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耶稣基督开启上帝知识宝库的钥匙
    带来永生的知识
    • 关于弥赛亚的一些重要预言

      出处 内容 应验

      童年

      以赛亚书​7:14 由处女所生 马太福音​1:18-23

      耶利米书​31:15 出生后有许多婴孩被杀 马太福音​2:16-18

      传道工作

      以赛亚书​61:1,2 受上帝任命 路加福音​4:18-21

      以赛亚书​9:1,2 让人看见大光 马太福音​4:13-16

      诗篇​69:9 为耶和华的殿大发热心 约翰福音​2:13-17

      以赛亚书​53:1 许多人不信从他 约翰福音​12:37,38

      撒迦利亚书​9:9;骑着驴驹进耶路撒冷;马太福音​21:1-9

      诗篇​118:26 群众向他欢呼,尊他为王,

      说他是奉耶和华的名

      而来的救主

      被人出卖和处死

      诗篇​41:9;109:8 一个使徒对他不忠,使徒行传​1:15-20

      出卖他,后来被人取代

      撒迦利亚书​11:12 别人为了30块银子 马太福音​26:14,15

      而出卖他

      诗篇​27:12 别人作假见证控告他 马太福音​26:59-61

      诗篇​22:18 别人为他的衣服抽签 约翰福音​19:23,24

      以赛亚书​53:12 被列作罪犯 马太福音​27:38

      诗篇​22:7,8 临死时受人辱骂 马可福音​15:29-32

      诗篇​69:21 有人拿醋给他喝 马可福音​15:23,36

      以赛亚书​53:5;被人刺伤 约翰福音​19:34,37

      撒迦利亚书​12:10

      以赛亚书​53:9 与富翁同葬 马太福音​27:57-60

      诗篇​16:8-11 死而复生 使徒行传​2:25-32;

      13:34-37

  • 耶稣基督开启上帝知识宝库的钥匙
    带来永生的知识
    • 7.(甲)证明耶稣是弥赛亚的第二组证据是什么?(乙)弥迦书5:2的预言怎样应验在耶稣身上?

      7 圣经预言一一应验,是第二组证据。圣经的《希伯来语经卷》有不少预言提到弥赛亚一生中的不同阶段。例如,公元前8世纪,圣经的弥迦书预言,伟大的君王弥赛亚会在称为伯利恒的小城出生。以色列有两个城都叫伯利恒。预言清楚指出,弥赛亚会生于又叫以法他的那个伯利恒,也就是大卫王的出生地。(弥迦书5:2)耶稣的父母约瑟和马利亚原本住在拿撒勒,位于伯利恒北面约150公里。马利亚怀孕期间,罗马统治者凯撒·奥古斯都下令人民回乡登记户籍。b约瑟只好带着怀孕多月的马利亚到伯利恒去,马利亚就在那里生下耶稣。(路加福音2:1-7)

      8.(甲)六十九个“七”的时期, 从什么时候、 什么事件开始计算?(乙)六十九个“七”有多长?这个时期结束时有什么事发生?

      8 公元前6世纪,圣经的但以理书预言,从颁布谕旨修复、重建耶路撒冷起,经过六十九个“七”的时期,称为“弥赛亚”的领袖便会出现。(但以理书9:24,25)这段时期的每一个“七”指七年。c根据圣经和世俗历史的记载,重建耶路撒冷的谕旨在公元前455年颁布。(尼希米记2:1-8)因此,从那一年算起,483年(69×7)之后,也就是公元29年,弥赛亚就会出现。果然,耶和华在那一年用圣灵膏立耶稣。当时耶稣成了“基督”(受膏的救主),也就是弥赛亚。(路加福音3:15,16,21,22)

      9.(甲)诗篇2:2的预言怎样应验?(乙)还有什么预言应验在耶稣身上?(见附表)

      9 当然,不是人人都承认耶稣是上帝应许的弥赛亚,但圣经连这点也预言到了。在上帝的启示下,大卫王在圣经诗篇2:2说:“地上的列王一同起来,大臣一同集结,要对抗耶和华,对抗他所膏立的主”。经文预告,不止一个地方的领袖会联手攻击耶和华所膏立的弥赛亚。情形果然是这样。犹太宗教领袖、希律王和罗马总督本丢·彼拉多,都有分杀害耶稣。希律和彼拉多一向是对头,谋害耶稣以后,却成了朋友。(马太福音27:1,2;路加福音23:10-12;使徒行传4:25-28)本课附表“关于弥赛亚的一些重要预言”,列出了一些经文,证明耶稣的确是弥赛亚。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