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2000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弗兰齐斯卡是一个年轻的德国见证人。1968年春天,她到英国当“互裨”姑娘。“互裨”姑娘会替一些家庭做家务,以换取膳宿和学习当地语言的机会。她参加了那一年的“万民的好消息”区务大会,之后她决心扩大自己的服事职务,努力将大会发行的新书《导至永生的真理》分发给住在附近的其他“互裨”姑娘。结果她跟四个人开始了研读圣经的安排。其中一个圣经学生来自瑞士,弗兰齐斯卡用德语跟她研读。这个女子开始参加会众的聚会。在聚会里,她亲身感受到弥漫在耶和华的大家庭里的爱。(约翰福音13:35)这个对真理感兴趣的女子进步良好,到下一年就毅然受浸,表明她献身事奉耶和华。后来她更成为先驱传道员,甚至帮助她的母亲认识真理。与此同时,弗兰齐斯卡继续努力向“互裨”姑娘作见证。
弗兰齐斯卡兴奋地忆述:“每逢我在逐户传道工作上遇到一个‘互裨’姑娘,我就告诉她我自己也曾是个‘互裨’姑娘。这样,我们很快就有了一个共通点。我通常向对方强调,自己起初来到英国的时候,人生地不熟,无亲无故,当时只认识一个见证人姊妹。可是,我在基督徒会众里找到归属感。所以我总是尽快使她们开始与基督徒会众交往,让她们知道上帝的组织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
1974年,弗兰齐斯卡跟腓力·哈里斯结为夫妇,现今一起在伦敦的伯特利服务。他们属于诺斯伍德会众。弗兰齐斯卡在那个地区探访一个人家已有13年之久。她解释说:“伯特利收到一个名叫纳塔莉的法国‘互裨’姑娘来信,希望见证人能够探访她。她在法国时,见证人给了她一本《你能够永远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她很想知道得多一点。虽然纳塔莉的英语不大好,但我可以看出她十分渴慕真理。她进步得很快,不久就参加聚会了。”纳塔莉返回法国之前已经是个王国传道员。现在她和丈夫都是先驱,在法国的阿拉伯语地区服务。
所有聘请“互裨”姑娘的家庭都有个安排。每逢一个“互裨”姑娘快要离开,下一个“互裨”姑娘就会到达。于是上一任的“互裨”姑娘可以用数天时间,教新的雇员怎样做家里的工作。弗兰齐斯卡知道纳塔莉快要返回家乡,就向她建议:“在你回法国之前,不妨告诉下一个‘互裨’姑娘圣经曾怎样帮助你,看看她是否有兴趣。”接着来的“互裨”姑娘也是来自法国的,名叫伊莎贝尔。不错,她对圣经感兴趣。弗兰齐斯卡于是跟她研读圣经。在她之后,下一个“互裨”姑娘是南塔利;她也像伊莎贝尔一样,不久就开始参加聚会。她返回法国后也受了浸。
另一个“互裨”姑娘是来自波兰的加芙列拉。她从没有跟耶和华见证人作过有意义的交谈。她告诉弗兰齐斯卡她不喜欢德国人,因为德国人在波兰臭名远播。弗兰齐斯卡于是向她解释,耶和华见证人从来不参加战争。弗兰齐斯卡跟她推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你不会在军队里找到任何耶和华见证人。你知道我们曾饱受迫害吗?见证人拒绝喊叫救星希特勒万岁,也不肯支持纳粹政权,结果被送进集中营里。”加芙列拉表示很惊讶,她的反德情绪不久就消失了。弗兰齐斯卡经常跟加芙列拉研读圣经。加芙列拉后来成为未受浸的传道员,最后更在特威克纳姆的大会受浸,表明自己献身事奉上帝。在过去多年,弗兰齐斯卡有机会跟25个来自10个不同国家的“互裨”姑娘研读圣经,帮助她们认识上帝仁爱的大家庭。这件事为她带来了莫大的喜乐。
-
-
英国2000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第79页的图片]
弗兰齐斯卡·哈里斯特别关注‘互裨姑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