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暗暗上耶路撒冷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暗暗上耶路撒冷
公元32年的秋天,住棚节临近了。自从犹太人在公元31年逾越节企图杀害耶稣以来,他一直把自己的传道活动范围主要限于加利利境内。很可能自那时以来,耶稣惟独在每年犹太人庆祝三个节期时才为了守节上耶路撒冷去。
现在耶稣的弟弟们怂恿他说:“离开这里上犹太去吧。”耶路撒冷是犹太的主要城市,也是全国的宗教中心。他兄弟的想法是:“人要显扬名声,没有在暗处行事的。”
虽然雅各、西门、约瑟和犹大都不相信他们的兄长耶稣真的是弥赛亚,他们却希望他让所有聚集起来守节的人看看他的神奇力量。然而,耶稣察觉到危险。他说:“世人不能恨你们,却是恨我,因为我指证他们所做的事是恶的。”有鉴于此,耶稣告诉他的弟弟们:“你们上去过节吧,我现在不上去过这节。”
住棚节是个延续七天的盛典,然后以第八天的严肃活动作为结束。这个节日标明农历年的终结,是一个充满欢乐和感恩的节期。耶稣的弟弟们随同大群旅客起程前往耶路撒冷。几天之后,耶稣和门徒避过了群众的注意,暗暗地起程。他们没有跟随大多数人沿着约旦河而行,反之他们取道经过撒马利亚。
-
-
在住棚节所发生的事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在住棚节所发生的事
耶稣受浸以来,在不及三年间已声名大噪。数以千计的人曾经见过他所行的奇迹,关于他的种种活动的报道已传遍国内四境。现在,当众人前往耶路撒冷守住棚节之际,他们在那里找寻耶稣。“那人在哪里呢?”他们想知道。
这时耶稣已成为一个引起争论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好人。”有些则断言:“不,他是欺骗众人的。”在节期最初的几天,群众因他而议论纷纷。但没有人敢公开为他辩护,因为怕犹太领袖报复。
节期过了一半,耶稣到了。他上圣殿去教导人,众人对他的教导能力大感惊奇。既然耶稣从未进过律法师学院,犹太人表示惊异说:“这个人没有学过,怎会通晓经书呢?”
耶稣解释说:“我的教训不是我自己的,而是出于那差我来的。人若愿意遵行上帝的旨意,就会知道这教训是出于上帝,还是我凭着自己的意思说的。”耶稣的教训与上帝的律法完全一致。因此,显然他所力求的是荣耀上帝而非荣耀自己。耶稣问道:“摩西不是曾经把律法传给你们么?”然后提出指责说:“你们竟然没有一个人遵行律法。”
接着耶稣问道:“你们为什么想要杀我呢?”
群众很可能是从外地来守节的,他们全不知道有这样的阴谋。他们认为有人竟想杀害这么优秀的导师实在是无法想象的事。因此他们相信,耶稣怀有这样的想法必然有点不妥,于是说:“你是鬼附的,谁想要杀你呢?”
虽然群众并不察觉,其实犹太人的领袖的确想把耶稣杀死。一年半之前,耶稣曾在安息日医好一个男子,当时众首领已试图要杀死他。因此耶稣现在指出他们的蛮横无理来,他质问道:“如果人在安息日行割礼,为的是要遵守摩西的律法,那么我在安息日使一个人痊愈,你们就向我生气么?不要按外貌判断人,总要公公平平的判断人。”
耶路撒冷的居民知道这种情势,于是说:“这不是他们想要杀的人么?你看,他还在公开的讲话,竟然没有人对他说什么,难道官长们真的认为这个人就是基督么?”耶路撒冷的这些居民解释他们何以不信耶稣是基督,说:“我们知道这个人是从哪里来的,只是基督来的时候,没有人知道[他]是从哪里来的!”
耶稣回答说:“你们以为认识我,也知道我从哪里来,其实我不是凭着自己的意思来的,但那差我来的是真实的,你们却不认识他。然而我认识他,因为我从他那里来,也是他差我来的。”至此他们试图逮捕他,也许要把他收在监里或者杀掉。但他们没有成功,因为耶稣受死的时候还没有到。
可是,有许多人却信了耶稣。他们的确应当相信。他曾在水上行走,平息了风暴和海上的大浪,只用几块饼和几条鱼就喂饱了数千人,医好病人,使瘸子能行,开了瞎子的眼,使患大麻风的人痊愈,甚至使死者复活。因此他们问道:“基督来的时候,[他]所行的神迹,能比这人所行的更多么?”
法利赛人听见群众纷纷议论这些事,他们和祭司长就派差役去逮捕耶稣。约翰福音7:11-32,新译。
-
-
他们没有逮捕耶稣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他们没有逮捕耶稣
在住棚节期间,宗教领袖们打发差役去捉拿耶稣。耶稣并没有躲藏起来。相反,他继续公开教人,说:“我还有不多的时候和你们同在,以后就回到差我来的那里去。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
犹太人不明白这话的意思,就彼此问道:“这人要往哪里去,叫我们找不着呢?难道他要往散住希腊中的犹太人那里去教训希腊人吗?他说:‘你们要找我,却找不着;我所在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是什么意思呢?”当然,耶稣的话是指他行将受死,然后复活升天而言。他的仇敌自然无法跟着他到天上去。
节期到了第七日,即最后一日。在节期的每个早晨,都有一个祭司把水倒出。水是从西罗亚池子取来的,倒水时水便流到祭坛的基部。耶稣很可能提醒众人这种每天例行仪式的意思,他高声说:“人若渴了,可以到我这里来喝。信我的人就如经上所说:‘从他腹中要流出活水的江河来。’”
其实,耶稣当时谈及的是圣灵倾浇下来所导致的伟大结果。次年五旬节,圣灵果然倾浇下来。活水的江河滔滔而流,当时有120个门徒开始向众人传道。但在此之前,圣灵还未发挥作用,基督的门徒还未受圣灵所膏而接获属天生命的呼召。
听到耶稣的教训之后,有些人开始说:“这真是那先知,”看来是指上帝应许要差来的先知而言。这位先知是比摩西更大的。有的说:“这是基督。”其他的人则表示异议说:“基督岂是从加利利出来的吗?经上岂不是说‘基督是大卫的后裔,从大卫本乡伯利恒出来的’吗?”
众人议论纷纷。有些人想捉拿耶稣,但却无人向他下手。差役空手回到祭司长和法利赛人那里,他们对差役说:“你们为什么没有带他来呢?”
差役回答说:“从来没有像他这样说话的!”
-
-
在第七日进一步教导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在第七日进一步教导人
住棚节的最后一日——即第七日——仍未结束。耶稣正在圣殿的“库房”教导人。这地方看来是在女院附近;该处设有银库,人们可以将捐款投入其中。
在节日举行期间的每个晚上,圣殿的这一带地方都设有特别的照明。有四座巨型的灯台安放在这里,每座灯台设有四个盛满油的大盆子。燃点16个盆子的油所发出的灯光足以在夜间照亮四周远处的地方。耶稣现在所说的话很可能使听众想起这些设施。“我是世界的光。”耶稣宣布说。“跟从我的,就不在黑暗里走,必要得着生命的光。”
法利赛人提出异议说:“你是为自己作见证,你的见证不真。”
耶稣回答说:“我虽然为自己作见证,我的见证还是真的;因我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你们却不知道我从哪里来,往哪里去。”他补充说:“我是为自己作见证,还有差我来的父也是为我作见证。”
“你的父在哪里?”法利赛人想知道。
“你们不认识我,也不认识我的父,”耶稣回答说,“若是认识我,也就认识我的父。”即使法利赛人仍然想逮捕耶稣,却没有人下手。
“我要去了,”耶稣再次说,“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
犹太人开始对他的话感到大惑不解:“他说‘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难道他要自尽吗?”
“你们是从下头来的,”耶稣解释说,“我是从上头来的;你们是属这世界的,我不是属这世界的。”然后他补充说:“你们若不信我是基督,必要死在罪中。”
当然,耶稣的意思是说,他降世为人之前即已存在,而且他就是应许的弥赛亚(基督)。然而,他们却问耶稣,无疑说话时带着十分蔑视的态度:“你是谁?”
既然他们拒绝接受耶稣,耶稣回答说:“我不是从起初就告诉你们吗?”(《新译》)他继续说:“那差我来的是真的,我在他那里所听见的,我就传给世人。”耶稣接着说:“你们举起人子以后,必知道我是基督,并且知道我没有一件事是凭着自己做的。我说这些话乃是照着父所教训我的。那差我来的是与我同在;他没有撇下我独自在这里,因为我常做他所喜悦的事。”
耶稣谈论这些事的时候,许多人都信了他。因此他说:“你们若常常遵守我的道,就真是我的门徒;你们必晓得真理,真理必叫你们得以自由。”
“我们是亚伯拉罕的后裔,”他的反对者插口说,“从来没有作过谁的奴仆。你怎么说‘你们必得以自由’呢?”
尽管犹太人时常受外族统治,他们却拒绝承认任何压迫者为主人;他们也不愿被人称为奴仆。可是,耶稣指出他们确实是奴仆。从什么方面说来是奴仆呢?“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耶稣说,“所有犯罪的就是罪的奴仆。”
犹太人由于拒绝承认自己是罪的奴仆而陷入危险的处境中。“奴仆不能永远住在家里,”耶稣解释说,“儿子是永远住在家里。”既然奴仆没有任何继承权,他们有随时被解雇的危险。惟独亲生或收养的儿子才能住到“永远”,意即有生之日都可以住在家里。
“所以天父的儿子若叫你们自由,”耶稣继续说,“你们就真自由了。”因此,使人得以自由的真理乃是有关上帝儿子耶稣基督的真理。惟独借着他牺牲自己那完美属人的生命,人才能够摆脱致死的罪。约翰福音8:12-36。
-
-
以谁为父的争论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人物
-
-
以谁为父的争论
在住棚节期间,耶稣与犹太领袖的辩论越来越激烈。“我知道你们是亚伯拉罕的子孙,”耶稣承认说,“[可是]你们却想要杀我,因为你们心里容不下我的道。我所说的是在我父那里看见的;你们所行的是在你们的父那里听见的。”
虽然耶稣没有指明他们的父亲是谁,他却清楚表示他自己的父亲与他们的父亲不同。犹太领袖不知道耶稣所指的是谁,于是回答说:“我们的父就是亚伯拉罕。”他们自以为具有上帝的朋友亚伯拉罕同样的信心。
可是,耶稣的回答却令他们大感震惊,他说:“你们若是亚伯拉罕的儿子,就必行亚伯拉罕所行的事。”不错,真正的儿子会仿效父亲的行事为人。耶稣说:“我将在上帝那里所听见的真理告诉了你们,现在你们却想要杀我,这不是亚伯拉罕所行的事。”因此耶稣再次说:“你们是行你们父所行的事。”
他们仍不明白耶稣所说的是谁。他们坚称自己是亚伯拉罕的嫡系子孙,说:“我们不是从淫乱生的。”因此,他们既声称自己像亚伯拉罕一样是真正的敬拜者,他们就断言说:“我们只有一位父,就是上帝。”
可是,上帝真的是他们的父吗?“倘若上帝是你们的父,”耶稣回答说,“你们就必爱我;因为我本是出于上帝,也是从上帝而来,并不是由着自己来,乃是他差我来。你们为什么不明白我的话呢?”
耶稣曾试图向这些宗教领袖指出拒绝他会导致什么后果。现在他终于坦率地说:“你们是出于你们的父魔鬼,你们父的私欲你们偏要行。”魔鬼是怎样的父亲呢?耶稣指出他是杀人的,并且说:“他本来是说谎的,也是说谎之人的父。”因此耶稣作出结论说:“出于上帝的,必听上帝的话;你们不听,因为你们不是出于上帝。”
犹太人对耶稣的指责勃然大怒,便回答说:“我们说你是撒马利亚人,并且是鬼附着的,这话岂不正对吗?”犹太人通常用“撒马利亚人”一词来表示对别人的藐视和侮辱,因为他们憎恨撒马利亚人。
虽然犹太人骂耶稣是撒马利亚人,他却没有理会这个侮辱,他回答说:“我不是鬼附着的;我尊敬我的父,你们倒轻慢我。”接着,耶稣提出一个令人惊讶的应许:“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见死。”当然,耶稣的意思不是说所有跟从他的人会实际永不见死亡;反之,他的意思是他们不会遭受永远的毁灭,意即没有任何复活希望的“第二次的死”。
可是,犹太人却以为耶稣所指的是实际永不用死。因此他们说:“现在我们知道你是鬼附着的。亚伯拉罕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还说:‘人若遵守我的道,就永远不尝死味。’难道你比我们的祖宗亚伯拉罕还大吗?他死了,众先知也死了,你将自己当作什么人呢?”
显然耶稣在整个辩论的过程中均向这些人指出他就是应许的弥赛亚。可是,耶稣并没有在答复他们的问题时直接表露自己的身分,反之他说:“我若荣耀自己,我的荣耀就算不得什么;荣耀我的乃是我的父,就是你们所说是你们的上帝。你们未曾认识他;我却认识他。我若说不认识他,我就是说谎的,像你们一样。”
接着,耶稣再次提及忠信的亚伯拉罕,说:“你们的祖宗亚伯拉罕欢欢喜喜地仰望我的日子,既看见了就快乐。”不错,亚伯拉罕凭着信心之眼仰望应许的弥赛亚来临。由于缺乏信心,犹太人反驳耶稣说:“你还没有五十岁,岂见过亚伯拉罕呢?”
“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耶稣回答说,“还没有亚伯拉罕就有了我。”当然,耶稣的意思是指他未降世为人之前即已在天上存在,当时他是个能力高强的灵体。
由于耶稣声称自己在亚伯拉罕之前已经存在,犹太人大感愤怒,便拿起石头要掷打耶稣。可是他却躲藏起来,安然无恙地离开圣殿。约翰福音8:37-59;启示录3:14;2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