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间
定义:许多人相信,“阴间”是善人恶人死后灵魂继续生存的地方,跟“阳间”相对。这个观念不符合圣经真理。很多圣经译本把希伯来语“希屋尔”和意思相同的希腊语“海地斯”译做“阴间”“阴府”“地府”等。这些都是错误的译法。在圣经的原文里,“希屋尔”和“海地斯”其实泛指人的坟墓。
人死后情况怎样?
传道书9:5:“活人知道自己必死,死人却毫无知觉”。
诗篇146:4:“人一断气,就归回地土;他的思想,当天就消灭。”
这两节经文否定了人死后在阴间继续生存的观念。(另见287-294页“死亡”和152-158页“灵魂”)
误译为“阴间”的希伯来语“希屋尔”和希腊语“海地斯”其实指什么?
“希屋尔”和“海地斯”意思相同
诗篇16:10:“你必不把我撇在坟墓[希伯来语‘希屋尔’,和合作‘阴间’,思高作‘阴府’]里,必不让你的忠贞仆人见弃于墓穴。”
使徒行传2:25-27:“你必不把我撇在坟墓[希腊语‘海地斯’,和合作‘阴间’,思高作‘阴府’]里,也必不让你的忠贞仆人见朽坏。”(使徒彼得引述诗篇16:10时用了希腊语“海地斯”一词,这表明“希屋尔”和“海地斯”意思相同。)
“希屋尔”和“海地斯”泛指人的坟墓,而不是指阴间
在上文提到的使徒行传2:25-27里,使徒彼得引用诗篇16:10的预言,述说耶稣的死亡和复活。经文的上下文表明,耶稣不会在墓穴里“见朽坏”,也就是说上帝不会把耶稣撇在坟墓里,任凭他的身体腐坏,反而会叫他复活。耶稣跟长年葬在墓穴里的大卫王成了对照。(使徒行传2:29-32)既然留在“希屋尔”和“海地斯”里的都会“朽坏”,这两个词显然泛指人的坟墓,而不是指阴间。如果指“阴间”的话,又怎可能腐坏呢?
传道书9:10(和合):“凡你手所当做的事要尽力去做;因为在你所必去的阴间[希伯来语‘希屋尔’,新世作‘坟墓’]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在“希屋尔”里没有知识,也没有任何类型的活动,显然“希屋尔”不可能指阴间,因为据说在阴间里,“灵魂”不但继续生存,而且仍旧有知识,记得生前的事。“希屋尔”其实泛指人的坟墓。)
以赛亚书38:18,19(和合):“原来,阴间[希伯来语‘希屋尔’,新世作‘坟墓’]不能称谢你,死亡不能颂扬你;下坑的人不能盼望你的诚实。只有活人,活人必称谢你”。(病重垂危的希西家王在这里恳求耶和华延长他的寿命,因为他很想继续称谢、颂扬上帝。他知道他一旦下到“希屋尔”,就不能再称谢、颂扬上帝了。许多人相信“阴间”里的“灵魂”能够跟活人交谈,圣经却表明死人在“希屋尔”里连说话称谢上帝也不能,更不用说跟活人交谈了。既然如此,把“希屋尔”译做“阴间”又怎算正确呢?请也留意,希西家王把“希屋尔”和“坑”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希屋尔”指坟墓,而不是指阴间。)
威廉·史密斯编的《圣经辞典》(319,320页,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福德,斯克兰顿公司,1914)论到“希屋尔”的错误译法,说:“看来更好的译法是按照希伯来语音译做‘希屋尔’,译做‘坟墓’或‘坑’也可以……。在《新约》,‘海地斯’相当于‘希屋尔’,有时仅指‘坟墓’。”
阴间的观念怎样跟圣经的复活希望相左?
约翰福音5:28,29(和合):“你们不要把这事看作希奇。时候要到,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行善的,复活得生;作恶的,复活定罪。”(圣经说死人的希望在于复活,而非死后到阴间继续生存。在圣经的原文里,译做“复活”的希腊语词指摆脱死亡的状态,重新有生命。请留意耶稣在这里宣告,在复活的时候,死人会从“坟墓”而不是从阴间出来。)
约翰福音11:24(和合):“马大说:‘我知道在末日复活的时候,他必复活。’”(马大表示,她盼望她的兄弟在遥远的未来,“在末日复活的时候”复活。她不认为拉撒路死后就随即去了阴间,也没有说希望自己下到阴间跟拉撒路重聚。)
使徒行传24:15(和合):“并且靠着上帝,盼望死人,无论善恶,都要复活,就是他们自己也有这个盼望。”(圣经明白地说,死人无论是“善”是“恶”,都只有一个希望——复活重享生命。圣经从没有说,人会下到阴间继续生存。)
美国密苏里州伊甸神学院新约教授吉恩·韦尔利指出,基督教相信上帝会为死人重新创造一个躯体,使死人复活,而非相信灵魂不灭。他解释:“按照希腊人的理解,人生来就是不灭的:灵魂附着躯体,待人死后就回到上帝那里……。圣经的复活希望却表明人一死就一了百了,但上帝必使死人复活过来,像生前那样独一无二。”因此人死后绝没有灵魂离开躯体继续生存,死人的希望倒在于“上帝的恩赐”。(《圣路易邮报》)
法国基督新教教授奥斯卡·库尔曼写道:“基督教的复活希望和希腊哲学的灵魂不灭之说天差地远。……尽管教会后来把两者结合起来,尽管现今一般基督徒完全弄不清两者,我却看不出有什么理由要隐瞒大多数学者和我看到的事实……《新约》提出的思想和人生观完全建基于对复活的信仰。……人死了就真的死了,但上帝会为死人重新创造一个躯体,叫他复活过来,跟生前一模一样。”(《灵魂不灭还是死而复生?》,8,9,34,35页,1959)
另见84-91页“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