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守》92 12/15 24-28页
  • 在比利时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你选择的内容没有影片。

抱歉,加载影片时出现错误。

  • 在比利时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 小标题
  • 采取主动,带来成果
  • “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
  • 语言的挑战
守望台宣扬耶和华的王国-1992年
《守》92 12/15 24-28页

在比利时接触“各式各样的人”

使徒保罗提醒他的受膏基督徒同工,上帝的旨意是要“各式各样的人得救,并且对真理获得确切的认识”。为此,他们应向上帝祈求,使自己可以“过安宁、平静的生活”,从而能够将王国的好消息传给所有愿意聆听的人。——提摩太前书2:1-4,《新世》。

今日,将好消息传给“各式各样的人”一事对比利时的耶和华见证人来说别具意义。自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这个面积跟坦噶尼喀湖或半个密歇根湖相当的细小国家在种族和文化结构方面起了很大的转变。除了传统的三个社群——佛兰芒(荷兰)、法国和德国——之外,如今比利时还有许多不同语言文化的群体,包括阿拉伯人、土耳其人、印度人、中国人、菲律宾人、非洲人、美国人……。据估计,在比利时境内,每10个人便有一个是外国人。

因此,比利时的见证人也像他们普世的基督徒同工一样,在传好消息给“各式各样的人”方面面对挑战。在这个群集了五湖四海的人的国家里,传道工作是怎样进行的呢?耶和华见证人怎样跟一些在文化和宗教背景方面彼此完全不同的人沟通呢?这些人对圣经信息的反应又如何?

采取主动,带来成果

能够向“各式各样的人”谈论王国的好消息无疑是一项愉快而欢乐的体验。上帝王国的宣扬者不论在烦嚣的街道上、市场内、公共交通工具上及逐户传道时都会遇见许多不同国籍的人,他们只需主动一点便很容易跟这些人打开话题,而且往往会收到报酬丰富的成果。

一个见证人带着友善的微笑在巴士站主动跟一位非洲裔女子攀谈。这位女子很快便表示自己很高兴听见上帝王国的信息,她渴望认识更多圣经知识。她接受了《守望台》和《儆醒!》杂志,并留下地址给见证人。见证人答应尽快探访她,但这女子却提出异议说:“不!不!我们约定一个时间吧,好让我在家里等候你。”

三天之后,见证人准备回去探访这位女士,却发觉自己丢了对方的地址。幸好她记得对方住在哪一条街,于是她查看街上每个住户的名字,看看哪一户人家有非洲人的名字。她行至街尾仍未能找着。她失望极了!就在她准备离开之际,那位非洲裔女士忽然站在她跟前,而且刚巧是约定的时间!于是大家便开始了一个家庭圣经研究。

当地五花八门的习俗、信仰及传统又如何?例如,遇上印度教徒该怎么办?一位先驱传道员记得《根据圣经而推理》一书曾指出:“与其试图与人讨论复杂的印度教哲学,[不如]提出圣经所含的令人满足的真理。……他的道所含的清晰真理会打动那些饥渴慕义的人的心。”

这位先驱传道员便曾按照上述的提议跟一个印度籍妇人嘉雪交谈。嘉雪接受了一个圣经研究,并有稳定的进步,不久她更将自己所学的告诉所有朋友。有一天,先驱传道员遇见一位大使的妻子,对方问她说:“你是教嘉雪圣经的那一位吗?”然后她说:“嘉雪真是一位出色的教师!她传讲的许多道理都令我心悦诚服。她是印度教徒,反倒过来教我这位天主教徒认识圣经,这真是难以想象!”她的话令先驱传道员感觉多么意外!

你若遇见菲律宾人,你会立即看出他们大都热爱圣经。菲律宾人热情亲切、慷慨好客,所以传道员不难跟他们展开交谈。有一位菲律宾女子爽快地留下了两本杂志,但鉴于她是个天主教徒,她便将杂志弃掉。数星期后,她又接受了两本杂志,但这次她将杂志放在手袋里。一天晚上,她很想找点东西读读,于是便四处找一些有趣的读物,最后她找到那两本杂志。她起先犹豫了一会,后来便开始看这些杂志,并且越看越有兴趣。此后不久,一位见证人上门探访,这个女子向她提出了许多问题。这是她头一次有机会将自己天主教的信仰与圣经作一比较,见证人提出合乎逻辑及以圣经为根据的解释,使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终于找到了真理。

“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

许多外籍居民不是由于经营生意,便是由于在150间大使馆之一或在欧洲共同体委员会任职而侨居比利时。他们大都仅居留数年便离去,所以向他们作见证及与他们研读圣经起初看来并不会有什么成果。但圣经提醒我们说:“当将你的粮食撒在水面,因为日久必能得着。”(传道书11:1)事实上,这样行很多时会有出乎意外的奖赏。

这正是一位美国妇人的经历。一位见证人定期向她分发杂志。后来见证人向她指出经常研读圣经的价值,并且提议与她开始一个圣经讨论。妇人接纳了提议,并且进步得很快。她不久便看出纯真宗教与伪宗教的分别,于是将家中所有的宗教肖像抛掉。后来她要回美国了,这是否意味到她的灵性进步就此告终呢?跟她研读圣经的见证人后来接到美国一位见证人的电话,告诉她该妇人仍继续研读圣经,并且已将自己的一生呈献给耶和华上帝而受了浸。试想象当时见证人感到多么欣喜和意外!事实上,当时这位妇人更投入了辅助先驱传道员的行列。

上文谈及的印度籍妇人嘉雪及菲律宾裔女子的情形也一样。嘉雪返回印度之后,她和丈夫继续研读圣经,最后两人都献了身给耶和华,并且参与传道工作。由于他们所住的地区并没有其他见证人,他们便开放自己的家供会众书籍研究班之用。嘉雪在健康情况许可下尽量常作辅助先驱。她主持了六个家庭圣经研究,一共有31人参加讨论。同样,那位菲裔妇人返回美国之后亦继续进至献身受浸的地步,并且成为一位正规先驱。由于弟兄们不断向区内的人传道,比利时的王国传道工作获得不少这样的快乐成果。

语言的挑战

为了执行向“各式各样的人”传道的使命,当地的分社办事处储备了超过一百种语言的书刊。目前比利时分别有十种语言的会众。在国内341群会众当中,有61群是说外国语的;在2万6000名王国宣扬者当中,有5000名是外籍传道员。有一群会众甚至拥有来自25个国家的男女。试想象这么多不同种族文化的人:一同参加聚会是一件多么有趣的事!然而,弟兄中所存的爱心和团结正是真正基督门徒的一项有力明证。——约翰福音13:34,35。

由于在比利时有许多说外国语的居民都需要听见好消息,有些传道员遂毅然接受挑战去学习一些难学的语言,诸如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和华语。他们的努力获得了丰富的酬报。

那些在阿拉伯居民当中传道的见证人发觉,他们很多时可以借着强调圣经的实用价值而激发对方的兴趣。一位王国宣扬者曾与一位阿拉伯裔教授作了一次很有意思的讨论,但在此之后有三年之久传道员均无法找到他。可是传道员并没有气馁,他决定留下一张便条给这位教授,上面写上了一些圣经问题。结果这张便条激发了教授的兴趣,于是他愿意对圣经作一番客观的查考。教授对自己所学到的圣经知识十分赏识,以至他和妻子——两者都是回教徒——都乐意拨出几个晚上一起阅读圣经。

为数众多的中国人聚居在比利时各大城市里。为了帮助这些人认识真理,传道员除了要应付语言上的隔膜之外,还要克服另一个障碍。大部分中国人若非不相信上帝是创造者,就是不接受圣经是上帝的话语。然而,他们大都对圣经感觉好奇,想知道是怎样一回事。他们爱阅读,所以往往仅花数天便将传道员留下的圣经书刊(甚至圣经的大部分)读上一遍。他们若是心地正直的人,便会受到上帝话语的力量所感动。

一位中国女子发觉很难接受万物有创造者的观念。但见证人跟她作第二次研读的时候,她不禁热泪盈眶,说:“现在我相信耶和华上帝了。因为如果圣经是由40位不同的执笔者在一段超过1600年的时期写成,而主题竟又完全首尾一贯,就必然是耶和华上帝指挥写作的了。这个想法的确非常合乎逻辑!”

一位见证人在电车上上前跟另一位中国女子打招呼,后者问见证人说:“你是个基督徒吗?”然后她表示自己对那些自称基督徒的人感到非常失望,因为他们当中充满了矛盾。见证人认同她的看法,但却指出圣经本身是没有矛盾的。这时女子恰好要下车,便留下地址给见证人。后来见证人上门探访她,她嚷道:“早知如此,我在一年前便乘电车了!”见证人不大明白她的意思。她解释说:“这是我头一次乘电车上大学。你知道吗,我白白浪费了一年的光阴!”虽然她在几个月后便要踏上归途,她仍因自己可以在回国前研读圣经而感到欣慰。

类似的经验使比利时的见证人学到一个教训。圣经说:“早晨要撒你的种,晚上也不要歇你的手,因为你不知道哪一样发旺;或是早撒的,或是晚撒的,或是两样都好。”(传道书11:6)他们为了克服语言、习俗及传统等障碍而作的努力的确卓有成效。最重要的是,人们对真理作出令人鼓舞的回应,充分证明上帝是“不偏待人的。原来在各民族中,凡敬畏他而行义的,都蒙他悦纳”。——使徒行传10:34,35,《新译》。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