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银行何以倒闭
    警醒!1987年 | 5月8日
    • 为银行带来难题的许多时是贷款本身,尤其以低息的长期贷款为然。在经济保持稳定和银行给予存户的利率低于贷款的利率时,通常不会有什么难题。可是,付出的利率若攀升,正如前些时所发生的情形一般,银行便会处于入不敷支的状态了。

      借款人若无法偿还债务,情况甚至会更为恶化。美国曾有不少耕农处于这样的困境。欠债不还曾使许多地区的小银行倒闭。“在1985年,实际上有一半倒闭的银行都属于农业银行类,那便是说,银行贷款至少有百分之25是与农业有关的,”金融报章《美国银行家日报》如此说。

      有人行骗和侵吞公款是银行倒闭的另一原因。电脑转账时代使大规模盗用公款成为可能,相形之下昔日的抢劫银行有如小巫见大巫一般。巴黎的《费加罗日报》声称:“这种方法使美国人在经济上每年损失5亿美元以上。在欧洲,各大银行对于发表损失数字谨慎得多,他们不愿把难题透露出来。可是,他们承认,从电脑行骗所损失的款项数额比普通抢劫大得多。电脑骗局已成为现代经济的大祸。……电脑专家一发现对付方法,便会随即出现新的漏洞,被人加以利用以中饱私囊。”

      银行也和其他行业一样,经营不善和业务不前可以使其倒闭。事实上,据说经营不善乃是银行倒闭的重大原因。银行主管可能毫无保障便贷款给朋友或亲戚,或者在繁荣时期过度扩张。贪图暴利,希望急速发财而冒险投资也是倒闭的原因之一。

      有时剧烈的竞争曾促使许多银行贸然冒额外的风险。有些银行为了本身卤莽的贷款政策而受害。由于遭遇难题而需要加以掩饰,以及增加储备和吸入现金,有些银行以异常的高息争取存户,甚或不惜进一步作冒险的投资。

      政府保护存户的安排——保证不论发生了什么事情,存款均可以归还——也导致有些银行把谨慎置之度外。但未来是无法预知的。例如,有些银行在石油和其他能源市道畅旺和涨价时作大量投资,到油价暴跌或冒险失败时便告破产。或者通货紧缩也能使那些期望通货膨胀,以贬值的货币偿还借款的银行遭遇困难。

      导致倒闭的难题不仅发生于小银行。有些世界最大的金融机构也同样处于困境。不少这样的机构曾贷出数十亿美元给第三世界诸国,欠债国至今仍无法偿还利息,本金更不用说了。

  • 银行安全到什么程度?
    警醒!1987年 | 5月8日
    • 债务难题

      银行本来就是富于风险的商业。银行要处理大量金钱,而大部分金钱却不是自己的。此外,银行制造金钱和贷出远超于金钱净值的款项。他们虽然采取审慎步骤,但却深知有些欠款会变成倒账。因此银行要拨出相当数额作为贷款储备金以弥补倒账。可是,如果有太多贷款成为倒账,储备金就不足以补偿大量的损失或应付一场挤提了。《纽约》杂志说:“倒账所造成的财产净值危机越大,银行的经济就越弱。所有银行的财产净值若枯竭,破产(或倒闭)就随之而来。”

      今日有越来越多的银行处于这样的困境——太多贷款变成倒账,以致资金不足以弥补。举出的原因很多:石油危机,贸易限制和贸易赤字,经济走下坡,利率不稳,资金溜走,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商业不景,过度放宽的贷款政策,商业破产,剧烈竞争,放宽规定——甚至无知和愚昧。

      继续生存的方法是有的——在理论上。重新调整还款时限,延长贷款期,乃是被人再三运用的方法。另一方法是列出贷款的总值,虽然归还本金的希望微乎其微。许多时银行采用的策略是贷出多点金钱,使欠债者能付出利息。

      这一切方法在近期常被各银行采用以应付第三世界的欠账,许多人认为这是国际银行制度的最大威胁。据世界银行调查透露,百多个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总额在1985年已达9,500亿美元,翌年又增加了百分之4.6。这个数字虽然已过于庞大,但预料在1986年末更可能增至1万零100亿之巨。原因何在?因为许多国家不但无力还债,而且要求延期和多借一点。考虑到债额的庞大,各银行不得不顺应其要求。正如有人说:“我欠你一元,我就受你支配;我欠你一百万元,你就受我支配。”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