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基督徒与今日的人类社会
    守望台1993年 | 7月1日
    • 基督徒与今日的人类社会

      “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马太福音24:9。

      1.基督教的一个显著特色是什么?

      与世界保持分离乃是早期基督徒的一个显著特色。基督向天父耶和华祷告时论及门徒说:“我已将你的道赐给他们。世界又恨他们;因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我不属世界一样。”(约翰福音17:14)耶稣在本丢·彼拉多面前受审时说:“我的国不属这世界。”(约翰福音18:36)正如基督教希腊文圣经和历史家一致表明,早期的基督教的确与世界保持分离。

      2.(甲)耶稣的跟从者与世界的关系会随着时间过去有所改变吗?(乙)耶稣的王国会借着使全世界的人归信而来临吗?

      2 耶稣有没有在后来透露,他的跟从者与世界的关系会有所改变呢?或者他的王国会借着全世界的人都归信基督教而来临?绝没有。耶稣死后,门徒在圣灵感示下写成的书信绝没有提及这样的事。(雅各书4:4[公元62年之前不久写成];约翰一书2:15-17;5:19[公元98年左右写成])刚相反,圣经把耶稣的“临在”和他后来带着王权“来临”一事与“事物制度的末期”及其“终结”相提并论。(马太福音24:3,14,29,30,《新世》;但以理书2:44;7:13,14)耶稣描述将他的派露西亚(即“临在”)显示出来的标记时论及他的真正跟从者说:“那时,人要把你们陷在患难里,也要杀害你们;你们又要为我的名被万民恨恶。”——马太福音24:9。

      今日的真正基督徒

      3,4.(甲)一本天主教百科全书如何描述早期的基督徒?(乙)这本书以什么类似的口吻描述耶和华见证人和早期的基督徒?

      3 今日有哪一个宗教团体由于紧守基督教的原则、与世界保持分离广为人知,而且属下的成员饱受人恨恶和逼迫呢?然而,有哪个普世的基督徒组织在每方面均与历史对早期基督徒所作的描述吻合呢?关于这点,《新天主教百科全书》说:“虽然早期的基督徒社会起初仅被视为犹太圈子里的另一个教派,但它的神学主张却证明别具一格,信徒的热心尤其卓尔不群。他们在‘全犹太和撒玛黎雅,直到地极’为基督作见证(宗徒大事录1.8)。”——第3卷,694页。

      4 请留意“被视为……另一个教派”、“主张……别具一格”、“热心……作见证”等描述。现在请留意同一本百科全书如何描述耶和华见证人:“一个教派。……见证人深信还有不多年,世界末日便会来到。这项清晰的信念看来便是他们那孜孜不倦的热心背后最强大的推动力。……这个教派的所有成员负有一项基本义务,就是要宣扬耶和华那将临的王国,借此为他作见证。……他们把圣经视为信仰及行为准则的惟一来源。……人若要作真正的见证人,就必须或多或少以有效的方式向人传道。”——第7卷,864-5页。

      5.(甲)耶和华见证人的主张在哪几方面别具一格?(乙)请举例说明耶和华见证人的信仰如何与圣经一致。

      5 耶和华见证人的主张在哪几方面别具一格呢?《新天主教百科全书》提及几点:“他们[耶和华见证人]谴责三位一体的教义,视之为异教的偶像崇拜。……他们认为耶稣是最伟大的耶和华见证人,是‘一位神’(他们对若望福音1.1的译法),在地位上仅次于耶和华。……他以人的身分死去,复活成为上主一个不死的灵体儿子。他的受苦和死亡就是他所付出的代价,目的是要使人类复得在地上享永生的权利。不错,‘一大伙’(若望默示录7.9)真正的见证人怀有生活在地上乐园里的希望;只有14万4000个信徒(若望默示录7.4;14.1,4)才能与基督一起享有属天的荣耀。恶人会遭受完全的毁灭。……浸礼——见证人采取将整个人没入水里的方式,……这乃是象征他们献身事奉耶和华上帝的外在仪式。……耶和华见证人以拒绝输血广为人知。……他们在婚姻和性道德方面的标准颇为严谨。”耶和华见证人也许在这些方面别具一格,但他们所采取的立场都是有充分圣经根据的。——诗篇37:29;马太福音3:16;6:10;使徒行传15:28,29;罗马书6:23;哥林多前书6:9,10;8:6;启示录1:5。

      6.耶和华见证人坚守什么立场?为什么?

      6 《新天主教百科全书》在1965年(文章看来在该年写成)补充说:“见证人尚未对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怀有归属感。”作者看来认为,随着时间过去,耶和华见证人的数目渐增,他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像教会过于像个教派”,于是他们就会成为这世界的一部分了。可是,情形却绝非如此。今日,耶和华见证人的数目增至1965年的人数四倍有多,但他们对于世界仍然坚守一贯的立场。“他们不属世界”,正如耶稣“不属世界”一样。——约翰福音17:16。

      保持分离,却非敌对

      7,8.像早期的基督徒一样,今日的耶和华见证人表明自己的为人如何?

      7 罗伯特·M.格兰特引用第二世纪护教士殉道者查斯丁为早期基督徒所作的辩护,在《早期基督教与社会》一书中写道:“如果基督徒是革命党,他们就会躲起来以求秘密达成他们的目标。……但是在促进社会的和平与秩序方面,他们其实是皇上的最佳盟友。”照样,今日耶和华见证人也是爱好和平、奉公守法的公民,并且以此举世知名。任何类型的政府都知道,它们无需对耶和华见证人感到恐惧。

      8 北美洲一位社论作者写道:“人若认为耶和华见证人会对任何政权构成威胁,这样的想法简直是匪夷所思的偏见。以一个宗教团体而言,见证人乃是爱好和平的人而绝非颠覆分子。”让·皮埃尔·卡特莱恩在《良心的抗拒》一书中写道:“见证人完全顺服政府,而且通常都服从法律。他们忠实纳税,既不质疑政府,也不试图改变或推翻政府,因为他们从不牵涉在世界的事务里。”卡特莱恩进一步补充说,惟独政府要求耶和华见证人付出他们的生命,由于他们已将这些东西完全献给了上帝,他们才会拒绝服从。在这方面,见证人与早期的基督徒如出一辙。——马可福音12:17;使徒行传5:29。

      受统治阶层误解

      9.关于与世界保持分离,早期的基督徒与现代的天主教徒有什么显著不同之处?

      9 大部分罗马皇帝都对早期的基督徒有所误解,因此对他们大肆逼迫。《致狄奥格内图斯的书信》(有些人认为是公元第二世纪写成)指出个中的原因说:“基督徒住在世界里,却不属世界,也不卷入世界的事务中。”另一方面,在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席上,教会的教义决议却声称,天主教徒应当“参与世俗的事务”,并且“努力将世界从内部加以净化,借此使天主的国实现”。

      10.(甲)统治阶层对早期的基督徒怀有什么看法?(乙)人们时常对耶和华见证人怀有什么看法?见证人对此有什么反应?

      10 历史家E.G.哈迪说,罗马皇帝把早期的基督徒视为“可鄙的宗教狂热者”。法国历史家艾蒂安·特罗克梅则指出,“有教养的希腊和罗马官员都对一个被他们视为怪诞不经的东方教派[基督徒]十分鄙视。”比特尼亚的罗马总督小普林尼致皇帝图拉真的信件显示,当时的统治阶层一般都对真正的基督教信仰一无所知。照样,今日耶和华见证人也往往受世上的统治阶层所误解或甚至鄙视。然而,这乃是见证人意料中的事,因此他们并没有为此大感惊恐。——使徒行传4:13;彼得前书4:12,13。

      “到处被毁谤”

      11.(甲)有人怎样论及早期的基督徒?有人怎样论及耶和华见证人?(乙)为什么耶和华见证人不参与政治?

      11 论到早期的基督徒,曾有人说:“这教门,我们晓得是到处被毁谤的。”(使徒行传28:22)在公元第二世纪,信奉异教的塞尔苏斯声称,基督教所吸引的只是人类社会的渣滓而已。同样,也有人论及耶和华见证人说,“他们大部分来自下层社会。”教会历史家奥古斯都·尼安德特报道说:“基督徒被人描述为世上的行尸走肉,对日常生活的一切事务均毫无用处。……有人问道,如果人人都像他们一般,日常生活会变成什么模样呢?”由于耶和华见证人不参与政治,他们也时常被人指控为人类社会的朽木。但他们怎可能一方面是政治上的激进分子,同时又向人推荐上帝的王国是人类的惟一希望呢?耶和华见证人将使徒保罗的话牢记在心:“你要和我同受苦难,好像基督耶稣的精兵。凡在军中当兵的,不将世务缠身,好叫那招他当兵的人喜悦。”——提摩太后书2:3,4。

      12.在什么重要方面,耶和华见证人效法早期的基督徒与世界保持分离?

      12 K.S.拉图雷特教授在《基督教历史》一书中写道:“早期基督徒与希腊和罗马世界的分歧之一是参与战争的问题。在最初三个世纪的基督徒写作中,留传到今日的没有一本宽容基督徒参与战事。”爱德华·吉本在《罗马帝国衰亡史》一书中说:“基督徒无法担任兵士、法官和诸侯的角色,除非他们舍弃一项更神圣的责任。”耶和华见证人也严守中立,并且紧紧跟从圣经在以赛亚书2:2-4及马太福音26:52列出的原则。

      13.人们对耶和华见证人提出什么指责?但事实表明什么?

      13 耶和华见证人的仇敌指责他们破坏别人的家庭。诚然,有些家庭由于有一个或多个分子成为耶和华见证人而产生分裂的情势。耶稣曾预告必然会有这样的事发生。(路加福音12:51-53)可是统计显示,因这个理由而破裂的婚姻却是罕有的例外。例如在法国的耶和华见证人当中,每3对夫妇便有1对的配偶不是见证人。但在这些宗教分裂的婚姻中,夫妇离婚的数目却比该国的平均离婚率为低。为什么呢?因为使徒保罗和彼得在圣灵感示之下向有不信配偶的基督徒提出明智的劝告,而耶和华见证人都尽力听从他们的吩咐而行。(哥林多前书7:12-16;彼得前书3:1-4)若有一宗这样的婚姻破裂,提议分手的差不多总是非见证人的一方。另一方面,有千百宗婚姻却由于配偶一方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开始把圣经原则在生活上实践出来而得以保全。

      是基督徒,不是三位一体论的信徒

      14.人们对早期的基督徒提出什么指责?为什么这是颇为讽刺的事?

      14 讽刺的是,在罗马帝国里,人们对早期基督徒提出的指责之一是:他们是无神论者。奥古斯都·尼安德特博士写道:“否认诸神的人、无神论者……等都是人们时常加于基督徒身上的称谓。”基督徒崇拜一位永活的创造主而非多个神祇,异教徒所崇拜的其实“不是神,乃是人手所造的,是木头、石头”,但异教徒竟反过来将基督徒称为无神论者。这实在是太奇怪了。——以赛亚书37:19。

      15,16.(甲)有些宗教人士怎样论及耶和华见证人?但这引起了什么问题?(乙)什么表明耶和华见证人是真正的基督徒?

      15 同样讽刺的是,今日基督教国里有些权威人士否认耶和华见证人是基督徒。为什么呢?因为见证人不接受三位一体的道理。据基督教国所定的无理界说,“基督徒就是那些承认基督为上帝的人。”与此刚相反,一本现代辞典为“基督徒”这个名词所下的定义是:“一个相信耶稣基督,并且跟从他的教训的人。”“基督教”一词的定义则是:“以耶稣基督的教训为根据的宗教,相信基督是上帝的儿子的信仰。”哪个团体的信仰较接近这个定义呢?

      16 关于耶稣究竟是谁,耶和华见证人接纳耶稣自己的声称。耶稣说:“[我]是上帝的儿子”,不是“子上帝”。(约翰福音10:36;可参阅约翰福音20:31。)见证人也接纳使徒保罗在圣灵感示下论及基督的话:“他虽然以上帝的形态存在,却从没有考虑过进行篡夺,就是使自己与上帝同等。”a(腓立比书2:6,《新世》)《基督教所含的异教成分》一书说:“耶稣基督从没有提及这样的现象[一个彼此平等的三位一体],‘三位一体’一词也从没有在新约里出现过。这个主张是教会在我们的主死后三百年才采纳的。这个观念是完全出于异教的。”耶和华见证人接纳圣经本身论及基督的教训。因此,他们是基督徒,不是三位一体论的信徒。

      绝不支持宗教联合运动

      17.为什么耶和华见证人拒绝与宗教联合运动合作?

      17 另外两项针对耶和华见证人的指控是:他们拒绝参加宗教联合运动,同时从事所谓“使人改信的侵略活动”。早期的基督徒也曾受到这两项指责。基督教国,连同属下的天主教、正教会和基督新教各教会,无可置疑地都属于这个世界。但耶和华见证人却像耶稣一样“不属世界”。(约翰福音17:14)因此,他们怎可能通过宗教联合运动,与一些提倡违反基督教训的行为和信仰的宗教组织携手合作呢?

      18.(甲)为什么虽然耶和华见证人声称惟独他们才信奉纯真的宗教,别人却没有充分理由批评他们的信念?(乙)罗马天主教徒虽然相信自己拥有纯真的宗教,他们却并不具有什么?

      18 耶和华见证人像早期的基督徒一样,相信惟独自己所信奉的是纯真的宗教。谁有充分理由批评他们的这个信念呢?天主教会虽然虚伪地声称与宗教联合运动合作,甚至这个宗教组织也宣称:“我们相信纯真的宗教一直留在天主和使徒的教会当中。主耶稣曾对各使徒说:‘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成为门徒。’当时他把向所有人宣教的任务托付给这个教会。”(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宗教信仰自由声明”)可是,看来这项信念并不足以激发天主教徒以孜孜不倦的热心去使万民成为门徒。

      19.(甲)耶和华见证人决心怎样行?他们受到什么所推动?(乙)下篇文章会考虑什么问题?

      19 耶和华见证人却具有这样的热心。只要上帝要他们继续向人作见证,他们就决心如此行。(马太福音24:14)他们从事的见证工作乃是热心的作为,不是侵略的活动。这项工作是受到对邻人的爱——而非对人类的仇视——所推动的。他们希望尽力帮助多些人得救。(提摩太前书4:16)像早期的基督徒一样,他们力求“与众人和睦”。(罗马书12:18)下篇文章会讨论他们以什么方式这样行。

      [脚注]

      a 关于三位一体的教义,1971年12月15日刊的《守望台》(739-40页)就这节经文作了一项详细的讨论。

  • 对于世界,要用智慧行事
    守望台1993年 | 7月1日
    • 对于世界,要用智慧行事

      “你们对于外人要[继续]用智慧行事。”——歌罗西书4:5,《吕译》。

      1.早期的基督徒面对什么压力?保罗向歌罗西的会众提出什么劝告?

      早期的基督徒生活在罗马世界的各城市,要不断面对偶像崇拜、不道德的享乐,以及异教礼仪和习俗的压力。生活在歌罗西(位于小亚细亚中西部的一个城市)的基督徒,无疑要面对弗吕家原住民所奉行的母神崇拜和通灵术、希腊居民的异教哲学,以及犹太殖民地居民所信奉的犹太教。有鉴于此,使徒保罗向基督徒会众提出以下的劝告:‘对于这些外人,要继续用智慧行事。’——歌罗西书4:5,《吕译》。

      2.为什么今日耶和华见证人要对外人用智慧行事?

      2 今日,耶和华见证人也面对类似和甚至更多的错误习俗。因此,对于真正基督徒会众以外的人,他们也需要用智慧行事。很多宗教人士、政界领袖和传播媒介业者都反对耶和华见证人。反对者若非公然就是含沙射影地抨击见证人,企图玷污他们的名声,使别人对他们产生偏见。早期的基督徒被人不公地视作宗教狂和甚至带有危险的“异端”。照样,今日耶和华见证人也往往成为别人歧视和误解的对象。——使徒行传24:14;彼得前书4:4。

      消除偏见

      3,4.(甲)为什么真正的基督徒永不会为世界所爱?但我们应当尽力怎样行?(乙)一位作者怎样论及纳粹集中营内的耶和华见证人?

      3 真正的基督徒并不期望为世界所爱,因为据使徒约翰说,全世界“都卧在那恶者手下”。(约翰一书5:19)然而,圣经却鼓励基督徒要尽力使人归向耶和华和纯真崇拜。我们会借着公开的见证工作和良好的品行这样行。使徒彼得写道:“你们在外邦人中,应当品行端正,叫那些毁谤你们是作恶的,因看见你们的好行为,便在鉴察的日子归荣耀给上帝。”——彼得前书2:12。

      4 在《可恕——却不可忘》一书中,作者西尔维亚·萨尔韦森论及与她同囚在纳粹集中营内的见证人女子说:“这两个人,凯特和玛加丽塔,以及许多别的[见证人],帮了我不少忙。她们不仅在信仰上,也在其他事情上予我实际的帮助。她们替我们弄到第一批干净的碎布来抹疮。……简言之,我们发觉这群人的确为我们的好处着想,并且切实把友情化作行动。”见证人从“外人”赢得多么美好的口碑!

      5,6.(甲)目前基督正在成就什么工作?我们千万不可忘记什么?(乙)我们应当对世人怀有什么态度?为什么?

      5 对于外人,我们用智慧行事大大有助于消除偏见。不错,我们现正生活在基督耶稣掌权作王的时候,他正在把列国的人分别开来,“好像牧羊的分别绵羊山羊一般”。(马太福音25:32)但我们千万不可忘记,基督才是审判者;至于谁是“绵羊”,谁是“山羊”,这应当由他来判定才对。——约翰福音5:22。

      6 这件事实应当影响到我们对耶和华组织以外的人所怀的态度。我们也许把他们视为世俗的人,但他们也属于上帝所爱的世人;“上帝……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把别人看作未来的绵羊,远好过妄自判定他们是山羊。有些人曾一度猛烈反对真理,但现今却献了身成为见证人。其中有许多在还未对直接的见证工作作出回应前,即已受到见证人的仁慈之举所感动。例如可参看第18页的图片。

      只是热心,不是侵略

      7.教宗发表了什么批评?但我们大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7 教宗若望·保禄二世抨击一般的教派,但尤以耶和华见证人为对象。他说:“为求争取更多新的信徒,有些教派不惜表现近乎侵略的热心。他们逐户上门探访,或在街头截住过路的人,假装表现使徒和传教士的热忱。”但我们大可以问问,如果我们的热心只是“假装表现使徒和传教士的热忱”,那么,我们可以在哪里找着真正传福音的热心呢?肯定不在天主教徒当中,也绝不是在基督新教徒或正教会的信徒当中。

      8.我们应当怎样从事逐户传道工作?我们希望获致什么结果?

      8 无论如何,为了避免别人指责我们的见证工作带有侵略性,我们与别人交谈时应当总是和蔼可亲、谦恭有礼。门徒雅各写道:“你们中间谁是有智慧有见识的呢?他就当在智慧的温柔上显出他的善行来。”(雅各书3:13)使徒保罗则劝我们“不要争竞”。(提多书3:2)例如,我们向人作见证之际,与其率直地指出对方的信仰的不是之处,何不对对方的见解表现真挚的兴趣呢?然后,告诉对方圣经所载的好消息。我们要采用积极的方法,对信奉其他宗教的人表现适当的尊重。这样,我们就能够帮助他们以较佳的心态聆听我们的话,甚至看出圣经的信息对他们所具的价值。结果,有些人可能因此而“归荣耀给上帝”。——彼得前书2:12。

      9.我们可以怎样把保罗在(甲)歌罗西书4:5,(乙)歌罗西书4:6,提出的劝告应用出来?

      9 使徒保罗劝告说:“你们对于外人要用智慧行事,要争取时机。”(歌罗西书4:5,《吕译》)J.B.莱特富特解释这节经文的后部分说:“无论在言词 还是在行动上,万不要错过任何促进上帝事务的机会。”(楷书自排。)不错,我们必须敏于在适当的时机以言词和行动向人行善。这样的智慧也包括选择日间适当的时候上门探访别人。人若拒绝聆听我们的信息,这是因为他们不赏识信息本身,还是由于我们在不适当的时候探访别人的缘故?保罗也写道:“你们的言语要常常带着和气,好像用盐调和,就可知道该怎样回答各人。”(歌罗西书4:6)这需要我们三思及对邻人表现真正的爱心。我们应当总是以仁慈得体的方式向人传讲王国的信息。

      谦恭有礼,“预备行各样的善事”

      10.(甲)使徒保罗向生活在克里特的基督徒提出什么劝告?(乙)在跟从保罗的劝告方面,耶和华见证人如何堪作模范?

      10 我们不能背弃圣经的原则。在另一方面,我们不应当没有必要地为一些与基督徒的忠诚无关的问题与别人争论。使徒保罗写道:“你要提醒众人[克里特的基督徒],叫他们顺服作官的、掌权的,遵他的命,预备行各样的善事。不要毁谤,不要争竞,总要和平,向众人大显温柔。”(提多书3:1,2)论到这段话,圣经学者E.F.斯科特写道:“基督徒不仅要服从权威,还要预备行各样的善事。这……意味到,若有必要,基督徒就应当带头表现维护公益的精神。不时都有火灾、瘟疫和各种天灾人祸发生;这时,所有好公民都应当乐于帮助邻人。”在世界各地有不少灾祸发生,耶和华见证人往往是首批投入救援工作的人。他们不但帮助自己的弟兄,也帮助外人。

      11,12.(甲)对于权威,基督徒应当怎样行事?(乙)关于兴建王国聚会所,顺服权威包括些什么事?

      11 保罗致提多的信中的这段话也强调人对权威表现尊重的重要。年轻的基督徒由于紧守中立的立场而在法官面前受审时,尤其应当留意对于外人用智慧行事。他们的仪表、行为举止,以及他们对掌权者说话的方式等,都能大大提高或降低耶和华见证人的名声。他们应当“凡人所……当恭敬的,恭敬他”,同时怀着深深的尊重为自己申辩。——罗马书13:1-7;彼得前书2:17;3:15。

      12 “权威”包括当地的政府官员在内。既然有越来越多王国聚会所在兴建中,见证人难免要跟当地的权威接触。长老时常发觉别人怀有偏见。可是,见证人发现,会众的代表若跟当地的权威建立良好的关系,同时跟城市计划委员会通力合作,这样的偏见是可以消除的。对于这些以往对耶和华见证人和他们传讲的信息只是一知半解,甚或一无所知的人,见证人往往能够作个优良的见证。

      “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

      13,14.保罗向罗马的基督徒提出什么劝告?对于外人,我们可以怎样把这项原则应用出来?

      13 保罗向生活在异教罗马的基督徒提出以下的劝告:“不要以恶报恶;众人以为美的事要留心去做。若是能行,总要尽力与众人和睦。亲爱的弟兄,不要自己伸冤,宁可让步,听凭主怒;因为经上记着:‘主[耶和华]说:“伸冤在我,我必报应。”’所以,‘你的仇敌若饿了,就给他吃,若渴了,就给他喝;因为你这样行就是把炭火堆在他的头上。’你不可为恶所胜,反要以善胜恶。”——罗马书12:17-21。

      14 身为真正的基督徒,我们在与外人的关系上难免会遇到反对者。保罗在以上的经文表明,明智的途径是尽力通过仁慈的行动去克服反对。这些仁慈的行动能够像炭火一般把仇敌软化下来,使反对者对耶和华的子民表现较温和的态度,甚至可能使他们对好消息产生兴趣。若是这样,恶便为善所胜了。

      15.对于外人,基督徒在何时尤其需要小心用智慧行事?

      15 配偶的一方若还未接受真理,在家里对外人用智慧行事尤其重要。遵守圣经原则能够产生较好的丈夫、妻子、父亲、母亲和儿女,使儿女在学校里较听话和勤学。不是信徒的人应当能够看出圣经原则对信徒所生的有益影响。这样,人就可能因献了身的家人的好“品行被感化过来”了。——彼得前书3:1,2。

      “当向众人行善”

      16,17.(甲)上帝喜悦怎样的祭物?(乙)我们应当怎样向弟兄和外人“行善”?

      16 我们对邻人所行的善,最大的莫过于把生命的信息带给他,教导他如何通过耶稣基督与上帝和好。(罗马书5:8-11)是故,使徒保罗吩咐我们:“我们应当靠着耶稣,常常以颂赞为祭献给上帝,这就是那承认主名之人嘴唇的果子。”(希伯来书13:15)保罗补充说:“只是不可忘记行善和捐输的事,因为这样的祭是上帝所喜悦的。”(希伯来书13:16)除了从事公开的见证工作之外,我们也不应忘记“行善”。这是上帝所喜悦的祭物中的一个主要部分。

      17 我们自然会对一些在感情、灵性、身体或物质上有需要的属灵弟兄行善。保罗指出这点说:“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拉太书6:10;雅各书2:15,16)可是,我们也不可忘记“当向众人行善”这句话。对亲属、邻人或同事所作的仁慈之举大大有助于消除偏见,感动别人的心去接受真理。

      18.(甲)我们应当提防什么危险?(乙)我们可以怎样运用基督徒的良善去促进公开的见证工作?

      18 我们无需与外人成为密友才能这样行。与外人密切交往具有潜在的危险。(哥林多前书15:33)我们并不打算与世界为友。(雅各书4:4)但基督徒的良善却可以促进传道工作。在某些地区,见证人发觉越来越难在人们的家里与人交谈。有些楼宇重门深锁,我们根本无法跟住户接触。在发达的国家,电话向我们提供了一个传道的方法。在大部分的国家,我们可以在街头向人作见证。然而,无论在什么国家,亲切热诚、彬彬有礼及乐于助人的态度都能为我们打开机会消除偏见,同时作个优良的见证。

      堵住反对者的口

      19.(甲)既然我们并不刻意讨好人,我们可以预期有什么反应?(乙)我们应当怎样努力效法但以理的榜样,并把彼得的劝告付诸实行?

      19 耶和华见证人不想刻意讨好人,也不惧怕人。(箴言29:25;以弗所书6:6)他们清楚知道,即使他们尽力作堪作模范的纳税人和好公民,反对者仍然会散播恶毒的谎言去中伤和诬蔑他们。(彼得前书3:16)由于意识到这件事,见证人努力效法但以理的榜样。但以理的仇敌论及他说:“我们要找参这但以理的把柄,除非在他上帝的律法中就寻不着。”(但以理书6:5)我们绝不会为了取悦人而背弃圣经的原则。另一方面,我们也不刻意要做殉道者。反之,我们只求能够平静过活,听从使徒的劝告:“因为上帝的旨意原是要你们行善,可以堵住那糊涂无知人的口。”——彼得前书2:15。

      20.(甲)我们深信什么?耶稣给我们什么鼓励?(乙)对于外人,我们可以怎样继续用智慧行事?

      20 我们深信,我们采取与世界保持分离的立场是与圣经一致的。这点有第一世纪的基督徒历史为证。耶稣的话给我们很大鼓励:“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翰福音16:33)我们并不害怕。“你们若是热心行善,有谁害你们呢?你们就是为义受苦,也是有福的。不要怕人的威吓,也不要惊慌;只要心里尊主基督为圣。有人问你们心中盼望的缘由,就要常作准备,以温柔、敬畏的心回答各人。”(彼得前书3:13-15)借着这样行,我们会继续对外人用智慧行事。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