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死人就被兴起来”
    守望台1998年 | 7月1日
    • 可是耶稣告诉门徒:“你们这一小群羊,不要畏惧,因为你们的父亲已经认可把王国赐给你们了。”(路加福音12:32)上帝的王国是在天上的,因此耶稣的应许表示,有“一小群”人会成为灵体,跟他一同在天上。(约翰福音14:2,3;彼得前书1:3,4)他们有个多么辉煌的前景!耶稣进一步向使徒约翰透露,这“一小群”人的数目只限于14万4000人。——启示录14:1。

      4 但14万4000人会怎样得享属天的荣耀呢?耶稣“借着好消息把生命和不腐坏的特性照亮了”。他凭着自己的血,创立了一条“又新又活的道路”,打开了通往天上的途径。(提摩太后书1:10;希伯来书10:19,20)首先,他死去,就像圣经所预告一样。(以赛亚书53:12)然后,正如后来使徒彼得宣告,“这位耶稣,上帝使他复活了”。(使徒行传2:32)可是,上帝并没有把耶稣复活成为人。耶稣曾说:“我将要赐的饼就是我的肉,是为了世界的生命而赐的。”(约翰福音6:51)耶稣如果取回自己的肉体,就等于把这个牺牲取消了。由于这缘故,耶稣“被处死的时候是肉体,活过来的时候是灵体”。(彼得前书3:18)这样,耶稣“为我们取得永远的解救”,意思就是为属于“小群”阶级的门徒。(希伯来书9:12)他把自己完美属人生命的价值献给上帝,作为有罪人类的赎价;他的14万4000个受膏门徒,是首先从这个安排得益的人。

      5.上帝向公元1世纪的耶稣门徒提出什么希望?

      5 复活到天上生活的,并非仅限于耶稣。保罗告诉罗马的基督徒同工,他们已受圣灵所膏,成为上帝的儿子;他们如果忍耐到底,证实了自己的受膏,就能够与基督一同继承上帝的王国。(罗马书8:16,17)保罗也指出:“我们既然在他死的样式上跟他团结,也一定在他复活的样式上跟他团结。”——罗马书6:5。

      为复活的希望辩护

      6.为什么复活的信仰在哥林多受人攻击?使徒保罗对此有什么反应?

      6 复活的道理是基督教的“初步教义”之一。(希伯来书6:1,2)可是,这个教义却在哥林多受人攻击。会众里有些人显然受希腊哲学所影响,竟然声称“没有死人复活这回事”。(哥林多前书15:12)后来这件事传到使徒保罗耳中,他就毅然为复活的希望辩护,特别是受膏基督徒所怀的希望。让我们仔细看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5章所说的话。正如我们在上一篇文章建议,你把这一章读过一次会对你颇有帮助。

      7.(甲)保罗把注意集中在什么焦点问题上?(乙)谁曾见过复活后的耶稣?

      7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5章的头两节,把讨论的主题标明出来:“弟兄们,现在我要你们认识的好消息,是我对你们宣扬过的;你们领受了,也在它里面站立得住,而且正在借着它得救。[否则]你们[就]徒然成为信徒[了]。”如果哥林多人没有在好消息里站稳,他们接受真理也成为徒然了。保罗继续说:“我所领受的事,我已经传给你们,首要的事之一就是:基督照经书所说的,为我们的罪死了;他被埋葬,而且照经书所说的,第三天被兴起来;他出现给矶法看,然后给那十二个人看。后来有一次,他出现给五百多个弟兄看,其中大部分到目前还在,有的却在死里睡了。后来,他出现给雅各看,然后给所有使徒看,最后他还出现给我看,但我不过像早产婴儿一样。”——哥林多前书15:3-8。

      8,9.(甲)复活的信仰有多重要?(乙)耶稣很可能在什么场合向“五百多个弟兄”显现?

      8 接受了好消息的人,都得相信耶稣的复活;在这件事上,他们不会有其他的选择。有许多目击见证人证实,“基督……为我们的罪死了”,而且他已经被兴起来。其中一个见证人是矶法(较为人熟知的名字是彼得)。彼得在耶稣被卖和被捕的晚上三次不认耶稣,耶稣复活后却向他显现;这必然给他很大安慰。耶稣也向“那十二个人”——整群使徒——显现;这个经历无疑帮助使徒们克服恐惧,勇敢无畏地为耶稣的复活作见证。——约翰福音20:19-23;使徒行传2:32。

      9 基督也向较大的一群门徒显现,他们共计有“五百多个弟兄”。既然耶稣只在加利利才有这么多门徒,那个场合很可能就是马太福音28:16-20所描述的场合。当时耶稣吩咐跟从者要使人成为门徒。这些人能够作个多么有力的见证!保罗在公元55年写第一封信给哥林多人的时候,这批人当中有些仍然在世。可是请留意,保罗把当时去世的人称为“在死里睡了”。他们还没有复活获得属天的奖赏。

      10.(甲)耶稣与门徒最后一次见面,对门徒有什么影响?(乙)耶稣向保罗显现,怎样仿佛向“早产婴儿”显现一般?

      10 为耶稣的复活作有力见证的另一个门徒是雅各;雅各是约瑟和耶稣的母亲马利亚所生的儿子。耶稣复活之前,看来雅各还没有成为信徒。(约翰福音7:5)但是耶稣向雅各显现之后,雅各就相信了,也许更帮助其余的亲兄弟相信。(使徒行传1:13,14)耶稣最后一次跟门徒会面时,就在那个场合升返天上;当时他吩咐门徒要“做[他]的见证人”,“直到地上最远的地方”。(使徒行传1:6-11)后来,大数城的扫罗极力迫害基督徒,耶稣却向他显现。(使徒行传22:6-8)耶稣向扫罗显现,好像对一个“早产婴儿”显现一般。扫罗其实要在许多世纪之后才会复活,但当时的情形仿佛他已经复活成为灵体,有幸看见天上得了荣耀的主耶稣一样。扫罗本来杀气腾腾,大力反对基督徒会众,这个经历却促使他悬崖勒马,毅然作出令人惊讶的改变。(使徒行传9:3-9,17-19)扫罗成为使徒保罗;在维护基督教的信仰方面,他的确十分杰出。——哥林多前书15:9,10。

      基督徒必须相信复活

      11.有些人说“没有死人复活这回事”,保罗怎样驳斥这种论调?

      11 因此,耶稣的复活是一件信而有征的事实。保罗据理质问哥林多人说:“既然我们宣讲基督已经从死人中被兴起来,怎么你们有人说,没有死人复活这回事呢?”(哥林多前书15:12)这些人不但心里怀疑复活是否可能,同时也公开表示不相信有复活这回事。因此保罗严词驳斥他们,指出他们的想法实在大错特错。他说,如果基督没有被兴起来,基督徒的信息就是虚谎的,作证基督已经复活的人就是“为上帝作假见证”了。如果基督没有被兴起来,赎价就没有呈交给上帝,基督徒就“还是在罪里”了。(哥林多前书15:13-19;罗马书3:23,24;希伯来书9:11-14)“在死里睡了”的基督徒,有些是以身殉道的。这样,他们就已经消灭了,没有什么真正希望可言。如果基督徒的希望仅限于今生,他们的处境会多么可怜!他们所受的痛苦都会是徒然的了。

      12.(甲)保罗把基督称为“在死里睡了的人的初收果实”,这暗示什么?(乙)基督怎样使复活成为可能?

      12 然而,情形却不是这样。保罗继续说:“基督已经从死人中被兴起来。”不但如此,他已“成为在死里睡了的人的初收果实”。(哥林多前书15:20)每逢以色列人服从上帝,把田产中的初收果实献给他,耶和华就祝福他们,使他们得享丰收。(出埃及记22:29,30;23:19;箴言3:9,10)保罗把基督称为“初收果实”,暗示还有另一场收获,有些人会从死亡中兴起,获得属天的生命。保罗说:“死亡既借着一个人而来,死人复活也借着一个人而来。在亚当里,现在所有人都要死去;照样,在基督里,将来所有人都要活过来。”(哥林多前书15:21,22)耶稣交出他那完美属人的生命作为赎价,为人类打开逃生之路,使人能够摆脱罪与死的奴役;这样,复活才得以成为可能。——加拉太书1:4;彼得前书1:18,19。a

      13.(甲)属天的复活在什么时候发生?(乙)为什么有些受膏者无需“在死里沉睡”?

      13 保罗继续说:“不过,各人都要按着自己的序列:基督是初收果实,此后到他临在期间,就轮到那些属于基督的。”(哥林多前书15:23)基督在公元33年复活。可是,他的受膏门徒——“那些属于基督的”——却要等到耶稣临在作王之后不久才复活。圣经预言标明,耶稣是在1914年登基作王的。(帖撒罗尼迦前书4:14-16;启示录11:18)生活在耶稣临在期间的受膏门徒又怎样?保罗说:“看啊!我告诉你们一个神圣秘密:我们不是人人都会在死里沉睡,而是人人都会被改变,在顷刻之际,在眨眼之间,在最后的号筒吹响期间就会发生。因为将来号筒响起,死人就被兴起来,变得不能腐坏,我们就会被改变。”(哥林多前书15:51,52)显然,不是所有受膏者都要在坟墓里沉睡,等待复活的时候来到。在基督临在期间去世的受膏者,他们会立即经历改变。——启示录14:13。

      14.受膏者怎样“为了成为死人而受浸”?

      14 保罗问道:“不然的话,现在为了要成为死人而受浸的,将来怎么办呢?如果死人根本不会被兴起来,为什么他们现在要为了成为死人而受浸呢?我们又为什么时刻经历危险呢?”(哥林多前书15:29,30)有些圣经译本的译法看来暗示,活人可以代死了的人受浸,但保罗的话显然不是这个意思。毕竟,人受浸跟成为基督门徒一事有关,死者当然不能作基督的门徒。(约翰福音4:1)相反,保罗所说的是活着的基督徒,他们当中许多人像保罗一样,“时刻经历危险”。受膏的基督徒“受浸归入[基督]的死”。(罗马书6:3)自从受膏以来,他们仿佛“受浸”归入一条路径,最后导致一种与基督相若的死亡。(马可福音10:35-40)他们最后会死去,但却有希望经历一场荣耀的属天复活。——哥林多前书6:14;腓立比书3:10,11。

      15.保罗可能经历过什么危险?保罗对复活怀具信心,这怎样帮助他忍受一切磨难?

      15 保罗接着指出,他自己曾历尽艰辛、出生入死,因此能够说:“我天天都面对死亡。”保罗恐怕有人会说他言过其实,于是补充说:“我可以指着我在我们主基督耶稣里因你们而有的欢腾,确认这一点。”思高圣经学会译的圣经把这节经文译作:“弟兄们,我指着我在我们的主基督耶稣内,对你们所有的荣耀,起誓说:我是天天冒死的。”保罗在32节举例说明他所面对的危险;他说自己曾“在以弗所跟野兽搏斗”。罗马人时常把罪犯投入竞技场里让野兽咬死。如果保罗曾跟实际的野兽搏斗而竟能生还,就必定是凭着耶和华的帮助才行。如果没有复活的希望,保罗这样冒险犯难,就实在愚不可及了。人如果没有来生的希望,为了事奉上帝而忍受种种艰辛,作出许多牺牲,就看来没有很大意义了。保罗说:“如果死人不会被兴起来,那么,‘我们只管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了’。”——哥林多前书15:31,32;参阅哥林多后书1:8,9;11:23-27。

      16.(甲)“我们只管吃吃喝喝吧,因为明天就要死了”这句话可能出自何处?(乙)采纳这种想法会有什么危险?

      16 保罗也许引用以赛亚书22:13的话,经文描述忤逆不忠的耶路撒冷居民怀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态度。又或者他想到伊壁鸠鲁派的信仰;这派的人轻视任何死后生存的希望,主张追求今生的幸福就是人生的首务。无论如何,只顾“吃喝”的人生观是跟敬神的原则背道而驰的。因此保罗警告说:“不要受迷惑了。不良的交往会破坏有益的习惯。”(哥林多前书15:33)跟不相信复活的人来往,可以毒害我们的灵性。哥林多会众曾有不少难题,例如性不道德、分门结党、弟兄相讼、对主的晚餐缺乏尊重等,保罗不得不加以处理;这些难题可能是由不良交往做成的。——哥林多前书1:11;5:1;6:1;11:20-22。

      17.(甲)保罗向哥林多人提出什么劝勉?(乙)什么问题尚待解答?

      17 保罗对哥林多人提出这个有力的劝戒:“你们要清醒过来,行事正义,不要惯常犯罪,因为有些人不认识上帝。我这样说,是要叫你们羞耻。”(哥林多前书15:34)由于对复活怀有消极的看法,有些人在灵性上昏昏欲睡,仿佛喝醉了一般。他们必须醒觉过来,保持清醒。今天,受膏的基督徒也必须在灵性上保持清醒,切勿受世俗各种怀疑观点所影响。他们必须紧守所怀的希望,坚信自己会享有属天的复活。可是,对古代的哥林多人和我们今天的人,有些问题仍是尚待解答的。例如:14万4000人会以什么形体升到天上?亿万人现今还在坟墓里,他们并不怀有属天的希望;这些人又怎样?复活对这些人有什么意义?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看看,保罗对复活问题还有什么论述。

  • 死亡要归于无有
    守望台1998年 | 7月1日
    • 死亡要归于无有

      “最后的仇敌——死亡——要归于无有。”——哥林多前书15:26。

      1,2.(甲)使徒保罗指出死者有什么希望?(乙)保罗回答有关复活的什么问题?

      “我相信……身体复活和永生。”《使徒信经》这样说。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都把这个信条照念如仪,不知道他们的信仰其实是从希腊哲学演变而来的,跟使徒的信仰根本扯不上关系。其实,使徒保罗根本摒弃希腊哲学,绝不相信人有个不死的灵魂。但是他坚信人有未来的生命;他在上帝灵示之下写道:“最后的仇敌——死亡——要归于无有。”(哥林多前书15:26)对垂死的人类来说,这句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2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再次看看保罗在哥林多前书第15章论及复活的话。你还记得,保罗开宗明义地指出,复活是基督徒信仰的一个重要部分。现在他着手处理一个具体的问题:“可是有人会说:‘死人怎样被兴起来呢?他们究竟会带着哪一种身体来呢?’”——哥林多前书15:35。

      哪一种身体?

      3.为什么有些人不相信有复活?

      3 保罗提出这个问题,很可能是要抵消柏拉图思想的影响。柏拉图认为人有个不死的灵魂,在身体死后继续生存。在自幼相信这件事的人看来,基督教的复活道理无疑是毫无必要的。如果人死后魂仍然活着,那又何必复活呢?再者,复活也许看来不合常理。身体一旦化为尘土,又怎能复活过来呢?圣经注释家海因里希·迈尔说,有些哥林多人反对复活的道理,可能是“基于哲学的理由,认为构成身体的物质复原过来是不可能的事”。

      4,5.(甲)没有信心的人对复活提出异议,为什么他们的理由不能成立?(乙)请解释保罗用“光秃的籽粒”所作的比喻。(丙)上帝赐给复活的受膏者怎样的身体?

      4 保罗指出他们的想法是没有根据的:“你这个不合情理的人!你所撒的种,不先死去,就不能活过来。拿你所撒的种子来说吧。你不是撒下长成以后的形体,而是撒下光秃的籽粒,也许是小麦籽粒,也许是别样的籽粒。上帝随自己喜悦的,赐给籽粒一种形体,叫各样种子都有自己的形体。”(哥林多前书15:36-38)上帝并不会兴起人在世时所具有的身体。相反,他会使一场改变发生。

      5 保罗把复活比作种子萌芽。细小的麦种跟种子发芽长成的植物没有什么相似之处。《世界图书百科全书》说:“种子开始萌芽,就会吸收大量的水分。水分促使种子发生许多化学变化,同时使种子内部的组织膨胀而绽破外壳。”这样,种子在实际上等于死去,变成一棵新的植物。上帝“赐给籽粒一种形体”,并制定了若干科学法则去支配种子的生长,每颗籽粒各从其类,获得一个适当的形体。(创世记1:11)受膏基督徒的情形也与此类似。他们首先以人的形体死去,然后,上帝在自己所定的时间使他们复活过来,赐给他们一个完全新的身体。正如保罗告诉腓立比人,“耶稣基督……会使我们这卑微的身体改变样式,同他荣耀的身体一模一样”。(腓立比书3:20,21;哥林多后书5:1,2)他们会复活成为灵体,在灵界生活。——约翰一书3:2。

      6.我们相信上帝能够赐给复活的受膏者适当的属灵身体。为什么这样想是合理的?

      6 这件事太难相信吗?绝不然。保罗指出,动物也有许多不同种类的形体。此外,他把天上的天使跟血肉之躯的人类作个比较,说:“有天上的身体,也有地上的身体。”上帝所造的无生物也有许多不同的种类。保罗说:“星与星之间,在荣耀上也有不同。”许多世纪之后,科学界才发现天体也各有不同,例如有蓝星、红巨星、白矮星等。既然这样,难道上帝不可以把适当的属灵身体赐给复活了的受膏者吗?——哥林多前书15:39-41。

      7.具有不能腐败的特性是什么意思?具有不死的特性是什么意思?

      7 保罗接着说:“死人复活也是这样。撒下的时候是腐坏的,兴起的时候是不腐坏的。”(哥林多前书15:42)属人的身体即使完美无疵,也是会腐坏的,而且可以被杀死。例如保罗说,耶稣复活之后,就“永不再归回腐坏”了。(使徒行传13:34)耶稣永不会再次成为人而具有一个虽然完美、却可以腐坏的属人躯体。受膏的基督徒复活时,上帝赐给他们的身体是不朽的,不会死亡,也不会腐坏。保罗继续说:“撒下的时候是羞辱的,兴起的时候是荣耀的。撒下的时候是软弱的,兴起的时候是有力量的。撒下的是属物质的身体,兴起的是属灵的身体。”(哥林多前书15:43,44)保罗进一步说:“这会死的,也必须穿上不死的特性。”不死的特性就是指无穷无尽、不能消灭的生命。(哥林多前书15:53;希伯来书7:16)这样,复活了的受膏者会“具有属天的那位的形像”,他就是使他们的复活成为可能的耶稣。——哥林多前书15:45-49。

      8.(甲)我们怎么知道复活的人跟他们生前是同一的个体?(乙)复活发生时,什么预言就应验了?

      8 虽然经历这样的改变,复活了的基督徒仍然是跟他们生前同一的个体。他们复活时会具有同样的记忆,同样的基督徒美好特质。(玛拉基书3:3;启示录21:10,18)在这件事上,他们跟耶稣基督相似。他从灵体转变为人,然后死去,复活成为灵体。可是,“耶稣基督昨日、今日、永远都始终如一”。(希伯来书13:8)受膏者享有多么无与伦比的殊荣!保罗说:“到这能腐坏的穿上了不能腐坏的特性,这会死的穿上了不死的特性,以下写着的话就会实现:‘死亡永远被吞掉了。’‘死亡啊,你的胜利在哪里呢?死亡啊,你的刺在哪里呢?’”——哥林多前书15:54,55;以赛亚书25:8;何西阿书13:14。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