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犹太教——通过圣经与传统寻求真神
    人类寻求真神
    • 上帝是独一的

      29.(甲)简而言之,现代犹太教是什么?(乙)犹太人怎样将自己的犹太身分表达出来?(丙)犹太教有些什么节日和习俗?

      29 简而言之,犹太教是一个民族的宗教。因此,归信者就变成犹太民族和犹太宗教的属下成员。犹太教是绝对的一神主义宗教,它认为上帝插手于人类历史,特别以有关犹太人的历史为然。犹太人的崇拜包括每年的若干节日和各种习俗。(可参看第230-1页的附框。)虽然没有任何信条或教条受全部犹太人所接纳,根据申命记6:4宣布上帝是独一真神的祷文“舍玛”却构成了在会堂举行的崇拜的中心部分。这个祷文说:“以色列啊,你要听![主]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

      30.(甲)犹太人对上帝怀有什么看法?(乙)犹太人对上帝的看法怎样与基督教国的看法彼此冲突?

      30 一神信仰传给了基督教和回教。据拉比赫茨(J.H. Hertz)博士说:“绝对一神教的崇高宣言乃是对所有多神教的宣战。……照样,舍玛排除了基督教的三位一体教条,认为三位一体违反了上帝的惟一性。”e现在让我们看看犹太人对于死后的生命有什么信仰。

      死亡、魂与复活

      31.(甲)灵魂不死的教义怎样变成了犹太教的主张?(乙)灵魂不死之说造成了什么难题?

      31 现代犹太教的基本信仰之一是,人有个不死的魂在身体死后仍然生存。但此说是起源于圣经的吗?《犹太文史百科全书》坦率地承认:“也许在希腊人的影响之下,灵魂不死的教义才进入了犹太教。”可是,此举造成了一项教义上的难题,正如同一资料来源解释:“基本上,复活和灵魂不死这两种信仰是互相矛盾的。前者所指的是末日的集体复活,意即在地里沉睡的死者会从坟墓中活过来,后者所指的则是魂在身体死后的情况。”犹太教的神学怎样解决这个难题呢?“犹太教认为人死后魂在另一个境界活下去(由此兴起了关于天堂和地狱的一切信仰),身体则躺在坟墓里,等到所有死者在地上复活时获得肉体的复活。”

      32.圣经对于死者有什么说法?

      32 大学讲师赫茨伯格(Arthur Hertzberg)写道:“[希伯来文]圣经本身表示,人生的活动范围就是这个世界。圣经并没有提倡天堂与地狱的教义,日渐明确的观念不过是死者最后会在末日复活而已。”这是对圣经观念所作的一个简单、正确的解释,而圣经的观念便是,“死了的人毫无所知,……在你所必去的阴间[人类坟墓的总称]没有工作,没有谋算,没有知识,也没有智慧。”——传道书9:5,10;但以理书12:1,2;以赛亚书26:19。

      33.起初犹太人对复活的教义怀有什么看法?

      33 据《犹太文史百科全书》所载,“在拉比时代,死者复活的主张被认为是犹太教的中心教义之一,”而且“是与灵魂不死的信仰有别的”。f可是,灵魂不死之说在今日受到犹太教属下一切教派所接纳,死人复活的道理反而受到拒绝。

      34.与圣经的观点相反,塔木德怎样描绘魂?后来的作家提出什么评论?

      34 与圣经相反,深受希腊文化影响的塔木德充满了对不死灵魂的阐释、故事,甚至描绘。后来犹太教神秘主义的作品喀巴拉甚至鼓吹源于古代印度教的转世投生(魂的轮回)之说。(可参看第5章。)在今日的以色列,此说已被视为犹太教的主张而普遍受人接纳,它在哈西德派的信仰和文学中也担任重要角色。例如,布贝尔(Martin Buber)在《哈西德派的故事——后期的大师》一书中包括一则出自以利梅勒克(利岑斯克的一个拉比)派的灵魂故事:“在赎罪日,拉比耶和书亚诵念阿沃达祷文,这祷文原是大祭司在耶路撒冷圣殿服务时诵念的。在其中的某个地方,他本该念道:‘因此他说’,但他却断不会这样说,相反,他说:‘因此我说。’因为他并没有忘记自己的魂以前一度在耶路撒冷的大祭司体内。”

      35.(甲)犹太教改革派对灵魂不死的说法采取什么立场?(乙)关于魂,圣经有什么清楚的主张?

      35 犹太教改革派甚至变本加厉,干脆否认复活的信仰。它把复活一词从改革派的祷告书中删去,只承认灵魂不死的信仰。可是,圣经在创世记2:7所表达的主张却清楚得多,它说:“主上帝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吹生气于其鼻,人就变成活的魂。”(《耶路撒冷译本》)身体与灵(意即生命力)结合起来,于是成为“活的魂”。g(创世记2:7,《新世》;7:22;诗篇146:4)反过来说,有罪的人一死去,魂也就死了。(以西结书18:4,20,《广东话圣经》)因此,人一死就失去一切知觉而不复存在了。他的生命力归回赐人生命的上帝。(传道书3:19;9:5,10;12:7)圣经向死者提出的真正希望乃是复活——希伯来文:特兹耶夫含密蒂姆(techi·yathʹ ham·me·thimʹ),意即“死者复生”。

      36,37.关于未来的生命,圣经中的忠心希伯来人相信什么?

      36 虽然这项结论也许使不少犹太人感到惊讶,但数千年来,复活一直是崇拜真神的人所怀的真正希望。大约3500年前,饱受痛苦的忠心人物约伯提及将来有一天,上帝会使他从“希屋尔”——坟墓——中活过来。(约伯记14:14,15)预言者但以理也接获保证他会在“末期”活过来。——但以理书12:2,13。

      37 我们没有任何圣经根据认为这些忠心的希伯来人相信自己有个不死的魂在阴府继续活着。他们显然有充分理由相信,能够数算和控制宇宙众星的至高主宰会在施行复活时记得他们。他们既忠于他和他的名,他自然也会忠于他们。——诗篇18:25,《新世》;147:4;以赛亚书25:7,8;40:25,26。

      犹太教与上帝的名

      38.(甲)在使用上帝的名字方面,多个世纪以来曾有什么变化发生?(乙)上帝的名字基于什么字根?

      38 犹太教认为,虽然上帝的名字被人以文字记录下来,这个名字是如此神圣,人实在不应将它读出来。h结果,在以往2000年间,这名字的正确读法已失传了。可是,犹太人并非一向都怀有这种看法。大约3500年前,上帝对摩西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耶和华[希伯来文:יהוה, YHWH]——你们祖宗的上帝,就是亚伯拉罕的上帝,以撒的上帝,雅各的上帝,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这]是我的名,直到永远;这也是我的[称呼],直到万代。”(出埃及记3:15;诗篇135:13)上帝的名字和称呼是什么?《塔纳克》译本的脚注说:“那名YHWH(传统读作Adonai, ‘主’)与字根哈雅(hayah, 意思是‘会是’)有关。”因此,我们在这里见到上帝的圣名,即四字神名,由四个希伯来文子音字母YHWH所组成(Yahweh, 雅威)。多个世纪以来,这个名字的拉丁化形式在英语中以JEHOVAH(耶和华)一词为人所知。

      39.(甲)上帝的名何以如此重要?(乙)犹太人为什么不再读出上帝的名字?

      39 虽然在强调使用上帝的名字方面,情形已发生过剧烈改变而与古时迥异,自古至今犹太人却一向都极为重视上帝的私有名字。正如科恩(A. Cohen)博士在《通俗塔木德》一书中声称:“古人将特别的尊崇归于上帝的‘独特名字’,他曾将这名(四字神名,JHVH)启示给以色列人。”上帝的名字之所以深受尊崇是因为它代表和特别显扬上帝本身。毕竟,上帝不但亲自宣布这名字,同时也吩咐手下的崇拜者使用它。既然上帝的名字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出现过6,828次之多,由此可见使用这个名字是多么重要。可是,虔诚的犹太人却认为读出上帝的私有名字便是不敬。i

      40.关于使用上帝的名,有些犹太权威人士怎样说?

      40 论到古代拉比(不是圣经)禁止人读出这名的命令,拉比马谟斯坦(A. Marmorstein)在《古代拉比对上帝的观念》一书中写道:“有一个时期,犹太人对于禁止[使用上帝之名]的命令完全一无所知。……在埃及或巴比伦,犹太人均不知道要遵守一条禁止人在日常谈话或打招呼时使用上帝名字(四字神名)的律法。可是,从公元前第三世纪至公元第三世纪,却有这样的禁令存在,而且部分受人遵守。”在较早时候,人们不但可以使用这个名字,而且正如科恩博士说:“曾经一度,甚至平信徒也受到鼓励可以随意公开使用这个名字。……据称这项建议是由于当时的人想把以色列人从[非犹太人]区别出来的缘故。”

      41.据一个拉比所称,什么影响导致禁止人使用上帝的名字?

      41 那末,究竟什么导致禁止人使用上帝的名字呢?马谟斯坦博士回答说:“希腊化影响对犹太宗教的抗拒,连同祭司和贵族的变节叛道,导致后来订立了一个规例,在圣所[耶路撒冷的圣殿]内不准说出四字神名。”由于过度热心避免徒呼上帝的名,他们竟完全禁止人在谈话中使用这个名字,以免低贬和削弱真实上帝的身分。在宗教反对和变节叛道的共同压力之下,上帝的名字遂不再在犹太人当中通用了。

      42.关于使用上帝的名字,圣经的记载表明什么?

      42 可是,正如科恩博士指出:“在圣经时代,看来并没有什么禁忌不准人在日常谈话中使用[上帝的名]。”族长亚伯拉罕曾“求告耶和华的名”。(创世记12:8)希伯来文圣经的大多数执笔者都恭敬地大量使用这名,直至公元前第五世纪玛拉基书写成的日子。——路得记1:8,9,17。

      43.(甲)关于犹太人使用上帝的名字一事,事实充分表明什么?(乙)犹太人停止使用上帝的名所造成的间接影响是什么?

      43 显而易见的是,古代的希伯来人确曾使用和读出上帝的名字。至于后来的转变,马谟斯坦承认:“[公元前]第三世纪上半叶,在使用上帝的名字方面发生了显著的重大转变;这在犹太教神学和哲学方面促成了许多改变,直至今日仍感觉到事情的影响。”失去这个名字的影响之一是,上帝是一位匿名之神的观念有助于促成神学上的真空,基督教国的三位一体教义遂乘虚而入,顺利发展。j——出埃及记15:1-3。

      44.禁止人使用上帝的名还造成了其他什么影响?

      44 拒绝使用上帝的名减弱了对真神的崇拜。正如一位注释者说:“不幸的是,若将上帝称为‘主’,这词虽然正确,却是冷淡乏味的。……我们要记住,把YHWH或阿特乃(Adonay)译为‘主’使旧约圣经的许多经文变成抽象、拘谨和含糊,这种情形是原文绝对没有的。”(《古代以色列对上帝的认识》)耶和华(或雅威)这个崇高而充满意义的名字本来在希伯来文圣经中出现达数千次之多,但现在却从许多译本中被删去,这是多么令人惋惜的事!——以赛亚书43:10-12。

      犹太人仍然等候弥赛亚来临吗?

      45.我们有什么圣经根据要相信弥赛亚的来临?

      45 希伯来文圣经有许多预言,使犹太人在2000多年前就期待弥赛亚来临。撒母耳记下7:11-16表示弥赛亚会出自大卫的家系。以赛亚书11:1-10预言他会为全人类带来正义与和平。但以理书9:24-27所提供的年代资料则预告弥赛亚会在何时出现以及何时被剪除死去。

      46,47.(甲)生活在罗马统治下的犹太人期望怎样的弥赛亚来临?(乙)犹太人对弥赛亚所怀的热切期待发生了什么改变?

      46 正如《犹太文史百科全书》解释,到了第一世纪,犹太人对弥赛亚的期望极之殷切。他们心目中的弥赛亚是“天赋特殊本领的大卫子孙,罗马时代的犹太人相信上帝兴起这位救主去摆脱异教统治的轭,治理复兴的以色列王国。”不过,犹太人所期待的英勇善战的弥赛亚并没有出现。

      47 可是,正如《新大英百科全书》指出,期待弥赛亚来临的希望对于把犹太人团结起来渡过许多磨难十分重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犹太教能够历劫犹存有赖于对弥赛亚的应许和未来怀有坚定不移的信心。”但随着现代犹太教在18和19世纪兴起,许多犹太人不再被动地等候弥赛亚来临了。最后,由于纳粹所发动的大屠杀,许多犹太人失去了耐心和希望。他们开始把弥赛亚的信息视作一种负累,于是加以重新解释,认为这仅是指一个和平、繁荣的新时代。自那时以来,虽然有若干例外,但以整体而言,我们很难说犹太人正在等待一位弥赛亚来临了。

      48.关于犹太教,我们可以提出什么合理的问题?

      48 犹太教已转变成为一种并不期待弥赛亚的宗教。这种改变引起了若干严重问题。例如,数千年来犹太教一直相信弥赛亚是个人物,这是否信错了呢?哪一种形式的犹太教能够帮助人寻求上帝?是添上了希腊哲学色彩的古代犹太教?是过去200年来新兴的非弥赛亚犹太教?抑或还有其他途径把对弥赛亚所怀的希望如实、准确地保全下来?

      49.我们向诚恳的犹太人发出什么邀请?

      49 鉴于这些问题,我们建议诚恳的犹太人重新检讨弥赛亚这个题目,查考一下有关拿撒勒人耶稣的声称,但不是根据基督教国的说法,而是根据希腊文圣经的犹太执笔者的说法。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差别。基督教国的各教派由于鼓吹不是来自圣经的三位一体道理,结果有分促成犹太人拒绝相信耶稣。犹太人既珍视“[主]我们上帝是独一的主”的纯正道理,三位一体的主张显然不是犹太人所能接受的。(申命记6:4)

  • 犹太教——通过圣经与传统寻求真神
    人类寻求真神
    • [第220,221页的附栏或图片]

      希伯来人的圣书

      希伯来文的圣书开始于“塔纳克”(Tanakh)。“塔纳克”这个名字来自希伯来文的犹太教圣经的三部分,即:律法书(托拉,Torah)、先知书(Nevi’im)和圣录(Kethuvim),把每部分的第一个字母合起来,就组成了“塔纳克”(TaNaKh)一词。这些书以希伯来文和阿拉姆文写成,写作时间从公元前16世纪延续至公元前第5世纪。

      犹太人相信它们是在不同和程度递减的感示之下写成的,因此他们按照各书的重要性定下先后次序:

      律法书——摩西所写的五本书,即“摩西五经”(Penta-teuch, 希腊文“五卷”之意),由创世记、出埃及记、利未记、民数记、申命记这五本书共同构成。可是,“托拉”也可以用来指犹太人的全部圣经,以及口传律法和塔木德(可参看下页)。

      先知书——从约书亚记至各大先知书(以赛亚书、耶利米书、以西结书), 以及12本“小”先知书,从何西阿书至玛拉基书。

      圣录——包括诗篇、箴言、约伯记、雅歌、耶利米哀歌这五本诗歌性质的书。此外也包括路得记、传道书、以斯帖记、但以理书、以斯拉记、尼希米记和历代志上、下。

      塔木德

      从外邦人的观点看来,“塔纳克”(即犹太教圣经)乃是最重要的犹太教经典。可是,犹太人却有不同的看法。许多犹太人同意斯坦索特兹(Adin Steinsaltz)拉比的评论:“若说圣经是犹太教的基石,那末塔木德就是中央的支柱,从基础上矗立起来支撑着整幢灵性和心智上的架构。……它在理论和实践上对犹太人生活的影响是没有其他书籍能望其项背的。”(《重要的塔木德》)那末,塔木德究竟是什么?

      正统派的犹太人认为上帝不但在西奈山通过摩西赐下书面律法(托拉),并且向他透露若干关于怎样遵行律法的具体解释,而这些解释则是借口头传下来的。它称为口传律法。因此,塔木德乃是口传律法的扼要记录,加上后来的评注和解释,由公元第二世纪直至中世纪的拉比将之编纂成书。

      塔木德通常分成两个主要部分:

      密西拿(Mishnah):搜集成套的圣经律法附加评注,基于一批称为坦拿英(Tannaim, 老师)的拉比所作的解释。它在公元第二世纪末和第三世纪初用文字记录下来。

      革马拉(Gemara, 原称为“塔木德”):密西拿经的评注专辑,由后期(公元第三至第六世纪)的拉比所作。

      除了这两大部分之外,塔木德还包括中世纪拉比们对革马拉的评注。其中一位声名卓著的拉比是拉希(Rashi, 又名Solo-mon ben Isaac, 1040-1105年),他把塔木德艰深难懂的语文译成简单易明的文字。另一位赫赫有名的拉比是兰巴姆(Rambam, 又名Moses ben Maimon, 较多人认识的名字是迈蒙尼德,1135-1204年),他把塔木德改编为一个精简的版本(“密西拿托拉”),从而使所有犹太人都可以读到。

      [图片]

      下图:一卷古代的托拉,从所谓的以斯帖陵(伊朗)出土;右图:基于圣经经文的希伯来语和意第绪语赞美诗

      [第226,227页的附栏或图片]

      犹太教——众说纷纭的宗教

      犹太教的各宗派之间存有很大的分歧。在传统上,犹太教强调宗教仪式。他们为这些事争辩,比讨论信仰还要多,结果在犹太人当中造成了严重的紧张,并且导致犹太教分裂成三大宗派。

      正统派犹太教——这个宗派不但接纳希伯来文的“塔纳克”为受神感示的圣经,而且相信摩西在西奈山上从上帝同时接获口传和书面律法。正统派的犹太人谨守诫命和律法,相信弥赛亚仍会出现而把以色列带入黄金时代。由于正统派中意见分歧,结果出现了不同的派别。哈西德派便是一例。

      哈西德派(Hasidim, 又作Chasidim, 意即“敬虔”)——这些人被视为极端的正统派。以“美名大师”为人所知的以色列·本·以利撒(Israel ben Eliezer)于18世纪中叶在东欧创立了这个教派,教徒所遵从的教旨强调音乐和舞蹈,借此导致神秘的欢乐。他们的很多信仰(包括投生转世在内)都以称为喀巴拉的犹太教玄秘书籍为根据。今日,他们的领导者是里比(意第绪语的“拉比”),信徒认为里比是极为公义的男子或圣人。

      今日哈西德派的教徒主要散布在美国和以色列。他们穿着18和19世纪特别款式的东欧服装,以黑色为主。这使他们十分引人注目,尤以在现代都市的环境中为然。今日他们分裂成许多教派,各自跟从不同的显要里比。其中的卢巴韦克(Lubavitchers)派十分活跃,他们积极在犹太人当中招收信徒。有些教派相信只有弥赛亚才有权为犹太人复兴以色列国,因此反对非宗教性的以色列国。

      犹太教改革派(又称为“自由”和“进步”派)——这项运动在19世纪初开始于西欧,以18世纪犹太学者门德尔松的主张为根据。他认为犹太人应该吸收西方文化而不应与外邦人隔离。改革派的犹太人否认托拉是上帝启示的真理,也把有关饮食、洁净、衣着的犹太律法视作过时。他们相信会有所谓“四海一家的弥赛亚纪元”来临。近年来他们已退而较接近传统的犹太教。

      保守派犹太教——1845年在德国出现,是犹太教改革派的一个分支。他们觉得改革派扬弃了太多的传统犹太教习俗。保守派犹太教并不承认摩西曾从上帝接获口传律法。相反,他们认为拉比们为了使犹太教适应新时代而发明了口传的托拉。保守派犹太人顺服圣经的教训和拉比的律法,如果所作的规定“与现代犹太人生活条件一致的话”。(《犹太知识之书》)他们在礼拜仪式中采用希伯来语和英语,并且严守饮食律法(kashruth, 饮食教规)。他们在礼拜中容许男女同座,但这是正统派所不许的。

      [图片]

      左图:犹太人在耶路撒冷城的哭墙前;上图:一个犹太人在祷告,背景是耶路撒冷

      [第230,231页的附栏或图片]

      若干重要节日与习俗

      大多数犹太节日均基于圣经。以一般而言,这些节日或与各种收获有关而是季节性的节期,或与历史事件有关。

      ▪ 安息日(Shabbat)——犹太人一周的第七日(从星期五日落至星期六日落时分)被视为该周的圣日。守安息日乃是崇拜的一个重要部分。犹太人在安息日前往会堂诵读托拉和祷告。——出埃及记20:8-11。

      ▪ 赎罪日(Yom Kippur)——这个严肃的节日以禁食和自我检讨为特色。它以开始于犹太人新年岁首的十日悔罪为高潮。根据犹太的世俗历法,新年相当于阳历九月。——利未记16:29-31;23:26-32。

      ▪ 住棚节(Sukkot)[右上图]——也称为会幕节或收割节。这个节日庆祝收获和农作年主要部分的结束。在十月举行。——利未记23:34-43;民数记29:12-38;申命记16:13-15。

      ▪ 再献圣殿节(Hanukkah)——在十二月举行的一个流行节日,目的是要纪念马加比人摆脱叙利亚和希腊的统治,恢复犹太人的独立及于在公元前165年12月在耶路撒冷再次呈献圣殿。通常以点燃蜡烛八天为特色。

      ▪ 掣签节(Purim)——在二月杪或三月初举行,纪念公元前第五世纪犹太人在波斯从哈曼和他的灭族阴谋中获救。——以斯帖记9:20-28。

      ▪ 逾越节(Pesach)——设立这个节日是要纪念以色列人(公元前1513年)获得拯救脱离埃及的奴役。这是最隆重和最古老的犹太节日,在(犹太历)尼散月14日举行,按阳历则通常在三月杪或四月初之间。每个犹太家庭均聚集起来共进逾越节晚餐(或称为Seder, 即逾越节家宴)。在随后的七天不可吃任何酵。这段时期称为无酵饼节(matzot)。——出埃及记12:14-20,24-27。

      犹太人的若干习俗

      ▪ 割礼(Circumcision)——是犹太男孩的重要典礼,在婴儿出生后第八日施行。它通常称为亚伯拉罕的约,因为割礼是上帝和亚伯拉罕立约的记号。归信犹太教的男子也必须受割礼。——创世记17:9-14。

      ▪ 受诫礼(Bar Mitzvah)[下图]——是犹太人的另一个重要仪式。这个名称的实际意思是“诫命之子”,“名称所指的是受诫者已达到宗教上和法律上的成熟地步,也指男孩在13岁又一日时正式获得这个身分的场合。”它在公元15世纪才成为犹太人的习俗。——《犹太文史百科全书》。

      ▪ 经文楣铭(Mezuzah)[上图]——犹太家庭通常很易辨认出来,因为在门口可以看见有经文楣铭或经卷匣悬挂在门楣右边。经文楣铭是一小幅羊皮纸,其上写有录自申命记6:4-9和11:13-21的经文。羊皮纸卷起来放在小匣里,然后把匣悬在住宅每个房间的门楣上。

      ▪ 圆顶小帽(Yarmulke, 男子的便帽)——据《犹太文史百科全书》说:“正统派的犹太人……认为不论在会堂内外,以小帽蒙头乃是顺服犹太传统的记号。”“塔纳克”从没有提及人在崇拜时要蒙头,因此塔木德提及这是个可供选择的习俗。哈西德派的犹太妇女若非全时蒙头便是剃去头发而戴假发。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