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一群特别属他、热心行善的子民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第七部分

      一群特别属他、热心行善的子民

      为什么耶和华见证人确信自己受上帝所指引?什么足以标明他们是耶稣基督的真正跟从者?既然他们向人宣布上帝的王国已从天上施行统治,他们正保持警醒、热切期待其他什么大事发生?本书的最后部分(第31-33章)会回答这些问题。

  • 怎样蒙上帝拣选和指引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第31章

      怎样蒙上帝拣选和指引

      “按理说来只有一种纯真的宗教。这是与以下的事实一致的:真正的上帝‘不是混乱的上帝而是和平的上帝’。(哥林多前书14:33,《新译》)圣经说我们其实只有‘一个信仰’。(以弗所书4:5,《现译》)那末,谁构成今日真正敬拜上帝的人的团体呢?我们毫不犹豫地说,这些人便是耶和华见证人。”《你能够永远生活在地上的乐园里》a一书这样说。

      ‘你们怎能够这么肯定,认为自己拥有纯真的宗教呢?’有些人也许会问,‘你们并没有任何超自然的凭据——例如各种神奇的恩赐。不但如此,在过去多年来,你们岂不是在见解和主张方面不得不作出调整吗?既是这样,你们又怎能这么确信自己正受上帝所指引呢?’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首先让我们考虑一下,耶和华在古代怎样拣选和指引他的百姓。

      上帝在圣经时代所作的拣选

      公元前16世纪,耶和华把以色列人召集到西奈山,邀请他们成为他的选民。可是,耶和华首先通知他们,有若干具体的条件是他们必须符合的。他告诉以色列人说:“你们若留心听我的声音,……就可以在万族之民中做属我的[子民]。”(出埃及记19:5,《吕译》)耶和华通过摩西将他的要求清楚列明出来,之后以色列人齐声说:“耶和华所吩咐的,我们都必遵行。”耶和华于是与以色列人立约,将他的律法赐给他们。——出埃及记24:3-8,12。

      蒙上帝拣选是一项多么令人懔然生畏的特权!可是,这项特权为以色列人民带来了责任。他们必须谨守上帝的律法,否则整个国家便会被上帝所唾弃。为了帮助以色列人养成一种健康的畏惧,好顺服他们的上帝,耶和华施行了一些超自然的壮观景象——“在山上有雷轰、闪电”,并且“遍山大大地震动”。(出埃及记19:9,16-18;20:18,20)在随后的1500多年间,以色列人处于一个独特的地位——他们乃是上帝的选民。

      可是,在公元第一世纪,情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以色列人由于拒绝接纳上帝的儿子,结果被上帝所舍弃,从而失去了它的独特地位。(马太福音21:43;23:37,38;使徒行传4:24-28)之后,耶和华产生了建于基督之上的早期基督徒会众。在公元33年五旬节,耶和华将他的圣灵倾浇在耶路撒冷城中的耶稣门徒身上,将他们立为“被拣选的族类,……圣洁的国度,[作]属上帝的子民”。(彼得前书2:9;使徒行传2:1-4;以弗所书2:19,20)他们成为“上帝的选民”。——歌罗西书3:12。

      作这个蒙拣选的国度的成员是带有条件的。耶和华在道德和灵性上定下严格的要求。(加拉太书5:19-24)人必须符合这些条件才有希望蒙上帝拣选。可是,一旦蒙上帝拣选,他们就必须继续服从上帝的律法。只有“顺从之人”才能继续获得他的圣灵。(使徒行传5:32)不顺从上帝的人则有被会众开除和失去承受上帝王国的希望之虞。——哥林多前书5:11-13;6:9,10。

      但其他人怎能确定上帝已拣选了早期的基督徒会众去代替以色列作‘上帝的会众’呢?(使徒行传20:28)上帝的选择是显而易见的。耶稣死亡之后,上帝赐下各种神奇的恩赐给早期基督徒会众的成员,借此表明他们现已成为上帝的选民了。——希伯来书2:3,4。

      在圣经时代,总是有超自然的标记或奇迹出现,把那些蒙上帝拣选和指引的人标明出来吗?不然。在圣经历史上,奇迹并不是经常发生的事。生活在圣经时代的人,绝大部分都未见过奇迹。圣经所记录的奇迹大部分发生于摩西和约书亚(公元前16和15世纪)、以利亚和以利沙(公元前10和9世纪),以及耶稣和使徒(公元第一世纪)的日子。其他为了特定目的蒙上帝拣选的忠心人士,例如亚伯拉罕和大卫,虽然曾目击或体验上帝所施展的大能,却没有证据显示他们本身曾施行奇迹。(创世记18:14;19:27-29;21:1-3;可参阅撒母耳记下6:21;尼希米记9:7。)至于在第一世纪出现的神奇恩赐,圣经预言这些事会“终必归于无有”。(哥林多前书13:8)十二使徒中的最后一位和那些曾通过使徒接获神奇恩赐的人去世之后,这些恩赐便随之消逝了。——可参阅使徒行传8:14-20。

      今日上帝所作的拣选又如何?

      第一世纪之后,圣经所预告的叛道势力得以肆无忌惮地大事扩张。(使徒行传20:29,30;帖撒罗尼迦后书2:7-12)在接着的多个世纪,纯真基督教的光辉十分黯淡。(可参阅马太福音5:14-16。)可是,耶稣在一个比喻里表示,‘在世界的末期,’“麦子”(意即真正的基督徒)和“稗子”(意即冒牌的基督徒)会清楚分别出来。像在第一世纪一样,有如麦子的“选民”会被招聚在一群纯真的基督徒会众里。(马太福音13:24-30,36-43;24:31)耶稣将这群会众的受膏成员描述为一个“忠信审慎的奴隶”,并且表示他们会在世界末期中努力向人分发灵粮。(马太福音24:3,45-47,《新世》)此外,会有一“大群人”从地上万国出来,与这个忠信的奴隶一起事奉上帝。——启示录7:9,10,《新译》;可参阅弥迦书4:1-4。

      我们可以怎样辨明生活在世界末期的真正敬拜者呢?他们的见解会总是对的吗?他们的判断从不会犯错吗?甚至耶稣的使徒也不时需要接受纠正。(路加福音22:24-27;加拉太书2:11-14)像使徒一样,生活在我们日子的基督真正跟从者必须谦卑自抑,乐意接受管教和作出所需的调整,以求在思想上与上帝更协调一致。——彼得前书5:5,6。

      世界在1914年进入末期,当时哪群人证明自己是真正的基督徒会众呢?基督教国有许多教会都自称代表基督。但问题是:他们当中有任何一个符合圣经的条件吗?

      真正的基督徒会众必须是个奉圣经为至高权威的组织;它不会仅是引用零星的经节,也不会只因为某些经文与它的现代神学理论有所抵触,便悍然拒绝接受。(约翰福音17:17;提摩太后书3:16,17)这个组织的成员——不是有些成员而是所有成员——都必须效法基督与世俗保持分离。既然如此,他们又怎可能像基督教国的各教派屡次所为一般,积极参与政治呢?(约翰福音15:19;17:16)真正的基督徒组织会为耶和华的圣名作见证,并且听从耶稣的命令,致力于宣扬上帝王国好消息的工作。像第一世纪的基督徒会众一样,这个组织的所有成员,而非其中的少数分子,都尽心竭力作传福音者。(以赛亚书43:10-12;马太福音24:14;28:19,20;歌罗西书3:23)真正的崇拜者也会以在彼此之间怀有不自私的爱心为人所知;这种爱心能够克服种族和国籍的藩篱,将他们团结起来,组成一个普世的弟兄团体。表现爱心不应仅限于偶尔的事例,而是应当足以将整个团体标明出来。——约翰福音13:34,35。

      毫无疑问,末期在1914年开始时,世上没有一个隶属于基督教国的教派能够符合圣经为惟一的真正基督徒会众所定的标准。那么,当时以圣经研究者之名为人所知的耶和华见证人又如何?

      寻求真理带来成果

      C.T.罗素还是年轻人的时候,他已认定基督教国大大歪曲了圣经的真理。他也相信,明白上帝话语的时候已经来到了,那些诚恳地研究圣经,并将其在生活上实践出来的人必然会获得启迪。

      在罗素死后不久出版的一篇传记解释说:“他并不是一个新兴宗教的创办人,也从来没有作过这样的声称。罗素把耶稣和使徒倡导的伟大真理复兴过来,并且按二十世纪的事态发展加以阐明。他并没有声称获得来自上帝的特殊启迪,但却主张上帝使人明白圣经的时候已来到了;由于他完全献出自己为上帝服务,所以上帝允准他明白圣经。由于他努力培养圣灵的果子和恩赐,主的应许便应验在他身上:‘你们若充充足足地有这几样,就必使你们在认识我们的主耶稣基督上不至于闲懒不结果子了。’——彼得后书1:5-8。”——《守望台》(英文),1916年12月1日刊,356页。

      为了明白真理,C.T.罗素和他的同工作出很大的努力,但这样的努力带来了丰盛的成果。身为爱好真理的人,他们深信圣经是上帝所感示的话语。(提摩太后书3:16,17)他们拒绝接受达尔文的进化主张,也不接受圣经批评家那种破坏信心的观点。由于承认圣经是至高的权威,他们也拒绝接受三位一体、灵魂不死和地狱永火的道理,因为这些主张都是源于异教而与圣经大相径庭的。他们所接纳的“伟大真理”包括:耶和华是万物的创造主;耶稣是上帝的儿子,他付出了生命作别人的赎价;耶稣复临时会以灵体的身分隐形临在。(马太福音20:28;约翰福音3:16;14:19;启示录4:11)他们也清楚了解,人本身便是一个会死的魂。——创世记2:7;以西结书18:20;《新世》。

      这些真理并非全都是由罗素和他的同工发掘出来的;其中许多在较早时候已为一些自称是基督徒的诚恳人士所了解,有些这样的人甚至在遭遇反对时依然紧守自己的信仰。然而,这些人符合圣经为纯真崇拜所定的一切条件吗?例如,他们有像耶稣和他的真正跟从者一样,真正与世俗保持分离吗?

      除了对圣经的看法之外,与罗素共事的早期圣经研究者还在其他什么方面与别不同呢?无疑在热心将自己的信仰与别人分享,特别是大力宣扬上帝的圣名和王国方面。他们虽然人数不多,却迅速将好消息传到几十个国家地区。作为基督的跟从者,他们是否也真的不属世界?在若干方面,他们的确是这样。但是对于不属世界一事所牵涉到的责任,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他们的体会已大为加深。时至今日,这已成为耶和华见证人的一个显著特色。不容忽视的一点是,虽然其他宗教组织都对国际联盟和后来的联合国大表欢迎,耶和华见证人却宣告上帝的王国——而非任何人为组织——才是人类的惟一希望。

      可是,多年以来,耶和华见证人的信仰岂不是作过若干调整吗?如果他们真的蒙上帝拣选和指引,他们的教训若是受圣经权威所支持的,为什么需要作出调整呢?

      耶和华怎样指引他的子民

      现今组成惟一纯真基督徒组织的人并没有受到天使的启示或上帝的感示。可是,他们拥有上帝所感示的圣经,其中含有上帝所显示的思想和旨意。以整个组织和个别分子而言,他们都必须承认圣经是来自上帝的真理,并且仔细研读,好让真理在他们身上发挥作用。(帖撒罗尼迦前书2:13)可是,他们是怎样对上帝的话语获致正确了解的呢?

      圣经说:“解梦不是出于上帝吗?”(创世记40:8)他们研究圣经时若发现一段经文难于明白,便会详细查考与这个题目有关的其他经文。这样,他们让圣经解释自己,并借此设法明白上帝的话语所含的真理“规模”。(提摩太后书1:13)耶和华用圣灵去带领及指引他们明白圣经。可是,若要得到圣灵的指引,他们必须努力培养圣灵的果子,避免抗拒圣灵或使之担忧,并且对圣灵的激励作出积极的响应。(加拉太书5:22,23,25;以弗所书4:30)此外,借着切实将学到的知识应用出来,他们不断强化自己的信心,并且愈来愈清楚明白,他们虽然不属世界,却必须在世界里竭力遵行上帝的旨意。——路加福音17:5;腓立比书1:9,10。

      耶和华一向都引导他的子民对他的旨意了解得更清楚。(诗篇43:3)以下的比喻可以说明耶和华上帝怎样指引他的子民:一个人若曾长期处于一个漆黑的房间里,最好的做法岂不是让他逐渐接触亮光吗?耶和华以同样的方式让他的百姓接触真理的光;他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启发他们。(可参阅约翰福音16:12,13。)情形正如箴言所说一般:“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言4:18。

      耶和华在圣经时代对待他所拣选的仆人的方式证明,他们对他的旨意和目的的了解时常是逐渐获致的。例如,亚伯拉罕并不完全了解耶和华那与“后裔”有关的旨意会怎样成就。(创世记12:1-3,7;15:2-4;也可参阅希伯来书11:8。)但以理不晓得自己记录下来的预言最后会怎样应验。(但以理书12:8,9)耶稣在地上时承认,他并不知道目前的事物制度会在什么日子和时辰遭遇末日。(马太福音24:36)使徒们起初并不了解耶稣的王国是属天的;他们不明白这国不会在第一世纪建立起来,也不知道甚至外邦人也可以承受这个王国。——路加福音19:11;使徒行传1:6,7;10:9-16,34,35;提摩太后书4:18;启示录5:9,10。

      在现代,耶和华也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指引他子民所构成的组织,逐步将圣经的真理向他们透露。这种情形不应令我们感到意外。在整个过程中,真理本身并没有改变。真理依然是真理。耶和华那载于圣经里的旨意和目的也完全没有改变。(以赛亚书46:10)可是,上帝的子民对这些真理的了解却“按时”,意即在耶和华指定的时间,逐步变得更清楚。(马太福音24:45;可参阅但以理书12:4,9。)然而,有时由于人所犯的错误或过分热心的缘故,他们需要在后来对某些观点作出调整。

      举例说,在耶和华见证人现代历史的不同时候,由于他们热切渴望见到耶和华的至高统治权获得洗雪,他们对撒但的邪恶事物制度会在何时结束怀有过早的期待。(以西结书38:21-23)可是耶和华并没有预先将他所指定的精确时间透露出来。(使徒行传1:7)由于这缘故,耶和华的百姓不得不在这件事上调整他们的观点。

      这些观点上的调整绝非意味到上帝的旨意改变了,也并不暗示这个事物制度的末日仍然遥遥无期。刚相反,圣经里论及‘事物制度末期’的预言确已应验,由此显示末日已迫在眉睫了。(马太福音24:3,《新世》)那么,耶和华见证人既曾对这件事怀有过早的期待,这是否就意味到他们没有蒙上帝指引呢?事实上,耶稣的门徒也曾问他王国是否会在他们的日子建立起来,但这件事并不意味到上帝没有拣选和指引他们。耶和华见证人的情形也一样!——使徒行传1:6;也可参阅使徒行传2:47;6:7。

      耶和华见证人何以这么肯定自己所信奉的是纯真的宗教呢?因为他们相信和接纳圣经说会把真正敬拜者显明出来的标志。正如本书在较前几章指出,见证人的现代历史表明,他们的整个组织,而非仅是其中某些个别分子,都符合以下的条件:忠贞地宣扬圣经是上帝神圣的真理话语(约翰福音17:17);彻底与世俗事务保持分离(雅各书1:27;4:4);努力为耶和华的圣名作见证,并且宣扬上帝的王国是人类的惟一希望(马太福音6:9;24:14;约翰福音17:26);彼此切实相爱。——约翰福音13:34,35。

      为什么爱心是把真实上帝的敬拜者显明出来的杰出标志呢?将真正基督徒标明出来的究竟是怎样的爱心?

      [脚注]

      a 纽约守望台圣经书社出版。

  • “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第32章

      “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

      公元33年尼散月14日,耶稣在地上作人的最后一个晚上,他深知自己死期已近,但却没有只是想到自己。反之,他把握机会尽力鼓励他的门徒。

      耶稣知道在他离世以后,门徒会面对许多艰辛。门徒会因耶稣的名“被万民恨恶”。(马太福音24:9)撒但会试图分化和腐化他们。(路加福音22:31)由于叛道势力的兴起,冒牌的基督徒会应运而生。(马太福音13:24-30,36-43)此外,“因为不法的事增加,许多人的爱心就冷淡了。”(马太福音24:12,《新译》)耶稣的真正门徒虽面对这一切困难,但什么可以使他们保持团结呢?最重要的因素是,他们对耶和华的挚爱。这种爱仿佛系索一般将他们团结起来。(马太福音22:37,38)但是,他们也必须以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彼此相爱,借此将他们与世人分别出来。(歌罗西书3:14;约翰一书4:20)耶稣说怎样的爱心会将他的真正门徒标明出来呢?

      耶稣在临死的晚上向门徒颁布了以下的命令:“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4,35)当晚,耶稣向门徒谈及爱心逾20次之多。同时,他三次吩咐门徒要“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5:12,17)显然,耶稣所想到的并非仅是当时与他一起的11个忠心使徒,而是最后接受纯真基督教的其他所有人。(可参阅约翰福音17:20,21。)彼此相爱这条命令是所有真正基督徒都必须遵守的,“直到世界的末了。”——马太福音28:20。

      然而,耶稣的意思是不是说,世上任何人只要对同胞表现仁慈和爱心,就足以证明自己是耶稣的真正门徒呢?

      ‘要彼此相爱’

      耶稣在同一天的晚上也屡次谈及团结。他吩咐门徒“要常在我里面”。(约翰福音15:4)他祷告求上帝使他的跟从者“合而为一”,然后补充说,“正如你父在我里面,我在你里面,使他们也在我们里面。”(约翰福音17:21)在这方面,耶稣吩咐门徒:“[要]彼此相爱。”(约翰福音13:35)因此他们不能仅是对几位密友或自己会众里的弟兄表现爱心而已。后来使徒彼得补充耶稣的命令说:“务要……亲爱教中的弟兄[团体]。”(彼得前书2:17;可参阅彼得前书5:9。)因此,他们必须成为一个紧密团结的普世弟兄团体。在普世的信徒大家庭中,由于他们彼此以弟兄姊妹相待,他们有义务要对所有信徒同工表现这种独特的爱心。

      这种独特的爱心会以什么方式显明出来呢?他们彼此之间的爱心有些什么与众不同之处,以致别人能够清楚看出这便是纯真基督教的明证?

      “我怎样爱你们”

      在耶稣降世以前1500多年,上帝的律法已吩咐以色列人“要爱人如己”。(利未记19:18)可是,对邻人的爱却有别于将基督门徒标明出来的那种爱。耶稣所想到的乃是一种比爱人如己广阔高深得多的爱心。

      正如耶稣说,彼此相爱是“一条新命令”。新的意思不在于它比摩西律法较为新近,而是在于基督徒会以一种更深入的方式将爱心表达出来。耶稣解释说,“我怎样爱你们,”门徒也要怎样相爱。(约翰福音13:34)他对门徒的爱心是坚定不移的,是一种自我牺牲的爱心。借着为门徒做了许多对他们大有裨益的事,耶稣将这种爱显明出来。他在灵性上喂养他们,在有必要时也照顾他们身体上的需要。(马太福音15:32-38;马可福音6:30-34)耶稣最后为门徒舍命,从而彻底证明了他的爱心。——约翰福音15:13。

      这便是“新命令”要求人表现的爱心;耶稣的真正门徒在彼此之间必须具有这种杰出的爱心。(约翰一书3:16)今日,哪一群人正提出清晰的证据,表明他们切实遵从这条“新命令”呢?本书在较早时候提出的资料明确地指向一个普世的基督徒组织。

      他们并非以奇装异服或不寻常的风俗习惯为人所知;相反,外人可以看出他们彼此之间有一种强烈、温暖的友爱存在。他们凭着爱心克服种族的藩篱和国家的界限,这乃是广为人知的事实。即使他们所在的国家投入战争,人人都知道他们坚决拒绝杀害他们的同胞。令许多人深受感动的是,每逢同工遭遇艰难,例如受天灾打击,或者弟兄团体中有人由于对上帝保持忠贞而受迫害,基督徒便会竭力加以援手。为了帮助弟兄姊妹,他们不惜忍受艰辛或面对危险,因为基督也曾为这些人舍命。不错,他们甘愿为弟兄舍命。在这个愈来愈自私的世界里,他们所表现的爱心是绝无仅有的。这群人便是耶和华见证人。a

      基督徒爱心的一项感人表现见于飓风安德鲁在美国大举肆虐之后所发生的事。1992年8月24日星期一清晨,这场飓风吹袭佛罗里达州的海岸。飓风使大约25万人无家可归,受害者包括数以千计的耶和华见证人在内。耶和华见证人的治理机构立即采取行动,设立一个救济委员会,并且拨出所需的赈款。灾区里的基督徒监督迅速与个别的见证人取得联络,探知他们的需要而提供协助。星期一的早上,亦即飓风侵袭的同一天,住在几百公里外南卡罗来纳州的见证人已用卡车把发电机、链锯和食水运到灾区。星期二,除了有更多捐赠的救济品运到之外,数以百计来自其他地区的志愿人员也纷纷抵达,以协助当地的弟兄修葺王国聚会所和私人住宅。论到这项救援行动,一位住在王国聚会所附近的非见证人女子评论说:“这必然就是圣经所谈及的基督徒爱心了。”

      在作了一两次仁慈的善举之后,这样的爱心是否就消退了呢?这种爱心是否仅对一些与自己同种族或同国籍的人表现出来呢?绝不然!由于扎伊尔国内政治和经济情势的不稳,1992年该国有超过1200名见证人失去他们的家园和所有财产。扎伊尔的其他见证人迅速加以援手。虽然他们本身的情况相当艰难,但是他们仍甘愿将自己所有与来自苏丹的难民分享。不久之后,救济品从南非和法国纷纷抵达,包括玉米粉、咸鱼、药品等——这些都是他们真正需要的东西。按照情形所需,他们屡次获得合时的帮助。当这项赈济工作进行之际,其他许多国家地区的人也获得类似的帮助。

      可是,耶和华见证人虽然具有这种爱心,却没有因此沾沾自喜、孤芳自赏。他们深知,身为基督的跟从者,他们必须继续保持警醒才行。

      [脚注]

      a 可参阅第19章,“在爱中一起生长”。

      [第710页的精选语句]

      耶稣说怎样的爱心会将他的真正门徒标明出来?

      [第711页的精选语句]

      他们必须成为一个紧密团结的普世弟兄团体

      [第712页的附栏]

      “见证人关心同工——也关心别人”

      在上述标题之下,美国的《迈阿密先驱报》报道1992年8月飓风安德鲁蹂躏佛罗里达州南部之后,该区的耶和华见证人随即展开的救灾工作。文章说:“这个星期,霍姆斯特德没有人会给耶和华见证人吃闭门羹——即使他们的住宅还有门可以关上。来自全国各地大约3000个见证人志愿人员齐集灾区,首先帮助他们的同工,然后也协助其他人。……大约有150吨粮食和供应品从布劳沃德县西部的见证人大会堂指挥站运往霍姆斯特德县的两个聚会所。每日早上,多队人员从聚会所出发,到各处修葺见证人弟兄损毁了的房舍。……一个设于灾区的临时厨房为1500人提供一日三餐的膳食。食物并非仅限于热狗和油炸圈饼而已。志愿人员能够享用的美食包括私人烘制的面包、意大利宽面条、沙拉、煨肉、煎饼和法国煎面包——全部都以捐赠的材料制成。”——1992年8月31日刊,第15页甲。

  • 继续保持警醒
    耶和华见证人——上帝王国的宣扬者
    • 第33章

      继续保持警醒

      “既然耶稣清楚表明没有人能够知道父会在什么‘日子’或‘时辰’下令吩咐他的儿子‘来到’打击撒但邪恶的事物制度,有些人也许会问:‘为什么我们怀着末日的期望而生活是如此紧急的事呢?’这件事之所以紧急是因为耶稣接着补充说:‘你们要小心,要警醒,……你们要警醒。’(马可福音13:32-35,《新译》)”——《守望台》,1985年6月1日刊。

      在过去几十年间,耶和华见证人一直继续警醒守望。守望什么?他们守望等候耶稣带着王国的权柄来临,一方面对撒但的邪恶事物制度执行判决,同时使普世各地的人从他的王国统治充分得益!(马太福音6:9,10;24:30;路加福音21:28;帖撒罗尼迦后书1:7-10)这些留意守望的人知道,自1914年以来,耶稣临在的“标记”已昭然可见。他们也知道,在同一年,现存的事物制度已进入了末期。——马太福音24:3-25:46,《新世》。

      至今耶稣尚未以行刑官和拯救者的身分来临。既然如此,耶和华见证人对于他们目前的处境怀有什么看法呢?

      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

      作为一群环球的会众,他们“在悟性中有充足的信心”。(歌罗西书2:2)这并不是说他们认为自己已明白耶和华一切旨意的细节。反之,他们继续以开明的态度查考圣经,并且继续学习。但他们所获知的事并没有改变他们对上帝话语的基本真理所怀的见解。他们对这些基本真理有“充足的信心”;他们获悉和接纳这些真理已有几十年之久。然而,他们所获知的事却不断加深他们的了解,使他们更清楚看出某些经文怎样与圣经全面的真理模式吻合,以及他们能够怎样将上帝话语的劝告更充分应用在自己的生活上。

      耶和华见证人对上帝的应许也怀有“充足的信心”。他们绝对相信,上帝的应许是永不会落空的;这些应许,甚至连最微小的细节,也会在上帝指定的时候获得应验。他们目睹和体验到圣经预言的应验;这使他们毫无疑问地坚信,现今的世界正处于“末时”,上帝所应许的公义新世界很快便会实现了。——但以理书12:4,9;启示录21:1-5。

      既然如此,他们应当怎样行呢?“要谨慎,警醒祈祷,”耶稣吩咐说,“因为你们不晓得那日期几时来到。所以,你们要警醒;……恐怕[主人]忽然来到,看见你们睡着了。我对你们所说的话,也是对众人说:要警醒!”(马可福音13:33,35-37)耶和华见证人深知他们必须保持警醒。

      有时,耶和华见证人对圣经某些预言的应验怀有过度热切的期望,但这并不足以抹煞一件事实;那便是,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证据已充分表明我们正生活在事物制度的末期。毕竟,热切渴望——甚至过度热切渴望——见到上帝的旨意成就,无疑比在灵性上沉睡而对上帝旨意的实现懵然不觉好得多!——可参阅路加福音19:11;使徒行传1:6;帖撒罗尼迦前书5:1,2,6。

      保持警醒牵涉到什么事呢?

      怎样保持警醒?

      警醒守望的基督徒并不会仅是袖手旁观,漠然等待。相反,他们必须在灵性上保持健壮!这样,当耶稣以行刑官的身分来临时,他同时会为他们带来拯救。(路加福音21:28)耶稣警告说:“你们要谨慎,恐怕因贪食、醉酒,并今生的思虑累住你们的心,那日子就如同网罗忽然临到你们。……你们要时时警醒。”(路加福音21:34-36)因此,警醒守望的基督徒必须首先‘谨慎自己’,留意在每天的生活上都符合基督徒的标准。他们必须继续对基督徒的责任保持醒觉,避免一切与基督的教训不符的世俗行为,因为这个世界是“卧在那恶者手下”的。(约翰一书5:19;罗马书13:11-14)基督来到时,他们必须准备妥当。

      谁真正在灵性上保持高度警觉呢?他们便是耶和华见证人。本书前部分的历史记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显然,耶和华见证人认真负起基督徒的责任。例如,他们清楚知道基督徒应当不属世界,并且要在彼此之间表现自我牺牲的爱心;因此,在战争期间他们不惜为此遭受监禁,甚至以身殉道。(约翰福音13:34,35;17:14,16)他们在王国聚会所、大会和甚至世俗工作上所表现的“好行为”给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彼得前书2:12)在这个‘丧尽廉耻’的世界里,他们以忠实正直、道德清白广为人知。——以弗所书4:19-24;5:3-5。

      除了‘谨慎自己’之外,保持警醒也牵涉到其他事情。作守望的人必须将自己所目睹的事告诉别人。在现今这个末世时期,警醒守望的基督徒清楚看出基督临在的标记。因此,他们有责任要向别人宣扬“王国的好消息”,并且警告人不久基督便会来到,对这个邪恶的事物制度执行判决。(马太福音24:14,30,44,《新世》)他们这样行可以帮助别人踏上“得救”的途径。——路加福音21:28,《现译》。

      在发出警告方面,谁证明自己警醒戒备呢?在普世各地,耶和华见证人都以热心宣扬上帝的圣名和王国为人所知。他们绝没有将传道工作只推在一个经过挑选的教士阶级身上。相反,他们意识到传道乃是所有信徒的责任。他们将这件事视为他们的崇拜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罗马书10:9,10;哥林多前书9:16)这导致什么结果呢?

      如今,耶和华见证人已成为一群日益壮大的会众,拥有数百万活跃分子,散布在普世各处逾220个国家地区中。(以赛亚书60:22;可参阅使徒行传2:47;6:7;16:5。)有些在人类历史上最强大的政府曾禁止见证人活动,甚至大肆搜捕他们,将他们投入狱中。然而,耶和华见证人却继续锲而不舍地宣扬上帝的王国!他们怀有与使徒们一样的决心。当时仇敌命令使徒不可再向人传道,但他们理直气壮地回答说:“我们看见的听见的,不能不说!”“服从上帝过于服从人,是应当的。”——使徒行传4:18-20;5:27-29;《新译》。

      ‘继续等候’

      今日耶和华见证人的处境正好与第一世纪犹太地区的基督徒相似。耶稣曾向门徒提出一个标记;他们一见到标记出现,就知道他们必须从速离开耶路撒冷,这样才不致与这个城市一同遭受毁灭。耶稣说:“当你们看见耶路撒冷被军队围困的时候,……应该逃到山上。”(路加福音21:20-23,《新译》)三十多年后,罗马大军在公元66年围攻耶路撒冷。但后来,军队看来毫无理由地突然撤退,于是住在犹太的基督徒便立即听从耶稣的吩咐——不是仅逃出耶路撒冷,而是离开犹太全地——去到比利亚一个称为彼拉的城镇。

      他们在彼拉安然等候。公元67年来到,又过去了。公元68年完了,公元69年接踵而至。可是,耶路撒冷依旧安然无恙。他们应该回去吗?毕竟,耶稣并没有说要等候多久。但倘若有任何基督徒贸然返回耶路撒冷,那就太可悲了,因为罗马大军在公元70年卷土重来,仿佛势不可挡的洪水。这次罗马军队不再撤退了。相反,他们将城夷为平地,并且屠杀了逾一百万人。留在彼拉的基督徒必然十分庆幸自己继续耐心等候耶和华执行判决的日子来到!

      在今日保持警醒的人,情形正好与此相同。他们清楚知道,我们愈深入末期的阶段,要继续等候耶稣来临便愈困难。但他们并没有对耶稣以下的话失去信心:“我实在告诉你们,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马太福音24:34)“这些事”乃是指耶稣提出的综合“标记”的各项特色而言。自1914年以来,标记已昭然可见;这个标记会在“大灾难”临到时达到高潮。(马太福音24:21)在1914年活着的那个“世代”现今正迅速过去。末日不可能很远了。

      与此同时,耶和华见证人矢志不移,要继续保持警醒;他们全心相信,上帝必定会在他所定的时候实现他的一切应许!他们把耶和华对哈巴谷先知所说的一段话紧记在心。在公元前第七世纪的后半期,当时耶和华虽然看来宽容犹大国的邪恶,他却对哈巴谷先知说:“将这[有关暴虐的情况将如何终止的]默示明明地写在版上,使读的人容易读。因为这默示有一定的日期,快要应验,并不虚谎。虽然[看来]迟延,还要等候;因为必然临到,不再迟延。”(哈巴谷书1:2,3;2:2,3)照样,耶和华见证人坚信耶和华必定会秉公行义,守正不阿。这种信心帮助他们保持平衡,耐心等候耶和华的‘指定日期’来到。

      在1913年受浸的F.W.法兰兹是守望台社的已故社长。他所说的一段话充分表达出耶和华见证人的感觉。他在1991年说了以下的话:

      “我们的希望是稳确的,它必然会对小群14万4000位成员的每一个均完全实现,甚至达到超乎我们所能想象的程度。余民当中有些在1914年在世,当时我们期望所有人都升到天上去;我们绝没有失去我们对这个希望的体会。相反,我们对这个希望的信心像以前一样坚强。我们等候越久,对希望的体会便越深。这个希望是值得我们等待的,即使我们需要等待一百万年也在所不惜。我比以前更珍惜自己的希望,我永不愿失去我对这个希望的体会。小群所怀的希望也提出保证,大群另外的羊的憧憬是没有可能落空的;相反,它会完全实现,达到远超乎我们想象的程度。由于这缘故,我们紧守自己的希望直至这个时刻,并且会紧守同一的希望,直至上帝实际证明他已实现了他那‘又宝贵又极大的应许’为止。”——彼得后书1:4;民数记23:19;罗马书5:5。

      很快,基督临在执掌王权这件事便会向全人类清楚显示出来。之后,警醒守望的人都会“得着所应许的”。(希伯来书10:36)事实上,他们的希望会获得辉煌的实现,甚至‘远超过他们的想象’。在这个邪恶的事物制度的末期中,他们一直保持警醒,热心宣扬上帝的王国;他们感觉多么欣幸自己能享有这样的特权,并为此而深深感谢上帝!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