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6 8/15 22-26页
  • “上帝之山”下的“见证堆”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上帝之山”下的“见证堆”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 小标题
  • 坐独木舟、郊野计程车,还是骑自行车?
  • 深入内陆
  • 北部边区
  • 在城市作见证
  • 打算一游?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6年
《守》96 8/15 22-26页

“上帝之山”下的“见证堆”

在非洲大陆的地图上,你只要从西非的海岸线沿着几内亚湾一直向东走,再转向南面尽头的海湾,就是喀麦隆了。如果你继续沿海南下,就来到一个广阔的黑沙滩。滩上的黑沙是喀麦隆火山爆发后形成的。

喀麦隆火山呈圆锥形,高4070米,俯瞰喀麦隆全境。黄昏时分,夕阳的余晖替喀麦隆火山染上鲜艳的颜色——紫色、橙色、金色和深红色,景象绚烂壮丽。大海和附近的沼泽水平如镜,把斜阳的夺目色彩反射到天幕上,水天一色,美妙绝伦。难怪万物有灵论者把喀麦隆火山称为“蒙歌玛洛巴”,意思是“诸神的战车”,或通常叫做“上帝之山”。

再往前向南走,就来到一片长数公里的洁白沙滩,滩上长满了椰子树。喀麦隆境内除了沿海一带是田园之外,其余大部分都是茂密的热带森林,直伸展到邻国的边界。喀麦隆跟刚果和中非共和国相连,北面跟尼日利亚和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乍得接壤。喀麦隆西部崎岖多山,教游人不禁想起欧洲来。可是,炎热的气候却会提醒你,赤道近在咫尺。喀麦隆的乡村风貌千姿百态,许多导游都叫喀麦隆做“小非洲”。喀麦隆居民族裔纷繁,官方认可的语言和方言有220多种,不愧是非洲的缩影。

你到喀麦隆旅游,也许会住在杜阿拉海港或首都雅温得的大旅馆。不过,这样你就可能无法一睹喀麦隆人民的生活实况,也错过机会结识当地的耶和华见证人了。喀麦隆共有2万4000多个耶和华见证人,他们都忙于在“上帝之山”下堆积“见证堆”。a何不到喀麦隆游览一下,跟当地的见证人见见面呢?你探访这个西非国家准会收获丰富。

坐独木舟、郊野计程车,还是骑自行车?

萨纳加河是喀麦隆最长的河,它在流进海洋的地方形成了一个广阔的三角洲。为了探访三角洲上的居民,耶和华见证人不得不常常用独木舟做交通工具。姆比亚高一个小组的王国传道员就经常要划独木舟来往。这个小组有九个传道员,其中两个传道员住在25公里以外的约约村,每次去姆比亚高参加聚会都要费劲地划很长时间。虽然这样,他们仍经常出席基督徒的聚会。周游监督探访这个小组的时候,提议放映题名为《耶和华见证人——这名字背后的组织》的录像带。可是,说来容易做来难,在这样偏僻的地区,哪里有录像机、电视机和电力供应呢?

在周游监督探访期间,有些传道员探访当地教会一个牧师。令人大感意外的是,牧师竟然热烈欢迎他们,还兴致勃勃地跟他们讨论圣经。后来弟兄发觉牧师不但有录像机,还有一部发电机,于是鼓起勇气,问牧师可否借用这些器材。由于很赏识刚才的圣经讨论,牧师同意帮助他们。星期六晚上,有102人前来观看录像带,其中包括牧师和教会的大部分成员。约约村的两个见证人不顾潮涨水急,逆流而上,用两艘独木舟载了好些感兴趣的人前来。看过录像带之后,他们大受鼓励,深以自己属于这个努力荣耀耶和华的庞大组织为荣。

至于独木舟无法到达的地方,传道员可以改乘郊野计程车(小型客货车)。郊野计程车通常泊在繁忙的街道上等候乘客。在车站,你很容易给卖水、卖香蕉的小贩,或计程车服务员弄得不知如何是好。计程车服务员除了负责带乘客上车之外,还决定“准备开车”的时间。可是,他们说“准备开车”却不一定指准备就绪。旅客常要花上好几小时,有时甚至好几天,在车上呆等。司机要等到计程车挤满了乘客,把行李、货物,甚至活生生的鸡和山羊,装好在车顶的行李架上,才开车踏上高低不平、沙尘滚滚的路程。

一个周游监督觉得乘郊野计程车实在吃不消,于是决定骑自行车来往各地。他说:“自从我决定骑自行车探访各群会众,我都能够准时到达目的地。不错,骑自行车可能要花几小时,但起码不用花一两天在郊野计程车里干等。在雨季,有些道路几乎全给雨水淹没。你不得不脱下鞋子,赤脚步过烂泥和水坑。有一次,我不慎掉了一只鞋子在溪流里,遍寻不获。几个星期后,一个见证人的女儿钓鱼的时候,竟无意中钓到我失去的鞋子!虽然鞋子在水里浸了几个星期,我仍然很高兴,因为终于可以再穿这双鞋子了。有时,我会经过一些从没有耶和华见证人探访过的地方,村民会问我带了些什么东西给他们。因此,我随身带备杂志和册子。每到一个地方,我都会向人介绍圣经刊物,作个简单的见证。我相信耶和华会帮助这些真理种子发芽生长。”

深入内陆

为了跟别人分享好消息,耶和华见证人不惜深入喀麦隆的心脏地带,探访丛林深处的村庄。这需要传道员付出很大的努力,但结果却令人振奋!

玛丽是个全时传道员,她跟一个名叫阿莱特的女孩研读圣经。第一次研读结束时,根据当地的习俗,玛丽请阿莱特送她到门口。可是,阿莱特表示她的双脚疼痛,几乎走不动。原来阿莱特的腿被一种跳蚤所咬,这种跳蚤钻进人的肌肉里,形成脓肿。于是,玛丽鼓起勇气,替阿莱特把腿上的跳蚤一一清除。后来玛丽获知阿莱特在晚上常受鬼灵骚扰。玛丽耐心地向阿莱特解释,她可以怎样仰赖耶和华的帮助,并高声呼求上帝的名字。——箴言18:10。

阿莱特进步得很快。最初阿莱特的家人看见她的身体健康大有改善,思想也成熟得多,觉得让她研读圣经挺不错。但后来他们发觉阿莱特打算成为耶和华见证人,就不许她继续研读了。阿莱特为了这件事很伤心。她的母亲看见女儿这么难过,三个星期之后主动跟玛丽联络,请她再来同阿莱特研读圣经。

举行环务大会的时候到了。玛丽租了一辆计程车,打算一连几天接载阿莱特前往参加大会。可是,计程车司机觉得小径太窄,无法通过,所以不肯把车驶到阿莱特的门前。于是,玛丽只好扶着阿莱特走过小径,来到计程车停泊的地方。耶和华无疑祝福玛丽的努力。现在,阿莱特已出席会众所有的聚会了。为了帮助阿莱特参加聚会,玛丽孜孜不倦地接送她,跟她一起走75分钟的路程。由于星期日的聚会在上午8时半开始,玛丽早上6时半就要出门;不过,她们每次都准时到达聚会所。阿莱特希望不久就受浸,借此公开表明自己献身给上帝。玛丽说:“在阿莱特研读圣经前不认识她的人,都无法想象她作了多大的改变。我很感谢耶和华这样祝福她。”玛丽的确是表现自我牺牲精神的好榜样。

北部边区

喀麦隆的北部地区景色变化很大。在雨季,北部是个草木繁茂的大花园。可是雨季过去之后,在似火的骄阳曝晒下,青草就枯干了。正午时分烈日当空,绵羊找不到荫凉的地方,只好紧紧靠着房屋的红泥墙躲避猛烈的阳光。在沙土和枯草之间,只有几片猴面包树的叶子没有被太阳灼干,翠绿如昔。虽然这些叶子比赤道森林里同类树木的叶子小一点,在耐旱能力方面却不相伯仲。为了散布真理的亮光,有几个见证人特意迁到这个地区来。猴面包树叶子抵受恶劣环境的能力,正好说明这些见证人的热心和勇气。

喀麦隆北部有些会众相距500至800公里。距离这么远,难免有孤立的感觉。由于区内有许多感兴趣的人,有些见证人从别处迁到这里来帮忙。他们努力学习当地的方言富尔富尔得语,务求在外勤工作上更有成效。

加鲁阿一个见证人决定返回约160公里外的家乡,花几天向村民传道。他遇到一些对圣经感兴趣的人,但由于交通费昂贵,他无法经常回去探访。数周后,弟兄接到一个感兴趣人士的来信,恳求他再次探访。弟兄由于付不起旅费,始终无法成行。后来那人竟专程从加鲁阿来找他,说村里有十个人在等候他探访。试想象弟兄感到多么意外!

在接近乍得边境的一条村庄里,50个对圣经感兴趣的人自己组织起来研读圣经。他们安排三个成员前往乍得,到最邻近的会众参加聚会。三人回来之后,就跟全组人主持圣经研究。不错,耶稣的话对他们十分适用:“庄稼的确很多,工人实在太少。所以你们要切切求庄稼的主人差工人出去收割庄稼。”——马太福音9:37,38。

在城市作见证

有多年的时间,喀麦隆的见证人十分缺乏《守望台》和《儆醒!》杂志。大概两年前,当地的见证人才开始有充足的杂志供应。许多人由于从没看过这些杂志,都想读读杂志的内容。一对年轻的特别先驱夫妇奉派到一个城市服务。他们第一天在新地区传道,仅在早上就分发了86本杂志。有些传道员一个月分发250本杂志!成功的要诀是什么?答案是:不论遇到什么人,都介绍杂志。

一位见证人在一个向公众人士开放的办公室工作,他常把杂志放在当眼的地方。有一天,一个妇人盯着杂志的封面,却没有取来看看。弟兄看出妇人想阅读杂志,于是鼓励她留下一本,对方果然接受了。令弟兄意想不到的是,妇人第二天就来找他。妇人想为所得的杂志作点捐献,还想索取多一些杂志。为什么呢?原来妇人以往曾遭人强奸,所以特别挑了讨论这个题目的杂志来看。她彻夜不眠,把文章的劝告读了又读。妇人读过杂志之后,心情畅快得多了,并渴望进一步认识耶和华见证人。

连小孩子也可以向人传讲予人希望的圣经信息。有一次,老师要一个六岁的见证人唱天主教的赞美诗。女孩表示自己是个耶和华见证人,不唱天主教的诗歌。老师于是叫女孩唱自己宗教的诗歌来让他评分。于是,女孩凭记忆唱出“上帝的乐园应许”这首王国诗歌。老师问她说:“你在歌里提到乐园,这个乐园在哪里呢?”女孩向老师解释,上帝定意要在地上重建乐园,而且这件事很快就会实现了。老师感到很意外,很想看看女孩正研读的书,于是请女孩的父母把这本书借给他。老师说他愿意根据女孩从这本书所学的,而不是在宗教课所学到的知识来评分。女孩的父母提议,要是老师想公正地评分,就得自己先研读一下这本书。结果,老师开始了一个圣经研究。

打算一游?

今天,世上很多地方的人都对王国好消息反应冷淡,对上帝和圣经不感兴趣。还有些人因为恐惧陌生人而拒绝别人上门探访。这一切令耶和华见证人的传道工作困难重重。可是,喀麦隆的情况却大为不同!

在喀麦隆,逐户传道是一件乐事。按照当地的习惯,探访人家是不用敲门的,只要模仿敲门的声音,大声叫:“咚、咚、咚”,屋里的人就会问,“是谁?”我们会告诉对方,我们是耶和华见证人。然后,父母通常会吩咐儿女搬一些长椅放在树下(也许是芒果树)。一段愉快的谈话就这样开始了。我们向住户解释上帝的王国是什么,告诉他们王国会怎样终止人类的一切苦难。

一位女士在我们探访之后吐露心声说:“由于无法在自小隶属和长大的教会里找到真理,我感觉十分苦恼。我很感激上帝把真理向我显明出来。我是教会的执事。在我的教会,圣母马利亚的像会轮流在每个执事家里摆放一个星期,让执事有机会向马利亚祷告祈求。我时常求马利亚帮助我认识真理。现在上帝指示我,马利亚并不是真理的来源。我很感激耶和华。”

因此,要是有一天你想尝尝宣扬上帝王国好消息的深刻喜乐,何不游览一下西非这个国家呢?你不但可以乘独木舟、郊野计程车或自行车一睹“小非洲”的风貌,也可以在这里试试参与在“上帝之山”下堆积“见证堆”的工作。

[脚注]

a 译做“基列”的希伯来词语意思很可能是“见证堆”。自从1943年开始,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一直派出海外传道员到环球各地展开传道活动,有些基列毕业生曾奉派到喀麦隆服务。

[第22页的鸣谢]

Map: Mountain High Maps® Copyright © 1995 Digital Wisdom, Inc.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