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腹知识也是徒然警醒!2002年 | 11月8日
-
-
满腹知识也是徒然
科学发展一日千里、成就惊人,但过去两千年来,人类没有多大改进,我们仍得从历史吸取教训。——《畅谈文明》,肯尼思·克拉克著
毫无疑问,在过去多个世纪,人类在科学上大有成就。《时代》杂志指出,这些发展“大大提升了千百万人的生活素质,跟以往任何时候都无可比拟”。一些卓越的成就跟医学有关。历史家佐伊·奥尔登布尔格论述中世纪时期的情况:“当时医学落后,疗法很不人道。病人得到治疗或死在医生手中,只是毫厘之差的事。”
故步自封
人类也常因循守旧,不求进取。举个例说,在19世纪末,充分证据表明,病菌不知怎的通过医生传给病人。但医生却置之不理,一如既往,给病人看病后,没有洗手就去看另一个病人,这样做危及病人生命。
科技继续不断发展,进步长足。照理来说,人类凭借以往的经验,本该学会如何带来和平,让人活得快乐安稳。可惜,结果适得其反。
且看看17世纪,欧洲正处于称为启蒙与理性的时代。然而,肯尼思·克拉克说:“那时人才辈出,艺术、科学的成就卓越不凡。尽管这样,人仍然发动没理性的迫害、残酷的战争,而且残暴程度前所未见。”
在我们的日子,虽然殷鉴不远,但人们仍然不肯从中学习,以能避免重蹈前人覆辙。结果,人类的生存也因而受到威胁。作家约瑟夫·尼达姆总结说,形势岌岌可危,“我们惟一可以做的,只有祈求那些狂人不要引爆原子武器,否则地球上所有生物都会同归于尽”。
人类天资聪颖,学问广博,但为何世上仍旧充满血腥暴行呢?这些情况会改变吗?下两篇文章会探讨这些问题。
-
-
列国漠视前车之鉴警醒!2002年 | 11月8日
-
-
列国漠视前车之鉴
人如果能向历史学习,就会学到多么宝贵的教训!可是,在激情煽动、政党牵引之下,我们就变得盲目了。经验的启迪只是一盏挂在船尾的灯,仅照亮轮船驶过的航道。——英国诗人塞缪尔·泰勒·柯尔律治
你同意以上一席话吗?我们受到激情蒙蔽,为了达到目标而重蹈前人覆辙,这是可能的吗?
十字军
请想想在十字军东征期间,人们怎样为害同胞。公元1095年,教宗乌尔班二世号召“基督徒”从伊斯兰教徒手中收复圣地。在教宗管辖的国家里,君主、贵族、武士以至平民,都群起响应。中世纪历史家指出,“那些按照基督律法而生活的人”,无不踊跃响应教宗的号召。
历史家佐伊·奥尔登布尔格说,大多数战士都深信,“加入十字军,就表明他们为上帝效劳”。他们又认为自己充当“天使,奉命歼灭魔鬼的儿女”。作家布赖恩·莫伊纳汉说,十字军相信“战死沙场的人,都能在天上赢得烈士的荣誉”。
十字军或许不知道,他们的敌人也有类似的想法。历史家J.M.罗伯茨在《世界简史》说,参战的伊斯兰教徒坚信他们为真主而战,“要是为了铲除异教徒而杀身成仁,就能进入[天上]的乐园”。
交战双方受到薰陶,认为自己为正义而战,得蒙上主嘉许和庇佑。宗教和政治领袖鼓吹这种信仰,煽动人民的情绪,结果双方兵戎相见,大肆杀戮。
谁人所为?
这些残酷的暴行,究竟是谁人所为?他们大都只是普通人,跟今天的人没多大分别。无可否认,许多人是为了追求理想,一心要纠正时弊。但他们在情绪受到煽动下,竟不察觉自己为“正义”而战,最终却带来不平、痛苦,令千万无辜平民饱受战争蹂躏。
以上谈到的事,在历史上不是司空见惯吗?那些善于鼓动群众的政治领袖,不是再三号召无数从没想过参军的人民,残杀宗教和政治对头吗?双方的政治领袖呼吁人民武装起来,还声称上帝跟他们同在,这样一来,压制政治和宗教的异己分子就变得合理合法。多个世纪以来,暴君都惯用这伎俩来达到目的。莫伊纳汉说,这成了一个既定的模式,“第一次十字军东征、纳粹期间的大屠杀和现代的种族清洗暴行,都是按照这个模式策动的”。
你可能说:“现今的人明白事理,不会再这样任人摆布,我们不是文明得多了吗?”情形理当如此。但是,人类可曾以史为鉴呢?回顾过去几百年的历史,谁敢说人类确有记取历史的教训?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世人重蹈十字军的覆辙,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足以见之。罗伯茨指出:“1914年一反常理的是,每个国家竟然都有大批来自各政党、信仰、种族的人,甘心乐意地投入这场大战。”
为什么这样多的平民“甘心乐意地投入这场大战”呢?情形就跟前人一样,他们让当时风行的哲理塑造自己的价值观和信念。无疑有些人为了自由公平而争战,但其实许多人却受到高傲自大的思想所影响,认为自己的国家比其他的优越,理应称霸世界。
在这样的薰染下,这些人也开始相信,战争合乎常情,根本无可避免,“是生存所必需的”。作家菲尔·威廉斯说,“社会达尔文主义”提倡相同的见解,要淘汰“不配生存的物种”,就得用上战争这个合法手段。
人人都认为自己追求的目的合乎正义。结果怎样?作家兼历史家马丁·吉尔伯特说,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各国政府高举种族主义、国家主义的旗帜,炫示军力”,人民就这样盲目追随。大战爆发期间,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生长于加拿大的乡间地区,他身边的人都认为“在欧洲爆发的冲突,简直愚蠢透顶”。他们说:“有思想的人绝不会做出这么愚蠢荒唐的事。”但言犹在耳,他们自己又走上战场。结果,在这场令人恶心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里,交战双方有九百多万个军兵丧命,当中大约六万个是加拿大士兵。
漠视前车之鉴
在其后20年,随着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崛起,同样的精神态度再次风行。作家休奇·珀塞尔说,提倡法西斯主义的人,利用“标志和神话一类传统的宣传工具,煽动人们的情绪”。他们强有力的武器就是,把宗教和政治混为一谈,祈求上帝庇佑己方的军队。
一个“善于笼络人心,又能言善辩”的领袖,是阿道夫·希特勒。迪克·吉尔里在《希特勒与纳粹主义》说,希特勒像以往蛊惑人心的领袖一般,相信“群众受到感情而非理智所牵引”。珀塞尔也说,希特勒利用人类这个弱点,重施古老的狡计,煽动国民共同憎恨一个对象,“把德国人的恐惧和愤懑宣泄在犹太人身上”。希特勒丑诋犹太人,说“他们腐化了德国”。
最骇人听闻的是,那个年代数以百万计看来正派的人,竟然很容易受到挑唆,大肆杀戮。吉尔里问道:“这些文明国家的人民,不但容忍纳粹国家的凶残屠杀,还亲自参与其事,这怎么可能呢?”况且,这不仅是个“文明”国家,还是基督教国家呢!这些人支持残忍暴行,是因为他们重视人为哲理和计谋,过于耶稣基督的教训。自那时起,实在有许多满腔热忱、抱有理想的男男女女,就是这样卷入残暴的屠杀中。
德国哲学家格奥尔格·黑格尔说:“经验和历史告诉我们,人民和政府从没有以史为鉴,吸取任何教训,也从不按历史的教训行事。”很多人也许不同意黑格尔的人生哲学,但不少人会同意他上述一席话。人看来难以知往鉴今,这真是可悲!你又怎样呢?
诚然,有个清晰的教训是我们必须记取的:要避免重蹈覆辙,就得找着比人为哲学更可靠的指引。既然人为哲学靠不住,我们应该跟从什么指引呢?早于十字军东征之前千多年,耶稣的门徒表现了真正基督徒的行事方式,这也是惟一正确的途径。让我们看看他们怎样避免卷入当日的流血冲突中。今天的各国会引以为鉴,从而避免冲突吗?不论各国选择怎样做,上帝会如何终止人间的苦难呢?
[第6页的图片]
人类冲突蛮横残暴,叫人苦不堪言
[第7页的图片]
上图:战乱地区的难民
文明国家的人怎可能做出这么残忍的暴行呢?
[鸣谢]
卢旺达难民:UN PHOTO 186788/J. Isaac; 世贸中心坍塌:AP Photo/Amy Sancetta
-
-
借鉴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警醒!2002年 | 11月8日
-
-
借鉴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
你们要当心,免得有人根据人的传统,根据世人的肤浅想法,不以基督为依归,用哲学和空虚骗人的话把你们掳去。——歌罗西书2:8
使徒保罗劝戒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盲目采纳世人的哲学是十分危险的。耶稣和使徒的教训已叫基督徒得益不浅,基督徒可以遵循他们的教训,也可以接受世人反复无常的主张,踏上曾使千万人痛苦忧伤的路。(哥林多前书1:19-21;3:18-20)
“以基督为依归”
大约千年之前,十字军并不明白“以基督为依归”的真谛。要是明白,就不会仅是声称效忠基督罢了。(马太福音7:21-23)反之,生活就会跟圣经里耶稣的教训完全一致。(马太福音7:15-20;约翰福音17:17)耶稣基督说:“你们时刻遵守我的话语,就真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8:31)他也说:“你们要是 彼此相爱,所有人就因此知道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翰福音13:35)
事实上,人的传统和空虚骗人的话把这些十字军骗倒了。平民百姓受骗其实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的宗教领袖,那些备受敬重的主教,“也率领群众参战,是众所周知的”。麦克林托克和斯特朗合编的《圣经、神学、教会著作百科全书》说:“在教士当中好战精神十分普遍。只要有利可图,他们就愿意随时参战。”
情况怎会变成这样可悲呢?公元1世纪的基督使徒全都去世后,叛道的教会领袖变本加厉,偏离基督的教训,就像上帝话语所预告的一样。(使徒行传20:29,30)教会堕落腐败,后来还跟国家拉上难分难解的关系。据称到了公元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临终前归信基督教。上述的百科全书说:“十字军旗取代了偶像的旗帜,从此每个基督徒都有义务当兵。”
老实说,基督徒实在没有义务当兵,但根据哲学主张的“花言巧语”却误导了他们,叫他们把基督的教训忘得一干二净。(歌罗西书2:4)长久以来,人们已利用似是而非的论据,叫人相信战争冲突是天经地义的事。正如上述的百科全书指出,“古往今来,发生了无数灭绝人性的战争。虔诚或善良的人要是参与其事,……就跟基督教的原则背道而驰”。
除了假基督徒外,其他宗教的信徒历来也以战争解决问题。他们跟假基督徒如出一辙,不但残杀信仰相同的人,也杀害其他国籍、政治理念或宗教信仰不同的人。他们也诉诸暴力,威吓别人改信自己的宗教。有些为求达到目的,更投入历史的血战中。他们跟假基督徒其实没有两样。
跟世界保持分离
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为什么能够保持中立,不参与当时的政治事务和血腥战争?因为他们跟从两条基本原则。第一条原则见于耶稣向使徒彼得所下的命令。当时,彼得挥剑保护耶稣,耶稣说:“把剑收回原处!凡拿剑的,都会死在剑下。”(马太福音26:52)第二条原则见于耶稣对彼拉多所说的话。彼拉多问及耶稣的王权,耶稣回答说:“我的王国不属于这个世界。要是我的王国属于这个世界,我的臣下就要战斗,叫我不致被交给犹太人。可是,我的王国实在不是源于这个世界的。”(约翰福音18:36)
公元1世纪的基督徒怎样应用这些原则呢?他们完全跟世界保持分离,在政治和军事上严守中立。(约翰福音15:17-19;17:14-16;雅各书4:4)他们拒绝拿起武器杀害同胞。历史证实,他们没有参加犹太民族主义运动,没有为罗马政府当兵。他们也没有试图劝说政治领袖怎样做,因为这是政府官员的责任。(加拉太书6:5)
公元2世纪,殉道者查斯丁写道,基督徒已经“把刀剑打成犁头”。(弥迦书4:3)德尔图良回应反对基督徒立场的人,问道:“既然主声称凡拿剑的都会死在剑下,我们要是佩剑从军,岂是合理合法的吗?”
“服从上帝而不是服从人”
拒绝参与战争,对早期基督徒来说并不容易。这种立场抵触了当日的主流思想。他们受到反对基督教的塞尔苏斯奚落挖苦。这个人认为只要执政的下令,谁都有义务要从军。尽管受尽世人敌视,早期基督徒仍然不愿听从违背基督教训的哲学主张。他们说:“我们必须接受上帝的统治,服从上帝而不是服从人。”(使徒行传4:19;5:29)
今天的耶和华见证人效法这些早期基督徒的榜样。举例说,德国的耶和华见证人在纳粹党统治期间,坚决拒绝参与希特勒的血腥战争。他们情愿忍受惨无人道的迫害,甚至杀身成仁,也不愿违反基督徒中立的原则。结果,正如《论神与人》指出:“他们的成员一半被囚,四分之一被处决。”不错,千千万万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丧生,但没有一个是耶和华见证人杀害的。历史证明,耶和华见证人情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也不愿杀害他人。
要吸取教训
从历史我们学到什么教训?无疑,一个重要的教训就是:世人的哲学主张时常导致仇恨和战争。传道书8:9说得不错:“人辖制人,使人受害。”人不能自治的真正原因就记载在上帝的话语里,耶利米书10:23说:“世人不能掌握自己的道路,人行走也无法确定该走的方向。”上帝创造人的时候,没有赋予人自治的能力,让人可以不用上帝指引,也能妥善管理自己。历史说明了这个事实。
虽然我们无法改变各国领袖不断重蹈覆辙的事实,也无权说服他们该怎样做,但是我们却可以避免卷入他们的冲突中。耶稣指出,他的门徒“不属于世界,正如他不属于世界一样”。(约翰福音17:14)要避免卷入世界的冲突中,我们就要接受上帝话语圣经的指引,而不是跟从世人反复无常的主张。(马太福音7:24-27;提摩太后书3:16,17)
美好的未来
上帝可靠的话语不但帮助我们理解人类的过去和现在,也指引我们为未来做好准备。(诗篇119:105;以赛亚书46:9-11)圣经清楚说明上帝对地球定下的旨意。虽然人类滥用科技,但是上帝不会任凭他们破坏地球。相反,他会确保地球成为乐园,就像他原定的旨意一样。(路加福音23:43)
关于未来,圣经说:“正直的人才能在地上安居,无过的人才能在地上存留。可是邪恶的人必从地上剪除,诡诈背信的人必从地上拔出。”(箴言2:21,22)种种祸患表明我们正生活在这个邪恶制度的最后日子里,上帝所预告的事情不久就会发生。(提摩太后书3:1-5,13)最后的日子不是永无尽期的,而是快要完结了。圣经劝勉我们说:“这个世界和世界的欲望正在消逝,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却永远长存。”(约翰一书2:17;但以理书2:44)
不久,上帝会叫“败坏大地的人也要败亡”。现今这个暴力的世界将被上帝的新世界取而代之。这新世界会“有正义住在其中”。(启示录11:18;彼得后书3:10-13)届时,“上帝要擦去[人]的所有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哀恸、呼号、痛苦。”(启示录21:1-4)世上不再有战争或者暴力,因为以赛亚书2:4的预言会完全得到应验。这个预言说:“他们要把刀剑打成犁头,把枪矛打成镰刀。国与国不再拔剑相攻,他们也不再学习战事。”你也可以永远享有这些美好的日子,只要你愿意吸取历史的教训。(约翰福音17: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