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从山里能挖出铜来”
    守望台2013年 | 12月1日
    • 一支考古队走遍犹大旷野的峡谷和山洞,来到纳哈尔·米什马尔一个位于陡峭悬崖上的洞穴。他们能不能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比如古代文物或像死海古卷那样的圣经古抄本呢?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里竟然有一个宝藏。后来,人们把这里称为纳哈尔·米什马尔宝库。

      1961年3月,考古人员在上述洞穴的岩石缝里,找到一批用芦苇席裹着的物件,总共400多件。当中大部分都是铜制物品,包括王冠、权杖头、工具,还有棍棒等武器。圣经读者无疑会对这项发现感兴趣,因为圣经的创世记4:22曾提及,“杜巴该隐是打造各样铜铁器具的”。

      这些物品的来历,至今仍是个谜。不过,从这个宝藏我们可以知道,很久以前在圣经提到的地区,人们已经懂得采铜、炼铜和铸造铜器。

      应许之地的铜矿遗址

      以色列人准备进入应许之地时,摩西告诉他们:“从[那地的]山里能挖出铜来。”(申命记8:7-9)考古学家在以色列和约旦的不同地方,例如费兰、提姆纳和克巴特·恩-纳哈斯,发现了不少古代的铜矿和炼铜场遗址。这些发现显示了什么呢?

      人们在费兰和提姆纳开采铜矿起码有两千年之久,在这一带留下了很多矿坑。今天,这里到处都可以找到带有绿色斑点的含铜的石头。古代的矿工会用石制工具开采含铜的岩石表层,这是十分费时费力的工作。当岩石表层的铜开采完了,矿工就用金属工具在洞穴或地下继续挖掘,开凿出很深的矿井和地道。圣经的约伯记描述了这一类的采矿活动。(约伯记28:2-11)开矿是非常艰苦的。公元3世纪到5世纪,罗马政府会把一些最邪恶的罪犯和其他囚犯送到费兰的铜矿服刑。

      在克巴特·恩-纳哈斯(意思是“铜的废墟”),有大堆大堆的矿渣遗留下来,显然这里曾有大规模的炼铜活动。学者认为,人们是从附近一带,例如费兰和提姆纳的矿场,把矿石运到这里来的。铜要在大约摄氏1200度(华氏2200度)的高温中经过8到10个小时,才能跟矿石分开。炼铜的人会用吹管和脚踏风箱来提升熔炉的温度。一般而言,5公斤(11磅)的矿石能够出产大约1公斤(2磅)的铜锭,然后铸成不同的器具。

  • “从山里能挖出铜来”
    守望台2013年 | 12月1日
    • 关于古代的以色列人怎么会有那么多铜,以及纳哈尔·米什马尔洞穴中的铜器的来历,至今仍是未解之谜,有待考古学家和历史家去破解。

  • “从山里能挖出铜来”
    守望台2013年 | 12月1日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