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基因、脱氧核糖核酸与你警醒!1999年 | 9月8日
-
-
基因、脱氧核糖核酸与你
请端详一下镜子中的你。看看你一双眼睛的颜色、你的发质、肤色和身形,再想想你个人的天赋才干。为什么你的样子是这样的呢?你个人的特质、才干又从哪里来?今天,科学家通过研究遗传学和后天环境对人的影响,对于上述问题都已经有了答案。
你也许嘀咕:“遗传学?这个课题听起来太‘科学’、太难懂了!”但是,你可曾跟朋友说,她一双碧绿的眼睛跟她爸爸的一模一样,而一头红发、一脸儿的雀斑却跟她妈妈的没两样?若然,你已经知道有关遗传学的一个基本事实,也就是,儿女会继承父母外貌上的特征。另外,你要是认识遗传学,你也许就会认真考虑一下生命的起源——生命到底是从创造还是进化而来。让我们先看看,遗传信息是怎样世代相传的。
人体是由一些细小、有生命称为细胞的单位构成的。据估计,人体大约由100万亿个细胞组成。在细胞的细胞核内,有成千上万个基因。基因是个别的遗传单位。它们操控着细胞,从而决定人的若干特征。有些基因决定人的血型,有些决定发质或眼睛的颜色,依此类推。因此,每个细胞都拥有一张袖珍的蓝图,即一套由基因组成的遗传密码。这套密码含有人体发育、修复和运作所需的全部指示。(请参看第5页的插图。)这一切都是碰巧产生的吗?
端倪渐露
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猜想人的特征是通过血液传给下一代的。此后一千多年,人们大都认同这个说法。由于说法深入民心,人们甚至把亲属称为是同一血统或有血缘关系的人。
17世纪,科学家发现了精子细胞和卵细胞,至于它们的功用,他们却不甚了了。有些人以为,精子或卵子里面藏着一些细小、发育完成的生物。到了18世纪,研究人员才发现精子跟卵子结合而形成胚胎。不过,这跟遗传的真相依然相去甚远。
1866年,奥地利修士格雷戈尔·孟德尔终于发表第一套正确的遗传学理论。孟德尔用豌豆进行试验,发现性细胞中隐藏着一些他称之为“明显的遗传元素”,还断定这些“元素”是负责传递特征的。孟德尔口中“明显的遗传元素”,就是今天所说的基因了。
大约1910年,人们发现基因是在称为染色体的细胞结构上面的。染色体主要由蛋白质和脱氧核糖核酸(英语简称DNA)构成。科学家早已知道,在细胞其他功能方面,蛋白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往后多年,他们都假定染色体内的蛋白质储存着遗传资料。1944年,研究人员首次提出证据,证实构成基因的是脱氧核糖核酸而不是蛋白质。
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也发现,脱氧核糖核酸分子是一些呈螺旋形的线状物,这个发现使人类在解开生命之谜方面向前跨进了一大步。
-
-
显微镜下察秋毫警醒!1999年 | 9月8日
-
-
显微镜下察秋毫
有人曾把细胞称为生命的基本单位。不错,不管是植物、昆虫、动物还是人类,所有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过去多年,科学家一直钻研细胞的内部运作,并已解开了不少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上的谜。让我们仔细瞧一瞧细胞,看看科学家对这些引人入胜的生命单位了解多少。
显微镜下的细胞
细胞的形状各不相同。有的呈长方形,有的呈正方形,也有的呈圆形、卵形,或者像单细胞生物阿米巴变形虫一般,形状随移动而改变,没什么固定形状可言。饶有趣味的是,人往往可以从细胞的形状看出其功用。举个例,有些肌肉细胞纤巧细长,进行作用时会收缩,而神经细胞则拥有长长的分支,使信息得以传送到身体各部分去。
另外,细胞也大小不一。不过,细胞多半都很小,是肉眼看不见的。为了说明细胞一般有多大,请看看右边这个点号“.”。这个符号足以容纳大约五百个普通大小的细胞!听起来微乎其微,是吗?但有些细菌的细胞比这还要小,大小约只有一般细胞的五十分之一而已。那最大的细胞又怎样呢?世上最大的细胞是鸵鸟蛋的蛋黄。鸵鸟蛋蛋黄是个巨型的单细胞,体积差不多有一个棒球或板球那么大呢!
由于细胞大都是肉眼看不见的,科学家进行研究时,都得利用显微镜一类的辅助仪器。a即使这样,细胞某些精妙细节依然隐而不现。请想想这件事: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细胞放大差不多20万倍;要是把蚂蚁放大这么多倍,它看来就有0.8公里那么长。可是,细胞就算给放大这么多倍,科学家仍未能一窥全貌,看清楚细胞的所有细节!
细胞的构造实在精妙,教科学家赞叹不已。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在其著作《第五个奇迹》中说:“每个细胞都挤满了微型组织,好像有工程师在背后一手策划似的。在细胞里,像微型镊子、剪刀、泵、发动机、杠杆、活瓣、管子、链子和甚至运载器等设备应有尽有、色色俱备。然而,细胞还不仅是一堆设计精巧的小器件而已。细胞里的不同组件各司其职,整体顺畅地一起运作,就像工厂里复杂的生产线一样。”
脱氧核糖核酸——储存遗传资料的分子
人类也好,多细胞的动植物也好,都是从一个单细胞开始的。当这个单一的细胞成长至某个程度时,它就会自行分裂,变成两个细胞,两个细胞接着进一步分裂,变成四个细胞。细胞不断分裂之际,它们还会分门别类,发展成不同类型的细胞,像变成肌肉细胞、神经细胞或皮肤细胞等。然后,新生细胞走在一起,形成身体各种组织,像肌肉细胞连结起来,形成肌肉组织。最后,各种组织又组合起来,构成心脏、肺或眼睛等不同器官。
在细胞薄薄的外壁下面,有团呈凝胶状叫做细胞质 的液体和细胞核。细胞核给薄膜包着,把细胞核跟细胞质隔开。细胞核被称为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的活动几乎全都由细胞核操纵。在细胞核内的整套遗传资料,就储存在脱氧核糖核酸里面。
在染色体内,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呈紧密的双螺旋结构,当中若干部分就是基因所在。基因含有使你成为“你”所需的全部资料。《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解释说:“脱氧核糖核酸储存的遗传资料,使世上每种生物跟别的生物都不一样。由于遗传信息不同,所以狗有别于鱼,斑马跟玫瑰花有异,柳树和黄蜂各有特色,世上每个人也都独一无二。”
仅是一个细胞的脱氧核糖核酸所含的资料,已足以给编写成一本大约厚一百万页,每页像这页一般大小的书!资料实在丰富得惊人。由于细胞是通过脱氧核糖核酸把遗传资料传给新生细胞的,因此有人把脱氧核糖核酸称为生物的总设计图。不过,脱氧核糖核酸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呢?
脱氧核糖核酸由两条呈螺旋结构的链子构成,像一个螺旋式楼梯或扭曲、有横档的梯子。链子上有四种称为硷基的化合物,每种硷基都跟另一条链子上的硷基配对,形成两条链子之间的连系。这些硷基组好像扭曲的脱氧核糖核酸梯子的横档。脱氧核糖核酸链子上硷基的排列次序,决定所储存的遗传信息。简而言之,硷基的排列次序决定构成一个人的差不多所有细节,从头发的颜色到鼻子的形状,全都包括在内。
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与蛋白质
在细胞里,蛋白质是数目最多的大分子。据估计,蛋白质占大多数生物的净重一半以上!蛋白质由体积较小称为氨基酸的结构单位构成。有些氨基酸可由人体自行合成,其他则必须从日常饮食中摄取。
蛋白质的功用很多。例如,红血球内的蛋白质血红蛋白,把氧气输送到人体各部分去。有些蛋白质是抗体,有助身体抵抗疾病。像胰岛素一类的蛋白质,则有助于食物的新陈代谢和调控细胞的各种功能。人体内的蛋白质也许有成千上万种之多,一个细胞所含的蛋白质也许就有好几百种了!
每种蛋白质都负责某种特定功能,功能由DNA中的基因决定。不过,DNA中的基因所载的遗传资料怎样给解读出来,好制造出某种蛋白质来呢?题名为“蛋白质的制造过程”的插图显示,脱氧核糖核酸储存的遗传信息,得先从细胞核传到细胞质去,这样,细胞质所含的核糖体就能制造出蛋白质来。核糖核酸是传递遗传信息的重要媒介。核糖体“读出”核糖核酸的指示,把氨基酸按特定次序贯串起来,从而合成某种蛋白质。因此,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跟蛋白质的形成,三者相依相关,关系密不可分。
生命怎样产生?
过去数十年,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一直教科学家深感兴趣。对于创造者,物理学家保罗·戴维斯始终半信半疑,然而他承认说:“每个分子都有特定的功用,在整体设计中占一席位置,使细胞制造出正确的东西来。另外,分子还得在细胞内‘跑来跑去’,在适当时间、地点跟别的分子相遇,好执行任务。没有人向分子发号施令,吩咐它们什么时候到哪儿去。没有人监管它们的活动。分子纯粹做分子要做的事:时而碰撞,时而反弹,时而结合。……不知怎么的,这些没有思想的原子就走在一起,在跳动中孕育出生命来,情况掌握得精确无误。”
不少研究细胞内部运作的人异口同声地说,生命一定是由具有无比智慧的力量创造出来的。这个结论合情合理。让我们参详一下个中的原因。
[脚注]
a 科学家研究细胞的化学成分和特征时,也会利用离心机。这种仪器能把物质的不同成分分离出来。
[第5页的附栏或图解]
探视细胞
每个细胞内都有个细胞核。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藏着染色体。染色体由呈紧密螺旋状的脱氧核糖核酸分子和蛋白质构成,基因就在这些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面。细胞核以外的部分叫细胞质,含有核糖体。核糖体是制造蛋白质的工厂。
[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细胞
核糖体
细胞质
细胞核
染色体
脱氧核糖核酸——生命的梯子
[第7页的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脱氧核糖核酸的复制过程
为了让读者看得明白,脱氧核糖核酸双螺旋给描绘为平面状
1 要产生新细胞,细胞就得分裂。分裂之前,脱氧核糖核酸必须自行复制。首先,蛋白质分子像拉开拉链一般,解开脱氧核糖核酸的某些片段
蛋白质
2 然后,细胞里的游离硷基按着严格的配对规则,跟解开了的链子上与之相配的硷基连系起来
游离硷基
3 最后,两个密码副本就复制好了。这样,当细胞分裂时,每个新生细胞都有套跟原来的细胞一模一样的脱氧核糖核酸密码
蛋白质
蛋白质
脱氧核糖核酸硷基的配对规则:
A总是跟T配对
A T(胸腺嘧啶)
T A(腺嘌呤)
C总是跟G配对
C G(鸟嘌呤)
G C(胞嘧啶)
[第8,9页的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蛋白质的制造过程
为了容易明白起见,这儿描绘的蛋白质由10个氨基酸组成。一般蛋白质是由超过100个氨基酸组成的
1 一种特殊的蛋白质分子像拉开拉链一般,把脱氧核糖核酸的某个片段解开
蛋白质
2 游离的核糖核酸硷基,跟其中一边露出的脱氧核糖核酸硷基连系起来,形成信使核糖核酸
游离的核糖核酸硷基
3 信使核糖核酸剥落,往核糖体去
4 转移核糖核酸捡拾氨基酸分子,把它们送到核糖体去
转移核糖核酸
核糖体
5 核糖体沿着信使核糖核酸移动之际,氨基酸分子得以贯串起来,合成一条链子
氨基酸
6 在合成期间,蛋白质链子开始折叠成某种形状,好正常地发挥功用。然后,核糖体就把蛋白质链子释放
转移核糖核酸两端有重大功用:
一端辨认信使核糖核酸密码
另一端运送正确的氨基酸
转移核糖核酸
配对时,核糖核酸硷基所用的是U而不是T,所以U跟A配对
A U(尿嘧啶)
U A(腺嘌呤)
-
-
生命的奥秘——真相是什么?警醒!1999年 | 9月8日
-
-
生命的奥秘——真相是什么?
脱氧核糖核酸的功用十分奇妙。它符合了细胞对遗传物质的两个要求。首先,脱氧核糖核酸准确地自行复制,使遗传资料得以从细胞传到细胞去。其次,脱氧核糖核酸内部的排列次序让细胞知道要制造什么蛋白质,从而决定新生细胞是哪一类细胞,功用如何。不过,脱氧核糖核酸绝非独自进行这一切过程,相反,不少特殊的蛋白质都给牵涉在其中。
脱氧核糖核酸本身是不能产生生命的。诚然,它含有合成活细胞所需各种蛋白质的全部资料,不论是复制脱氧核糖核酸以产生新细胞的蛋白质,还是帮助脱氧核糖核酸合成新蛋白质的蛋白质,制造指示都一应俱全。可是,没有核糖核酸和某些特殊的蛋白质(包括核糖体)去“读出”和应用指示,DNA中的基因储存的巨量资料就都会毫无用处。
只有蛋白质也不能产生生命。蛋白质分子不能自行产生含有遗传密码的基因,从而复制出更多同类型的蛋白质来。
生命的奥秘已经逐步解开了。这些知识对人有什么启发作用呢?现代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提供了足够证据,证实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和蛋白质互相倚赖,关系错综复杂。种种发现显示,三者得同时 存在,生命才能产生。因此,生命绝不可能是碰巧在地上出现的。
惟一合理的解释是:一个具有无比智慧的创造者把指示放在脱氧核糖核酸里,又创造了完整的蛋白质,并且把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设计得十分巧妙,使过程一经启动,蛋白质就不断复制脱氧核糖核酸,制造更多基因;别的蛋白质则解读基因的密码,复制出更多蛋白质来。
显然,启动生命奇妙循环的总设计师就是耶和华上帝。
受造奇妙可畏
圣经不是本论述科学的书,可是,对于创造生命的那一位,它却早就有所论及了。大约三千年前,以色列王大卫对今天尖端的遗传学研究一无所知,却凭诗寄意,颂赞造物主说:“我的五脏六腑是你所造;在母腹中你把我凑合起来。我颂赞你,因为你可敬可畏;你的作为奇妙非凡。我心里深深领会。我在母腹中被凑合,在暗中逐渐长大,骨骼怎样成形,你都知道。”——诗篇139:13-15,《现译》。
请再次端详一下镜子中的你。看看你一双眼睛的颜色、你的发质、肤色和身形。想想这些特征怎样从你的历代祖先传到今天的你,又将怎样传到你的后代去。然后,考虑一下设计这个奇妙机制的那一位。这样,你也许就禁不住要说出使徒约翰所写的一番话来:“耶和华我们的上帝,你配得荣耀、尊荣、力量,因为你创造了一切,而且一切都是由于你的旨意才存在,才创造的。”——启示录4:11。
[第10页的附栏或图片]
纯属凑巧?
最近,两个英国科学家证实,遗传密码不可能纯粹是碰巧产生的。《新科学家》周刊说:“他们的分析显示,在上10亿×10亿套可能的密码当中,[遗传密码]就是最好的了。”粗略计算,密码的可能性大约有1020(1后面跟着20个0)个,但生命开始时只用了其中之一。遗传密码有什么优胜之处呢?在制造蛋白质的过程中,遗传密码能够把出错的危险减到最小,另外,它也大大减低遗传突变对细胞造成的不利影响。换句话说,遗传密码可确保细胞按照严格的遗传律则繁衍下去。虽然有些人把事情归功于“强大的选择力量,使遗传密码排众而出”,上述两个科学家所作的结论是,“这个起重要作用的密码碰巧产生的机会微乎其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