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他到死也不会舍弃忠义
    信心的榜样
    • 约伯拄着拐杖,抬头向天仰望,他全身布满毒疮

      信心的榜样 | 约伯

      他到死也不会舍弃忠义

      他孤身一人颓坐在地上,从头顶到脚跟都长满了毒疮,疼痛难忍。他垂着头,弓着背,无力地用手赶着嗡嗡作响的苍蝇。这个男人心里悲痛,坐在一堆灰烬中,只能用瓦片刮他溃烂的皮肤。他突然之间失去了一切,仿佛从高空跌入谷底。亲戚、朋友和邻居都躲着他。周围的人都对他冷嘲热讽,连小孩也取笑他。他以为就连他的上帝耶和华也不再赐福给他,反而攻击他。不过,他想错了。(约伯记2:8;19:18,22)

      这个人就是约伯。关于约伯,上帝说:“地上没有其他人像他那样正直忠义。”(约伯记1:8)即使过了多个世纪,上帝仍将约伯视为正义的人,是一个值得我们效法的榜样。(以西结书14:14,20)

      你正面对艰难的处境或遭遇不幸的事吗?那么,你可以从约伯的经历得到安慰,也可以更加明白人可以怎么保持忠义。忠义是崇拜上帝的人都需要培养的重要特质。保持忠义意味着人即使在逆境中,仍然完全信赖上帝并紧紧遵守上帝的旨意。让我们继续看看约伯的经历吧。

      天上的对话

      约伯的经历是上帝的一名忠仆摩西写下的。摩西可能是在约伯去世后写下这个经历的。摩西受到上帝指引,不仅记录了发生在约伯身上的事,还向我们透露一些在天上发生的事。

      故事的开头告诉我们,约伯的生活原本很快乐,也非常充实。他住在一个叫乌斯的地方,很可能是在阿拉伯北部。约伯在乌斯是个有名望的人,他非常富有、受人敬重;也扶助有危难的人,救济困苦的人。约伯和他的妻子有十个孩子。更重要的是,约伯非常虔诚地崇拜上帝。他和他的远亲亚伯拉罕、以撒、雅各和约瑟一样,都努力做让耶和华高兴的事。约伯身为家族的首领,也执行祭司的任务,经常为儿女们献祭给上帝。(约伯记1:1-5;31:16-22)

      故事讲到这里,场景突然转移到天上。在天上发生的这些事情,是约伯无从得知的。耶和华上帝和他忠心的天使齐聚一堂,邪恶的天使撒但也来了。耶和华知道,撒但鄙视约伯,对他的忠义表示不屑。耶和华却赞赏约伯,说世上没有其他人像约伯那样正直忠义。撒但提出质疑,说:“约伯敬畏上帝,难道是无缘无故的吗?你不是围上了篱笆,保护他和他的家,以及他拥有的一切吗?”撒但将忠义的人视作眼中钉。这些人全心爱戴耶和华,就更加突显撒但是个无情无义的叛徒。因此撒但断言,约伯崇拜上帝必定是出于自私的理由,要是他失去一切,就会咒骂上帝!(约伯记1:6-11)

      约伯不在场,自然不知道在天上的这段对话。不过,耶和华信任约伯,让约伯证明撒但是错的。上帝允许撒但夺去约伯拥有的一切,但是不准他伤害约伯的性命。于是,撒但迫不及待地开始他恶毒的行动。一天之内,灾祸接二连三地降临在约伯身上。先是牛驴被抢走,紧接着羊群全都死了,然后骆驼也都没了,约伯在转眼间失去了所有的牲畜,连照顾牲畜的仆人也死了。有人告诉约伯,其中一场灾祸是“上帝从天上降火”造成的,他所说的火可能是指闪电。约伯瞬间失去仆人和财物,变得一贫如洗。他还没有回过神,更可怕的灾祸就来到了。约伯的儿女们在大儿子家的时候,一阵突如其来的狂风把房子吹倒。约伯的十个儿女全都死了!(约伯记1:12-19)

      约伯经历的痛苦是我们很难想象的。约伯悲恸地撕裂衣服,剃去头发,跪倒在地上。撒但在攻击约伯时,狡猾地让他以为灾殃来自上帝。约伯觉得,既然自己拥有的一切都是耶和华赐下的,那么这一切耶和华也都能收回。虽然约伯遭遇这一连串的灾祸,他却没有咒骂上帝,跟撒但预期的完全相反。约伯说:“愿耶和华的名继续受到赞美。”(约伯记1:20-22)

      约伯和他的妻子以及儿女们享受快乐的生活;在天上,撒但来到耶和华和忠心的天使们当中

      约伯并不知道撒但在上帝面前指控他

      “他一定会当面咒骂你!”

      约伯的反应让撒但十分愤怒。撒但不肯就此罢休,他又来到耶和华和天使们面前。耶和华再次称赞约伯,因为约伯面对撒但一连串的攻击仍保持忠义。撒但反驳说:“人都只关心自己,宁可放弃一切来保住自己的性命。现在,要是你伸手伤害他的骨和肉,他一定会当面咒骂你!”撒但声称,如果约伯疾病缠身,他就一定会咒骂上帝。耶和华很信任约伯,就容许撒但用疾病打击约伯,但不准他杀死约伯。(约伯记2:1-6)

      很快地,撒但使约伯染上了恶疾,就像文章开头描述的一样。想想看,约伯的妻子多么痛苦啊!她要承受失去十个孩子的椎心之痛,又要看着丈夫忍受疾病的煎熬,自己却束手无策。她痛苦地对约伯大喊:“你还要坚守忠义吗?你咒骂上帝,死了算了!”约伯听到自己的爱妻说出这样反常的话,只能无奈地劝妻子不要失去理智。不过,约伯没有咒骂上帝,也没有说出对不起上帝的话。(约伯记2:7-10)

      约伯的这段经历的确让人难过。他的故事是真实的,也跟你我有关。撒但恶毒的指控不仅针对约伯,也针对我们所有人。你还记得撒但说的话吗?他说:“人都只关心自己,宁可放弃一切来保住自己的性命。”撒但断言没有人会保持忠义。他认为你根本不爱上帝,为了自保,你肯定会毫不犹豫地背叛上帝!换句话说,撒但认为你跟他一样自私自利。不过,我们人人都有机会证明撒但大错特错。(箴言27:11)现在,让我们看看约伯还面对什么挑战。

      虚伪的安慰者

      有三个认识约伯的人,圣经说他们是约伯的朋友,分别叫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他们听到约伯的事,就去乌斯探望他。他们远远地就看见了约伯,但根本认不出是他。约伯因疾病受尽折磨,皮肤也发黑,仿佛变了一个人。那三个人放声大哭,把尘土扬起,让土落在头上,表现一副悲痛的模样。他们跟约伯一起坐在地上整整七天七夜,却一句话也没有说。不要误以为这三人这么做是为了安慰约伯,因为他们知道约伯很痛苦,但没有想去了解他的情况,所以他们不是真的关心约伯。(约伯记2:11-13;30:30)

      最后,约伯不得不开口打破沉默。他诅咒自己出生的日子,言语间流露内心的苦楚。他的话也显示,他觉得这一切灾祸都是来自上帝的,这让他感到非常痛苦。(约伯记3:1,2,23)尽管约伯继续对上帝保持忠义,但他很需要得到帮助和安慰。可是约伯很快就会发现,那三个人说的话根本不能安慰他,他们什么都不说倒比较好。(约伯记13:5)

      以利法先开始说话。他比约伯还年长许多,可能是他们当中年纪最大的。后来,比勒达和琐法也陆续说话,纷纷附和以利法。他们说了一堆诸如上帝神圣不可侵犯、会惩恶扬善之类的话。这些话乍听之下都很有道理,但其实都带着恶意。以利法说上帝是正义的,会惩治恶人。以利法按照自己的推理,暗示约伯遭遇灾祸,必定是因为约伯做了恶事。(约伯记4:1,7,8;5:3-6)

      约伯根本不能接受这种说法,他极力为自己辩护。(约伯记6:25)这三人认为,约伯一定是被他们说中事实才会有这样的反应。他们就更加肯定约伯在背地里做了坏事,才遭到这些灾祸。以利法指责约伯,说他任意妄为、邪恶残暴,没有丝毫敬畏上帝的心。(约伯记15:4,7-9,20-24;22:6-11)琐法训斥约伯,要约伯别再做坏事,也不要享受罪中之乐。(约伯记11:2,3,14;20:5,12,13)比勒达说的话更是残忍刻薄,他说约伯的儿女们一定是做了什么不可告人的事,才会罪有应得,死于非命。(约伯记8:4,13)

      以利法指责约伯,约伯为自己辩护;比勒达、琐法和以利户在一旁观看

      约伯的三个朋友没有安慰他,反而加深他的痛苦

      约伯的忠义受到质疑

      这三个观点扭曲的人除了没有安慰约伯,还说出了更离谱的话。他们不仅怀疑约伯对上帝的忠义,还质疑忠义本身是否有价值。以利法讲述了一个诡异的经历,他说自己听到一个隐形灵体说话。以利法受到这个邪灵的话影响,断定上帝“连[自己]的仆人也不信任,甚至挑他天使的错”。人如果受到这个想法毒害,就会觉得自己根本不能取悦上帝,结果丧失信心。比勒达则声称上帝对约伯的忠义根本不屑一顾,因为在上帝眼里,人跟蛆虫没有什么两样。(约伯记4:12-18;15:15;22:2,3;25:4-6)

      你曾经安慰过极度痛苦的人吗?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约伯的三个朋友是很好的反面教材。我们从他们身上学到,在安慰别人的时候要避免说哪些话。他们阔论高谈,说了很多扭曲事实的话。这三个人没有考虑到约伯的感受,说的话一点也不仁慈。a另外,他们对约伯一点都不友善,完全没有用约伯的名字称呼他。在安慰情绪低落的人时,我们应该鼓励对方,帮助他加强对上帝的信心,让他看出并深信上帝是良善、正义的,也富有怜悯之心。假设约伯和他的三个朋友互换角色,约伯一定会安慰他们。(约伯记16:4,5)但这三个人不断质疑约伯的忠义,约伯有什么反应呢?

      约伯坚守忠义

      在这段漫长的对话开始前,约伯早已痛苦不堪。约伯说自己就像一个“绝望的人”,难免会说话“鲁莽急躁”。(约伯记6:3,26)约伯有这样的表现是可以理解的,他的话让我们看出他内心的痛苦绝望,也显示出他不了解事情的全貌。这些灾祸发生得太过突然,看来不像意外,其中一个又是从天而降的。结果,约伯误以为这些灾祸都是耶和华降下的。约伯按照他有限的知识,作出了错误的结论。

      虽然如此,约伯的话显示他对耶和华有坚强的信心。我们能从约伯的话看出这点,并从中得到鼓励。约伯在谈到上帝创造奇妙万物时,说出当时的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情。例如,约伯说上帝“把大地悬在虚空之上”,这是几千年后人们才发现的科学知识。b(约伯记26:7)约伯能知道这些事,一定是上帝向他透露的。另外,约伯坚信即使自己失去生命,上帝仍会记得他,深切地思念他,并且让他复活。他和其他忠于上帝的人都有相同的信念。(约伯记14:13-15;希伯来书11:17-19,35)

      那么,关于忠义的争论又如何?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都坚称人的忠义在上帝眼中根本一文不值。约伯会接受这样的说法吗?绝不会!约伯坚信上帝重视人的忠义。他信心十足地说:“[耶和华]会知道我为人忠义。”(约伯记31:6)约伯的这三个朋友表面上是来安慰他,实际上却是用歪理质疑他对上帝的忠义。面对这样的攻击,约伯说了一段强而有力的话为自己辩护,让那些人无言以对。

      约伯明白,自己的日常行为会显示他是否是个忠义的人,因此他为自己的言行辩护。例如,他避开一切偶像崇拜;他尊重别人,对人仁慈;他也按照崇高的道德标准生活,忠于自己的妻子。最重要的是,他全心全意崇拜独一的真神耶和华。因此,约伯能满怀信心地说:“我到死也不会舍弃对上帝的忠义!”(约伯记27:5;31:1,2,9-11,16-18,26-28)

      约伯站在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面前为自己辩护

      约伯坚守忠义

      效法约伯的信心

      关于忠义,你跟约伯有一样的看法吗?约伯的经历表明,人表现忠义不只是说说而已,还要全心崇拜上帝,服从他的指示,按照他的标准生活,就算面对艰难的情况也不例外。如果我们这么做,就能像约伯一样,让耶和华上帝高兴,也能证明上帝的仇敌撒但说谎。约伯的信心多么值得我们学习!

      不过,约伯的故事尚未结束。约伯太过专注于为自己辩护,结果忽略了维护上帝的名声。约伯需要受到帮助和纠正,以上帝的观点看事情。而且,约伯还深陷在伤痛之中,急需真正的安慰。那么,耶和华会怎么帮助约伯这个信心坚定、坚守忠义的人呢?下篇文章会继续约伯的故事。

      a 讽刺的是,以利法认为自己和同伴对约伯说的话都很仁慈,可能是因为他们说话时都是轻声细语的,没有提高嗓门。(约伯记15:11)不过,就算说话的腔调是温和的,说出来的话本身却可以是十分尖刻的。

      b 根据已知的资料,大约3000年后,人们才提出科学理论,说明地球没有任何物体支撑。人们从太空拍摄地球的照片后,才实际看到约伯早在几千年前就描述的事实。

  • 耶和华抚平了他的伤痛
    信心的榜样
    • 约伯疾病缠身,皮肤发黑

      信心的榜样 | 约伯

      耶和华抚平了他的伤痛

      约伯和他的三个朋友都不再说话了,他们四周或许只有阿拉伯沙漠暖风吹拂的沙沙声。约伯在一连串的辩论后,已经无话可说,筋疲力竭了。他瞪着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看看他们还敢说些什么。这三人转脸不看约伯,心里充满挫败感。他们唇舌巧辩,说的话看似聪明,实际上却空洞、恶毒。(约伯记16:3)这些话非但没有使约伯动摇,反而让他更加决心紧守忠义。

      约伯已经失去了财富、十个儿女和大家的敬重,最后自己也恶疾缠身。他的皮肤发黑、结痂、爬满蛆虫,就连他呼出来的气都带有一股恶臭。约伯或许觉得自己唯一剩下的,就只有对上帝的忠义了。(约伯记7:5;19:17;30:30)不过,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却攻击约伯,说他罪大恶极。这令约伯怒火中烧,一心想证明他们的指控是错的。约伯的话终于让这三人无言以对。他们有如洪水般奔涌而来的苦毒言辞总算枯竭了,不过,约伯的痛苦依旧,急需得到安慰。

      另外,约伯的想法也产生了偏差。他除了需要安慰,还需要受到纠正,可是他没有从那三个朋友得到任何帮助。你是否曾经和约伯一样,渴望得到帮助和安慰?你曾经被假朋友伤害过吗?如果你有过类似的经历,相信你可以从耶和华帮助约伯的方式得到安慰,也能从约伯的反应学到很多。

      一个说话仁慈又直言不讳的朋友

      这时,故事中突然出现了一个新人物——以利户。约伯和那三个人说话时,以利户一直在旁边安静地听着。不过,这些长辈说的话却让以利户越听越气愤。

      以利户对约伯感到又急又气。他听出约伯在受到攻击时,只顾着“证明自己是对的,没有证明上帝是对的”,需要受到纠正。但以利户也知道约伯说的话都是发自内心的。他看出约伯很痛苦,也对约伯的遭遇深感同情,很想安慰他。然而,那三个假装安慰约伯的朋友不停地攻击他的信心和忠义,践踏他的尊严。更过分的是,他们扭曲事实,竟然宣称上帝是邪恶的!怪不得以利户会看不下去,火冒三丈,“有一肚子的话要说”。(约伯记32:2-4,18)

      以利户总算等到发言的机会,他说:“我年纪轻,你们年纪大,因此我尊重你们,克制自己,不敢向你们说出我的想法。”他还说:“年长的不一定有智慧,年老的不一定能明辨是非。”(约伯记32:6,9)以利户说的一点也没错。他对约伯说话的方式与那三个年长的人截然不同,他让约伯放心,说自己不会向他施加压力、不会贬低他。以利户给约伯尊严,亲切地用约伯的名字称呼他,并承认约伯的确受了委屈。a以利户尊敬地说:“约伯啊,现在请听我说。”(约伯记33:1,7;34:7)

      以利户仁慈地对待约伯,给他尊严;他在跟约伯说话的同时,约伯的三个假朋友在一旁观看

      以利户仁慈地对待约伯,给他尊严,亲切地用约伯的名字称呼他

      以利户接下来的话十分坦率。首先,他对约伯说:“你的话,我都听见了……你说:‘我是纯洁的,没有过错。我是清白的,没有罪过。上帝却找理由打击我。’”以利户不希望约伯被错误的想法给蒙蔽。他虽然是几个人当中最年轻的,却一语道破问题的核心,说:“你坚信自己是对的,竟然说:‘我比上帝更正义!’……但你说得不对。”(约伯记33:8-12;35:2)以利户理解约伯为什么会感到愤怒,他知道约伯遭遇不幸,又被三个虚伪的朋友伤害。不过,以利户也提醒约伯:“你要当心,不要让暴怒使你充满恶意。”(约伯记36:18)

      以利户强调耶和华富有怜悯之心

      以利户还做了件很重要的事,就是为耶和华上帝辩护。他用短短的几句话,有力地道出一个真理:“上帝不可能作恶,全能者绝不会做不对的事!……全能者绝不会颠倒是非。”(约伯记34:10,12)以利户提醒约伯,耶和华是公正的上帝,也富有怜悯之心,并没有因为约伯说话鲁莽就惩罚他。(约伯记35:13-15)同时以利户没有装作自己什么都懂,相反,他谦卑地说:“上帝的伟大,我们无法领悟。”(约伯记36:26)

      虽然以利户直言不讳,但他仍以尊重仁慈的态度对待约伯。他告诉约伯一个美好的希望,就是耶和华有一天会让约伯恢复健康。耶和华会对他的忠心仆人说:“他的肉要比年轻时更细嫩,他要恢复青春活力。”另外,以利户没有一味地训斥和责备约伯。他用仁慈的态度请约伯回答自己的问题。他对约伯说:“你只管说吧,因为我想证明你是对的。”(约伯记33:25,32)不过,约伯什么都没有说,或许以利户对待约伯的方式,让约伯放下戒备,不用再为自己辩护。感受到以利户的关怀,约伯说不定还感动地流下泪来。

      我们能从以利户和约伯身上学到很多。首先,以利户让我们知道怎样给人劝告和安慰。如果我们的朋友犯下严重的错误,或踏上危险的道路,我们身为真朋友就该毫不犹豫地给他们劝告。(箴言27:6)我们在帮助朋友的时候也要仁慈体贴,让他们受到鼓励,就算他们说话不理智也要这样做。再来,约伯让我们学到,在受到纠正的时候,要显出谦卑的态度,不要把劝告当作耳边风。其实,我们都需要受到提醒和纠正。接受劝告关系到我们的生命。(箴言4:13)

      暴风中的回应

      以利户对约伯说话时多次提到风、云、雷声和闪电。以利户说:“要留心听上帝隆隆的声音。”接着,他提到了暴风。(约伯记37:2,9)以利户正说话的时候,很有可能天气起了变化,有一场暴风正在酝酿。最后,狂风大作,暴风来临。这时,让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耶和华的声音从暴风中传出!(约伯记38:1)

      能够亲耳听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讲大自然的奥妙,是多大的殊荣!

      约伯记在接下来的几章记录了耶和华对约伯的回应,读到这些内容让我们感到安心舒畅。耶和华的话仿佛一股强劲的真理之风,把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的空虚谬论都吹走了。不过,耶和华暂时没理会这三个人,他现在最关心的是约伯。他就像慈父教导孩子一样纠正约伯。

      耶和华知道约伯内心的痛苦。耶和华看到自己的儿女受苦时,总会为他们感到伤心难过,对约伯也一样。(以赛亚书63:9;撒迦利亚书2:8)不过,耶和华也知道约伯因为无知,对事情有了错误的看法,结果承受更多痛苦。因此,耶和华问了约伯很多问题,借此纠正约伯的想法。他先问约伯:“我奠定大地根基的时候,你在哪里呢?如果你认为自己知道,就告诉我吧。”耶和华接着说他创造万物时,天使全都因他的奇妙作为喝彩。(约伯记38:2,4,7)当然,约伯对这些都一无所知,无从回答。

      约伯抬头看天空,听耶和华在暴风中给他的回应

      耶和华从暴风中回应约伯,怀着爱心纠正约伯的想法

      然后,耶和华开始谈到他创造的万物,仿佛在给约伯上一堂自然课。耶和华谈论的领域非常广泛,包括天文、地理、生物、物理。耶和华特别提到约伯可能见过的动物,例如狮子、渡鸦、石山羊、野驴、野牛、鸵鸟、马、隼鸟、大鹰、河马以及鳄鱼。能够亲耳听创造宇宙万物的上帝讲大自然的奥妙,是多大的殊荣!b

      人的渺小与耶和华的厚爱

      耶和华为什么提到这么多自然界的事物呢?因为他想帮助约伯学会谦卑。约伯以为上帝待他不公,感到愤愤不平,但这样的想法只会徒增痛苦,使他和仁爱的上帝疏远。因此,耶和华一再问约伯,自己创造天地万物的时候,约伯在哪里,还问他能否养活、控制或驯服耶和华造的生物。在上帝创造的万物中,约伯连最简单的也不能完全了解和掌控,那么他怎么有资格审判上帝呢?显然,耶和华的想法和做事方式比约伯高超得多。

      约伯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为自己鲁莽的话找借口

      耶和华对约伯说的话流露出浓浓的关爱。耶和华仿佛在说:“约伯,我的孩子啊,如果我能创造和照顾这一切,难道我不能照顾你吗?我真的会抛弃你,夺走你的孩子、财产和健康吗?能够抚平你的伤痛,让你重获一切的,不就只有我吗?”

      在这段和上帝的对话中,约伯只说了两次话。他没有为自己辩解,也没有为自己鲁莽的话找借口。他谦卑地承认有很多事情是自己不明白的,也为自己说过的话感到懊悔。(约伯记40:4,5;42:1-6)约伯显出无比的信心,在经历了那么多不幸后,他仍旧信赖上帝,愿意接受上帝的纠正。我们呢?我们自己受到纠正的时候,会不会像约伯那样,谦卑地接受呢?我们都需要别人的劝告。我们接受劝告,就是在效法约伯的信心。

      约伯的三个假朋友被耶和华责备

      耶和华接下来所做的事一定给约伯很大安慰。耶和华对三人中最年长的以利法说:“你和你的两个朋友让我很气愤,因为你们谈论我,不像我的仆人约伯说的那么正确。”(约伯记42:7)耶和华的意思是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说的每句话都是错的,约伯说的都是对的吗?并不是。c耶和华这么说,是考虑到他们的处境各有不同。约伯经历一连串的灾祸,内心痛苦不堪,还受到这三个人的攻击,所以有时说话鲁莽急躁是情有可原的。然而以利法和其他两个人并没有处于困境。他们对上帝的信心不足,结果自以为是,说出伤人的话。他们不仅攻击正义的约伯,还诬蔑上帝,声称上帝是冷酷、邪恶的。

      因此,耶和华要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为自己的话付出代价。他们必须献上七头公牛和七只公羊。这是很大的代价,因为后来上帝在摩西法典里规定,要是大祭司犯了罪,牵累整个民族,大祭司就要献公牛做赎罪祭。(利未记4:3)而且,在法典里,公牛是所有祭物中最昂贵的。另外,耶和华不仅要求这三人献祭,还说他们必须请约伯为他们祷告,否则就不会接受他们的祭物。d(约伯记42:8)约伯看到耶和华为自己主持公道,内心一定感到很安慰。

      “我的仆人约伯会为你们祷告。”(约伯记42:8)

      虽然那三个人伤害了约伯,但耶和华相信约伯会原谅他们,为他们祷告。约伯果然没有让耶和华失望,他服从了上帝的指示,用行动证明自己是个紧守忠义的人。(约伯记42:9)这比约伯为自己所做的辩护更有力量,也让他得到耶和华的厚福。

      “耶和华充满温情”

      耶和华充满温情,怜悯约伯。(雅各书5:11)耶和华让约伯恢复健康。想想看,当约伯看到自己的皮肤果然像以利户说的那样“比年轻时更细嫩”时,他有什么感觉!约伯的亲朋好友也都来探望约伯,因他的遭遇而同情他、安慰他,也给他礼物。耶和华赐给约伯更多的财富,是之前的双倍。至于约伯最大的伤痛——丧失儿女的痛楚,又怎么办呢?约伯和妻子又生下十个儿女,这想必让他们得到一些安慰。约伯的寿命也被延长,他继续活了140年,见到四代儿孙。圣经说:“他过着心满意足的生活,饱享长寿之后去世了。”(约伯记42:10-17)在未来,约伯和爱妻会跟他们的儿女,包括被撒但夺走性命的那十个,在地上的乐园里重聚。(约翰福音5:28,29)

      为什么约伯能得到这些厚福呢?圣经在雅各书5:11告诉我们答案,那就是约伯在考验下“忍耐”。约伯经历的考验是我们大多数人难以想象的。经文用“忍耐”这个词,让我们知道约伯不仅仅是熬过这些患难,他还一直对耶和华有坚强的信心和爱,没有动摇。约伯没有因为遭遇灾祸变得愤世嫉俗。他愿意原谅那些故意伤害他的人。他没有失去对未来的希望,也没有舍弃对他来说最宝贵的东西,也就是对上帝的忠义。(约伯记27:5)

      我们都需要“忍耐”这个宝贵的特质。撒但一定会试图让我们灰心难过,就像他打击约伯那样。不过,我们如果继续信赖上帝,有谦卑的态度,愿意原谅别人,坚守忠义,就能像约伯一样在未来得到上帝赐下的厚福。(希伯来书10:36)但愿我们都效法约伯的信心,挫败撒但的诡计,使我们仁爱的天父耶和华欢喜!

      a 以利法、比勒达和琐法对约伯说的话加起来,足足有九章。可是,他们从没有用约伯的名字称呼他,对约伯一点都不友善。

      b 耶和华说这段话时,时而具体、写实,时而抽象、诗意,之间的转换非常自然。(例如,约伯记41:1,7,8,19-21)耶和华不论用哪种方式说话,目的都是要让约伯更加敬畏伟大的创造主。

      c 其实,使徒保罗曾引用以利法说的一句话。(约伯记5:13;哥林多前书3:19)以利法说的这句话本身并没有错,但以利法错在把这句话用在约伯身上。

      d 圣经没有提到耶和华要求约伯也为妻子献上祭物。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