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求物质繁荣警醒!1994年 | 12月8日
-
-
追求物质繁荣
《儆醒!》杂志驻台湾通讯员报道
‘快乐是不能用金钱买到的!’虽然大部分人或多或少同意这个说法,许多人却仍然不断追求物质财富,以为这样做可以使他们活得更开心。追求物质又有什么不妥呢?毕竟,物质上的成就和繁荣看来能够解决人类所面对的种种难题。
试想象,如果所有男女孩童都可以过富足的生活,这个世界会是多么美好啊!世上的贫民区会荡然无存,在那里居住的千百万人也无需再忍受侮辱和痛苦了。此外,露宿者的问题也会不复存在。目前世上各国,不论贫富,都深受这个难题困扰。
良好健康又怎样?如果要活得快乐,良好健康是不可或缺的。医学的发展虽然非常迅速,但越来越多人却发觉他们不能负担昂贵的医疗费用。在另一方面,千百万人仍要天天备尝忍饥挨饿、营养不良之苦。要是物质繁荣能够遍及全球,人人就可以享有更健康、更快乐的生活——你岂不同意吗?
甚至地球本身也可以从物质繁荣得益。怎会这样呢?致命的污染物质现正破坏地球的环境,部分污染是由焚烧矿物燃料造成的。可是,工业界却没有发展所需的技术去使用污染较少的能源,一个理由是发展这种工业技术的费用相当庞大。此外,地球的生态也面临另一项严重威胁,就是人类肆意砍伐雨林;同样,主要原因都是为了经济利益。
既然物质繁荣看来能够解决人类无数的难题,并且减轻种种痛苦,难怪一直以来人们认为财富和快乐是形影相随的。例如,西方人习惯在元旦互相祝贺“新年快乐!”按照传统,中国人在农历新年会彼此说声“恭喜发财”,意即恭祝对方‘大发横财’!不错,我们不能否认,在世人的心目中,追求物质繁荣所占的地位,就算不是首要的,也都是十分重要的了。物质资财往往是成败的衡量标准。
虽然积聚和享受物质东西本身未必是错的,但这些东西能够保证人会快乐吗?物质东西究竟有多重要?物质繁荣是否真的能够带来一个较好的世界?
-
-
物质繁荣能够保证人快乐吗?警醒!1994年 | 12月8日
-
-
物质繁荣能够保证人快乐吗?
“我们的学校大约有50个学生,穿鞋子上学的就只有一两个,”45岁的博清回忆说。他想起自己在台湾南部长大的情况,那时是1950年代。“我们出不起钱买鞋子。可是,我们从不认为自己是穷人。我们其实一无所缺。”
这件事距今已差不多40年了。自那时以来,博清及其余2000万宝岛居民的生活经历了戏剧性的改变。正如《事实与数据——中华民国在台湾》一书说明,“台湾从农业社会演变为生气勃勃的工业社会”。到1970年代后期,台湾已发展为“一个安定繁荣的社会”。
在台湾,繁荣的迹象确实到处可见。极现代化的高层办公室大楼像雨后春笋般遍满全岛,名贵的进口汽车则挤满各大公路。有鉴于此,台湾的物质繁荣成了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羡慕对象。台湾一份主要英文报章《中国邮报》甚至夸口说,现在“台湾人民享有中国历史上最高水平的生活”。
‘种种棘手的问题’
物质繁荣有为人民带来真正的快乐和满足吗?台湾的成就无疑令当地居民感到自豪,但事情背后还有阴暗的一面。《中国邮报》进一步指出:“极度富裕的社会带来了种种复杂而棘手的问题。”台湾的物质繁荣绝非毫无代价。
这个岛屿一度治安良好,如今却深受“种种复杂而棘手的难题”困扰。关于这点,《中国邮报》评论说:“尽管社会富裕繁荣,近年来罪案和骚乱的增长速度确实叫人担心,守法良民的生命和财产因此大受威胁,情况日趋严重。”在一篇题名为“财富使台湾沦为色欲之邦”的文章里,《邮报》公开谴责,“色情餐馆酒吧”、在理发店的幌子下经营的非法妓院正纷纷涌现。敲诈勒索、掳人绑票也是这个岛屿要应付的另一个难题。一项报道把儿童绑票形容为“台湾的新兴工业”。为了清偿赌债或应付其他金钱难题,许多人不惜铤而走险从事这些犯法活动。
儿童并非仅是罪行的无辜受害者,参与犯案的儿童也越来越多。据报告显示,仅在1989年,青少年的犯罪率上升了百分之30。有些人把少年罪犯激增的成因归咎于家庭破裂,统计数字看来也支持这点。例如,在1977至1987年这段期间,台湾的结婚人数下降了,但离婚率却增加一倍有多。既然传统的中国文化强调家庭对稳定社会的重要性,难怪不少人对日益恶化的情况深表关注。
难题的症结
社会虽然兴旺发达,但秩序却日益衰败。人们提出各种不同的解释,以求找出背后原因。有些人表现得颇为达观,认为这仅是成功的代价。但是,人如果把责任归咎于成功或繁荣之上,就好像贪吃的人怪责食物一样。并非所有吃食物的人都是贪吃的;同样,并非每个有钱人都是物质至上或作奸犯科的。不,物质繁荣本身绝不会引起罪行或扰乱社会秩序。
《中国邮报》的社论指出一个主要因素。该社论说:“在过去数十年间,我们一直过于着重发展物质资源。这就是现代社会道德和属灵价值标准下降的原因。”(楷书本刊自排。)不错,过度着重追求物质东西不但助长物质至上和贪婪的精神,而且也使人变得自私自利。家庭破裂、社会弊病激增正是由这种风气所引起的。圣经在2000年前所说的话至今仍然适用:“贪财[而非金钱本身]是万恶之根。”——提摩太前书6:10。
普世的难题
为了追求和平、宁谧——以及安全——盈千累万的台湾人移居其他国家。可是,台湾所经历的种种难题却非台湾独有,这些难题在环球各地也十分普遍。
几年前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美国离婚率最高的地方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最富有的县。在这个县的若干地区,百分之90左右的房地产买卖都是因婚姻破裂而成交的。据报当地的自杀率比全国平均高出一倍。酗酒率也差不多高踞全国榜首。据说按人口平均分配,在这里执业的精神病专家,以及其他心理治疗专家,比美国任何地方要多。
耶稣基督向人阐明一项基本道理,他说:“人活着,不是单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里所出的一切话。”(马太福音4:4)无论人拥有多么丰盛的物质资财,这些东西始终不能满足人的一切需要,也不能保证人会快乐。恰好相反,情况就往往正如一句中国谚语所说的一样:“饱暖思淫欲”。台湾以及别处所发生的事足以表明,这句话是真实的——物质繁荣仅是前奏,道德和社会腐败,连同其他难题,往往会随后而至。
为了使物质繁荣能够带来真正和持久的快乐,什么是必需的?你若想获得答案,请阅读下一篇文章。
[第6页的精选语句]
“饱暖思淫欲。”——中国谚语
[第5页的图片]
物质富裕使小镇变成熙来攘往、灯火通明的闹市
-
-
快乐——必能获致!警醒!1994年 | 12月8日
-
-
快乐——必能获致!
耶稣基督说:“认识自己灵性需要的人快乐了!”(马太福音5:3,《新世》)与一般人的意见截然不同,耶稣指出,人如果要成功地追求快乐,一个主要因素就是满足自己的灵性需要,而非物质欲望。人只要把耶稣所说的话付诸实行,就必然得享快乐。
可是,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并非仅是觉得有这样的需要就够了。人的需要如果得不着满足,就多半会引致忧虑和忿恨,却不会带来快乐。圣经的一句箴言这样说:“所盼望的迟延未得,令人心忧。”(箴言13:12)因此,人一旦采取行动去认识自己的灵性需要,并且加以满足,就可以享有无比的快乐。人到底可以怎样做呢?
在这方面,圣经能够大派用场。为什么呢?原因是,有些问题是大部分人一直在沉思的,但他们始终未能找到满意答案,惟独圣经才能一一解答。例如,你可曾想过,‘人生有什么目的?我们为什么活在世上?未来会有什么希望?’关于这些及其他许多问题,圣经除了予人满意的答案之外,还提供生活指引,使千百万人学会应付现今要面对的种种复杂难题,这些难题往往妨碍我们寻得快乐。诗篇的执笔者说:“[上帝]的话是我脚前的灯,是我路上的光。”(诗篇119:105)不错,圣经是一本可靠的指南,能助你成功地寻得快乐。请考虑以下两个取自现实生活的例子。
从夫妻不和至婚姻美满
婚姻可以带来快乐,也可以招致苦恼。令人遗憾的是,对大部分人来说,婚姻却是苦恼的来源。可是,许多人却把圣经劝告实际应用出来,从而获得帮助使一度令人痛苦不堪的婚姻充满快乐。
永焜和玫秀曾有这样的经验。永焜吐露:“头七年的婚姻生活并不愉快。我很少花时间跟妻子和两个女儿共处。事实上,我经常在工作地方过夜。”他们虽然在物质上毫无欠缺,生活却过得不开心。他的妻子补充说:“丈夫除了供应物质东西之外,家庭的一切事务就交由我料理。我真的感到忿忿不平。”他们甚至打算分居。
永焜还有其他家庭难题。由于以前的家庭纠纷,尽管他和姐姐在相距不及一百米的地方居住,他们没有来往已有七年多了。可是,现在他不但享有幸福的婚姻,而且也跟姐姐有良好的关系。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改变呢?
永焜解释说:“我和妻子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研读圣经,并且参加他们每周举行的聚会。”他的姐姐也有这样做。他们把所学得的教训实际应用出来,结果令他们大为惊奇。永焜找到一份工作,使他不但能够供应家人的物质需要,同时也可以照顾家人的灵性和感情需要。现在他们享有快乐、团结的家庭生活。
她寻得人生目的
研究人性的学者曾说,我们如果要活得开心,就需要知道生存的理由,以及人生的目的。人如果毕生都自私地追求物质财富,就不能满足这项需要。二十六岁的丽妮发觉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
她说:“我以往惯常每周工作七天,每天12小时。我的目标是要开设一间大型美容院。”她虽然差不多可以梦想成真,却发觉自己的生活还是有点美中不足。“我过去经常纳罕究竟人生有什么目的。人生仅是工作和挣钱吗?”
后来,有一天有人走进她的商店,并且提出她一直很想知道答案的同一问题。她获知圣经可以提供答案。她虽然从未读过圣经,却同意每周拨出一小时去查考一下。
通过每周的研读,丽妮得知自己天天所目睹的许多事情,其实圣经早已预言到。圣经这么准确地预先描述四周的人所表现的态度,实在叫她大感惊讶。圣经预告人会“专顾自己、贪爱钱财、自夸、狂傲、谤讟、违背父母、忘恩负义、心不圣洁、无亲情、不解怨、好说谗言、不能自约、性情凶暴、不爱良善、卖主卖友、任意妄为、自高自大、爱宴乐、不爱上帝”。她还读过其他预言,这些预言指出,战争、饥荒和天灾在环球各处可见,为人类带来空前的苦难。——提摩太后书3:1-5;马太福音24:7,12。
丽妮接着学到一些令她欢欣不已的资料:虽然世界局势往往夺去人们的快乐,但这其实标明人类历史的新纪元即将临近。(马太福音24:3-14)此外,她在圣经里读到,人类的创造者定意在地上建立一个新世界,而普世都会得享物质繁荣,这样的繁荣是不完美的人类前所未闻的。(诗篇72:16;以赛亚书65:17,18,21,22)这个未来的繁荣社会绝不会受到贪婪、自私和物质主义所损害,因为这些思想作风,连同一切恶果,都会不复存在。(诗篇37:9-11,29;哥林多前书6:9,10)她读到圣经以下的应许时,不禁大为兴奋:“但我们照他的应许,盼望新天新地,有义居在其中。”——彼得后书3:13。
你必得享快乐
丽妮现今不再把全部时间花在追求物质目标之上,反而拨出大量时间向别人传讲自己从圣经所学得的教训。关于这些奇妙的应许,你喜欢知道多一点吗?丽妮、永焜、玫秀以及数以百万计的人已寻得真正的快乐。你喜欢查考一下圣经怎能助你寻得这样的快乐吗?耶和华见证人非常乐意向你提供帮助。
[第8,9页的图片]
我们的创造者定意建立一个地上乐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