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善用比喻和例子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
耶稣称门徒为“世界的光”,略提灯的用途,然后指出门徒负有什么责任。(马太福音5:15,16)说完寻回绵羊的比喻后,耶稣评论说,天上也会为一个悔改的罪人而喜乐。(路加福音15:7)另外,耶稣总结良善的撒马利亚人的故事时,针对听者的情况问了一个问题,然后直接提出劝勉。(路加福音10:36,37)另一次,耶稣讲完了几种土壤和毒麦的比喻后,却没有向群众说明寓意,只向后来谦卑求教的人阐释比喻的意思。(马太福音13:1-30,36-43)耶稣死前三天,说了一个比喻,谈到葡萄园的恶毒农户。当时,耶稣没有解释比喻的含意,因为根本没有必要解释,正如圣经报导:“众祭司长和法利赛派的人……看出耶稣在说他们。”(马太福音21:33-45)由此可见,比喻是否需要解释、需要解释得多详尽,主要看比喻的性质、对象以及你要达成什么目的而定。
-
-
比喻和例子适合听者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
耶稣用什么事来打比方呢?耶稣无论对群众还是对门徒说话,都没有用以色列人所不熟悉的事做例子。例如,他没有用埃及的宫廷生活或印度的宗教习俗来打比方。尽管这样,耶稣的比喻却不是只适用于一时一地的。举例说,耶稣用补衣服、做买卖、失掉宝物以及出席婚宴等日常活动作为比喻的题材。由于他充分了解处于这些环境中的人有什么心态和反应,所以他的话能引起共鸣。(马可福音2:21;路加福音14:7-11;15:8,9;19:15-23)既然耶稣的传道对象主要是以色列人,他最常运用当地人生活中的大小事情来打比方。例如,他的比喻谈到耕种、绵羊跟随牧人的引领,以及用皮袋装酒等。(马可福音2:22;4:2-9;约翰福音10:1-5)此外,他也引用一些家喻户晓的历史事件做例子,比如:人类受造、挪亚洪水、所多玛和蛾摩拉城被灭和罗得妻子之死等。(马太福音10:15;19:4-6;24:37-39;路加福音17:32)你像他一样,根据听者的文化背景和生活方式来选用适合他们的比喻和例子吗?
如果你只是向一个或者几个人说话,你应该用什么比喻呢?你应该选用最适合这些人的比喻。有一次,耶稣在叙加城的雅各泉旁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作见证。当时,他运用“活水”“永远不渴”“泉源”“不断涌出水来,叫人得着永生”等一语双关的词语来打比方。这些话都跟妇人正在做的事有关。(约翰福音4:7-15)另一次,他对一些渔夫说话时,看见他们在清洗鱼网,于是就地取材,用打鱼做比喻。(路加福音5:2-11)在以上两个场合,既然听者生活在农业社会里,耶稣本可以用农事为喻,但他刻意以听者正在从事的活动作为比喻的题材。结果,听者的心就更受打动了!你正努力效法耶稣的榜样吗?
-
-
比喻和例子适合听者神圣教育使你得益——传道训练班课本
-
-
耶稣用日常生活中简单的事物作为比喻的题材,没有用高深复杂的比喻。他的话深入浅出,以小喻大。耶稣巧妙地把日常生活的事情跟圣经真理联系起来,让人能够领悟和铭记重要的属灵教训。在运用比喻和例子方面,耶稣立下了多么优秀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