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坟墓洞悉圣经(上册)
-
-
耶稣和会众被救脱离“海地斯” 马太福音16:18记载,耶稣说基督徒会众绝“不能被囚禁在坟墓的门[死亡的权势,新译]内”。希西家快要死去时也说过类似的话:“我的日子过了一半,就要走进坟墓的门”。(赛38:10)由此可见,耶稣预告坟墓必被征服,坟墓的“门”必敞开,死人必复活,重获自由,就像耶稣自己所经历的一样。
既然“海地斯”指人类共同的、抽象的坟墓,因此耶稣被亚利马太的约瑟埋葬后,可以说就走进“坟墓[海地斯]的门”了。公元33年五旬节,彼得论到基督说:“他必不撇在坟墓里,他的肉身也必不见朽坏。这位耶稣,上帝已经使他复活了。我们全都是这件事的见证人。”(徒2:25-27,29-32;诗16:10)在彼得的日子,大卫仍然被囚禁(徒2:29)在“坟墓的门内”。(太16:18)可是,天父叫耶稣基督复活时,这道门就向耶稣打开了;耶稣从此获赐使人复活的权柄(约5:21-30),持有“死亡和坟墓的钥匙”。(启1:17,18)
-
-
坟墓洞悉圣经(上册)
-
-
启示录20:13,14除了提到死亡和坟墓(人在地里 的共同葬身之处)之外,还特别提到海(即命丧大海的人的葬身之所)也要交出其中的死人。经文这样说,目的是要强调海、死亡和坟墓里的所有 死者都必获释。接下来,死亡和坟墓(但不包括海)都必摔到“火湖里去”,即“第二种死亡”,意思是说死亡和坟墓都“死去”,不复存在了。在耶稣基督统治大地的一千年里,随着死人陆续复活,人类共同的、抽象的坟墓(“希屋尔”或“海地斯”)终必空无一物,永远消逝,因亚当而来的死亡也从此绝迹了。
-
-
坟墓洞悉圣经(上册)
-
-
《希腊语经卷》中“海地斯”一词几乎都跟死亡有关,这从经文本身或上下文足以见之;其中只有两节经文是例外,下一段会加以探讨。因此,读者只要看看“海地斯”出现的10节经文,不难看出“海地斯”跟对应词“希屋尔”是同义的,指人类共同的、抽象的坟墓。(见墓,墓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