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旧约’可信到什么程度?
    圣经——上帝的话语抑或人的话语?
    • 2 希伯来文圣经的第六本书约书亚记这样描述耶利哥城在大约3,500年前陷落的经过。但这件事真的曾发生吗?许多圣经批评家充满自信地回答说“没有”。a他们声称约书亚记和圣经中在此之前的五本书是由若干传说所组成,而这些传说是在实际事件发生之后许多世纪才写下来的。

  • ‘旧约’可信到什么程度?
    圣经——上帝的话语抑或人的话语?
    • 圣经批评——有多可靠?

      4-6.在圣经批评方面,韦尔豪生提出一些什么理论?

      4 圣经批评学在第18和19世纪期间开始流行。在19世纪后半期,德国圣经批评家韦尔豪生(Julius Wellhausen)提出一个受到广泛接纳的理论,认为圣经的最先六本书,包括约书亚记在内,是在公元前第5世纪写成的——在书中描述的事件发生之后约一千年。可是他的确说,这些记载含有一些在较早时期写下的资料。1 1911年出版的《大英百科全书》第11版登载这个理论,并解释说:“创世记是在犹太人复国之后写成的,其中包括一个复国之后的祭司资料来源(P)和较早期的非祭司资料来源,后者在措辞、文体和宗教观点上均与P有显著分别。”

      5 韦尔豪生和他的跟从者把希伯来文圣经中较早部分所记录的历史均视为“不是实际的历史而是以往流行的传统”。2 他们把较早的记载视为仅是以色列较后期历史的反映。例如,雅各和以扫之间的敌视其实并无其事,这只是反映出后来以色列和以东两国之间的敌视而已。

      6 根据这种想法,批评家觉得摩西并未接获任何命令要制造约柜,作为以色列人在旷野期间崇拜中心的会幕也从未存在过。他们相信亚伦系祭司的权威在巴比伦人毁灭耶路撒冷之前几年才完全建立起来,而批评家相信耶路撒冷的毁灭发生于公元前第6世纪的初期。3

      7,8.韦尔豪生提出什么“证据”去支持他的理论?这些证据能够成立吗?

      7 他们根据什么“证据”提出这些主张呢?圣经批评家声称能够将圣经早期各书的经文分为若干不同的文献。他们所采用的一个基本原则便是假设,以一般而言,任何经文若只使用希伯来文的上帝(’Elo·him’)一词,便是由一位执笔者所写成,另一节经文若以上帝的名字耶和华去称呼他,就必然由另一个执笔者所写成——仿佛一位执笔者不可能同时采用两个名词似的。4

      8 类似的是,一本书若将一件事记录过一次以上,他们就认为这证明有超过一位执笔者,即使古代的闪族文学作品含有其他复述的类似例子。除此之外,他们假设文体上的任何改变均意味到执笔者有所改变。可是,甚至现代语文的作家也时常在事业的不同阶段或当他们讨论不同的题材时采用不同的文体。b

      9-11.现代的圣经批评有些什么显著的弱点?

      9 这些理论有任何真正的凭据吗?绝没有。一位评论家指出:“批评充其量只是属于猜测和暂时性质,始终均有需要修改或证明错误而必须由其他主张取而代之的可能。这是一种智能上的操练,而这种操练是与怀疑及猜测不可分的。”5 圣经批评特别极度属于“猜测和暂时”性质。

      10 小阿切尔(Gleason L. Archer Jr.)指出圣经批评学的想法犯了另一个基本毛病。他说,难题是“韦尔豪生派一开始便纯粹假设(他们不屑加以证实)以色列的宗教像其他任何宗教一样仅是从人而来,而且要把它看作只是进化的产品来加以解释”。6 换言之,韦尔豪生和他的跟从者一开始便假设圣经仅是人的话语,于是根据这个前提去推理。

      11 早在1909年,《犹太百科全书》指出韦尔豪生的理论另有两个弱点:“韦尔豪生所提出的论据差不多说服了同时代的全体圣经批评家。他的论据基于两个假设:首先,在宗教发展方面,仪式逐渐成为更繁复;第二,较早的资料来源必然与仪式发展的较早阶段有关。前一个假设与原始文化所提供的证据并不相符,后一个假设则不受到例如印度的仪式规条所支持。”

      12.考古学对现代的圣经批评有什么影响?

      12 我们有任何办法查验圣经批评,看看最终的各项理论是否正确吗?《犹太百科全书》接着说:“韦尔豪生的见解差不多完全基于文字上的分析,其实需要一项根据制度考古学的观点而作的查考去加以补充。”随着时间过去,考古学有证实韦尔豪生的理论吗?《新大英百科全书》回答说:“考古学的批评倾向于证实[圣经历史中]甚至最古时期的典型历史细节,从而使人对于圣经批评家的主张——认为摩西五经的记载[圣经中最早几本书的历史记录]仅是将一段后得多的时期反映出来——发生怀疑。”

      13,14.韦尔豪生的圣经批评虽然根基不稳,为何却仍然广泛受人接纳?

      13 既然圣经批评有这么多弱点,为什么在今日仍然普遍受知识分子所接纳呢?因为这些主张正好是他们所希望听见的。19世纪的一个学者解释说:“以个人而论,我对韦尔豪生这本书比差不多对其他任何书更为欢迎;因为在我看来,旧约历史的重大难题终于以一种与人的进化原则一致的方式获得解决了。这项原则是我不得不应用在一切宗教历史上的。”7 显然,圣经批评与他作为进化论者所怀的偏见一致。的确,两种理论达成类似的目的。正如进化论使人无须相信有一位创造者,韦尔豪生的圣经批评则意味到人无须相信圣经是上帝所感示的。

      14 在这个着重理性的20世纪,在知识分子们看来,假设圣经只是人的话语而非上帝的话语是信而有征的。c对他们来说,相信预言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写成的比接受预言的真确性容易得多。他们宁愿将圣经所载的奇迹解释为神话、传说或无稽之谈,而不愿考虑一下这些事真正发生过的可能性。但这样的观点是基于偏见的,这并不使人有充分理由否认圣经的真实性。圣经批评具有严重的弱点,它对圣经的攻击并未能证明圣经不是上帝的话语。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