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生有目的吗?警醒!1992年 | 12月8日
-
-
人生有目的吗?
“‘为什么我们会活在世上?’这是人人都要面对的最重要问题。……尽管我所见的死亡毫无意义可言,我却深信生命是饶有意义的。死亡全无意义,生命却意味深长。”
写这番话的人是埃利·维厄瑟尔。《生活》杂志向读者提出这个问题:“为什么我们会活在世上?”有许多人作出回应,维厄瑟尔是其中的一位。他是名噪一时的作家,也是纳粹集中营的劫后余生者。虽然他尝透了人生的苦头,却仍认为人生是饶有意义的。
然而,并非人人都同意这个看法。何塞是个计程车司机。就同一的问题,他这样回答:“我们生来就注定要死,人生仅是生与死而已。我驾驶计程车,有时去钓鱼,约会女朋友,纳税,看看书,然后便准备随时去世。……生命是个大骗局。”对何塞而言,人生显然了无意义,毫无目的。
令人大感意外的是,不少受过高深教育的人,看来也同意这位计程车司机的说法而没有与这位作家认同。进化论学者里卡德·利基与罗杰·卢因,在他们合著的《起源》一书中说:“人类大概是生物学上所出的大岔子。人类的进化已越过了它能够与自己以及周遭世界取得协调的地步。”至少对他们来说,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同样地,进化论学者斯蒂芬·杰伊·古尔德写道:“我们之所以活在世上是因为有一种很特别的鱼,它那构造特殊的鱼鳍演变成地上生物的脚;……这皆因25万年前,一种出自非洲的细小脆弱品种得以历劫生还之故。我们也许渴望获得一个‘较高等’的答案——可惜这样的答案并不存在。”对古尔德来说,人的生命仅是个毫无意义的巧合而已。
古尔德至少在一件事上是对的。许多人的确渴望获得一个比他所说“较高等”的答案。有悲剧发生时,许多人的看法跟11岁的贾森一样。他论及一位年轻朋友的死亡说:“我的朋友琴曼因癌病去世。我问妈妈,如果上帝要琴曼6岁便死去,他又何必让她出生呢?”贾森直觉上感到人生本应是有目的的。但他那位年轻朋友却溘然逝世,看来这个目的不得不落空了。
问题的重要性
获悉人生是否有目的是一件重要的事吗?这仅是个哲学问题,抑或事情应当令你深表关注?许多人一生也没有认真想过这件事。倘若何塞·马丁内斯的想法是对的话,采纳他们的人生观也许是明智之举。
倘若埃利·维厄瑟尔的看法没有错,人生的确有目的,我们当然该找出这个目的是什么才对。不然,我们便会错过人生奇妙历程中至为重要的部分。情形仿佛参观画廊的人没有观看其中的画,或坐在餐厅里的人没有叫东西吃一样。
我们怎样才能确知人生是否有目的呢?在下篇文章,我们会讨论一些有助于解答这个问题的若干事实。
-
-
追寻人生的目的警醒!1992年 | 12月8日
-
-
追寻人生的目的
从查尔斯·达尔文的日子以来,生物学家一直向人大施压力,强使人接纳这个理论:生命是从进化而来的,因此,人生根本就没有意义可言。可是,很多人本能地推翻了这个说法。一对年轻夫妇在凝视着标致的新生婴儿时,他们很难相信,这新生命的诞生是毫无目的的。对他们来说,这是奇迹,也是一项使他们的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的伟举。
甚至有些科学家也不同意生命仅是毫无意义的巧合而已。何以故呢?就是因为正如《美国百科全书》所说的“生物那异乎寻常的复杂构造和组织”。《美国百科全书》继续说:“对花朵、昆虫和哺乳类动物所作的仔细研究显示,它们各部分都有一种精确得几乎令人难以置信的安排。”
考虑到这样复杂而又美丽的组织,甚至在最简单的生物中也可见一斑,南非《开普时报》引述科学家劳·艾伯茨博士的这番话:“我承认有一位上帝存在,我从这方面所获得的智能满足远超过仅承认生命是凭机遇产生的。”英国天文学家伯纳德·洛维尔在论及微生物的化学结构时写道:“最细小的蛋白分子凭碰巧形成的机会微乎其微。……实际上等于零。”
天文学家弗雷德·霍伊尔也有类似的看法,他写道:“整个传统生物学的架构均认为,生命是凭机遇产生的。可是,随着生物化学家发现了更多有关生命令人懔然生畏的复杂事物,事情已很明显,生命凭碰巧产生的机会如此渺茫,以至可以将其完全抹煞。生命不可能是凭机遇产生的。”
这意味到什么?生命若非碰巧产生,就必然是设计而成的了。若然,它必须有一位设计者。这位设计者何等伟大!诗篇执笔者说得不错:“我受造,奇妙可畏。”(诗篇139:14)但关于生命是否有目的,这件事对我们有什么含义?
人也曾设计和制造各样东西。他们制造飞机,兴建炼油厂,建造发电厂;此外,还有不胜枚举、复杂程度各异的东西。可是,人不会无缘无故便设计和建造这些复杂的东西。每样东西都是人怀着目的才制造出来的。
既然人所造的东西没有一样可以跟构造复杂可畏的生物媲美,设计生命的创造主必然不会漫无目的地创造生命。因此,我们若认为自己‘奇妙地被造’,但一生却既无指引,也无目的,就十分荒谬了。
寻求人生的目的
人类本能地寻求人生目的一事足以证明,造物主造人是要他们达成一项目的。心理学家吉尔伯特·布林论及人本能地需要有目的地生活,他说:“不少人在工作地方追求长进和挑战。不能够这样行的人便转往其他方面找寻特别的挑战和成就:例如减肥、掌握精湛的球术以六号铁的球棍击打下坡的高尔夫球、烹调巧手的煎蛋饼,找寻别的新鲜玩意——可能是滑翔飞行,也可能是创制一些新奇食品。”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尔甚至声言:“人生的主要推动力在于设法为自己找出生存的意义。”
让我们仔细看看人们为自己一生定下的若干目标。
什么使生活有意义?
有人问及一个青年人,她的人生目的是什么,她说:“我一直都梦想有个舒适的住宅单位,一辆漂亮的汽车,车上有位英俊男友。我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我是个自我至上的人。我关心怎样使自己得到快乐,整个社会快不快乐与我无关。”你若认为这是自私,你说得不错,这的确是。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心态却十分普遍。
然而,仅是追求物质东西和享乐就可以满足人生要有意义这个需要吗?不可以。享乐若是我们的惟一目标,享乐就无法使我们获得满足。那些一生都拼命讲求享乐的人,最终所获得的感受跟古代一位富甲一方的国王的感觉并无二致。这个国王曾运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富去探求当日人可以获得的种种享乐。请留心听听他所获致的结论:
“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道书2:8,11。
许多人借着从自己的职业,或借着运用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去达至某个看来有价值的目标,从而寻得满足。可是,这种满足不能持久。职业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生要有目的这项需要。彼得·林奇曾被人誉为“投资业巨掰”。可是,他放弃了蒸蒸日上的事业,因为他意识到在自己的生活上严重地缺少了一些东西。缺少什么?就是他跟家人的联系。他承认说:“我喜爱目前的工作,可是我得到一个结论,也许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结论:我们营营役役究竟为的是什么?我从没听过有人在临终时会后悔没花更多时间在办公室里的。”
在考虑自己一生的目标时,一个女孩子表现了若干平衡的态度,她说:“我梦想有一份好职业,不过我最大的梦想仍是有个快乐的家庭。”不错,家庭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有目的。一位年轻的已婚女子说:“我很年轻时便将为人父母一事视作天职,是人生的目的之一,我对此毫无疑问。”
其他人则追求别的事为他们的人生目的。有些人——包括那些声称生命来自毫无意义的巧合的科学家在内——借着追求知识作为自己一生的目的。进化论学者迈克尔·鲁斯写道:“我们对知识的渴求使我们比动物优越得多。……我们最大的需要和责任乃是,将以往累积的智慧,连同我们的热忱和成就,……传给我们的子孙。……搜求知识、获致成功,这一切乃构成了人性最大的特点之一。”
有些人发觉追求自己的理想,为此而努力能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有目的。于是,他们致力于保护罕有的动物品种;反对人污染和破坏环境;关心同胞的人则为儿童争取权利,为无家可归的人和贫苦大众出力;为了防止贩卖毒品而奔波。有时这样行的人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他们所做的事的确使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挫折和失望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即使这些目标深具价值,追求这些目标仍使人遭遇不少挫折。为了养育儿女,父母付出不少爱心,也费尽不少心血。可是,有时意外,罪行,疾病,毒品却将他们夺去。再者,有些孩子长大后,由于受到这个世界的自私精神所感染而没有报答亲恩。
那些抱着忘我精神、致力改善环境的人,时常由于商业利益以及别人满不在乎的态度而饱受挫折。为贫苦大众请命的人,也由于工作艰巨而感到力不从心。对自己的职业很满意的人,因被迫退休而受挫。从追求知识获得满足的研究者也由于生命快到尽头,但有许多问题仍未获解答而大感挫败。白手兴家,成功致富的人,最后黯然发觉,自己一手得来的却要留给别人享用。
上文引述的那位古代君王,他描述自己所遇的一些挫折,他写道:“我恨恶一切的劳碌,就是我在日光之下的劳碌,因为我得来的必留给我以后的人。那人是智慧是愚昧,谁能知道?他竟要管理我劳碌所得的。”——传道书2:18,19。
人生是否正如以上这番极其真实的话所暗示的一般,最终依然没有目的可言?人类追求的种种目标是否仅在于使人度过一生70、80、或90年的光景?除此以外,这些目标便毫无意义吗?不然,这些目标其实显示一些与我们被造的方式有重要关系的事情,并提供证据表明生命的确有奇妙的目的。可是,我们怎样才能找出这个目的呢?
[第7页的图片]
有些人发觉追求知识使他们的生活饶有意义
人若不是怀着目的就不会造出复杂的东西来
[鸣谢]
NASA photo
-
-
追寻人生的目的警醒!1992年 | 12月8日
-
-
寻求人生的目的
人类本能地寻求人生目的一事足以证明,造物主造人是要他们达成一项目的。心理学家吉尔伯特·布林论及人本能地需要有目的地生活,他说:“不少人在工作地方追求长进和挑战。不能够这样行的人便转往其他方面找寻特别的挑战和成就:例如减肥、掌握精湛的球术以六号铁的球棍击打下坡的高尔夫球、烹调巧手的煎蛋饼,找寻别的新鲜玩意——可能是滑翔飞行,也可能是创制一些新奇食品。”心理学家维克托·弗兰克尔甚至声言:“人生的主要推动力在于设法为自己找出生存的意义。”
让我们仔细看看人们为自己一生定下的若干目标。
什么使生活有意义?
有人问及一个青年人,她的人生目的是什么,她说:“我一直都梦想有个舒适的住宅单位,一辆漂亮的汽车,车上有位英俊男友。我要满足自己的欲望,我是个自我至上的人。我关心怎样使自己得到快乐,整个社会快不快乐与我无关。”你若认为这是自私,你说得不错,这的确是。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心态却十分普遍。
然而,仅是追求物质东西和享乐就可以满足人生要有意义这个需要吗?不可以。享乐若是我们的惟一目标,享乐就无法使我们获得满足。那些一生都拼命讲求享乐的人,最终所获得的感受跟古代一位富甲一方的国王的感觉并无二致。这个国王曾运用自己的权势和财富去探求当日人可以获得的种种享乐。请留心听听他所获致的结论:
“我又为自己积蓄金银和君王的财宝,并各省的财宝;又得唱歌的男女和世人所喜爱的物,并许多的妃嫔。后来,我察看我手所经营的一切事……。谁知都是虚空,都是捕风。”——传道书2:8,11。
许多人借着从自己的职业,或借着运用他们的智力和体力去达至某个看来有价值的目标,从而寻得满足。可是,这种满足不能持久。职业并不能完全满足人生要有目的这项需要。彼得·林奇曾被人誉为“投资业巨掰”。可是,他放弃了蒸蒸日上的事业,因为他意识到在自己的生活上严重地缺少了一些东西。缺少什么?就是他跟家人的联系。他承认说:“我喜爱目前的工作,可是我得到一个结论,也许其他人也有同样的结论:我们营营役役究竟为的是什么?我从没听过有人在临终时会后悔没花更多时间在办公室里的。”
在考虑自己一生的目标时,一个女孩子表现了若干平衡的态度,她说:“我梦想有一份好职业,不过我最大的梦想仍是有个快乐的家庭。”不错,家庭能够使我们的生活有意义,有目的。一位年轻的已婚女子说:“我很年轻时便将为人父母一事视作天职,是人生的目的之一,我对此毫无疑问。”
其他人则追求别的事为他们的人生目的。有些人——包括那些声称生命来自毫无意义的巧合的科学家在内——借着追求知识作为自己一生的目的。进化论学者迈克尔·鲁斯写道:“我们对知识的渴求使我们比动物优越得多。……我们最大的需要和责任乃是,将以往累积的智慧,连同我们的热忱和成就,……传给我们的子孙。……搜求知识、获致成功,这一切乃构成了人性最大的特点之一。”
有些人发觉追求自己的理想,为此而努力能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有目的。于是,他们致力于保护罕有的动物品种;反对人污染和破坏环境;关心同胞的人则为儿童争取权利,为无家可归的人和贫苦大众出力;为了防止贩卖毒品而奔波。有时这样行的人能够取得很好的成就。他们所做的事的确使生活更充实、更有意义。
-
-
追寻人生的目的警醒!1992年 | 12月8日
-
-
人生是否正如以上这番极其真实的话所暗示的一般,最终依然没有目的可言?人类追求的种种目标是否仅在于使人度过一生70、80、或90年的光景?除此以外,这些目标便毫无意义吗?不然,这些目标其实显示一些与我们被造的方式有重要关系的事情,并提供证据表明生命的确有奇妙的目的。
-
-
人生的真正目的警醒!1992年 | 12月8日
-
-
人生的真正目的
假设你正参观一个朋友的工场。他刚完成了一件制作。这件制成品令你为之着迷,它手工精美,外形也很吸引人。可是你却没法猜到,它究竟有什么用途。你可以怎样找出答案呢?很简单,只要问问你的朋友便行,他会很乐意告诉你。
那么,我们可以怎样探知人生的目的?为何不问问上帝,我们“生命的源头”呢?(诗篇36:9)你怎可以这样行?值得庆幸的是,他已通过圣经向我们发言,并且吩咐手下若干忠仆,以我们能够了解的方式将他的话记录下来。事实上,人生的目的只需用一句简单的话便能表达出来:我们生存于世上是要认识上帝,遵行他的旨意。圣经说:“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道书12:13。
这看来是否过于简单?不然。我们活在世上,学习认识上帝,遵行他的旨意,这件事其实意味深长。
上帝原定的旨意
认识上帝原本对人所定的旨意会帮助你进一步认识人生的目的。这样行能使你明白,何以上篇文章谈及的一些事情能够在今日为不少人的生活带来意义和目的。
关于人的被造,圣经记载说:“上帝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像、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创世记1:26)因此,人被造成具有潜质使他可以仿效上帝,拥有若干他的特质,包括智慧、能力、公义和爱心。既然如此,有些人若认为寻求新知识,参与一些挑战自己精神和体能的活动可以为他们的生活带来满足,这会令人感到惊讶吗?乐于助人也使许多人活得有意义,而且心满意足,我们会为此感到意外吗?当然不会。因为至若干程度,我们是被造成胜任做这些事的。
圣经记载接着说,上帝吩咐人管理地上的各种生物——“海里的鱼、空中的飞鸟……和爬在地上的各样爬行动物。”(创世记1:26,《吕译》)难怪,今日不少人从饲养动物,跟它们玩耍而获得莫大的满足。有些人觉得他们对动物负有如此重大的责任,以致他们不遗余力保护受威胁的品种,并发起运动反对人让动物受不必要的痛苦。
同时,上帝吩咐人要‘治理地球’。(创世记1:28)这意味到什么?当然不是说,人可以自私和不负责任地肆意剥夺地球的资源直至它完全枯竭为止;也不是说人可以污染大气层,或使海洋和陆地布满垃圾。上帝自己为治理地球一事立下了适当的模式。他“在东方的伊甸立了一个园子,把所造的人安置在那里”。(创世记2:8)伊甸园就是样本,使人知道地球的情况应该是怎样的。同时,它也反映出上帝对我们这个地球的原定旨意。
圣经记载解释说:“上帝就赐福给[第一对男女],又对他们说:‘要生养众多,遍满地面,治理这地。’”(创世记1:28)因此,上帝要人生育儿女,遍满这个地球。他把第一对人类带到一处,然后缔结了人类第一宗的婚姻。(创世记2:22-24)有鉴于此,婚姻和家庭能够为这么多人在生活上平添不少意义,这实在不足为怪!
原本的生活
我们仔细阅读圣经便可以清楚看出,上帝要亚当的家庭继续增长,他和他的儿女会将伊甸园的疆界不断扩展,直至整个地球住满人类为止。届时已经充分开拓的地球会成为一个乐园。不错,人会以负责任的方式善用地球的丰富资源去造益自己。上帝要人成为地球的看管人而非破坏者。我们今日所见,人类肆意毁坏地球一事其实违背了上帝的旨意,有分做这些事的人,他们的所作所为与人生的原本目的背道而驰。——启示录11:18。
我们从早期的圣经记载获悉,人类的死亡并不是上帝的旨意。我们的始祖死去是因为他们不服从上帝之故。(创世记2:16,17)一旦忤逆上帝,他们便没法达成人生的目的,他们也不再遵行上帝的旨意了。他们不但自己死去,他们所有后代也由于遗传到不完美而难免一死。(罗马书5:12)其实,上帝原本要人永远活下去而非死亡。这样看来,许多人只消想到死亡会将他们一生的成就毁于一旦,总会大感苦恼,原因也许就在于此。
达成上帝的旨意
上帝对人类和地球的原定旨意并没有改变。他的旨意仍然是:要使一族完美的人类生活在一个地上的乐园里。然而,他必须作出安排,抵消我们始祖犯罪所造成的可悲影响才行。今日,遵行上帝的旨意包括行事要与所有这些安排一致。令人欣慰的是,圣经向我们提供了一项有关上帝逐步实现他旨意的记载。
我们在圣经的头一本书里读到,上帝谈及一个“种子”。这个种子会将亚当夏娃违反上帝旨意所造成的种种祸害除去。(创世记3:15,《新世》)在基督教希腊文圣经(“新约”)中,我们读到耶稣以“种子”的身分出现,他一生没犯过罪,后来死在仇敌的手中。耶稣的死亡实际上是为我们献出了祭物,借此打开途径,使我们能够重获亚当夏娃所失去的永生。(希伯来书7:26;9:28)不错,圣经说:“一切信他的,不致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16。
事情并非至此为止。耶稣死后,上帝使他复活成为不死的灵体。现在他正以上帝属天王国君王的身分施行统治。不久,这个王国会采取行动,以一个新世界社会接管全人类的事务,从而取代一切现存的地上政府。圣经预言应许说:“[王国的]政权也不留归别族的人;它却要砸碎而消灭那一切国;它必存立到永远。”——但以理书2:44,《吕译》。
此后,这个王国会统管一切,务使地球恢复成为乐园,及协助人类进至完美地步,从而使这件可喜的工作得以成就。圣经甚至谈及死者会复活过来,这样他们也有机会参与实现上帝对人类所定的伟大旨意。(使徒行传24:15)届时,这个美好的应许便会获得实现:“谦卑人必承受地土,以丰盛的平安为乐。义人必承受地土,永居其上。”——诗篇37:11,29。
获得个人的裨益
若想从上帝实现地球的伟大旨意一事获得个人的裨益,我们必须首先认识上帝。耶稣说:“他们吸收关于你,独一的真神,和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的知识,就意味到永生。”(约翰福音17:3,《新世》)我们怎样才能够认识他呢?借着观察我们周遭的世界,其中的受造物——包括繁星密布的天空——可以使我们对上帝略有认识。(诗篇19:1)然而,我们尤其可以通过圣经认识上帝和他的儿子耶稣基督。我们获悉他的名字,他的各种品质;我们也可以详细知道上帝曾为人类成就的事。这样的知识使我们爱他,渴望亲近他和他的爱子。
对上帝的认识使我们渴望遵行他的旨意。我们也许像耶稣所指示的一般向上帝祈求:“愿你的国降临;愿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马太福音6:10)人生的真正目的——按照上帝的旨意而生活,能为人带来真正的满足。
然而,遵行上帝的旨意包括些什么?对亚当夏娃而言,事情涉及照料动物界,治理地球,及使它布满完美的后代。今日,我们若遵行上帝的旨意,便要认识耶稣赎价的意义,并对之怀具信心。此外,我们必须跟从耶稣的榜样,向人传讲‘上帝王国的好消息’。——马太福音24:14,《新世》。
遵行上帝的旨意也包括培养敬虔的品格。我们要知道上帝所憎恨的事,诸如说谎、偷窃、讲有害闲话、大发雷霆,然后加以弃绝。我们也要熟悉上帝喜爱的各种品质,诸如爱心、喜乐、和平、仁慈、良善,然后凭着上帝圣灵之助努力培养这些品质。(加拉太书5:19-24)若想赢得永生,我们便必须成为上帝想永远见到的那种人。的确,没有什么比认识上帝及遵行他的旨意,能使我们的生活更具意义和目的!
它造成的分别
环球有数百万人所过的生活足以证明,找到人生真正目的确实为人造成很大的分别。请考虑韦恩的例子。元配去世给他的打击很大。可是当地牧师安慰不了他,于是他参加志愿工作以求使自己保持忙碌。他当了美国军团的指挥官,又踊跃参加政治团体的活动。后来,他再婚,可惜这段婚姻却又危机四伏。他和妻子的生活都是漫无目的。
然而,有一天,韦恩偶然拿起圣经然后开始阅读。三个月后,他将整本圣经读完。他说:“现在我知道,生存在世是有目的的,死后也有复生的希望。”他告诉妻子:“我们应该跟一些紧守圣经的人来往。”不久他们遇上耶和华见证人,跟见证人一起讨论圣经之后,韦恩和妻子对遵行上帝旨意的愿望大增。后来他们两人献了身给上帝,家庭生活从而获益不浅。
苏珊是长老会传教士的女儿。她渴望运用自己一生去做点真正对人有益的事。在听了一个关于核能危险的讲座之后,她认为当前急务是要教导别人认识这件事。为了使自己可以将全部时间放在这项工作上,她离开大学。她在21岁已是一个反核组织的统筹者。后来,有耶和华见证人探访她,将圣经的主张给她讲解。终于,她找到了人生的真正目的。虽然她对人类毁坏地球一事仍深表关注,她深知上帝会通过他的王国去解决这些难题。因此,她设法帮助别人对上帝的王国怀具信心。
玛丽娜以享受人生为自己一生的目的。她获得一份职业。她纵情于享受美国加州洛杉矶市所能提供的种种‘享乐’,包括派对和毒品。可是她一旦开始研究圣经,认识上帝及事奉他之后,她便看出这一切都多么空虚。她说由于按照上帝的旨意而生活,她的人生比以前充实多了。
那些由于获悉人生的真正意义而使生活充实起来的人,他们的数目正与日俱增。借着遵行我们仁爱天父的旨意,使生活与人生的真正目的协调一致,的确可以造成很大的分别。它能改善你的一生。我们邀请你仔细考虑这件事,你若这样行,你的生活必然会充实得多。
[第9页的图片]
赐生命的主是怀着目的创造人类的
[第10页的图片]
上帝没有放弃他的旨意,他要使地球成为一个乐园,布满一族完美的人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