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驱除孤寂警醒!2004年 | 6月8日
-
-
驱除孤寂
孤寂的感觉是强烈的,要驱除它谈何容易。怎样才可以驱除孤寂呢?有些人能够排遣这种愁绪,他们有什么良策呢?
应付寂寞
海伦a喜欢独自作一些决定,但她知道孤立自己是不好的。她小的时候,很少跟父母沟通。由于无法引起父母对自己的关心,海伦索性不踏出房间半步。她说:“我患上了饮食失调症,终日愁眉深锁,心里想,‘既然父母对我不闻不问,我又何必理他们呢?’所以我想,不如结婚吧,结婚应该是治疗空虚寂寞的好方法。但当我想找个人结婚时,我又想,‘这岂不毁了别人一生,那怎么行呢?我得弄清楚自己到底想怎样!’于是我向耶和华祷告,寻求他的帮助,把内心的苦恼一五一十向他倾诉。
“我从圣经找到一些教我深感安慰的经文,例如以赛亚书41:10说:‘你不要怕,因为我与你同在。你不要四顾张望,因为我是你的上帝,我要使你坚强。我必定帮助你,也必定用正义的右手扶持你。’对我这个有父亲跟没父亲一样的人来说,这节经文非常重要。现在我时常研读圣经,也向天父祷告。我学会了怎样应付寂寞。”
亲人去世,不但叫人悲痛莫名,孤寂感往往也随之而至。16岁的路易莎讲出她痛苦的感受:“我五岁时爸爸就死了,我转而寄望奶奶,以为可以得到安慰;但我却一点儿也不觉得她爱我。就这样,在我最需要温暖的童年,也没得到什么安慰。后来在八、九岁时,我还自杀过三次。因为我想如果我死了,对家人来说应该会比较好,妈妈要独力扶养我和三个姐姐,实在太辛苦了!之后我们碰见耶和华见证人并开始学习圣经,有一对年轻夫妇很关心我。他们不时对我说:‘你对我们很重要,我们不能没有你。’那句‘我们不能没有你’真是一剂强心针。有时候,我心中有千言万语,不知怎样表达,就拿《守望台》或《警醒!》来阅读,我为此感谢耶和华,我读的时候,常感受到他的爱。今天的我已转变了许多,我开朗得多了,悲也好,喜也好,都能把内心的感觉向妈妈吐露。有时我也想起以往的事,但我不会再自杀了,也不会再把感觉藏在心中,不让家人知道。我时刻都记得大卫在诗篇所写的话:‘为了我的弟兄和朋友,我要说:“愿平安在你当中。”’”(诗篇122:8)
玛莎是个失婚妇人,22年来一直独自把孩子带大。她说:“每次想到婚姻失败,就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寂寞得很难受。”玛莎怎样克服这些感觉呢?她说:“我看出处理这类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马上向耶和华诉说自己的感觉。祷告的时候,我感到自己不再是独自一人了。耶和华比我更了解我自己。我也问自己,可以怎样关心别人。从事全时传道工作,可以帮助我克服失败的感觉。我向人传讲上帝的王国,让他们知道王国会带来的福分,但我看出聆听的人总认为情况不会有所改善,他们毫无希望;而我却有圣经的希望,因此有充分的理由,要继续生存和奋斗下去。”
艾尔芭现在93岁,她唯一的女儿是个海外传道员,奉派到另一个国家服务。艾尔芭怎样克服孤寂感呢?她说:“女儿和女婿接获邀请,到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受训时,看他们那副喜上眉梢的样子,我也很替他们高兴。后来,当他们接到委派时,我竟开始有些自私的想法。他们就快不在我身边了,真使我感到沮丧。我觉得自己的处境好像士师记11章记载的耶弗他,要跟自己唯一的女儿话别。我一边哭,一边向耶和华祷告,求他宽恕。其实他们无论在哪里服务,都会跟我保持联络,我知道女儿和女婿都很忙,但他们还是常常抽时间写信给我,让我知道他们传道的种种经历。我总是把他们的信一读再读,就好像我们每个星期都会见面谈话似的,我为此衷心感激耶和华。不但如此,会众的长老也很关心我们这些老弱之辈,总是再三确定有人接送我们参加聚会,并且照顾我们的需要。弟兄姊妹就好像我从耶和华那里收到的礼物。”
你也可以驱除寂寞
无论你年轻或年长,已婚或独身,是孤儿或是父母俱在;也无论你是否失去过亲人,抑或有别的原因让你感到寂寞,你都能够驱除这种感觉。乔卡蓓德是个18岁的女孩,她的父亲离家远走高飞,留下一家六口无人照顾。她说:“要把自己的感觉说出来!这样做很重要。要不然,谁知道你心里在想什么呢?”她建议:“不要老是想着自己的难题,去找别人谈谈,但不要向年轻的人求救,因为他们的情况可能比你更糟,要向成熟的人求助才对。”之前提到的路易莎说:“你也许万念俱灰,但衷心地向耶和华祷告能助你脱离困境。”乔治曾经历丧妻之痛,他以过来人的身份谈到自己怎样度过寂寞的岁月,他说:“最重要就是不要放弃自己;关心别人也会使日子过得更容易些。我们跟别人谈话时,要是有体恤之心,就会谈得更深入,更清楚认识别人的优点。”(彼得前书3:8)
驱除孤寂的方法有很多,但会不会有那么一天,人类不会再有孤寂的感觉呢?如果真的这样,事情会怎样发生呢?下一篇文章会回答这些问题。
[脚注]
a 不是真名
[第8页的精选语句]
“你也许万念俱灰,但衷心地向耶和华祷告能助你脱离困境。”——路易莎
[第7页的附栏或图片]
驱除寂寞的方法
◼ 要知道别人也尝过寂寞的滋味,世事会变,你的处境也会变。
◼ 不要对自己期望过高。
◼ 要满意目前的处境。
◼ 要留意饮食均衡、经常运动,和有充足的睡眠。
◼ 独自一人的时候,不妨动动脑筋,找些有趣的事来做,或学习些新技能。
◼ 不要凭自己过去的经历去判断别人。
◼ 要珍惜友谊,欣赏朋友的特色。要作一番努力,结交良朋益友。也要向年长、经验丰富的人求教。
◼ 为别人做点事,让别人感到需要你,是克服寂寞的灵丹妙药;例如向人微笑、说句仁慈的话,或跟别人谈谈一点圣经的有趣资料。
◼ 避免对电影、电视明星想入非非,也不要把网上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当作梦中情人。
◼ 如果你已婚,不要期望爱侣能完全明白你的感受,时时与你分忧。要学会互谅互让,甘苦与共。
◼ 要改善跟别人交谈的能力,也要留心聆听别人所说的话。尝试把话题引到别人身上或他们有兴趣的事上。表现怜恤之心。
◼ 要承认自己感觉寂寞,向成熟的朋友倾心吐意。不要憋在心里,愁锁双眉。
◼ 不要喝太多酒,或甚至要滴酒不沾。借酒消愁不是好方法,酒醒后问题依然存在。
◼ 不要骄傲自大。别人要是冒犯了你,要乐于宽恕,并跟他们重修旧好。对人不要戒心太重。
-
-
再也不觉得寂寞了警醒!2004年 | 6月8日
-
-
人类最好的朋友莫过于耶和华上帝。使徒保罗谈及耶和华说:“他是慈悲的父亲,也是赐一切安慰的上帝。我们遭遇各样患难的时候,上帝都安慰我们”。(哥林多后书1:3,4)他的仆人若遭遇苦难,耶和华也会感到忧伤。他满有体恤之心,“深知我们的本质,记得我们不过是尘土”。(诗篇103:14)耶和华上帝既仁爱宽厚,又对人类关怀备至,你不是对他满怀感激,很想亲近他吗?
耶和华扶持孤寂的人
上帝许多古代的仆人都曾感觉孤单无助。但他们都得到耶和华的扶持和安慰。例如,耶利米年轻时就已蒙召做先知。在40个圣经执笔者中,最常表达自己感受的,也许就是耶利米。当耶和华首次委任他做先知时,他害怕自己能力不足。(耶利米书1:6)耶利米需要全心依赖耶和华,才能尽忠职守。无疑,耶和华与他同在,“好像可畏的勇士”,大力支持他。(耶利米书1:18,19;20:11)
在耶利米之前大约三百年,耶洗别王后听到拜巴力的先知被处死后,发誓要把以利亚置诸死地。于是以利亚被迫逃亡,走了450公里,到达西奈半岛的何烈山,进了一个洞穴,就在那里过夜。耶和华问他:“以利亚,你在这里做什么?”他回答说,在以色列全地,惟有他还是敬拜耶和华的,为耶和华大发热心的先知,只剩下他一人。但耶和华向他保证,他不是孤立无援的,还有耶和华与他同在。而且,以利亚更料想不到,还有7000个以色列人也跟他一样,没有向巴力屈膝。耶和华安慰他,使他的信心大受强化。耶和华也打动以利亚,鼓励他继续尽忠职守,不要半途而废。(列王纪上19:4,9-12,15-18)有时我们也会像以利亚一样,感到孤寂难受,或觉得一无是处。这时也可以求耶和华赐力量给我们。基督徒长老明辨事理,可以安慰忠心的同工,帮助他们看出,他们也为上帝的工作作出不少贡献。(帖撒罗尼迦前书5:14)
除了以上的事例,还有其他的例子,可以让我们看出,耶和华乐意扶持孤寂悲伤的人,并且给他们爱与关怀。“耶和华要做被欺压者的高垒,就是苦难时的高垒。”(诗篇9:9;46:1;那鸿书1:7)
耶稣对别人的处境感同身受
耶稣富于感情,因为他效法耶和华,而他总是恰当地表露出自己的感情。他的好榜样实在令人钦佩。一次,耶稣在拿因城遇到一队送殡行列。路加报道耶稣当时的反应说:“刚巧有人抬着一个死人出来,死者是个独生子,……主一看见她,就动了怜悯的心,对她说:‘不要哭。’他上前按住担架,担抬的人就站住。耶稣说:‘年轻人,我吩咐你起来!’死者就坐起来,开口说话,耶稣把他交给他的母亲。”(路加福音7:12-15)耶稣充满怜悯,深刻感到寡妇丧子之痛,就把她的儿子复活过来。试想想,耶稣所做的事让寡妇多么喜出望外!她不再是孤苦伶仃的了。
我们可以确信,耶稣“能体恤我们的软弱”。公义的人要是感到孤寂,耶稣一定会深深同情他们的苦况。没错,耶稣“叫我们蒙慈悲,获得分外恩典,作为合时的帮助”。(希伯来书4:15,16)我们若效法耶稣,就会对悲伤、孤寂的人怀有怜恤之心。我们乐意助人,就不会那么容易感到寂寞。可是,寂寞的感觉要是挥之不去,我们还可以向另一个途径求助。
耶和华的话语助人克服寂寞
许多人留意到,“借着圣经所带来的安慰,可以怀有希望”。上帝的话语提供不少实用的建议,能够帮助我们克服寂寞。(罗马书15:4;诗篇32:8)例如,上帝的话语劝勉我们“不要自视过高”。(罗马书12:3)我们可能要在思想上作出调整,才能把这个忠告实践出来。我们养成谦卑的美德,对自己的能力有实际的看法,就能够在期望方面保持平衡合理。上帝的话语也勉励我们要对别人表现亲切的关怀。(腓立比书2:4)友谊之道是在于双方互助互爱。你乐于关心人,别人也会乐意关心你。与别人同享交谊,会使我们活得更满足、更有意义。
圣经也提醒基督徒“不要放弃聚会”。(希伯来书10:24,25)所以我们要从事有益的活动,例如经常参加耶和华见证人举行的聚会。毫无疑问,基督徒聚会不但造益我们的身心,还能促进属灵健康。跟别人谈及上帝王国的好消息也是赏心乐事,使我们的生活充满有益的活动,而且使我们的思想集中在有益的事上。我们的信心得到强化,希望也能够保持鲜明。(以弗所书6:14-17)
要借着祷告亲近耶和华。大卫劝勉我们说:“你要把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扶持你;他永不让义人动摇。”(诗篇55:22)研读上帝的话语,会使你欢欣快乐。(诗篇1:1-3)当孤寂的感觉涌上心头时,就要沉思上帝的话语,想想耶和华怎样关怀爱护人类。诗篇的执笔者说:“我极其忧郁,好像伏于尘土;求你照你的话语保全我的生命。”(诗篇119: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