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教——寻求解脱的宗教人类寻求真神
-
-
训诲与行为——不害和瓦尔纳
15.(甲)请界定“不害”的意思,并解释耆那教徒怎样加以应用。(乙)甘地对“不害”怀有什么看法?(丙)锡克教徒与印度教徒及耆那教徒有什么不同之处?
15 印度教也像其他宗教一样具有若干影响人的思想和日常行为的基本观念。杰出的例证之一是不害(梵文为ahinsa)或非暴力,有圣雄之誉的甘地(1869-1948)便以提倡非暴力主义知名。(可参看第113页的附框。)根据这种哲学,印度教徒避免杀害或虐待生物,同时顺理成章地崇敬某些动物,例如牛、蛇、猴等。最严格谨守杀生之戒和尊重生命的人是耆那教徒(该教创立于公元前第六世纪)。他们赤足行走,甚至戴上面罩,以防无意之间吞吃任何昆虫。(可参看第104页的附框和本页的图片。)
-
-
印度教——寻求解脱的宗教人类寻求真神
-
-
[第104页的附栏或图片]
耆那教——舍己与非暴力主义
以古印度卐字为表号的耆那教建立于公元前第六世纪,创立者是富有的印度王子若提子·筏驮摩那(Nata-putta Vardhamāna)。他更以筏驮摩那大雄(Vardhamana Mahāvīra, 其实是个头衔,意思是“伟人”或“大英雄”)之名为人所知。他舍弃荣华,去过舍己和苦行的生活。他赤身出外,寻求知识,“走遍印度中部的村落和平原,寻求关于生、死和转世循环的解脱之方。”(《人类的宗教》,诺斯着)他相信惟独借着极端舍己、严格自律和厉行不杀之戒,不虐待任何生物,魂才可以得救。他实行不伤不杀主义达到极端的地步,甚至带着软扫帚轻轻扫走路上的任何昆虫。他尊重生命同时也为了使自己的魂保持纯洁和忠贞。
今日他的信徒为了努力增加善业,也同样过着舍己和尊重其他所有受造物的生活。我们在此再次看到灵魂不死的信仰对人的生活有多大影响。
耆那教的信徒今日尚不及400万,大多数住在印度的孟买和古吉拉特地区。
[图片]
耆那教徒在印度的卡纳塔克57尺高的圣哥玛他维拉神像足下崇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