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渴望被爱警醒!2006年 | 3月
-
-
渴望被爱
很久以前,在现今土耳其境内的一座城市里,住着一个名叫利亚的姑娘。利亚相貌平平,妹妹拉结却风姿绰约、美丽动人。
拉结遇到一个男子,男子十分爱她。为娶拉结,男子甚至愿意为她的父亲工作七年。然而在婚礼那天晚上,父亲却用利亚替换了妹妹。我们不知道利亚对于父亲的阴谋有何感想,但她一定知道,如此做法绝非婚姻的理想开端。
新婚丈夫一发现真相,立刻提出了抗议。父亲辩解说,本地的习俗是先嫁大女儿。结果,利亚被父亲用欺诈手段嫁给了一个男子,这个男子的初恋情人却是与利亚同配一夫的妹妹。利亚看到妹妹得享丈夫许多的宠爱,必定黯然神伤。利亚没有浪漫的恋爱经历,至于婚礼,即便有些幸福的回忆,恐怕也是聊以自慰。利亚必定渴望像拉结那样被人爱着,无奈却事与愿违;她很可能自觉没人爱也没人疼。a
今天很多人对利亚的处境多多少少都能感同身受。我们人人都有强烈的需要,就是想去爱别人,也为人所爱。也许我们渴望拥有深爱我们的配偶,我们也渴求感受来自父母、孩子、手足、朋友的爱。像利亚一样,我们可能看到别人有人疼爱,而自己却得不着爱。
从婴孩时期我们就听到许多浪漫的故事,俊男美女堕入爱河,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爱被歌手浅吟低唱,也为诗人歌颂赞美。然而,一名探究爱这个题材的研究员指出:“几乎没有一项活动或事业像爱一样,起头让人抱有如此大的希望和期待,但到头来却往往叫人失望。”事实的确如此,往往是关系越亲密苦恼越大,得到的不是长久的快乐,而是深远的痛苦。在有些国家,约有百分之40的婚姻以离婚收场,还有不少夫妻虽然没有离婚,却也同床异梦。
-
-
真爱为何难寻?警醒!2006年 | 3月
-
-
真爱为何难寻?
关于罗曼蒂克的爱,世上并不缺乏建议。医生和顾问予人指导;电视上的访谈节目也常常探讨这个问题。
网络上有无数的网站宣称能够予人关于爱的启迪,上面可能说,你在该网站上能够发掘“令人着迷、叫人难以置信的秘密”,可以师从“职业媒人”、“人际关系专家”和“爱情顾问”,更不用说还有精神治疗师、心理学家和占星家了。
爱的主题使人买下许许多多的书籍和杂志,其中一些许下不着边际的承诺。譬如,有一本书声称会透露秘诀,“如何让所有人都爱上你”。另一本书则表示要教你如何“在一个月之内找到完美的伴侣”。如果你嫌一个月的时间太长,还有一本书声称,你能在“不到90分钟的时间之内”使某人永远爱你。
这些承诺大都需要人付出代价,不少人更要付出双重代价。他们付出金钱寻求指引,然后,当这些所谓的忠告露出破绽、事情发展不能尽如人意时,他们又要付出情感的代价。这样的例子可以说比比皆是。
然而,有一本书提出的建议却从不会叫人失望。不仅如此,书中对这个话题的讨论诚实坦率,从未做出哗众取宠的声称,从不许下脱离现实的承诺。尽管此书写于很久以前,其中的劝告却永不过时。这本书的作者拥有无可匹敌的智慧以及无与伦比的爱心。馈赠给我们的这本独特的书就是圣经,也许你已经有一本了。无论我们处于何种际遇,生于何种背景,圣经都能给予我们所需的关于爱的指引,而且完全免费。
-
-
真爱为何难寻?警醒!2006年 | 3月
-
-
虚幻抑或现实?
大多数人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媒体的影响。一个研究员写道:“我们的流行文化出现了一个深入民心的模式,就是以童话故事的形式描写性、爱、浪漫情怀等题材。这种文化无孔不入,渗进了电影、电视、书刊、杂志、电台音乐、唱片、广告,甚至新闻里,打从我们年幼的时候起,就无情地俘掳了我们。”她继续写道:“大众传播媒介对性、爱和浪漫情怀的刻画,大都激起或强化了脱离现实的期望,叫大多数人无法完全摆脱。这使我们对自己、对现实中的配偶都不满意。”
的确如此,绝少书刊、电影和歌曲能够准确阐明什么是爱。毕竟这些媒体的目标主要是娱乐人而非教育人。结果,作家就批量生产幻想与浪漫相结合的作品来让自己发财。可悲的是,人很容易把幻想和现实混为一体。因此,当跟恋人或配偶的关系比不上小说人物的情感关系时,人们常常觉得大失所望。那么,怎样区别幻想与现实呢?怎样辨明媒体虚构的浪漫和真正的爱情呢?请考虑以下一些对照。
童话色彩的爱与真正的爱情
不论书刊也好,电影也好,戏剧也好,爱情故事的演绎方法或许不同,但基本的套路是大同小异的。英语《作家》杂志指出:“许多描写浪漫爱情的作品都很老套。这是有原因的。一个男子遇上一个女子,然后失去了她,最终又得回这个女子——不论故事发生的背景或时代如何,这是一个屡试不爽而又令观众百看不厌的模式。”让我们进一步分析一下这个模式。
男子遇上女子:英俊的王子遇上了漂亮的女子,然后双双堕入爱河。一个名成利就的作家向那些想写爱情小说的人建议说:“从男女主人翁第一次目光相遇,就要让读者清楚看出,这一对儿彼此相属。”
一见钟情的观念反映了一种想法,就是真爱只是一种感觉,是一种无法抗拒的感情:一旦遇上了命中注定的那一位,就把你俘掳了。这样的爱产生于刹那之间,几乎不需要付出努力,也不需要深入的了解。然而,真爱并非只是感觉而已。感情固然是要有的,但是真爱还需要适当的滋养和维系,也受着道德标准和价值观所支配。这样,人际间这种最深刻的关系才能越来越紧密。(歌罗西书3:14)
此外,认识另外一个人是需要时间的。以为自己一眼就发现了完美的伴侣,不过是幻想而已,幻想往往破灭而导致失望。不仅如此,假使你很快就认定自己找到了真爱,或许会对负面的证据视而不见。在汹涌的激情影响之下产生的强烈直觉不会帮助你选择一个合适的配偶,所以要慢慢来。事实上,无数研究表明择偶不智会给人的工作表现、身心健康甚至寿命带来负面的影响。
男子失去女子:一个邪恶的伯爵绑架了这个漂亮的女子,然后逃离了城堡。王子踏上了寻找女子的危险旅程。美国爱情小说作家协会的一位发言人说:“爱情故事的主要情节必须涉及两个人相爱,几经波折,爱情才会开花结果。”读者们都知道,在大多数的小说里有情人终成 眷属。障碍往往都来自两人以外,但终究会被克服。
在现实生活中,问题往往既来自外界,也发生在两人之间。问题可能源自金钱、工作、亲戚或朋友。当一个人达不到另一个人的期望时,问题也会产生。在小说人物身上,缺点往往是微不足道的,现实生活却常常并非如此。此外,真爱也不会让我们毫不费力地就克服种种考验,或者克服观点、背景、愿望和个性方面的差异。其实爱还包含了合作、谦卑、温和、耐心和坚忍,这些特质不是自自然然或轻而易举就会有的。(哥林多前书13:4-7)
男子寻回女子:王子救回美丽的公主,把伯爵流放了。两人结婚,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一位爱情小说的编辑向练笔者建议说:“你需要这样一个圆满的结局。……两人从此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样的结局让读者觉得满足。”这就是为何爱情小说几乎从不对主人翁的婚后生活做任何描述的原因。婚后两人的感情或许会受到意见不和,以及其他许多难题的试炼。离婚率统计显示,许多婚姻最后都没能通过这些试炼。
的确如此,童话故事里的爱情相对来说比较轻松;真爱却需要付出努力。明白二者之间的差别,你就能免受幼稚、脱离现实的期望所伤害,也不会因仓促做出承诺而后悔。
-
-
真爱为何难寻?警醒!2006年 | 3月
-
-
[第6页的附栏或图片]
爱情小说的男女主角
在美国,爱情小说每年的销售额超过10亿美元,大约一半的平装本小说以爱情为主题。根据美国爱情小说作家协会发表的统计数据,女性约占爱情小说读者的百分之90,她们最希望看到的男主角的三大特征是身形矫健、仪表堂堂、才智过人,最喜欢的女主角的三大特征则是天资聪颖、个性爽朗、魅力难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