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86 11/15 28-30页
  • 在唐尼高宣扬好消息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在唐尼高宣扬好消息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 小标题
  • 当地居民的反应
  • 各种各色的人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86年
《守》86 11/15 28-30页

在唐尼高宣扬好消息

“难以置信!”“好极了。”这些话出自一群刚从外地回来的人之口。这群为数约120的人从英伦前往爱尔兰西北部的唐尼高郡。不,他们并非像游客一样对所见的景色赞叹不已。他们当中有男有女有孩童,自费前往西唐尼高,目的是要把前途的希望与当地的人分享。

既然唐尼高的12万居民当中只有19位耶和华见证人,当地大多数人已多年未见见证人上门探访。因此这一大群探访者自告奋勇沿着美丽的唐尼高大西洋海岸线向当地居民宣扬上帝王国的好消息。

当地的见证人已为这群人的探访作好准备。有几个人周游数百哩,观察整个地区,参考最新的测量地图,为每条街道编上号码以便后来易于寻找。然后把地区划分成若干小段,每段约有400人家。在英伦方面,准备登程的人正忙于安排各事——预定交通工具和住宿地方,并且带备足量的圣经刊物。

在英伦启程的日子是1985年6月8日星期六。各人清早就聚集起来启程前往机场。不久,他们在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机场降落,然后分乘十辆小型公共汽车前往目的地。那些汽车乃是这群人在以后两星期的交通工具。乘车横越北爱尔兰及受到伦敦德里小组的慷慨接待之后,他们越过边界,分道而行,各自前往预先指派的唐尼高郡三个不同的地区。他们受到怎样的接待?

当地居民的反应

唐尼高的居民素来友善慷慨,因此与他们攀谈颇为容易。其中有些人向访者提出问题,对他们打开圣经提出清晰的答案无疑是乐事。访者留下圣经书刊给提出问题的人,使他们在访者离去后可以明白多一点。

一位住在僻远农庄的女士邀请两位见证人进入家里。她对世界情况日益恶化一事立刻表示同意,并且解释当地许多人都不愿邀请陌生人入屋内,因为在这个素来和平宁静的爱尔兰地区罪行也同样激增。不少老人曾被当地四处游荡的匪党殴打和抢劫。那么她为什么邀请见证人进入家里呢?因为他们的样子看来“那么真诚”。

当这位女士看出耶稣论及末世的预言正在应验时,她不禁喜形于色,听到复活的希望时更眼中含泪。(马太福音第24章;路加福音第21章)她的丈夫已在20年前去世。她很乐意接受《你能够永远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一书,并且请求见证人派人回去探访她。

与此类似的经验屡见不鲜。一位青年人对上帝的存在表示怀疑。他说:“若有上帝存在,何以世上有这么多罪恶呢?”造访的见证人向他表明,上帝行将干预人间事务,并且会解决许多令他困扰的难题。他请见证人下次再来以便与他的父母见面,见证人依言而行,留下《永远生活》书给这家人,使他们可以找着更多问题的答案。

一位少妇正为亲者去世而伤心,因为她那四岁的儿子在数星期之前夭折。《永远生活》书所提供的资料使她大感兴奋,尤以书中对复活的解释为然。丧子之痛曾使她甚至怀疑是否有上帝存在。可是,当她从圣经获知死者的情况和希望时,她的语气改变了。为什么呢?因为她意识到儿子正在死亡的沉睡中安息,并且有复活的可能。——传道书9:5,10;约翰福音5:28,29。

两位外来的见证人探访一间学校,教师邀请他们进入课室,当时有30名幼年学生正在上课。教师欣然接受了一本《我的圣经故事书》,并且告诉全班学生:“今天下午我们会讲这本书里的故事。”稍后,一队见证人在附近午膳,有些学生上前与他们打招呼。另外两位教师上前查探究竟,结果他们也欣然接受了几本《圣经故事书》。

该日稍后的时间,一位见证人遇见一个11岁的学生,于是问他:“你听过耶和华见证人吗?”男童答道:“今日在学校里听过。”他向见证人要一本《圣经故事》书。在较早时候,有一家人的母亲没有接受《永远生活》书,后来她的孩子回家谈及在学校里看见《圣经故事》书,于是母亲也接受了一本。

各种各色的人

见证人在一个人家对一位年长妇人展示《永远生活》书里的插图。妇人说她需要的其实是一本圣经。见证人很乐意供应她一本《新世界圣经译本》。一旦妇人有了一本圣经,她也很乐意接受一本圣经辅助刊物。她告诉访客说,她听闻见证人在当地传道,于是在祷告中表示希望见证人会上门探访,带一本圣经给她。如今她觉得她的祷告已蒙垂听了。

一位30多岁的男子邀请两位见证人进入家里。经过简短的圣经讨论之后,他说:“你若知道我是什么人,也许会不大高兴。我是个教士。”见证人表示乐意与他谈话,他于是问及许多关于见证人的信仰的问题。当他问及使用耶和华的圣名一事时,见证人给了他一本《永远长存的神圣名字》(册子)。他也接受了一本《永远生活》书,这本刊物肯定会帮助他获得许多问题的答案。

有一次,一位青年上前询问见证人,因为他从旁听到见证人与旅馆接待员的谈话。他提出的问题包括“为什么世界的情形这么糟?”见证人很乐意根据自己从圣经所学到的知识来解答这个问题以及其他有关的问题。这个青年是什么人?原来是在该地度假的教士。

见证人除了经常的逐户传道工作之外,也把握其他机会与各种各色的人谈话。在山区的一处地方,小型公共汽车停下来让乘客换上胶鞋准备行过泥煤田时,见证人与几个正在锄掘和堆积泥煤准备过冬的人谈话。另一群见证人在森林湖畔的风景区停下来。附近有一位电力站的工人睡在汽车里,他正利用午膳小憩的时间独自休息一会儿。他的宁静虽然受到打扰,但却享有一次令他十分振奋的讨论,并且在当晚参加见证人所安排的聚会。

另一位男子正在路上驾驶拖拉机,一位见证人请他停车,问他可否用几分钟谈谈。他很高兴谈论圣经,尤以谈及我们所处的‘危险日子’为然。(提摩太后书3:1-5)他看到《永远生活》书的插图时更兴趣大增。他很高兴听到这本书可以供家庭圣经讨论之用,并且说他会立刻用这本书去教导他的六个儿女。

分属不同年龄而充满活力的外来传道员与唐尼高的当地见证人合力工作,他们有极好理由为所得的成果而欢乐。在访者逗留的两星期中,他们总共用了5767小时与别人谈论圣经。他们分派了1613本书籍和圣经,以及2611本《守望台》和《儆醒!》杂志。有些户主特别欣赏爱尔兰文的《我的圣经故事书》。

到唐尼高探访的见证人绝不怀有专横武断的态度或自以为义的感觉。反之,他们希望把好消息与人分享;这些人由于住在远处,也许没有很多机会听到好消息。当地一份报章在评论较早时候见证人所作的一次类似探访时把参加的人称为“燕子”。看来这话的意思是见证人仅在夏季来访,不久便又飞去了。但是那些“燕子”,或其他与他们相若的人,却会回去帮助心地忠实的人对圣经的奇妙应许获得正确的认识。事实上,有些曾经参与早期见证工作的人现时已在唐尼高永久居留。

“直至现时为止,这是最佳的一次旅程。”有些参与此行的人如此表达他们感激和快乐的心声。他们体验到圣经的箴言的确所言不虚:“好施舍的,必得丰裕;滋润人的,必得滋润。”(箴言11:25)不错,参与在唐尼高宣扬好消息的特别运动乃是一项莫大的祝福。在事奉耶和华方面,你能够在你当地庄稼成熟的田地上参与同样富于酬报的服务吗?

[第29页的地图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唐尼高

北爱尔兰

伦敦德里

贝尔法斯特

爱尔兰

[地图]

欧洲

大西洋

[图片]

他们很高兴在唐尼高宣扬好消息

[第30页的图片]

见证人在爱尔兰西北部逐户向人传道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