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拉维1999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山雨欲来
60年代初期,马拉维的国家主义浪潮日益高涨。马拉维跟英国达成协议,在1964年中期,大选之后,马拉维会获得完全自治。与此同时,班达医生成为殖民地内部的总理。大选之前,政府把1963年12月30日至1964年1月19日定为选民自愿 登记的日子。
这时马拉维的耶和华见证人才发现,自己已被迫卷入一场斗争里。《旧金山考察家报》(美国出版)后来把这场斗争描述为“一场宗教战争。……这是一场单方面的战争,是暴力与信仰的角斗”。耶和华见证人并不是宣战的一方。他们听从圣经的教训,对世俗统治者表现尊重,而且忠实纳税。(路加福音20:19-25;罗马书13:1-7)可是,既然耶稣基督说他的跟从者“不是世界的一部分”,耶和华见证人严守中立,绝不介入列国的战争和政治事务里。——约翰福音17:16;使徒行传5:28,29。
选民登记的热潮席卷全国,但见证人行使公民应有的权利,不 登记成为选民。可是党官员一留意到他们严守中立,猛烈的迫害就爆发了。他们用尽办法要迫使见证人改变初衷,购买党员证。在这段期间,分社接获报告,有百多间王国聚会所和千多个弟兄的住宅被焚毁或拆掉。数以百计的农田和粮仓被人付之一炬。令人难过的是,许多耶和华见证人的家庭因此变成一贫如洗、无家可归。有些见证人逃到邻近的莫桑比克。许多人惨遭毒打,其中包括周游监督肯尼恩·钦巴扎在内。钦巴扎弟兄经历了这次虐待之后,不出几年就死了;显然他的死跟当时所受的重创有密切关系。
在试炼下保持忠诚
弟兄姊妹在迫害下保持忠诚的例子很多。例如,有两位姊妹住在离布兰太尔不远的地方,她们合共有11个儿女需要照顾。她们的丈夫对政治势力屈膝,买了党员证。现在姊妹也遭受压力,要迫她们购买党员证。她们断然拒绝。党官员告诉她们,他们会在第二天回来,看看她们有没有改变主意。不出所料,第二天早上有一大群人前来抓住她们。由于拒绝购买党员证,她们被人带到公众广场,这些人扬言要强奸她们,后来只是把她们痛打一顿。两位姊妹始终站稳立场。她们获准回家,但第二天又被带到广场去。这次她们被人脱光衣服,在群众面前遭受毒打。虽然这样,两位姊妹仍旧不肯妥协。
迫害她们的人于是改变策略。他们说:“我们打了电话给你们的办事处,跟约翰松、麦勒基和马法班纳通过话。他们说,你们应该各自买党员证,因为他们自己已经买了,[马拉维]其他所有耶和华见证人也买了。在全个国家,只有你们两个还没有买党员证。现在你们最好快点买。”两位姊妹回答说:“我们惟独事奉耶和华。如果分社的弟兄购买党员证,这件事并不会影响我们。即使你们杀了我们,我们也绝不妥协!”(可参看罗马书14:12。)最后,他们释放了两个姊妹,让她们回家。
这两位谦卑忠信的姊妹连写读能力都没有,但她们深爱耶和华和他的律法。诗篇56:11正好道出她们的坚定立场:“我倚靠上帝,必不惧怕。人能把我怎么样呢?”
设法阐明自己的立场
严重事件接二连三地发生,社方设法促请官方制止这些迫害。弟兄联络总理办事处,班达医生同意在1964年1月30日跟他们会面。这次,杰克·约翰松根据罗马书13章解释耶和华见证人的中立立场。总理看来对他们的话颇有好感。约翰松弟兄离开时,班达医生还向他致谢。
但仅四天之后,姆兰杰地区有一群见证人遇袭。埃拉顿·姆瓦尚德惨遭谋杀。有人向一位年长姊妹莫娜·姆维瓦乌拉射了一支箭,箭穿过她的颈项;她倒在地上,无人理会。异乎寻常的是,这位姊妹竟然活过来;她的口供终使不法之徒绳之以法。分社听到这宗骇人事件之后,立即发紧急电报给总理办事处。
结果,1964年2月11日,哈罗德·盖伊、亚历山大·马法班纳陪同杰克·约翰松第二次跟班达医生和两个官员会面。不过,这次会面的气氛却跟上次完全两样。班达医生一面举起手上的电报,不停挥动,一面说:“约翰松先生,你给我发这样的电报究竟是什么意思!”弟兄心平气和地向总理解释见证人的中立立场,同时重申他们会服从马拉维的律法。可是总理和两位同僚却认为耶和华见证人故意挑起纷争,激怒攻击他们的人。这次会面的结果令人失望。官方把国内的混乱情况归咎于耶和华见证人。他们甚至恐吓约翰松弟兄,声言要把他立即驱逐出境。然而,看来最令班达医生生气的,是两名官员的颟顸无能;他们无法提出充分证据,证明耶和华见证人挑起争端。
值得注意的是,在姆瓦尚德弟兄被杀后的一次聆讯中,代理法官埃梅祖卢说,他找不到证据,证明政府声称耶和华见证人挑激攻击者一事有什么根据。法官说:“我找不到任何挑激别人的证据。诚然,耶和华见证人决心传扬自己的信仰,力图使人成为信徒;但他们也敏于履行自己的公民责任;政府要求他们做的事,他们都一一遵从。……惟一的例外是,他们不肯加入任何政党。”
选民登记的紧张慢慢平息下来,总理向国民呼吁,要维持国家的和平与安宁。他说:“不要为难那些欧洲人、警察、印度人,甚至耶和华见证人。原谅他们好了!”1964年7月,尼亚萨兰在异常兴奋的气氛下成为独立的共和国,并易名为马拉维。迫害终于停止;但暴民已夺去了耶和华手下八个仆人的性命。
-
-
马拉维1999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
情况急转直下
基思·伊顿和妻子安妮上了一个简短的语言课程之后,就被派从事区务工作。起初,他们很高兴获得肯尼恩·钦巴扎一家的仁爱协助。年纪轻轻的马伊巴每逢跟伊顿弟兄一起传道,他总爱为伊顿弟兄拿见证袋。
1967年4月,帕隆贝区的坦博村举行环务大会,伊顿弟兄负责主持这个大会。他从电台听到一个令人不安的广播。班达医生指控耶和华见证人蓄意挑激党官员和青年运动分子(称为马拉维青年先锋队和马拉维青年团)。电台广播还声言见证人不但自己拒绝购买党员证,还游说别人同样行。
像在1964年一样,政府再次大力推行党员证。虽然购买党员证是自愿的,但在党官员看来,拒绝购买党员证就等于藐视政府。后来有人说,购买党员证是“国民对[班达医生]建设马拉维的功劳表示感激的方法”。耶和华见证人在这个问题上的坚定立场触怒了党官员,于是他们再向弟兄施加压力,务要迫使他们妥协。分社再次接获弟兄姊妹被骚扰、殴打的报告。
有一次,政党官员请马尔科姆·维戈探访琼贝会众的一个弟兄。这个弟兄由于拒绝购买党员证而被捕入狱。维戈弟兄进入会客室之前先作了一个默祷。显然,起初这些官员希望维戈弟兄会对他们说,守望台社清楚告诉属下成员,购买党员证是不对的。可是,维戈弟兄却强调,社方并没有指定每个人应该怎样做,相反,人人都要在这个问题上自行作出决定。政党官员对这个回答感到不满,于是想找维戈弟兄的把柄。他们像发连珠炮似的向维戈弟兄提出许多刁难的问题;维戈弟兄还没有回答完一个问题,另一个官员已提出第二个问题了。他们盘问维戈弟兄两小时之后,终于把被捕的弟兄释放。他始终没有购买党员证。
工作受禁制!
1967年9月,马拉维大会党举行年会,使情势进一步恶化。年会通过一项决议,说“[我们]坚决宣布耶和华见证人教派在本国为非法团体。”理由是什么?决议继续说:“这个组织危害国家的稳定、和平与安宁,这种稳定是国家顺利运作所不可少的。”然后,总理在党大会的闭幕讲词中宣告说:“耶和华见证人到处惹起麻烦。由于这缘故,党大会昨天通过决议,我们应当禁止耶和华见证人在本国活动。我可以肯定告诉你,当局必定会很快就处理这个问题。”
耶和华见证人真的对马拉维的安定和平构成威胁吗?绝没有!一位旁观者后来把马拉维的耶和华见证人誉为“模范公民”,他们“一丝不苟地纳税,照顾有病的人,并努力扫除文盲”。不过,政府的确“很快就处理这个问题”。不久,政府颁发了一项行政法令,正式禁止见证人活动,生效日期是1967年10月20日。报章以大字标题宣告:“马拉维禁止‘危险’教派活动”。虽然报章说政府采取这个行动是因为耶和华见证人“对马拉维政府不利”,显然真正的理由是他们拒绝购买党员证。耶和华见证人只是按着自己那基于圣经的信念,决心“以上帝为统治者,服从他而不是服从人”。——使徒行传5:28,29。
有备无患
禁令实施之前,分社弟兄看出政府会采取某些行动打击耶和华见证人。虽然当时他们没有料到政府会全面禁止见证人活动,他们却采取了若干防备措施。社方在国内不同地区举行特别聚会,向环务及区务监督提出训示和鼓励。此外,社方还就外勤传道、书刊供应和投递信件等事项提出实用的指导方针。情况开始恶化时,这些训示对弟兄姊妹非常有用。
这些建议慢慢传到各群会众,所有弟兄姊妹都仔细跟从。他们不再使用社方的各式表格。他们只把会众的报告写在白纸上,由信使带到分社办事处。聚会时间也按各群会众的情况而更改。有一群会众决定在星期日早上5时半,趁村里其他人还在梦中的时候举行聚会。至于传道工作,没有任何禁令能够阻止耶和华见证人传讲王国的好消息。情形就好像在使徒的日子一样,我们的忠心弟兄姊妹所采取的立场是:“我们所看见所听见的,不能不说。”——使徒行传4:20。
禁令颁布前不久,分社办事处从一个可靠消息来源获悉,政府宪报 准备公布禁止耶和华见证人活动。弟兄知道这件事之后,迅速把所有重要档案、文件和设备搬到不同弟兄的家里。大批书刊也从分社运到全国各地的会众去。为了保护这些宝贵的灵粮,有一群会众把两个大油桶载满书刊,埋在地里供日后使用。警方终于在11月来到分社,把社方的物业充公。我们只有那么少书刊、档案和设备,看来令他们颇感意外。
驱逐海外传道员
不出所料,政府下令外国海外传道员必须离开马拉维。不过,这些海外传道员离开之前,都设法尽力鼓励当地亲爱的弟兄姊妹。许多弟兄姊妹的家园被不法之徒摧毁,环务监督芬利·姆维尼里是其中一个受害者。马尔科姆·维戈探访这些弟兄姊妹,鼓励他们。维戈弟兄报道说:“我们抵达时,看见姆维尼里弟兄站在那里,望着变成焦土的家园。他所表现的精神使我大受激励,因为当时他的愿望不是重建家园,而是立即着手鼓励环里其他受害的弟兄姊妹。他并没有因为个人遭受的损失而变得意志消沉。”
杰克·约翰松前往北部的利隆圭,探望三千名被扣留的弟兄姊妹。他有机会跟许多人交谈,鼓励他们。这些弟兄姊妹仍旧意志高昂。事实上,他离开时反觉得自己受到鼓励;他说这的确是个强化信心的经历。后来有个官员告诉约翰松弟兄,禁令导致了令人尴尬的局面。姑且只提及禁令所造成的一个影响,官员指出,目前要是利隆圭的电力供应发生故障,恐怕永远都难修理好了,因为最好和最可靠的工人通通在监狱里!
八位外籍的海外传道员都不是自愿离开马拉维的。他们知道自己并没有做过什么错事。夏普夫妇和约翰松夫妇直接被解到机场,在警察监视下登上飞机。其他两对夫妇则被带到布兰太尔的奇奇里监狱,在那里过了几晚,马尔科姆和基思在一个牢房里,琳达·路薏丝和安妮在另一个牢房里。然后,警察把他们解往机场,遣送到毛里求斯去。最后,社方改派维戈夫妇和约翰松夫妇到肯尼亚,伊顿夫妇到罗得西亚。
海外传道员怀着沉重的心情,离开马拉维亲爱的弟兄姊妹。可是,马拉维的见证人并非孤立无援。全国有405群会众,每群会众都有属灵的长老、仁爱的监督。(以赛亚书32:2)当地的工作由亚历斯·马法班纳负责照料。自那时起,津巴布韦(当时叫罗得西亚)开始督导马拉维的传道工作。接着几年,津巴布韦在哈拉雷的分社作出安排,让马拉维的环务监督和其他弟兄前往津巴布韦,出席区务大会和特别课程。然后,这些忠心的弟兄把环务、区务大会的节目向国内的各群会众转述。
暴行的新浪潮
可是,禁令公布之后,党官员、马拉维青年先锋队和青年团的成员带头发起另一场恐怖的迫害浪潮。虽然有时警方和法庭对见证人表现同情,他们却无力制止这些暴行,因为在马拉维耶和华见证人已被列为非法团体。
迫害日趋严重,见证人的王国聚会所、住宅、粮仓,以及全国各地耶和华见证人的生意都纷纷被摧毁。在一些地方,攻击者甚至驾着卡车前来,把见证人的东西搬走。若以金钱来衡量,这些东西也许没有多大价值,但对我们在马拉维的弟兄姊妹来说,这是他们拥有的一切 资产了。
此外,马拉维各地都报道见证人被人殴打。我们亲爱的姊妹受到尤其痛苦的迫害。许多基督徒女子被人强奸、残害、毒打。丧心病狂的攻击者任何人都不放过。年老的、年轻的,甚至怀孕的女子,也无法逃过这些残酷待遇,结果有些姊妹流产。成千上万的人再次要逃离家园。许多人在灌木丛暂时栖身,其他人则逃到邻近的莫桑比克,在该地暂时避难。到1967年11月,这场对耶和华见证人发动的残害浪潮至少再夺去五个人的性命。
对禁令的反应
甚至最残酷的毒打也无法阻吓耶和华见证人。极少见证人妥协。萨姆森·库姆尼瓦的住宅和所有家具都被毁去,全部衣服被人撕碎,但他的信心却丝毫没有受损。他满怀信心地说:“我清楚知道 自己不是孤军作战,因为耶和华保护了我。”撒但曾讥诮说:“人……情愿舍去一切所有的,保全性命。”这些忠心男女的坚强信心无疑回答了撒但的这个讥诮,为耶和华大大增光。——约伯记2:4。
这场迫害甚至使马拉维一些心地忠实的人醒觉过来。这种发展跟耶稣基督的预言完全吻合。耶稣警告门徒他们会遭受迫害,甚至被人拉到统治者面前,但最后他说了以下这句富于鼓励的话:“这就让你们有机会作见证。”——路加福音21:12,13。
有一段时间,一名不信的丈夫极力反对见证人妻子的活动。但这场迫害使他清楚看出事情的真相。禁令下了不到两个星期,一天早上一群暴民来到他家里;他们知道这个人不是见证人,于是喊着要找他的妻子。起初他不肯开门,但暴民恐吓要把他们连人带屋付之一炬。他迫于无奈,只好让他们进来。他们很快把他锁住,命令他购买党员证。那时,他开始意识到妻子所信的,的确是纯真的宗教。他拒绝在当天就购买党员证。结果他和妻子都被人痛打一顿。但这件事发生之后,他立即开始研读圣经。次年,他献身给耶和华,跟妻子一起成为耶和华的仆人。
不论在马拉维本土还是在国外,人们都对这些发生在无辜基督徒身上的事表示关注。有些人说:“现在连上帝的子民也不准在我们的国家工作,我们知道世界末日一定近了!”1968年2月《守望台》和《儆醒!》 杂志(英语版,其中一篇刊于汉语版《守望台》1968年8月15日刊)刊出文章报道马拉维的情况,这些文章在全世界掀起了强烈的回应。数以千计的信件排山倒海似的寄到马拉维。许多公众人士义愤填膺,敦促马拉维政府立即采取行动制止这些暴行。有些邮局要增派人手才能处理大批突然涌至的信件。这件事引起了国际间持续的强烈反应,最后总理不得不下令停止这场迫害。稍后,班达医生甚至宣称,没有人会被迫购买党员证。他说:“我要人民甘心乐意,自动自觉地更换党员证,而不是被迫的。”于是,又一个迫害浪潮开始逐渐平息。我们的弟兄有机会重返家园,继续执行宣扬王国的重大工作。可是,既然禁令还没有解除,弟兄们改用较不引人注目的方法去执行他们的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