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在上帝面前获得公义地位——方法如何?
    守望台1986年 | 6月1日
    • 基督新教徒的观点

      16世纪初期,天主教会滥售赎罪券而引起了基督新教的宗教改革。1517年,天主教修士马丁·路德在德国威顿堡的教堂门外张贴了95篇论文攻击这项安排。可是,路德与天主教官方教义之间的冲突其实远超过这项安排。冲突牵涉到天主教会对称义问题的整个主张。《天主教辞典》证实这一点说:“宗教改革期间,天主教徒和基督新教徒对于罪人在天主面前称义的方法各持己见,这成了他们彼此之间的主要争论点。‘这个道理’(意即惟独因信称义的道理)‘若不能成立,’路德在他所著的《餐桌闲谈》一书中说,‘我们便完了。’”

      路德所说的‘惟独因信称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身为天主教徒,路德获悉人在天主面前称义牵涉到领洗、个人的功绩和善工,以及由教士施行的赎罪圣礼。教士会听教友告解、批准赦罪,并规定后者执行可能包括自我惩罚的赎罪方法。

      为了与上帝和好,路德穷究罗马天主教教义中一切有关称义的资料,包括斋戒、祷告和自我惩罚在内,可是仍然一无所获。在失望之余,他一次复一次的阅读诗篇和保罗的书信。最后他心安理得地断定,人得以在上帝面前称义不在乎个人的功绩、善工或所作的赎罪安排;反之,人惟独借着信心才能称义。路德对“惟独因信称义”的见解如此热心,以致他在将罗马书3:28译成德文时把“惟独”一词加在“信”一字之前!b

  • 在上帝面前获得公义地位——方法如何?
    守望台1986年 | 6月1日
    • b 路德也对雅各的书信是否属乎圣经正典一事表示怀疑,因为雅各书第2章声称信心没有行为是死的;他认为这与使徒保罗所说人“不是因行为”称义一事互相矛盾。(罗马书4:6)路德看不出保罗所说的行为其实是指墨守犹太律法的行为而言。——罗马书3:19,20,28。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