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希腊,希腊人
    洞悉圣经(下册)
    • 希腊化对犹太人的影响 希腊的领土被亚历山大手下的将军瓜分的时候,犹大地跟埃及和叙利亚接壤,位于两者之间。埃及受托勒密王朝统治,叙利亚受塞琉西王朝统治。起初,犹大地受埃及管辖。公元前198年,塞琉西王朝占领犹大。塞琉西王朝试图通过希腊文化把犹大跟叙利亚联合起来,于是在犹大推行希腊的宗教、语言、文学和服装。

      犹太人的地区到处建立起希腊殖民地,包括撒马利亚(后来叫做塞巴斯泰)、亚科(托勒密)和伯善(西徐波利斯),有些殖民地建在约旦河东岸未曾有人居住的地方。(见德卡波利斯)耶路撒冷兴建了一个运动场,吸引了很多犹太青年。由于希腊的运动会跟希腊宗教有关,这座运动场使犹太人受到腐化,不再谨守圣经的原则。就连祭司也在这段时期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结果,以往犹太人不熟悉的信仰逐渐开始在他们当中扎根。这些信仰包括灵魂不死的异教主张,以及人死后下到地府受苦的观念。

      试图把犹太人希腊化的行动在公元前168年到了极点。这一年,安条克四世(伊皮法尼)亵渎耶路撒冷的圣殿,在圣殿里崇拜宙斯,这个行动导致了马加比战争。

      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希腊化的影响力也很大,而这城中相当大的一部分社区住的是犹太人。(见亚历山大[城])亚历山大的一些犹太人看见希腊哲学大为流行,就动摇起来。某些犹太作家看见“大势所趋”,就认为必须修正犹太教信仰去迎合希腊哲学。他们试图证明,实际上在希腊哲学之前,《希伯来语经卷》已有类似的观念,甚至主张希腊哲学根本就是源自《希伯来语经卷》的。

  • 希腊,希腊人
    洞悉圣经(下册)
    • 说希腊语的犹太人 使徒行传还出现了另一个词:Hel·le·ni·staiʹ(海莱尼斯泰,单数词形是Hel·le·ni·stesʹ海莱尼斯泰斯)。这个词无论在希腊文学作品还是在希腊化的犹太文学作品中都没有出现过,所以词义不能完全确定。不过,词典编纂者大都认为,在使徒行传6:1和9:29,这个词是指“说希腊语的犹太人”。前一节经文所提到的“海莱尼斯泰”,相对于“说希伯来语的犹太人”(E·braiʹoi“埃布雷伊”[《韦斯科特与霍特希腊语文本》])。公元33年五旬节,来自很多地方的犹太人和归信者前往耶路撒冷过节。在耶路撒冷的俄斐勒山上发现的《狄奥多图斯碑》表明,曾有很多说希腊语的犹太人和归信者来到耶路撒冷。碑文用希腊语写成,内容如下:“贝特努斯的儿子狄奥多图斯兴建了这座会堂,他是祭司兼会堂主管,他父亲和祖父也是会堂主管。他兴建这座会堂,用来宣读律法,传授上帝的诫命,又(建造)旅舍、房间和蓄水池,好为从外国来的人提供住宿。这座会堂的创办人是狄奥多图斯的父亲、众长老和西蒙家族的人。”(《圣经考古学》,G.欧内斯特·赖特著,1962,240页)有些人认为这块碑跟“自由民会堂”有关。导致司提反殉道的人中,有些是这个会堂的成员。(徒6:9;见自由民,自由人)

      使徒行传11:20提到住在叙利亚安提阿的一些居民时,用了“海莱尼斯泰”一词。这个词也许是泛指“说希腊语的人”,而不是仅指说希腊语的犹太人。何以见得呢?因为昔兰尼和塞浦路斯的基督徒来到之前,安提阿的基督徒“只对犹太人”传讲上帝的话语。(徒11:19)因此,经文所提到的“海莱尼斯泰”也许是指希腊化并说希腊语(可能也按希腊习俗而生活)的各国人。(见安提阿1;昔兰尼,昔兰尼人)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