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创造物洞悉圣经(上册)
-
-
耶和华是个灵体(约4:24;林后3:17),他一向存在,但他用来创造宇宙的物质却不是这样。换言之,耶和华不是用某些已经存在的物质去创造天地的。创世记1:1清楚显示这个事实,说:“最初,上帝创造了天地。”如果物质一向存在,那么经文用“最初”(意即“从一开始”)就不恰当了。当然,上帝创造了“地”以后,就用“地上的尘土”去造田野里各样的走兽和天上各样的飞禽了。(创2:19)另外,上帝也用“地上的尘土”造人,把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一个活人。(创2:7)
诗篇33:6说的一点没错:“天因耶和华的话语而造,天上的万象靠他口中的气而成。”起初,在“大地混沌苍茫,深渊的表面一片黑暗”的时候,上帝发出的动力运行在水面上。(创1:2)由此可见,上帝运用了他所发出的动力或“灵”(希伯来语ruʹach鲁阿)去创造万物,去实现自己的旨意。
-
-
创造,创造物洞悉圣经(上册)
-
-
事实上,“最初,上帝创造了天地”(创1:1)这句话并没有透露,天地是在什么时候被造的。正因为这个缘故,无论科学家估计地球和各星体已存在了多长时间,也跟圣经说天地“最初”被造这句话没有冲突,不能用来反驳圣经。换言之,天地有可能是在亿万年前已被创造、已经存在。
跟地球有关的创造工作 创世记1:1,2说,上帝创造了天地,接着描述上帝怎样逐步创造地上的一切(创1:3-2:3)。创世记2:5开始描述的,其实就是第三“天”,即陆地刚刚出现但植物还没长出来时所发生的事。换句话说,创世记第1章说的是梗概,第2章补充的是细节。在上帝用圣灵启示人写成的这段创世记载中,共有六“日”或六个创造时期。到了“第七日”或第七个时期,上帝完成跟地球有关的创造工作后,就“安歇了”。(创2:1-3)虽然创世记没有按照现代动植物学的分类方式,详细罗列动植物的不同种类,但所用的名称基本上已涵盖了地上的各大类生物,并表明每一类都是由上帝直接创造的,全都“各按其类”地繁衍,界限分明。(创1:11,12,21,24,25;见类)
根据创世记的资料,下图列出了上帝在六个创造“日”从事的创造工作。
耶和华在地上的创造工作
创造日
创造工作
经文
第1日
光;把昼夜分开
第2日
天空,把水上下分开
第3日
陆地;植物
第4日
从地上可以清楚看到各天体
第5日
水里的活物和天上的飞禽
第6日
地上各种动物;人
创世记1:1,2描述的是六个创造“日”开始之前的事。太阳、月亮和星星在“最初”(创1:1)被造,换言之,这些星体在创造“日”开始时已经存在。不过,六个创造“日”开始之前,“大地混沌苍茫,深渊的表面一片黑暗”。(创1:2)显然,地球当时仍被厚厚的云层包裹着,光无法照射在地上。
第一“日”,上帝说:“要有光”,于是漫射光穿透云层,照射在地上,不过从地上仍然看不到光源。从J.W.瓦茨把经文译做“光就渐渐地出现”,可以看到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创1:3;《创世记专译本》)之后,“上帝把光暗分开”,称光为“昼”,称暗为“夜”,这显示地球除了围绕太阳公转,也绕轴自转,东半球和西半球也因此有昼夜的交替。(创1:3,4)
第二“日”,上帝“把水上下分开”,造出天空。除了天空以下有水,天空以上也悬浮着巨量水气,水和水之间就有了天空。上帝称天空为“天”,但这是相对于地球来说的“天”,不是外太空,因为圣经没有说天空以上的水覆盖范围包括各星体所在的外太空。(创1:6-8;见天空,穹苍)
第三“日”,上帝凭自己的大能施行奇迹,把全地的水都聚在一处,让陆地露出来,上帝称之为“地”。在同一日,上帝用本来无生命的物质(原子)创造出青草、蔬菜和果树。这一切都不是碰巧产生或进化而来的。这三大类的植物全都“各按其类”地繁殖。(创1:9-13)
第四“日”,上帝就各天体所定的旨意就实现了。经文说:“上帝造出两大光源,大的管昼,小的管夜,又造星星。上帝把光源放在天空,普照大地,支配昼夜,分开光暗。”(创1:16-18)虽然圣经在记述挪亚日子的洪水后,才指名提到这两个光源,但根据创世记的描述,大的光源显然指太阳,小的指月亮。(创15:12;37:9)
上帝早在第一“日”已说“要有光”,这“光”指一般的光,用的是希伯来语词ʼohr(奥尔)。但在第四“日”所说的“光”则指发光体或光源,用的是另一个希伯来语词ma·ʼohrʹ(马奥)。(创1:14)换言之,在第一“日”,虽然漫射光能穿过云层照射在地上,但从地上仍然无法直接看到光源。到第四“日”,情况却明显改变了。
另一点也值得注意,在创世记1:16所用的希伯来语动词不是ba·raʼʹ巴拉(意即“创造”),而是ʽa·sahʹ阿萨(意即“造”)。既然创世记1:1说的“天”包括日月星辰,可见各星体在第四“日”之前很久已经存在。不过,这些光源要到第四“日”才出现在地球上空,就仿佛是上帝当时才“造”的。创世记1:17说:“上帝把光源放在天空,普照大地”,意思是这些光源仿佛被挂在天空,从地上清晰可见。另外,经文说这些光源可“做记号,定季节、日子、年月”,对后来出现的人类来说将会是重要的标记。(创1:14)
第五“日”,上帝创造地上不同种类的活物,只是还没有造人。上帝施展大能,使成群 的活物在地上涌现,他绝不是只创造一种 生物,然后让这种生物进化成其他种类的生物。圣经说:“上帝创造巨大的海兽,使水里涌现各样游动的活物,各按其类;又创造各种有翅膀的飞禽,各按其类。”上帝看见自己所造的一切,都很满意,就赐福给各种活物,意即让它们“繁衍增多”。上帝赋予各类活物生殖的能力,因此它们都能繁衍后代,而且都“各按其类”地繁衍。(创1:20-23)
第六“日”,上帝“造出地上的走兽,各按其类;牲畜,各按其类;地上各样爬行的动物,各按其类”。跟上帝创造的其他生物一样,一切在上帝看来都很好。(创1:24,25)
第六日结束前,上帝着手创造一类新的活物,是高于动物却低于天使的。这类活物就是人,是上帝按照自己的形像创造的。关于人类的受造,创世记1:27说:“上帝创造了男人和女人”。创世记2:7-9更就同一件事补充了细节,说耶和华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把生命的气息吹进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一个活人。上帝把他安置在一个美丽的园子里,让他有充足的食物。耶和华用地上的元素造了男人之后,就用他(亚当)身上的一根肋骨造女人。(创2:18-25)上帝造了女人以后,男人和女人就自成一“类”,也就是“人类”。(创5:1,2)
接着,上帝赐福给第一对男女,吩咐他们“要繁衍增多,遍满地面,开拓大地,也要管理海里的鱼,天上的飞禽和地上各样爬行的活物”。(创1:28;另见诗8:4-8)上帝“把一切青菜绿叶都赐给他们吃”,使人类和地上的动物有充足的食物。谈到上帝创造的成果,圣经说:“上帝看他所造的一切,都非常好。”(创1:29-31)第六日完结时,上帝的创造工作就大功告成、完满结束了,于是上帝“在第七日放下一切工作安歇了”。(创2:1-3)
在每个(一共六个)创造“日”的结尾,圣经都用“过了晚上,到了早晨”这句话,来总括上帝当“日”的创造工作。(创1:5,8,13,19,23,31)正如下文解释,每个创造“日”并不是指24小时的一天,“晚上”和“早晨”也只是比喻的说法。晚上看起来模糊不清的东西,早晨一到就清晰可见了。同样,在每个创造“日”的开头或“晚上”(每一日都始于晚上),上帝为当日所定的旨意,只有他自己知道,天使是看不清的。可是“早晨”一到,上帝创造了什么、成就了什么,就一目了然,他为当“日”所定的旨意也一清二楚了。(参看箴4:18)
创造日有多长 圣经并没有具体说明,每个创造日有多长。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就是头六个创造日都已经结束,因为圣经在第六日结束时(跟头五日一样)说:“过了晚上,到了早晨,是第六日”。(创1:31)然而,圣经却没有用这句话来为第七日作结,只说上帝在这一日安歇了;可见第七日还没完结。(创2:1-3)另外,在第七日或“上帝的安息”过了四千多年后,保罗指出“上帝的安息”仍然没有结束。他在希伯来书4:1-11引述大卫的话(诗95:7,8,11)和创世记2:2的记载,劝基督徒要“力求得享上帝的安息”。换言之,在保罗的日子,已经延续了好几千年的第七“日”仍未结束。圣经说,耶稣基督是“安息日的主”(太12:8),因此他的千年统治理应是未来的大安息日,即“上帝的安息”的一部分。(启20:1-6)由此可见,“上帝的安息”从开始到终结,应该是以千年计的。创世记1:3-2:3的模式是一周的最后一天为安息日,这看来跟以色列人划分时间的方式相同:他们也是按上帝的规定,在第七天守安息日。(出20:8-11)既然第七个创造日已经过了几千年,合理的结论是,前面的每个创造“日”至少也长达数千年。
从创世记2:4把“所有 ”创造时期统称为“一日 ”显示,“日”可指一段比24小时长得多的时间。另外,彼得受圣灵启示,说:“在耶和华看来,一日如千年,千年如一日。”(彼后3:8)事实上,认为每个创造“日”不是24小时而是长达几千年的时期,也跟地球本身的种种迹象更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