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基甸
    洞悉圣经(上册)
    • 战胜米甸人 后来,米甸人、亚玛力人和东方的人聚集起来,在耶斯列平原安营,再次进攻以色列。耶和华的灵降在基甸身上,基甸就召集亚比以谢人来跟随他,并差使者走遍玛拿西,又差使者到亚设、西布伦、拿弗他利,召人来跟他会合。基甸想有更多凭据证明耶和华与他同在,就请上帝施行一个奇迹。基甸晚上把一团羊毛放在脱谷场上,预期第二天早晨羊毛被露水所湿,但脱谷场却是干的。耶和华果然接受他的请求,施行了这个奇迹。基甸为人十分谨慎,求耶和华再给他一个凭据,就是显出相反的现象来。耶和华允其所请,于是又施行了基甸所求的奇迹。(士6:33-40)

      3万2000个战士响应基甸的呼召,聚集到他那里。他们在哈律井旁扎营,米甸营就在他们的北面,在平原上的摩利山冈那边。以色列人只有3万2000个战士,入侵的米甸联军却有大约13万5000人,相当于以色列军队人数的四倍多。(士8:10)但耶和华表示,跟随基甸的人太多了;意思是,如果上帝把米甸人交在以色列人手里,以色列人就可能以为他们是凭自己的手得救的。基甸照上帝的吩咐告诉手下,谁惧怕颤抖就回家去好了。结果有2万2000人回去,但耶和华认为人还是太多,就吩咐基甸将剩下的1万人带到水边,试验一下他们。结果,只有300个战士用手捧水到嘴边来舔,基甸就叫他们站在一旁。其余的人因为屈膝跪下喝水,都不被录用。那300个战士喝水的方式表明他们为人机警,一心要奉耶和华的名行事,为维护正确的崇拜而战。耶和华应许要用这区区300个战士去拯救以色列人。(士7:1-7)

      那天晚上,基甸带着侍役普拉窥探敌军的营地,听见一个敌兵向同伴谈及自己所做的梦。同伴解释梦的含意,表示上帝已经将米甸人和全军交在基甸手里了。基甸听了这番话,勇气大增,就回到以色列营里,将300个战士分为三队,从三面包围米甸营。他给每个战士一枝号角,一个大瓶子,瓶里放着一枝火把。(士7:9-16)

      半夜以前,刚换了更,哨兵也换了班,基甸就领着跟随他的100个战士来到敌军营地的边缘。基甸的手下照他的吩咐,一起吹响300枝号角,打碎300个大瓶子,300个战士齐声高呼作战口号,种种声音打破了黑夜的寂静。与此同时,300枝火把则照亮了漆黑的夜空。全营的敌军都惊慌失措,四散乱跑,叫喊奔逃。“耶和华使全营的人用剑互相厮杀。他们逃到伯示他,又往西利拉,直到靠近他巴的亚伯米何拉的外围。”(士7:17-22)

      这时,以色列人从拿弗他利、亚设和玛拿西全境奉召前来,追赶米甸人。基甸差使者到以法莲人那里,请他们拦截奔逃的米甸人。以法莲人就遵嘱而行,占据水道,直到伯巴拉和约旦河。他们又捉住了米甸人的两个首领俄立和西伊伯,把他们杀了。可是以法莲人跟基甸会合时,却“极力挑启争端”,指责基甸没有从起头就请他们助一臂之力。基甸谦卑自抑,指出以法莲人捉住了俄立和西伊伯,立下汗马功劳,基甸根本没法跟他们相比。这才平息了以法莲人的怒气,化解了一次冲突。(士7:23-8:3)

      基甸来到约旦河,就过河去。他和跟随他的300人虽然疲倦,却仍继续追赶米甸人的两个王萨巴和撒慕拿,以及他们的手下。途中基甸请疏割人给他的军队一些食物,但疏割的首领不肯予以援手,说:“我们要拿饼给你的军队,难道是因为萨巴和撒慕拿已经在你手上吗?”同样,比努伊勒人也一口拒绝基甸的要求。(士8:4-9)

      基甸和手下追到加各,当时敌军只剩下大约1万5000人,在那地扎营。基甸乘敌军没有戒备,就上前突袭。萨巴和撒慕拿急忙逃跑,基甸追赶他们,捉住了这两个王,“使敌人全军颤栗”。(士8:10-12)

      基甸从战场回来,路上拿住一个疏割青年,从他那里取得疏割的首领和长老的名字。先前该城的长老不接受基甸的请求给他食物,基甸声言要惩罚他们,现在他就用荆棘和刺藤把疏割的长老们教训了一顿。同样,比努伊勒人不肯提供食物给基甸的军队,基甸也曾预先警告过他们,现在他就拆毁了比努伊勒的塔楼,杀了城里的人。(士8:13-17)

      之后,基甸吩咐长子益帖将萨巴和撒慕拿杀死,因为这两个米甸王杀了基甸的兄弟,即他母亲的儿子。但益帖年纪还轻,不敢拔剑。萨巴和撒慕拿挑动基甸,要他亲自下手,他就把两人处决了。(士8:18-21)

  • 基甸
    洞悉圣经(上册)
    • 正如诗篇83篇表明,基甸击败米甸人,预示未来耶和华会将所有跟他作对的人灭尽,借此彰显他的圣名,维护他的至高统治权。(另见赛9:4;10:26)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