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耶稣基督的世系
    洞悉圣经(下册)
    • 马太记录的耶稣世系中的一些问题 马太将世系记录从亚伯拉罕到耶稣分为三部分,每部分十四代。(太1:17)这个划分也许是为了帮助记忆。可是,计算名字的时候,我们发觉共有41个而不是42个。一个计算方法可能是:从亚伯拉罕到大卫共有14个名字;然后以大卫做起点数14个名字到约西亚;再从耶哥尼雅(约雅斤)起数14个名字,最后的名字是耶稣。请留意,马太记录的第一部分名单以大卫的名字结束,第二部分名单的起头则重复大卫的名字。他又重复“国民被掳往巴比伦”这句话,将约西亚的名字跟约西亚儿子的名字连接起来。(太1:17)

      上文提过,马太可能完全 按照他所参照的公众世系记录将名字抄出来,也可能故意省略一些名字,让人容易记忆。马太所省略的,是大卫世系中由约兰到乌西雅(亚撒利雅)之间三个王的名字,一个原因可能是:约兰娶了亚哈家邪恶的亚他利雅(耶洗别的女儿),使犹大的王系有了受上帝谴责的人的血统。(王上21:20-26;王下8:25-27)关于这个邪恶的联姻,马太只列出最先的王约兰的名字,却省略了其后直到第四代的三个王亚哈谢、约阿施和亚玛谢的名字。(比较太1:8和代上3:10-12)

      马太说所罗巴伯是撒拉铁的儿子(太1:12),这跟其他记载是一致的(拉3:2;尼12:1;该1:14;路3:27)。不过,历代志上3:19却说,所罗巴伯是比大雅的儿子。看来,所罗巴伯是比大雅的亲生子,是比大雅娶兄弟遗孀为撒拉铁所立的合法嗣子;或者所罗巴伯在父亲比大雅去世后由撒拉铁抚养成人,被视为撒拉铁的合法嗣子。

  • 耶稣基督的世系
    洞悉圣经(下册)
    • 马太和路加记录的耶稣世系,为什么会有出入?

      将路加记录的耶稣世系跟马太记录的比较一下,两者名字上的出入,差不多都可以马上解决,原因是,路加所记录的,是源自大卫的儿子拿单 的世系,马太所记录的,则是源自大卫的儿子所罗门的世系。(路3:31;太1:6,7)路加显然从马利亚的世系着手,表明耶稣在血统上 是大卫的后嗣;马太则从约瑟的世系着手,约瑟在法律上 是耶稣的父亲,这样耶稣就是所罗门 的后嗣,是大卫王位的合法 继承人。马太和路加都指出,约瑟只是耶稣的养父,并不是生父;尽管如此,耶稣是享有合法地位的。到了耶稣这一代,马太记录的方式改变了,他说:“雅各生约瑟,就是马利亚的丈夫;称为基督的耶稣是马利亚生的。”(太1:16)请注意,马太不是说“约瑟生耶稣”,而是说约瑟是“马利亚的丈夫”,并说耶稣“是马利亚生的”。路加则更加直截了当,先前他已说过耶稣是上帝的儿子,是借马利亚生的(路1:32-35),后来又说:“在一般人看来,他是约瑟的儿子,约瑟是希里的儿子”(路3:23)。

  • 耶稣基督的世系
    洞悉圣经(下册)
    • 其实,马太和路加所记录的世系表,都追溯到大卫,再通过所罗门和拿单分别衍生下去。(太1:6;路3:31)研究马太和路加所记录的耶稣世系,不难发觉他们从所罗门和拿单起分开,以两个世系记录,到了撒拉铁和所罗巴伯又再合而为一。这点可以有以下解释:撒拉铁是耶哥尼雅的儿子,娶了尼利的女儿,成为尼利的女婿,因此也称为“尼利的儿子”。或是尼利没有儿子,就将撒拉铁视为“儿子”。所罗巴伯看来是比大雅的儿子,但正如先前说过,他可能在法律上被算作 撒拉铁的儿子。(比照太1:12;路3:27;代上3:17-19)

      记载显示,所罗巴伯有两个儿子,就是利撒和亚比育,从他们起,记载又分开了(他们可能不是亲生子,而是后人,或至少其中一人是女婿;对照代上3:19)。(路3:27;太1:13)马太和路加记录的耶稣世系从这里开始跟历代志上第3章有所不同。这可能是因为马太故意省略了一些名字,路加也一样。不过要记得,马太和路加的记载有差异,很可能是因为在当时广为犹太人采用的公众世系记录中,已有这样的差异,并不是马太和路加改动过什么。

      我们可以得出的结论是,融合马太和路加所记录的耶稣世系,显示出两个真理:(1)耶稣其实是上帝的儿子,是通过大卫王系的后嗣(处女马利亚)凭奇迹所生的血统上 的王位继承人;(2)也是通过大卫王系和所罗门王系的男性后嗣(养父约瑟),成为法律上 的王位继承人。(路1:32,35;罗1:1-4)约瑟意识到犹太仇敌可能会指控耶稣是私生子,地位不合法,所以将马利亚娶过来,好保全她的名节和王族世系,令仇敌没话可说。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