在那儿竟然遇上几个以前的同党,又碰见敌对帮派的一个旧成员。他们彼此称兄道弟,不再像以往那样互相仇视了。

这是真的吗?的确真有其事!《儆醒!》的代表最近同洛杉矶帮派以前的成员交谈过。他们现今在耶和华见证人的会众服务。交谈了几小时后,他们当中有一个突然停下来,把身子靠在椅背上,然后说:“看看吧!流血帮和跛子帮的昔日成员,如今和平共处,彼此相爱,亲如手足!”他们一致同意,他们所以能够洗心革面,不再残酷无情,甚至变得和蔼可亲,完全是因为专心研读圣经,努力实践敬神原则的缘故。

在90年代,这样的事果真会发生吗?就在今天,帮派成员也能实际改过自新吗?只要他们肯查考上帝话语的有力劝勉,在生活上实践圣经原则,他们就能一改故辙。假如你是帮派分子,何不考虑弃暗投明呢?

圣经劝我们要“除掉旧品格;这种品格依循你们从前一贯的行为”,并且“穿上新品格;这种品格是按照上帝的旨意,在真实的正义和忠贞里创造的”。(以弗所书4:22-24)新品格是怎样形成的?圣经清楚说明,人的品格是可以“借着确切的知识,按着创造这种品格的上帝的形像,渐渐获得更新”的。——歌罗西书3:9-11。

痛改前非值得吗?当然值得啦!假如你是帮派一员,你很可能需要协助才能改邪归正。在你的居住区,有人很乐意向你伸出援手。但最能教化子女迁善改过的,就莫过于他们的双亲了。所以,我们接着会讨论做父母的可以怎样保护子女,以防他们落入帮派手中。

[第7页的图片]

他们以往分属敌对帮派,圣经真理现已把他们团结起来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