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用卡——“塑胶陷阱”?警醒!1987年 | 8月8日
-
-
不易察觉的费用
银行“把信用卡放在一些缺乏购买力的人手中,这些人其实并不明白那错综复杂的债务问题,”报纸的一篇文章指出。由于使用信用卡而并不了解债务的计算法,结果使许多人遭遇经济灾祸。
例如,报章报道有一个妇人以信用卡向银行借了3,000美元。她最初三次的付款合计220美元,仍欠银行2,956美元。在一段七个月的时期中,她支付了584美元,但债务只减少了157.19美元。其余的钱到哪里去了?支付利息!年前有些银行的利息提高至将近百分之22。结果,信用卡持有人所负的债务升到历史性的高峰。
-
-
信用卡——“塑胶陷阱”?警醒!1987年 | 8月8日
-
-
归根究柢说来,付出代价的是谁呢?虽然在表面上看来是银行的损失,但《父母杂志》却提供较现实的答案。它评论到各银行“对信用卡征收……特高的利息以补偿误用所招致的损失。”此外,“各银行只付百分之7或8的利息给存户,但却征收信用卡持有人百分之16,18甚或20的高利;这种巨大的差别足以使银行弥补信用卡骗局的大部分损失。”不错,归根究柢,付出代价的还是每个信用卡持有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