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到哪里去,我也要到哪里去”守望台2012年 | 7月1日
-
-
拿俄米和路得在伯利恒安顿下来之后,路得开始想:怎样才能养活自己和婆婆呢?她知道,在耶和华给他子民以色列人的律法中,有些规定是为了照顾穷人而设的,其中一个规定是穷人可以在收割的时候,拾取收割的人遗下的谷物,以及长在田边和农田角落里的庄稼。c(利未记19:9,10;申命记24:19-21)
那时是收割大麦的时候,按照现代的历法,很可能是四月左右。路得到田里去,看看谁会让她拾取遗下的庄稼。她碰巧来到一个叫波阿斯的人的田里,波阿斯是一个很有钱的地主,也是拿俄米的丈夫以利米勒的亲属。根据律法,路得有权利拾取遗下的庄稼,但她并没有觉得这是理所当然的,反而先问准了监督收割的年轻人。那人同意了,路得就马上开始工作。(路得记1:22-2:3,7)
收割工人用镰刀割下大麦,路得紧跟在后面,不断弯腰拾起遗下或掉下来的麦穗,再把麦穗捆成捆,然后拿到脱谷场去,等到晚一点才来打谷。这确实是耗时费力的工作。路得整个早上不停地干活,身体越来越疲累。可是她继续工作,只是偶尔停下来擦擦额上的汗,到中午才去“房子里”——很可能是一个给工人遮阳和休息的棚子——简单地吃点东西。
路得大概没想过会有什么人注意到她,但波阿斯留意到她,并问那个年轻的监工她是谁。波阿斯敬畏上帝,他常常向自己的工人,包括那些打散工的和外族的,都这样打招呼说:“愿耶和华与你们同在”,工人们也用同样的话来回应他。波阿斯的年纪比路得大很多,他很关心路得,就像关心自己的女儿一样。(路得记2:4-7)
波阿斯亲切地称路得为“女儿”。他叫路得继续来他的田里拾麦穗,并嘱咐路得要待在他的侍女旁边,免得被其他工人欺负。中午时,他又给路得吃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他还说了一些话去称赞和鼓励路得。他说了什么呢?(路得记2:8,9,14)
路得问波阿斯,她只是一个外族女子,何德何能,竟然值得他的恩待。波阿斯就说,他知道她怎样照顾和孝顺婆婆。这很可能因为拿俄米曾在伯利恒的妇女面前称赞路得,而她的话传到了波阿斯的耳中。波阿斯也知道路得已经归信耶和华,因此他对路得说:“愿耶和华照你所做的奖赏你。你来投靠以色列的上帝耶和华,留在他的翅膀底下,愿他给你十足的赏赐。”(路得记2:12)
这番话必定令路得大受鼓励!波阿斯说得很对,路得已经决定投靠耶和华上帝,留在他的翅膀底下,就像雏鸟紧紧依偎着母鸟,好得到保护一样。路得感谢波阿斯的安慰和鼓励,然后继续工作,直到日落。(路得记2:13,17)
路得就像今天很多人一样,要在经济困境中挣扎求存,但她以行动显示出对上帝的信心,确实值得我们效法。路得从不认为其他人有义务要帮助她,相反,她对别人给她的任何恩惠,都满心感激。她也不觉得为了所爱的人,长时间做粗活是丢脸的事。对于别人的建议,比如说怎样工作比较安全、跟谁一起工作比较好,她都乐意接受,并且照着做。最重要的是,她从没有忘记,真正能够保护她的是天父耶和华上帝。
-
-
“你到哪里去,我也要到哪里去”守望台2012年 | 7月1日
-
-
c 这么有爱心的律法,肯定是路得在家乡时连听也没听过的。在当时的近东地区,寡妇没有得到什么照顾。一本参考书说:“一般女子在丈夫死后,要靠儿子供养,如果没有儿子,她也许要卖身为奴,要不就沦为妓女或死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