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第7部分:约公元前1500年以降——印度教——你的名字是宽容
    警醒!1990年 | 2月8日
    • 人生的目标是要获得解脱,摆脱无情的再生循环,被那称为梵天的一切秩序的终极来源所吸纳。

  • 第7部分:约公元前1500年以降——印度教——你的名字是宽容
    警醒!1990年 | 2月8日
    • 渴望解脱的观念是基于历史家杜兰特(Will Durant)所谓的“对生命的厌恶……,这是印度教一切思想的暗流。”这种黯淡、悲观的态度建于《弥勒优婆尼沙昙经》,它问道:“此身既为诸般欲念所苦,例如愤怒、贪婪、妄想、恐惧、沮丧、羡妒、与可悦的事物分离、摆脱不了可厌的事物、饥饿、干渴、衰老、死亡、疾病、忧伤等,在这些欲望中享乐又有什么好处呢?”

      《普拉拿》提出一个逃避这种不幸情况的方法。《普拉拿》(意即古事)是一系列的文献,很可能在公元第一世纪辑成。这些经流传得相当广泛,是一般平民的经典。《伽路达普拉拿》声称:“真正快乐有赖于灭绝一切感情。……有爱就有烦恼。……舍弃了爱就得到快乐。”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