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题名页/版权页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题名页/版权页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目录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目录

      4 圣经提到的地点

      6 族长时代的世界

      8 从埃及到应许之地

      10 以色列的四邻

      12 一片肥沃辽阔的土地

      14 耶和华派士师拯救以色列人

      16 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的以色列国

      18 应许之地

      20 耶路撒冷和所罗门建造的圣殿

      22 强敌侵占应许之地

      24 上帝的子民返回故土

      26 希腊和罗马对犹太人的影响

      28 耶稣在“犹太人地区”传道

      30 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和圣殿

      32 基督教传遍远近

      34 地图索引

  • 圣经提到的地点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圣经提到的地点

      以色列人即将进入上帝承诺赐予的土地(应许之地),摩西恳求上帝:“请让我过河,去看看约旦河另一边那片美好的土地,那个壮丽的山区。”(申命记3:25)

      摩西虽然未能如愿以偿进入应许之地,却登上了一座面向耶利哥城的大山。他从山上眺望应许之地,范围“从基列直到但……整个犹大地区,直到西海”。另外,摩西还看见了南地和约旦河区。(申命记3:27;34:1-4)你听过这些地名吗?你知道这些地方的位置吗?

      今天,耶和华的子民中只有少数人能前往圣经提及的地方观光。他们也不能像亚伯拉罕一样,照着上帝的吩咐走遍整个应许之地。(创世记13:14-17)虽然如此,基督徒仍渴望能熟悉圣经提及的地方,了解不同地点的相对位置。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是个好工具,能让你更容易理解圣经。这本地图集包含不少照片,展现圣经提到的地方现今的风貌,例如封面的照片就是基列。这本册子附有多幅地图,资料详实,一定能帮助你对圣经提到的地点有更深入的认识。

      第2和3页的地图标示出一些大范围的地区,比如亚述和埃及。你找到并了解这两个国家跟应许之地的相对位置,就能更明白圣经论及这些地方的预言了。(以赛亚书7:18;27:13;何西阿书11:11;弥迦书7:12)应许之地是个狭长、面积不大的地带,是古代多条通商路线的枢纽。古代不少国家都很想占领应许之地,夺取其中肥沃的麦田、多产的葡萄园和橄榄园。(申命记8:8;士师记15:5)

      圣经时代的美地及主要城市

      你可以对照和比较不同的地图。例如,以色列人曾经在歌珊住了许多年。(创世记47:27)你能在第7页的地图找到“歌珊”吗?不过请小心,不要将歌珊和书珊混淆了。以斯帖是在书珊被立为王后的。你可以在右图中找到书珊和其他著名的城市。

      当你读到亚伯拉罕移居异地的记载时,可以找找地图上的吾珥、哈兰和耶路撒冷,你就会看出他的迁移路线和距离。耶和华吩咐亚伯拉罕离开吾珥,之后亚伯拉罕在哈兰住了一段时间,再前往应许之地。(创世记11:28-12:1;使徒行传7:2-5)你仔细看看第6和7页“族长时代的世界”,亚伯拉罕的旅程对你来说就会更真实了。

      第一幅地图和这幅地图中的地名并不限用于某个具体的时代。其余的地图基本上都是顺着时代的先后次序排列的,而地图上的城镇名称和补充资料都跟该篇介绍的时代有关。虽然索引(34-35页)并没有收录所有在地图上出现过的地名,却足以让你找到研读时需要查看的地图。

      这本册子中间横跨两页的大地图(18-19页)包含了最多的城镇和地点。图例有助于你找到利未族人的城和六座庇护城。你还能看出地名出现在《希伯来语经卷》还是《希腊语经卷》,或者在两部经卷中都出现过。

      圣经提到的某些地名的位置现在已无法考证,因此这些地名大部分没有收录在横跨两页的大地图里。此外,地图也无法将以色列十二部族地界范围内的所有城镇一一标示出来。(约书亚记15-19章)不过,你还是可以根据圣经的描述找出城镇的大概位置。大地图也标示出一些地貌特征(山脉、山谷、河流等),用不同的颜色显示海拔高度和地形。这些细节有助于你想象某个圣经记载发生在怎样的地理环境。

      关于圣经提及的地名,《洞悉圣经》a提供了更多详尽的资料,目前这部百科全书已有多种语言版本。你在研读《洞悉圣经》和其他圣经书刊时,可以多参考这本册子,这样做一定会让你获益良多。(提摩太后书3:16,17)

      [脚注]

      a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第5页的附栏]

      圣经经卷的写作地点:

      巴比伦

      凯撒里亚

      哥林多

      埃及

      以弗所

      耶路撒冷

      马其顿

      摩押

      拔摩

      应许之地

      罗马

      书珊

      [第4,5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圣经时代的美地及主要城市

      A1 意大利

      A2 罗马

      A3 西西里

      A3 马耳他

      C2 马其顿

      C2 腓立比

      C2 希腊

      C3 雅典

      C3 哥林多

      C3 克里特

      C4 利比亚

      D3 皮西迪亚的安提阿

      D3 以弗所

      D3 拔摩

      D3 罗得斯

      D4 孟斐斯

      D5 埃及

      E2 小亚细亚

      E3 大数

      E3 叙利亚的安提阿

      E3 塞浦路斯

      E4 西顿

      E4 大马士革

      E4 泰尔

      E4 凯撒里亚

      E4 应许之地

      E4 耶路撒冷

      E4 摩押

      E4 加低斯

      E4 以东

      F3 伊甸园?

      F3 亚述

      F3 哈兰

      F3 叙利亚

      F5 阿拉伯

      G3 尼尼微

      G4 巴比伦

      G4 迦勒底

      G4 书珊

      G4 吾珥

      H3 米底亚

      [山脉]

      E5 西奈山

      G2 亚拉腊山

      [海洋及海湾]

      C3 地中海(大海)

      E1 黑海

      E5 红海

      H2 里海

      H5 波斯湾

      [河流]

      D5 尼罗河

      F3 幼发拉底河

      G3 底格里斯河

  • 以色列的四邻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以色列的四邻

      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你要离开家乡……前往我将要指示你的地方。”于是,亚伯拉罕离开美索不达米亚的吾珥,前往应许之地。当时,这片土地已经有人居住,四周也有其他民族。(创世记12:1-3;15:17-21)

      上帝的子民离开埃及,向应许之地进发。他们知道会遇到不少敌人,例如“摩押的霸主”会阻拦他们。(出埃及记15:14,15)此外,亚玛力人、摩押人、亚扪人、亚摩利人的国土都是以色列人的必经之路。(民数记21:11-13;申命记2:17-33;23:3,4)即使抵达应许之地,以色列人也要面对当地敌对的民族。

      从应许之地被驱逐的国族

      上帝吩咐以色列人“清除”七个“人数众多的国族”。他们是赫提人、革迦撒人、亚摩利人、迦南人、比利洗人、希未人和耶布斯人。这些国族荒淫无耻、信奉假神,遭受毁灭是罪有应得的。他们的神包括巴力(以象征生殖器的石柱为神像)、摩洛(以儿童为祭)、繁殖女神亚斯他禄(又名阿斯塔特)。(申命记7:1-4;12:31;出埃及记23:23;利未记18:21-25;20:2-5;士师记2:11-14;诗篇106:37,38)

      有时候,圣经把上帝赐给以色列人的整片土地称为“迦南”,北至西顿的北方,南至“埃及干谷”。(民数记13:2,21;34:2-12;创世记10:19)有时候,圣经指名提及应许之地的不同国族、城邦和民族。有些国族有明确的疆土,例如非利士人盘据地中海沿岸,耶布斯人盘据耶路撒冷附近的山区。(民数记13:29;约书亚记13:3)有些民族的疆土则因时而异。(创世记34:1,2;49:30;约书亚记1:4;11:3;士师记1:16,23-26)

      以色列人离开埃及时,最强盛的民族很可能是亚摩利人。a(申命记1:19-21;约书亚记24:15)亚摩利人吞并了摩押人的疆土,南下直到亚嫩谷。但是,与耶利哥相对,位于约旦河东岸的土地仍旧叫“摩押荒原”。亚摩利人的王也统治巴珊和基列。(民数记21:21-23,33-35;22:1;33:46-51)

      虽然以色列人有上帝作后盾,但他们没有灭尽上帝下令处决的所有民族。结果,这些民族成了诱饵,引诱他们作恶犯罪。(民数记33:55;约书亚记23:13;士师记2:3;3:5,6;列王纪下21:11)耶和华曾警告以色列人,“不可跟随别的神,就是你们四周各族的神”,但是他们忽视警告,结果走上歧途。(申命记6:14;13:7)

      [脚注]

      a “亚摩利人”这个名称跟“迦南人”一样,可以单指亚摩利族,也可以统称这一带不同族裔的居民。(创世记15:16;48:22)

      [第11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从应许之地被驱逐的国族

      非利士(D8)

      C8 亚实基伦

      C9 加沙

      D8 亚实突

      D8 迦特

      D9 基拉尔

      迦南(D8)

      B10 亚玛力人

      C12 哈萨亚达珥(亚达珥?)

      C12 加低斯(加低斯巴尼亚)

      D8 拉吉

      D9 别示巴

      D10 亚摩利人

      D11 南地

      E4 多珥

      E5 米吉多

      E5 他纳

      E6 亚非克

      E6 希未人

      E7 耶布斯人

      E8 伯示麦

      E8 希伯仑(基烈亚巴)

      E9 赫提人

      E9 底比尔

      E10 亚拉得(迦南人)

      E10 基尼人

      E11 亚克拉宾

      F4 革迦撒人

      F6 示剑

      F7 比利洗人

      F7 吉甲

      F7 耶利哥

      F8 耶路撒冷

      G2 希未人

      G2 但(拉亿)

      G3 夏琐

      腓尼基(F2)

      E2 泰尔

      F1 西顿

      以东(F12)

      F11 西珥

      G11 波斯拉

      亚摩利人(西宏)(G8)

      G6 基列

      G7 实亭

      G7 希实本

      G9 亚罗珥

      叙利亚(H1)

      G1 巴力迦得

      G2 希未人

      I1 大马士革

      摩押(H10)

      亚摩利人(噩)(I5)

      G6 基列

      H3 巴珊

      H4 亚斯他罗

      H4 以得雷

      亚扪(I7)

      H7 拉巴

      [沙漠]

      H12 阿拉伯沙漠

      [山脉]

      E4 迦密山

      E11 何珥山

      G1 黑门山

      G8 尼波山

      [海洋及海湾]

      C6 地中海(大海)

      F9 盐海

      G4 加利利海

      [河流及干谷]

      B11 埃及干谷

      F6 约旦河

      G6 雅博河

      G9 亚嫩河

      G11 撒烈河

      [第10页的图片]

      右:亚摩利王噩管治巴珊;巴珊的公牛和绵羊非常著名

      下:摩押,从这里眺望盐海对岸的犹大旷野

      [第11页的图片]

      耶和华命令以色列人驱逐崇拜假神的民族,他们的假神包括巴力、摩洛,以及左图的生育女神亚斯他禄

  • 一片肥沃辽阔的土地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一片肥沃辽阔的土地

      在棘丛中的火焰里,上帝告诉摩西,他要从埃及人手里搭救他的子民,把他们带到“一片肥沃辽阔、流奶流蜜的土地”。(出埃及记3:8)

      应许之地截面图
      应许之地地形图

      本章附上应许之地的两幅数码立体图片,让你想象应许之地的地形地貌。图片刻意突显地势起伏不平,让人容易看出地形的差别。至于海拔的高度,请参看色层表。

      右表列出应许之地的各种地形。此外,你也可以参看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圣经全部都是上帝所感示而有益的》(研究1,270-278页)和《洞悉圣经》(上册,73-76页)a,书中详述每种地形地貌,并附有参考经文。

      [脚注]

      a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

      [第12,13页的附栏或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应许之地地形图

      应许之地的各种地形

      A. 大海的海岸

      B. 约旦河西平原

      1.亚设平原

      2.多珥狭长的海岸

      3.沙仑牧场

      4.非利士平原

      5.东西走向的中央谷地

      a. 米吉多平原

      b. 耶斯列谷(平原)

      C. 约旦河西山岳

      1.加利利山

      2.迦密山

      3.撒马利亚山

      4.萨非拉丘陵

      5.犹大山区

      6.犹大旷野

      7.南地

      8.帕兰旷野

      D. 亚拉巴大裂谷

      1.胡拉盆地

      2.加利利海地区

      3.约旦河谷

      4.盐海(死海)

      5.亚拉巴谷(盐海以南部分)

      E. 约旦河东的山岳和高原

      1.巴珊

      2.基列

      3.亚扪和摩押

      4.以东高原

      F. 黎巴嫩的山岳

      [地图]

      黑门山

      但

      耶路撒冷

      别示巴

      应许之地截面图

      米(公尺) 英尺

      2500 7500

      2000 6000

      1500 4500

      1000 3000 犹大 摩押地区

      山区

      500 1500

      萨非拉丘陵 犹大

      非利士 旷野

      平原 裂谷

      0 0 (海平面)

      盐海

      -500 -1500

      [第13页的图片]

      黑门山,2814米(公尺)

      [第13页的图片]

      盐海沿岸风貌;地球表面最低点(海平面以下约400米或公尺)

  • 耶和华派士师拯救以色列人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耶和华派士师拯救以色列人

      部族与士师

      请在地图里找找他泊山(F4),这座山位于加利利海西南面,俯瞰耶斯列谷。想象一下,有1万大军集结在他泊山顶的情景。迦南王耶宾压迫以色列人20年,现在耶和华任用士师巴拉和女先知底波拉号召以色列人对抗耶宾。耶宾的元帅西西拉率领900辆装了铁刀的战车,从夏罗设哈歌印来到米吉多和他泊山之间,在基顺河干枯的河床上按兵不动。

      士师巴拉率领以色列人冲下他泊山,要跟西西拉的军队短兵相接。这时,基顺河突然暴涨,西西拉的战车顿时被困,吓得迦南人惊慌失措。耶和华使以色列人大获全胜。(士师记4:1-5:31)士师治理以色列人期间,耶和华让以色列人打了许多胜仗,上述只是其中的一场。

      以色列人征服迦南,按部族分配土地。请留意利未部族以外的部族分得的土地位置,例如西缅部族人数较少,他们分得犹大部族境内的若干城镇。约书亚死后,以色列人跟上帝疏远,道德情况一落千丈。他们饱受敌人压迫,“苦不堪言”。耶和华怜悯他们的苦况,就派了12位忠信的士师拯救他们。这些士师勇敢无畏,为以色列人纾困解危达300年之久。(士师记2:15,16,19)

      士师基甸只派出300个军备薄弱却行动矫捷的勇士,就彻底击溃13万5000个米甸大军。以色列人在基利波山和摩利冈之间痛击米甸人,接着基甸乘胜追击,把敌军赶到东面的沙漠地带。(士师记6:1-8:32)

      耶弗他是基列人,出自玛拿西部族。他制伏亚扪人,使约旦河东以色列城镇的居民摆脱压迫,获得纾解。耶弗他走的可能是王家大道,这条路把基列的拉末和亚罗珥地区连接起来,最后他一战奏捷。(士师记11:1-12:7)

      参孙屡次跟非利士人交锋,地点主要在加沙和亚实基伦沿海一带。加沙位于水源充沛的地区,是著名的农产地。参孙抓了300只狐狸,在每对狐狸尾巴中间插上火把,烧掉非利士人的麦田、葡萄园、橄榄园。(士师记15:4,5)

      有的士师,圣经明确记载了他们活动的地点;有的士师,我们只知道他们是哪个部族的人。无论如何,看来应许之地各处都曾有士师带领以色列人抵抗敌人。耶和华悉心照顾手下悔改的子民。无论他们在哪里经历患难,都能获得所需的帮助。

      [第15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部族与士师

      士师

      1. 俄陀聂(玛拿西部族)

      2. 以户(犹大部族)

      3. 珊迦(犹大部族)

      4. 巴拉(拿弗他利部族)

      5. 基甸(以萨迦部族)

      6. 陀拉(玛拿西部族)

      7. 崖珥(玛拿西部族)

      8. 耶弗他(迦得部族)

      9. 以比赞(亚设部族)

      10. 以伦(西布伦部族)

      11. 押顿(以法莲部族)

      12. 参孙(犹大部族)

      部族边界(见出版物)

      玛拿西部族在其他部族中分得的城镇

      E4 但

      E5 米吉多

      E5 他纳

      F4 隐多珥

      F5 伯善(伯珊)

      F5 以伯莲(迦特琳门)

      西缅部族在其他部族中分得的城镇

      C9 沙鲁亨(沙拉音)(实欣)

      C10 伯利巴奥(伯比利)

      D8 以帖(陀健)

      D9 洗革拉

      D9 亚因

      D9 哈萨苏撒?

      D9 亚珊

      D9 别示巴

      D10 哈萨舒亚

      E9 以坦

      E9 伯玛加博

      E9 彼土利?(基西?)

      E9 示巴?(耶书亚)

      E10 巴拉特比珥(巴力)

      E10 以森

      利未部族管理的庇护城

      E8 希伯仑

      F3 基底斯

      F6 示剑

      H4 戈兰

      H5 基列的拉末

      H8 比悉

      主要道路

      B10 沿海大道

      G10 王家大道

      以色列部族

      但 (D7)

      D7 约帕

      E8 琐拉

      犹大(D9)

      C8 亚实基伦

      C9 加沙

      C9 沙鲁亨(沙拉音)(实欣)

      C10 伯利巴奥(伯比利)

      C12 押们

      C12 加低斯

      D7 雅比聂

      D8 以帖(陀健)

      D9 洗革拉

      D9 亚因

      D9 哈萨苏撒?

      D9 亚珊

      D9 别示巴

      D10 哈萨舒亚

      E8 利希

      E8 伯利恒

      E8 希伯仑

      E9 以坦

      E9 伯玛加博

      E9 彼土利?(基西?)

      E9 示巴?(耶书亚)

      E10 巴拉特比珥(巴力)

      E10 以森

      亚设(E3)

      E2 泰尔

      E4 夏罗设哈歌印

      E4 多珥

      F1 西顿

      玛拿西(E5)

      E6 沙密(撒马利亚)

      E6 比拉顿

      F6 示剑

      G5 亚伯米何拉

      以法莲(E7)

      E7 亭拿息拉

      F6 他普亚

      F6 示罗

      F7 伯特利(路斯)

      拿弗他利(F3)

      F2 伯安纳特

      F3 基底斯

      G3 夏琐

      西布伦(F4)

      E4 伯利恒

      以萨迦(F5)

      E5 米吉多

      E5 基底斯(基示安)

      E5 他纳

      F4 隐多珥

      F5 伯示他

      F5 伯善(伯珊)

      F5 以伯莲(迦特琳门)

      便雅悯(F7)

      F7 吉甲

      F8 耶路撒冷

      但 (G2)

      G2 但(拉亿)

      玛拿西(H3)

      H4 戈兰

      迦得(H6)

      G6 疏割

      G6 比努伊勒

      G6 米斯巴

      G7 约比哈

      H5 基列的拉末

      H7 拉巴

      H7 亚伯基拉明

      吕便(H8)

      G7 希实本

      G9 亚罗珥

      H7 米匿

      H8 比悉

      [其他地点]

      I1 大马士革

      [山脉]

      F4 他泊山

      F4 摩利冈

      F5 基利波山

      F6 以巴路山

      F6 基利心山

      [海洋及海湾]

      C5 地中海(大海))

      F9 盐海

      G4 加利利海

      [河流及干谷]

      B11 埃及干谷

      F6 约旦河

      G6 雅博河

      G9 亚嫩河

      G11 撒烈河

      [第14页的图片]

      以萨迦境内的他泊山巍然耸立,俯瞰耶斯列谷

      [第14页的图片]

      基顺河水位暴涨,西西拉的战车顿时被困

  • 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的以色列国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大卫和所罗门时期的以色列国

      上帝承诺,要把“从埃及河到幼发拉底大河之间的土地”赐给亚伯兰的后代。(创世记15:18;出埃及记23:31;申命记1:7,8;11:24)约书亚进入迦南之后,应许之地还要经过大约400年,才扩展到上帝所定的疆界。

      大卫王征服了阿拉米的琐巴王国后,疆土就扩展到叙利亚北部的幼发拉底河。a大卫战胜了非利士人,南面的疆土就跟埃及接壤。(撒母耳记下8:3;历代志上18:1-3;20:4-8;历代志下9:26)

      以色列王国疆界(所罗门统治时期)
      大卫及所罗门(道路)

      到了所罗门执政的时候,他的领土包括“从[幼发拉底]大河到非利士人的地区,直到埃及的边界”。当时国势强盛,版图辽阔,正好预示弥赛亚统治时期的和平昌盛。(列王纪上4:21-25;8:65;历代志上13:5;诗篇72:8;撒迦利亚书9:10)虽然以色列国的版图很大,但圣经一般用“从但直到别示巴”去指以色列国的疆土。(撒母耳记下3:10;历代志下30:5)

      后来,所罗门王不再服从上帝,开始增添大量战马和战车。(申命记17:16;历代志下9:25)他利用完善的道路网络,调动这些战车战马。(约书亚记2:22;列王纪上11:29;以赛亚书7:3;马太福音8:28)关于这些道路的详细路线,我们所知的不多,圣经提到其中一条是“伯特利上示剑的大路”,途经利波拿。(士师记5:6;21:19)

      《古代以色列的大小道路》(英语)评论:“要考究古代以色列的道路网络,一点也不容易。原因是旧约时代的道路没有铺石,结果今天很难找到清晰可见的痕迹。”即使这样,根据地形和废墟出土的位置,不少道路的路线仍然可以推断出来。

      道路对行军有一定的影响。(撒母耳记上13:17,18;列王纪下3:5-8)非利士人挥军进攻以色列国时,取道以革伦和迦特,然后在“梭哥和亚西加之间”扎营。扫罗的军队在“以拉谷”迎战非利士人。大卫杀死歌利亚后,非利士人仓皇逃回迦特和以革伦,大卫则上耶路撒冷去了。(撒母耳记上17:1-54)

      一些天然路线贯穿萨非拉丘陵,并延伸至犹地亚的山区。拉吉(D10)、亚西加(D9)和伯示麦(D9)正好位于这些天然路线上。这三个城市占据有利的战略位置,能阻截敌人从沿海大道入侵以色列的心脏地带。(撒母耳记上6:9,12;列王纪下18:13-17)

      [脚注]

      a 吕便部族的疆土深入叙利亚沙漠,沙漠东边是幼发拉底河。(历代志上5:9,10)

      [第16页的附栏]

      在这个时期成书的经卷:

      撒母耳记上下

      诗篇(若干部分)

      箴言(若干部分)

      雅歌

      传道书

      [第17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以色列国统一时期的地区和道路

      以色列王国疆界(所罗门统治时期)

      提弗萨

      哈马

      达莫

      比罗特(均?)

      西顿

      大马士革

      泰尔

      但

      耶路撒冷

      加沙

      亚罗珥

      别示巴

      塔玛

      以旬迦别

      以拉特(以禄特)

      [河流及干谷]

      幼发拉底河

      埃及干谷

      大卫及所罗门(道路)

      B10 加沙

      C8 约帕

      C9 亚实突

      C10 亚实基伦

      C11 洗革拉

      C12 帕兰旷野

      D5 多珥

      D6 希弗

      D8 亚非克

      D8 拉玛

      D9 沙宾

      D9 基瑟

      D9 玛迦斯

      D9 以革伦

      D9 伯示麦

      D9 迦特

      D9 亚西加

      D10 梭哥

      D10 亚杜兰

      D10 基伊拉

      D10 拉吉

      D11 雅提珥

      D12 别示巴

      E2 泰尔

      E4 迦步勒

      E5 约念(约缅?)

      E5 米吉多

      E6 他纳

      E6 亚鲁博

      E7 比拉顿

      E8 利波拿

      E8 洗利达

      E8 伯特利

      E9 下伯和仑

      E9 上伯和仑

      E9 迦巴

      E9 基遍

      E9 基比亚

      E9 基烈耶琳

      E9 挪伯

      E9 巴力比拉辛

      E9 耶路撒冷

      E9 伯利恒

      E10 提哥亚

      E10 希伯仑

      E11 西弗

      E11 何列沙?

      E11 迦密

      E11 玛安

      E11 以实提摩

      F5 隐多珥

      F5 书念

      F5 耶斯列

      F6 伯善

      F7 得撒

      F7 示剑

      F8 撒拉但

      F8 示罗

      F8 俄弗拉?

      F9 耶利哥

      F11 隐基底

      G2 亚伯伯玛迦

      G2 但

      G3 夏琐

      G3 玛迦

      G5 罗底巴(底比尔)

      G5 罗基琳

      G6 亚伯米何拉

      G7 疏割

      G7 玛哈念

      H1 叙利亚

      H4 基述

      H6 基列的拉末

      H8 拉巴

      H9 米底巴

      H11 亚罗珥

      H12 摩押

      I4 赫兰?

      I9 亚扪

      [主要道路]

      C10 沿海大道

      H6 王家大道

      [山脉]

      F5 基利波山

      [海洋及海湾]

      C8 地中海(大海)

      F10 盐海(死海)

      G4 加利利海

      [水泉及水井]

      E9 隐罗结

      [第16页的图片]

      右:以拉谷,从这里可以向东望见犹大山区

      下:应许之地的道路网络,方便人往来各处

  • 应许之地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应许之地(大部分城市)

      应许之地

      图例

      ▴ 利未人的城

      ▵ 庇护城

      • 见于《希伯来语经卷》的地点

      ○ 见于《希腊语经卷》的地点

      ▪ 见于《希伯来语经卷》和《希腊语经卷》的地点

      耶路撒冷一带

      耶路撒冷一带

      ▴ 迦巴

      ▪ 拉玛

      ▴ 基遍

      • 亚斯玛弗

      ○ 以马乌斯

      • 基非拉

      • 基比亚

      • 夏琐

      ▴ 亚门

      • 迦琳

      • 基烈耶琳

      ▴ 亚拿突

      • 摩萨

      • 挪伯

      • 巴户琳

      • 巴力比拉辛

      ○ 伯法其

      ▪ 耶路撒冷

      ○ 伯大尼

      • 玛拿哈

      ▪ 伯利恒

      [水泉及井]

      尼弗多亚

      隐示麦

      隐罗结

      应许之地(大部分城市)

      A11 • 亚实基伦

      A11 ▪ 加沙

      A12 • 基拉尔

      A13 • 沙鲁亨(沙拉音)(实欣)

      B8 ▴ 迦特希弗

      B8 ▪ 约帕

      B9 • 伯大衮

      B9 ▴ 伊利提基

      B9 • 雅比聂

      B10 • 基底拉

      B10 ▪ 亚实突

      B11 • 伊矶伦

      B11 • 基提利

      B12 • 洗革拉

      B13 ▴ 亚珊(亚因)

      B13 • 别示巴

      C5 • 多珥

      C6 ○ 凯撒里亚

      C7 • 希弗

      C7 • 梭哥

      C8 • 巴力沙利沙

      C8 ▪ 亚非克(安提帕底)

      C8 • 以便以谢

      C8 • 耶户得

      C8 ▪ 拉玛(亚利马太)

      C8 • 奥挪

      C9 • 尼巴拉

      C9 • 哈第

      C9 ▪ 卢德(吕达)

      C9 • 瑾琐

      C9 • 沙宾

      C9 ▴ 基瑟

      C9 ▴ 基比顿

      C10 ▴ 亚雅仑

      C10 • 亭拿

      C10 • 以实陶

      C10 • 以革伦

      C10 • 琐拉

      C10 ▴ 伯示麦

      C10 • 利希

      C10 • 玛基大

      C10 • 撒挪亚

      C10 • 耶末

      C10 • 迦特

      C10 • 亚西加

      C10 • 亭拿

      C10 • 梭哥

      C11 ▴ 何仑

      C11 • 亚杜兰

      C11 • 摩利设

      C11 ▴ 立拿

      C11 • 基伊拉

      C11 • 玛利沙

      C11 • 拉吉

      C11 • 沙斐

      C11 • 以坦

      C12 • 伯以薛

      C12 ▴ 底比尔

      C12 • 亚拿伯

      C12 • 歌珊

      C12 • 亚因

      C12 ▴ 雅提珥

      C12 • 麦玛拿(伯玛加博)

      C12 • 桑撒拿(哈萨苏撒)

      C13 • 耶书亚

      C13 • 哈萨舒亚

      C13 • 雅姑珥

      D1 ▪ 撒勒法

      D1 • 赫巴

      D2 ▪ 泰尔

      D2 • 哈们

      D3 • 米斯利弗玛音

      D3 • 亚革悉

      D3 ▴ 押顿

      D3 • 伯伊麦

      D4 • 亚科

      D4 ○ 托勒密

      D4 • 利合

      D4 • 尼业

      D4 • 迦步勒

      D4 • 亚非克

      D4 • 约提巴

      D4 • 哈利

      D5 • 伯利恒

      D5 • 夏罗设哈歌印

      D5 • 申仑

      D5 ▴ 希勒甲

      D5 • 大巴设

      D5 ▴ 约念

      D5 • 撒立

      D5 • 米吉多

      D6 ▴ 基底斯(基示安)

      D6 • 哈达德琳门

      D6 ▴ 他纳

      D6 • 多坦

      D6 • 亚鲁博

      D7 • 撒马利亚

      D8 • 比拉顿

      D8 • 他普亚

      D8 • 利波拿

      D8 • 洗利达

      D8 • 吉甲

      D9 • 亭拿息拉

      D9 • 耶沙拿

      D9 • 俄弗尼

      D9 • 伯特利(路斯)

      D9 • 艾

      D9 ▴ 下伯和仑

      D9 • 米斯巴

      D9 • 上伯和仑

      D9 • 米矶仑

      D9 ▴ 迦巴

      D9 ▪ 拉玛

      D9 ▴ 基遍

      D10 ○ 以马乌斯

      D10 • 基非拉

      D10 • 基比亚

      D10 • 基烈耶琳

      D10 ▴ 亚拿突

      D10 ▪ 耶路撒冷

      D10 ○ 伯大尼

      D10 ▪ 伯利恒

      D10 • 以坦

      D10 • 基比亚

      D10 • 尼陀法

      D11 • 提哥亚

      D11 • 基罗

      D11 • 伯祖珥

      D11 • 幔利

      D11 ▵ 希伯仑(麦比拉)

      D11 • 卡因

      D12 • 西弗

      D12 • 何列沙?

      D12 ▴ 犹特

      D12 • 迦密

      D12 • 玛安

      D12 ▴ 以实提摩

      D12 • 夏琐(彼土利?)(基西?)

      D13 • 亚拉得

      D13 • 拉玛(巴力)

      E2 • 密大伊勒

      E2 • 加拿

      E2 • 伯安纳特

      E3 • 以利稳

      E3 • 拉玛

      E4 ○ 迦拿

      E4 • 玛顿

      E4 ▴ 丁拿

      E4 • 鲁玛

      E5 • 迦特希弗

      E5 • 拉沙仑

      E5 ○ 拿撒勒

      E5 ▴ 达比拉

      E5 • 基苏律

      E5 • 隐多珥

      E5 ○ 拿因

      E5 • 书念

      E5 • 俄弗拉

      E6 • 耶斯列

      E6 • 伯示他

      E6 ▴ 隐干宁

      E6 ▴ 以伯莲(迦特琳门)

      E7 • 比色

      E7 • 提备斯

      E7 • 得撒

      E7 ○ 叙加

      E7 ▵ 示剑

      E8 • 密米他

      E8 • 泰纳示罗

      E8 • 亚鲁玛

      E8 • 撒拉但

      E8 • 示罗

      E9 • 巴力夏琐

      E9 ▪ 以法莲(俄弗拉?)

      E9 • 拿拉

      E9 • 吉甲

      E9 • 密抹(默玛)

      E9 ▪ 耶利哥

      E10 • 帕拉赫

      E10 ▴ 亚门

      E10 • 盐城

      E10 • 西迦迦

      E10 • 尼珊

      E12 • 隐基底

      E13 • 所多玛?

      F1 • 巴力迦得

      F1 • 以云

      F2 • 亚伯伯玛迦

      F2 • 但(拉亿)

      F2 ○ 凯撒里亚腓立比

      F2 • 雅挪哈

      F2 ▵ 基底斯

      F3 • 以得雷

      F3 • 米罗斯

      F3 • 夏琐

      F4 ○ 哥拉逊

      F4 ○ 伯赛大

      F4 ○ 迦百农

      F4 • 基尼烈

      F4 ○ 马加丹

      F4 • 拉甲

      F4 ○ 提比里亚

      F4 • 亚非克

      F4 ▴ 哈末(哈莫多珥)

      F5 • 雅比聂

      F5 • 伯示麦

      F5 ○ 加大拉

      F5 ▴ 拉末(耶末)

      F5 • 罗底巴(底比尔)

      F6 ▪ 伯善(伯珊)(西徐波利斯)

      F6 ○ 佩拉

      F6 • 基列雅比?

      F6 ○ 撒琳

      F6 ○ 艾嫩

      F7 • 亚伯米何拉

      F7 • 撒凡

      F8 • 疏割

      F8 ▴ 玛哈念

      F8 • 比努伊勒

      F8 • 亚当城

      F9 • 伯宁拉

      F9 • 伯亚拉巴

      F10 • 实亭

      F10 • 伯荷拉

      F10 • 伯哈兰

      F10 • 伯琵珥

      F10 • 伯耶施末

      F11 • 洗列沙哈

      F11 • 亚塔罗

      F11 • 基烈廷

      F13 • 以革莲

      G6 • 伯亚比勒

      G6 • 罗基琳

      G6 • 含

      G7 ○ 格拉萨(杰拉什)

      G8 • 米斯巴

      G8 • 约比哈

      G9 • 比多宁

      G10 • 以利亚利

      G10 ▴ 希实本

      G10 ▵ 比悉

      G10 • 尼波

      G10 • 巴末巴力

      G10 • 米底巴

      G10 • 巴力梅安

      G11 • 亚门低比拉廷

      G11 ▴ 基底莫

      G11 • 底本

      G12 • 亚罗珥

      G13 • 底们

      G13 • 摩押的吉珥(吉珥哈列设)

      H4 ▴ 亚斯他罗(比施提拉)

      H4 ▵ 戈兰

      H5 • 以得雷

      H6 ▵ 基列的拉末

      H9 ▪ 拉巴(非拉铁非)

      H9 • 亚伯基拉明

      H9 ▴ 米法押

      山峰

      C5 迦密山

      D7 以巴路山

      D7 基利心山

      D10 西珥山

      E5 他泊山

      E5 摩利冈

      E6 基利波山

      G1 黑门山

      G10 尼波山(比斯迦山)

      河流

      A12 基拉尔河

      A13 比梭河

      B10 梭烈河

      D4 基顺河

      E7 法拉河

      G5 耶尔穆克河

      G8 雅博河

      G12 亚嫩河

      [海洋及海湾]

      B8 地中海(大海)

      E11 盐海(死海)

      F3 胡拉湖

      F4 加利利海

      [河流]

      B8 亚尔孔河

      F8 约旦河

      [水泉及井]

      D10 隐罗结

      E3 米伦溪

      E6 哈律泉

  • 耶路撒冷和所罗门建造的圣殿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耶路撒冷和所罗门建造的圣殿

      大卫城

      这是一个“伟大君王的城”,多么“壮丽无瑕”!(诗篇48:2;50:2;耶利米哀歌2:15)这个城就是上帝子民的国都——耶路撒冷。(诗篇76:2)耶路撒冷本来属于耶布斯人,大卫攻占后就在那里定都。自此之后,耶路撒冷就称为“大卫城”或“锡安”。(撒母耳记下5:7)

      耶路撒冷不是战略重镇,但上帝为了他的圣名而选择这个地方,因此耶路撒冷闻名遐迩。(申命记26:2)耶路撒冷是以色列国的宗教和行政中心。

      耶路撒冷位于犹地亚山区中央,海拔750米。圣经说耶路撒冷是座“巍峨”的城,崇拜上帝的人去耶路撒冷时,都要登山上去。(诗篇48:2;122:3,4)山谷围绕这座古城,西面和南面是欣嫩谷,东面是汲沦谷。(列王纪下23:10;耶利米书31:40)耶路撒冷居民饮用的水来自汲沦谷的基训泉a和南面的隐罗结。敌人进侵时,这些水源尤其重要。(撒母耳记下17:17)

      耶路撒冷和所罗门圣殿

      在21页的图里,红色部分是大卫城。在大卫和所罗门统治期间,耶路撒冷逐渐向北扩展,直达俄斐勒(绿色部分)和摩利亚山(蓝色部分)。(撒母耳记下5:7-9;24:16-25)所罗门就在地势较高的摩利亚山为耶和华兴建了美轮美奂的圣殿。每当节期来临,崇拜上帝的人就从四面八方而来,一同登上“耶和华的山”,景象多么壮观!(撒迦利亚书8:3)17页的图显示当日的道路四通八达,让人很容易往来耶路撒冷。

      所罗门建造的圣殿金碧辉煌,价值连城。圣殿的独特之处在于建筑蓝图是由耶和华设计的。在插图中,你还可以看见圣殿附近有施政大楼和宽敞的院子。圣殿的各部分都很值得你用点时间仔细研究。(列王纪上6:1-7:51;历代志上28:11-19;希伯来书9:23,24)

      [脚注]

      a 希西家王曾堵住基训泉的水源,并开凿一条水道,把水引入西面的水池。(历代志下32:4,30)

      [第21页的附栏]

      随着时间过去,耶路撒冷逐渐向西面和北面扩展。继所罗门王之后,犹大国的君王陆续兴建更多的城墙和城门。考古学家持续研究,相信日后能确定某段城墙的正确位置和围绕的范围。公元前607年,耶路撒冷被攻陷,荒凉了70年。犹太人返回故土后过了80年,尼希米肩负重任,为耶路撒冷的城墙进行大规模的修建工程。

      [第21页的图解或图片]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耶路撒冷和所罗门圣殿

      所罗门时期的圣殿区

      圣殿图解

      1.至圣所

      2.圣所

      3.门厅

      4.波阿斯

      5.雅斤

      6.铜祭坛

      7.铜海

      8.盆车

      9.厢房

      10.膳堂

      11.内院

      圣殿区

      摩利亚山

      膳堂

      盆车

      厢房

      至 波阿斯

      圣所 圣所 门厅 铜 内

      雅斤 坛 院

      盆车 铜

      海

      俄斐勒

      广场?

      水门?

      大卫城

      锡安山

      大卫的宫殿

      泉门

      玛拿西墙?

      哈楠业楼

      米亚楼

      羊门

      护卫门

      检视门

      马门

      汲沦谷

      下城墙?

      基训泉

      后期的水道

      泰路平谷

      灰堆门(碎陶门)(粪堆门)

      隐罗结

      谷门

      欣嫩谷

      角门

      炉楼

      宽墙

      以法莲门

      广场

      旧城门

      早期北墙

      第二区

      鱼门

      [图片]

      俄斐勒

      法老女儿的宫殿

      所罗门的宫殿

      黎巴嫩林宫

      大柱廊

      宝座厅

      摩利亚山

      大院

      圣殿

      [第20页的图片]

      前景是“大卫城”的故址,背景平坦的地方是以往圣殿的所在地

      [第20页的图片]

      古代的“大卫城”和所罗门建造的圣殿,电脑模拟图

  • 强敌侵占应许之地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强敌侵占应许之地

      巴比伦/亚述帝国

      公元前740年,亚述人攻取了北方以色列国的首都撒马利亚。以色列人因而落入了一个残暴的帝国手里。亚述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北端,邻近底格里斯河。底格里斯河是“肥沃新月”地带的两条大河之一。宁录在亚述建造了两座大城,尼尼微和加拉。(创世记10:8-12)撒缦以色三世在位时,亚述向西扩张,伸展到叙利亚和以色列北部,这一带水源充足,出产丰饶。

      圣经指名提到的亚述王提革拉比列色三世(普勒)在位时,亚述开始兴兵进侵以色列国,连位于南方的犹大国也感受到他的军事威胁。(列王纪下15:19;16:5-18)后来,亚述好像“大河的水”涌向犹大国,最后冲击犹大国的首都耶路撒冷。(以赛亚书8:5-8)

      公元前732年,亚述王西拿基立挥兵进侵犹大国。(列王纪下18:13,14)他长驱直入,攻陷了犹大国46个城市,包括位于萨非拉丘陵的战略重镇拉吉。从这幅地图可见,西拿基立的大军虎视眈眈,绕到耶路撒冷西南面,把犹大国的首都重重围住。西拿基立在史册里夸耀自己令希西家被困“有如笼中之鸟”,但对上帝的天使歼灭了西拿基立大军一事,亚述史册却只字不提。(列王纪下18:17-36;19:35-37)

      当时亚述帝国余日无多了。米底亚人居住在山区和高地一带(相当于现今的伊朗),他们开始攻击亚述的残余部队。这个地区的战事分散了亚述的注意力,于是西部各省的反叛势力蠢蠢欲动。这时巴比伦人已日渐强大,更占领了亚述城。公元前632年,一支由巴比伦人、米底亚人以及黑海北面好战的西徐亚人组成的联军,攻陷“血债累累的城”尼尼微。那鸿和西番雅的预言就应验了。(那鸿书3:1;西番雅书2:13)

      亚述人最终是在哈兰战败的。巴比伦人一支锐不可当的雄师攻击亚述。亚述人奋力抵抗,期望埃及的援兵能及时解围。不过,法老尼哥率领援兵向北推进,来到米吉多,突然遭犹大王约西亚率兵阻拦。(列王纪下23:29)后来,尼哥来到哈兰时为时已晚,亚述帝国已经败亡了。

      巴比伦帝国

      听到“空中花园”,你会想起哪个城市呢?巴比伦,是吗?巴比伦是古代一个世界霸权的国名,首都也叫巴比伦。圣经的预言把这个霸权描述为有翅膀的狮子。(但以理书7:4)巴比伦城富庶繁荣、商业发达,也以五花八门的宗教和占星术闻名天下。巴比伦帝国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沼泽平原的中央,一边是底格里斯河,另一边是幼发拉底河。巴比伦城横跨幼发拉底河两岸。在高大雄伟的城墙护卫下,巴比伦城固若金汤。

      巴比伦人开拓贸易路线,横贯阿拉伯北部嶙峋的沙漠地带。当拿波尼度王在提玛居住时,伯沙撒就在巴比伦执政。

      巴比伦曾三次进侵迦南。公元前625年,尼布甲尼撒在迦基米施打败埃及人。然后,巴比伦人朝南向哈马推进,在该处再次把埃及的残兵打败。巴比伦人乘胜追击,沿海岸下到埃及干谷,在途中攻陷了亚实基伦。(列王纪下24:7;耶利米书47:5-7)巴比伦大军所向无敌,犹大国最终成了巴比伦的附庸国。(列王纪下24:1)

      公元前618年,犹大王约雅敬反叛巴比伦王。巴比伦于是派遣邻近附庸国的军队攻打犹大国,然后再派本国的大军围攻耶路撒冷,最后犹大国臣服于巴比伦。不久,西底家王跟埃及结盟,此举激怒了巴比伦人。他们一怒之下,再次挥军进侵犹大国,把各地的城镇摧毁。(耶利米书34:7)尼布甲尼撒调兵遣将,矛头直指耶路撒冷,最后,他在公元前607年攻陷了耶路撒冷。(历代志下36:17-21;耶利米书39:10)

      [第23页的附栏]

      在这个时期成书的经卷:

      何西阿书

      以赛亚书

      弥迦书

      箴言(若干部分)

      西番雅书

      那鸿书

      哈巴谷书

      耶利米哀歌

      俄巴底亚书

      以西结书

      列王纪上下

      耶利米书

      [第23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亚述帝国/巴比伦帝国

      亚述帝国

      B4 孟斐斯(挪弗)

      B4 琐安

      B5 埃及

      C2 塞浦路斯(基提)

      C3 西顿

      C3 泰尔

      C3 米吉多

      C3 撒马利亚

      C4 耶路撒冷

      C4 亚实基伦

      C4 拉吉

      D2 哈兰

      D2 迦基米施

      D2 亚珥拔

      D2 哈马

      D3 利比拉

      D3 叙利亚

      D3 大马士革

      E2 歌散

      E2 美索不达米亚

      F2 米尼

      F2 亚述

      F2 豪尔萨巴德

      F2 尼尼微

      F2 加拉

      F2 亚述

      F3 巴比伦

      F3 巴比伦

      F4 迦勒底

      F4 以历

      F4 吾珥

      G3 书珊

      G4 埃兰

      巴比伦帝国

      C3 西顿

      C3 泰尔

      C3 米吉多

      C3 撒马利亚

      C4 耶路撒冷

      C4 亚实基伦

      C4 拉吉

      D2 哈兰

      D2 迦基米施

      D2 亚珥拔

      D2 哈马

      D3 利比拉

      D3 叙利亚

      D3 大马士革

      D5 提玛

      E2 歌散

      E2 美索不达米亚

      E4 阿拉伯

      F2 米尼

      F2 亚述

      F2 豪尔萨巴德

      F2 尼尼微

      F2 加拉

      F2 亚述

      F3 巴比伦

      F3 巴比伦

      F4 迦勒底

      F4 以历

      F4 吾珥

      G3 书珊

      G4 埃兰

      [其他地方]

      G2 米底亚

      主要道路(见出版物)

      [海洋及海湾]

      B3 地中海(大海)

      C5 红海

      H1 里海

      H5 波斯湾

      [河流]

      B5 尼罗河

      E2 幼发拉底河

      F3 底格里斯河

      [第22页的图片]

      拉吉遗址的土墩

      [第22页的图片]

      古代米吉多的模型

      [第23页的图片]

      画家笔下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 上帝的子民返回故土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上帝的子民返回故土

      米底亚-波斯帝国

      有两个重要山脉环绕现代伊朗境内的高原,一个叫厄尔布尔士山脉(里海以南),一个叫扎格罗斯山脉(朝西南伸向波斯湾)。大山之间横卧着不少狭长、肥沃的山谷,山坡上长满了树木。山谷地带气候温和,但海拔较高的地方,由于干旱和位处迎风面,冬天风势凛冽,非常寒冷。山脉附近一带是沙漠高原,人口稀少。在美索不达米亚东面这片幅员辽阔的土地上,米底亚-波斯帝国赫然崛起,称霸一时。

      米底亚人聚居于高原的北部,后来却散居于亚美尼亚和西利西亚一带。另一方面,波斯人聚居在高原的西南部,在底格里斯河谷的东面。公元前6世纪中叶,居鲁士执政期间,这两个王国结盟,成了米底亚-波斯世界霸权。

      公元前539年,居鲁士攻陷巴比伦。他的帝国向东延伸到印度,西面则占据了埃及和现今称为土耳其的地方。但以理把米底亚-波斯帝国形容为“多多吃肉”的“熊”。(但以理书7:5)居鲁士对被征服的民族,一般都采取宽大、人道的政策。他把帝国划分为多个行省,每个行省通常由波斯人出任总督,其下由一名当地执政官协助施政。帝国中不同民族可以保留自己的宗教和习俗。

      居鲁士贯彻执行这个政策,准许犹太人返回故土复兴正确的宗教,并重建耶路撒冷,正如以斯拉和尼希米所说的。你认为这一大群犹太人回乡,是按着亚伯拉罕所走的路线,沿着幼发拉底河前往迦基米施,还是走一条较短的路线,途经达莫和大马士革?圣经没有说。(请看6-7页)后来,犹太人也在帝国的其他区域居住,例如尼罗河三角洲和三角洲以南的地区。不少犹太人仍旧住在巴比伦城。可能由于这个缘故,多个世纪之后,使徒彼得前往巴比伦探望当地的犹太人。(彼得前书5:13)因为米底亚-波斯帝国实施的政策,到了希腊和罗马帝国统治期间,犹太人已经散居各地。

      巴比伦城夏天十分炎热。米底亚-波斯人攻陷了巴比伦城后,继续让这座大城作为帝国的行政中心。书珊原本是埃兰的首都,也是帝国的皇城之一。后来,波斯王亚哈随鲁(薛西斯一世)在书珊册封以斯帖为王后,并粉碎了一个大阴谋:有人要灭绝帝国境内的所有犹太人。米底亚-波斯帝国还有另外两个国都:埃克巴坦那(海拔1900米,夏季气候宜人)、帕萨加第(在埃克巴坦那东南面650公里,海拔也是1900米)。

      这个世界霸权怎样败亡?就在米底亚-波斯帝国如日中天之际,西北边境的希腊人叛乱,帝国于是派兵平乱。当时希腊分为若干个城邦,这些城邦联合起来对抗波斯,经过马拉松、萨拉米斯两大决定性战役之后,最终打败了波斯军队。从此,希腊继米底亚-波斯之后,称霸世界。

      [第25页的附栏]

      所罗巴伯率领5万以色列男丁,浩浩荡荡走了800至1600公里远(视乎路线而定),返回耶路撒冷。由于故土荒凉了70年,百废待兴,以色列人面对严峻的考验。以色列人在故土重建祭坛,向耶和华献祭,复兴正确的宗教。公元前537年秋季,以色列人庆祝住棚节。(耶利米书25:11;29:10)后来,这些返回故土的以色列人为耶和华的圣殿奠基。

      [第25页的附栏]

      在这个时期成书的经卷:

      但以理书

      哈该书

      撒迦利亚书

      以斯帖记

      诗篇(若干部分)

      历代志上下

      以斯拉记

      尼希米记

      玛拉基书

      [第24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米底亚-波斯帝国

      A2 马其顿

      A2 色雷斯

      A4 昔兰尼

      A4 利比亚

      B2 拜占庭

      B2 吕底亚

      B3 撒狄

      B4 孟斐斯(挪弗)

      B4 埃及

      B5 挪阿蒙(底比斯)

      B5 色弗尼

      C3 西利西亚

      C3 大数

      C3 伊苏斯

      C3 迦基米施

      C3 达莫

      C3 叙利亚

      C3 西顿

      C3 大马士革

      C3 泰尔

      C4 耶路撒冷

      D2 帕西斯

      D2 亚美尼亚

      D3 亚述

      D3 尼尼微

      D4 巴比伦

      E3 米底亚

      E3 埃克巴坦那(埃克米达)

      E3 希尔卡尼亚

      E4 书珊(苏萨)

      E4 埃兰

      E4 帕萨加第

      E4 波斯波利斯

      E4 波斯

      F3 帕提亚

      F4 德伦吉亚那

      G2 马拉坎达(撒马尔罕)

      G3 索格狄亚那

      G3 巴克特里亚

      G3 阿里亚

      G4 阿拉霍西亚

      G4 格德罗西亚

      H5 印度

      [其他地方]

      A2 希腊

      A3 马拉松

      A3 雅典

      A3 萨拉米斯

      C1 西徐亚

      C4 以拉特(以禄特)

      C4 提玛

      D4 阿拉伯

      [山脉]

      E3 厄尔布尔士山脉

      E4 扎格罗斯山脉

      [海洋及海湾]

      B3 地中海(大海)

      C2 黑海

      C5 红海

      E2 里海

      E4 波斯湾

      [河流]

      B4 尼罗河

      C3 幼发拉底河

      D3 底格里斯河

      H4 印度河

      [第24页的图片]

      居鲁士的军队必须穿越扎格罗斯山脉才到达巴比伦

      [第25页的图片]

      上图:万邦门,位于波斯波利斯

      [第25页的图片]

      小图:居鲁士之墓,位于帕萨加第

  • 希腊和罗马对犹太人的影响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希腊和罗马对犹太人的影响

      希腊帝国

      希腊帝国的发源地是马其顿的山岭地带。亚历山大从这里开始东征,扩张领土,当时他才22岁。公元前334年,他率军渡过分隔欧亚两洲的达达尼尔海峡。这支希腊军队像一头矫捷的“豹”,势如破竹,屡战屡胜。(但以理书7:6)在特洛伊城附近的格拉尼库斯河平原,亚历山大痛击波斯军队,后来两军在伊苏斯再度交锋,亚历山大把波斯大军彻底击溃。

      希腊军队进攻叙利亚和腓尼基,围攻泰尔七个月后把城攻破。(以西结书26:4,12)亚历山大没有攻打耶路撒冷,转而攻取了加沙。(撒迦利亚书9:5)到了埃及,他就建立亚历山大城,该城后来成为商业和学术的中心。亚历山大从埃及回师途中,再次经过应许之地,在尼尼微遗迹附近的高加米拉再次重击波斯人。

      亚历山大乘势南下,攻取了波斯帝国的三个行政中心,就是巴比伦、书珊(苏萨)和波斯波利斯;接着挥军横扫波斯领土,直达现今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度河。亚历山大仅用了八年就征服了横跨欧亚非三洲的许多地区。可是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染上疟疾,在巴比伦病亡,享年32岁。(但以理书8:8)

      希腊文化对应许之地的居民影响深远。亚历山大军团里有些退伍军人在应许之地定居。到了公元1世纪,这里有一些说希腊语的城市组成联盟,那一带称为德卡波利斯。(马太福音4:25;马可福音7:31)圣经《希伯来语经卷》被译成希腊语,当时传播基督教的国际通用语言也是古希腊共同语。

      罗马帝国

      希腊西面的罗马有什么发展呢?“罗马”本来是台伯河上的几个村落,随着时间过去,这些村落的势力日渐强大。最后,罗马帝国凭着中央集权和精锐的军队,成功吞并了亚历山大四个将军曾控制的地方。到公元前30年,罗马帝国已经很强盛,但以理异象里那只可怕狰狞的野兽终于出现了。(但以理书7:7)

      罗马帝国

      罗马帝国的版图,北到不列颠,南达北非,西及大西洋,东至波斯湾。由于帝国领土把地中海围绕起来,罗马人称地中海为“我国大海”。

      犹太人居住的地区是罗马帝国的领土,由于这个缘故,犹太人深受罗马的影响。(马太福音8:5-13;使徒行传10:1,2)耶稣在罗马皇帝凯撒提比略执政期间受浸并且牺牲生命。有些罗马皇帝猛烈迫害基督徒,但无法消灭正确的宗教。1300年后,日耳曼部族侵略帝国北面,游牧民族继而入侵东面的领土,罗马帝国不堪一击,最终灭亡。

      [第26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希腊帝国

      亚历山大死后,手下四个将军在他创建的庞大帝国各据一方

      ▪ 卡山得

      ▫ 利西马科斯

      ○ 托勒密一世

      • 塞琉古一世

      A2 ▪ 希腊

      A2 ▪ 雅典

      A2 ▪ 亚该亚

      A3 ○ 昔兰尼

      A3 ○ 利比亚

      B2 ▫ 拜占廷

      B3 ○ 塞浦路斯

      B4 ○ 挪阿蒙(底比斯)

      C3 巴尔米拉(达莫)

      C3 ○ 格拉萨

      C3 ○ 非拉铁非

      C3 ○ 耶路撒冷

      C5 ○ 色弗尼

      G2 • 亚历山大-马尔吉亚那

      亚历山大远征路线

      A2 ▪ 马其顿

      A2 ▪ 培拉

      A2 ▫ 色雷斯

      B2 ▫ 特洛伊

      B2 ▫ 撒狄

      B2 ▫ 以弗所

      B2 ▫ 戈尔迪乌姆

      C2 ▫ 安卡拉

      C3 • 大数

      C3 • 伊苏斯

      C3 • 叙利亚的安提阿

      C3 ○ 泰尔

      C4 ○ 加沙

      B4 ○ 埃及

      B4 ○ 孟斐斯

      B4 ○ 亚历山大

      A4 ○ 锡瓦绿洲

      B4 ○ 孟斐斯

      C4 ○ 加沙

      C3 ○ 泰尔

      C3 ○ 大马士革

      C3 • 阿勒颇

      D3 • 尼西比斯

      D3 • 高加米拉

      D3 • 巴比伦

      E3 • 书珊

      E4 • 波斯

      E4 • 波斯波利斯

      E4 • 帕萨加第

      E3 • 米底亚

      E3 • 埃克巴坦那

      E3 • 拉格斯

      E3 • 赫卡通皮洛斯

      F3 • 帕提亚

      G3 • 阿里亚

      G3 • 亚历山大-阿雷安

      G3 • 亚历山大-普罗菲塔斯亚

      F4 • 德伦吉亚那

      G4 • 阿拉霍西亚

      G4 • 亚历山大-阿拉霍西姆

      H3 • 喀布尔

      G3 • 德拉萨卡

      H3 • 亚历山大-奥克亚那

      G3 • 德拉萨卡

      G3 • 巴克特里亚

      G3 • 巴克特拉

      G2 • 杰尔宾特

      G2 • 索格狄亚那

      G2 • 马拉坎达

      G2 • 布哈拉

      G2 • 马拉坎达

      H2 • 亚历山大-埃斯阿特

      G2 • 马拉坎达

      G2 • 杰尔宾特

      G3 • 巴克特拉

      G3 • 巴克特里亚

      G3 • 德拉萨卡

      H3 • 喀布尔

      H3 • 塔克西拉

      H5 • 印度

      H4 • 亚历山大

      G4 • 格德罗西亚

      F4 • 普拉

      E4 • 波斯

      F4 • 亚历山大

      F4 • 卡曼尼亚

      E4 • 帕萨加第

      E4 • 波斯波利斯

      E3 • 书珊

      D3 • 巴比伦

      [其他地方]

      A3 克里特

      D4 阿拉伯

      [海洋及海湾]

      B3 地中海

      C5 红海

      E4 波斯湾

      G5 阿拉伯海

      [河流]

      B4 尼罗河

      D3 幼发拉底河

      D3 底格里斯河

      G4 印度河

      [第27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罗马帝国

      A1 不列颠

      A3 西班牙

      B1 日耳曼

      B2 高卢

      B2 意大利

      B2 罗马

      B3 迦太基

      C2 以利里古

      C3 希腊

      C3 亚克兴

      C3 昔兰尼

      D2 拜占廷(君士坦丁堡)

      D3 小亚细亚

      D3 以弗所

      D3 阿勒颇

      D3 叙利亚的安提阿

      D3 大马士革

      D3 格拉萨(杰拉什)

      D3 耶路撒冷

      D3 亚历山大

      D4 埃及

      [海洋及海湾]

      A2 大西洋

      C3 地中海

      D2 黑海

      D4 红海

      [第26页的图片]

      托勒密二世重建拉巴,并把城命名为非拉铁非。本图为非拉铁非城中的罗马式大剧院遗迹

      [第27页的图片]

      德卡波利斯的格拉萨城(又名杰拉什)

      [第27页的图片]

      这是一条位于阿勒颇附近的道路。罗马人兴建的道路贯通欧洲、北非和中东。基督徒沿着这些道路,到各地传讲圣经的真理

  • 耶稣在“犹太人地区”传道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耶稣在“犹太人地区”传道

      应许之地(耶稣时代)

      使徒彼得向哥尼流传道的时候,提到耶稣“在犹太人的地区和耶路撒冷”所做的事。(使徒行传10:39)耶稣的传道活动对人类历史影响深远,你知道他到过什么地方吗?

      “犹太人的地区”包括犹地亚,耶稣曾在那里执行上帝的工作。(路加福音4:44)耶稣受浸后,留在犹大(或犹地亚)旷野40天。那里干旱荒凉,常有强盗和叛乱分子出没。(路加福音10:30)后来,耶稣离开犹地亚往北走,在叙加附近向一个撒马利亚妇人传道。(约翰福音4:3-7)

      福音书显示,耶稣的传道活动集中在加利利一带。虽然耶稣每年都去南部的耶路撒冷过节,但他最初两年的传道地区,主要是应许之地的北部。(约翰福音7:2-10;10:22,23)例如,耶稣在加利利海和附近的地方教导人许多重要的道理,也施行过不少叫人难忘的奇迹。他使风浪平静,在海上行走,从船上教导岸边的群众。耶稣早期的门徒就是来自加利利海附近的农村或渔村。(马可福音3:7-12;4:35-41;路加福音5:1-11;约翰福音6:16-21;21:1-19)

      迦百农位于海边,被称为耶稣“自己的城”,是耶稣在加利利传道的基地。(马太福音9:1)他在距离迦百农不远的山坡,发表了著名的“登山宝训”。有时候,他在迦百农上船,前往马加丹、伯赛大和附近的地方传道。

      耶稣“自己的城”迦百农离拿撒勒不远,附近还有迦拿、拿因、伯赛大等城镇。耶稣在拿撒勒长大;在迦拿把水变成酒;在拿因把寡妇的儿子复活;在伯赛大施行奇迹让5000个男子吃饱,并使一个盲人重见光明。

      公元32年逾越节之后,耶稣北上到腓尼基的两个港口,泰尔和西顿。接着他把传道活动扩展到德卡波利斯,探访当地好几个说希腊语的城市。在凯撒里亚腓立比附近(F2),彼得认定耶稣就是弥赛亚。不久,耶稣改变形貌,地点也许是黑门山。之后,耶稣在约旦河东的比利阿传道。(马可福音7:24-37;8:27-9:2;10:1;路加福音13:22,33)

      耶稣跟门徒在“伟大君王的城”耶路撒冷和附近一带,度过他在地上的最后一个星期。(马太福音5:35)福音书也提到耶路撒冷附近的城镇,例如以马乌斯、伯大尼、伯法其、伯利恒。你可以在地图上找到这些地方。(路加福音2:4;19:29;24:13;请看18页小图“耶路撒冷一带”)

      [第29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应许之地(耶稣时代)

      耶稣时代的地图

      德卡波利斯的城市

      E5 希波斯

      E6 佩拉

      E6 西徐波利斯

      F5 加大拉

      F7 格拉萨

      G5 迪安

      G9 非拉铁非

      H1 大马士革

      H4 拉法亚那

      I5 卡纳塔

      主要道路(见出版物)

      往返加利利和耶路撒冷的常用路线(见出版物)

      另一条往返加利利和耶路撒冷的路线,途经比利阿(见出版物)

      A11 加沙

      B6 凯撒里亚

      B8 约帕

      B9 吕达

      B12 别示巴

      C4 托勒密

      C8 撒马利亚

      C8 安提帕底

      C8 亚利马太

      C9 以马乌斯

      C10 犹地亚

      C11 希伯仑

      C12 以土迈

      D1 西顿

      D2 泰尔

      D3 腓尼基

      D4 加利利

      D4 迦拿

      D5 塞波里斯

      D5 拿撒勒

      D5 拿因

      D7 撒马利亚

      D7 叙加

      D9 以法莲

      D9 伯法其

      D9 耶路撒冷

      D9 伯大尼

      D10 伯利恒

      D10 希律堡

      D10 犹地亚的旷野

      D12 梅察达

      E4 哥拉逊

      E4 伯赛大

      E4 迦百农

      E4 马加丹

      E5 提比里亚

      E5 希波斯

      E6 伯大尼?(约旦河东)

      E6 西徐波利斯

      E6 佩拉

      E6 撒琳

      E6 艾嫩

      E9 耶利哥

      F1 亚比利尼

      F2 凯撒里亚腓立比

      F4 加马拉

      F5 阿比拉?

      F5 加大拉

      F7 比利阿

      F7 格拉萨

      G3 以土利亚

      G5 迪安

      G6 德卡波利斯

      G9 非拉铁非

      H1 大马士革

      H3 特拉可尼

      H4 拉法亚那

      H12 阿拉伯

      I5 卡纳塔

      [山脉]

      D7 以巴路山

      D7 基利心山

      F2 黑门山

      [海洋及海湾]

      B6 地中海(大海)

      E4 加利利海

      E10 盐海(死海)

      [河流]

      E7 约旦河

      [水泉及水井]

      D7 雅各井

      [第28页的图片]

      加利利海。图的下方是迦百农,上方是革尼撒勒平原

      [第28页的图片]

      撒马利亚人在基利心山崇拜上帝。远方是以巴路山

  • 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和圣殿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耶稣时代的耶路撒冷和圣殿

      耶路撒冷/希律所建的圣殿

      耶路撒冷是上帝为了他的圣名而选择的城。耶稣出生后不久,约瑟和马利亚就带他上耶路撒冷去。(路加福音2:22-39)耶稣12岁时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老师们对他的理解力惊叹不已。(路加福音2:41-51)希律大帝在各处大兴土木,包括修建圣殿建筑群,工程前后花了超过46年。(约翰福音2:20)

      耶稣在地上传道期间,经常上耶路撒冷过节并教导群众。他曾两次把圣殿院子里的兑钱商和做买卖的人赶出去。(马太福音21:12;约翰福音2:13-16)

      在圣殿以北的毕士特池,上帝的儿子耶稣治好一个病了38年的男子。耶稣也吩咐一个失明的人到西罗亚池去洗一洗,这个人一洗就看得见了。(约翰福音5:1-15;9:1,7,11)

      伯大尼位于耶路撒冷以东“大约3公里”的地方。耶稣常常到伯大尼探访他的朋友拉撒路、马大和马利亚。(约翰福音11:1,18;12:1-11;路加福音10:38-42;19:29;请看18页的“耶路撒冷一带”)耶稣去世前几天,经过橄榄山前往耶路撒冷。想象一下,当时他望向西面,看见耶路撒冷就为城哭泣。(路加福音19:37-44)他所见的景象跟下页上方的图片大同小异。接着他骑着小驴,很可能从耶路撒冷的一个东门进城。群众夹道欢呼,向这位未来君王致敬。(马太福音21:9-12)

      耶稣去世前的重大事件,都在耶路撒冷或离耶路撒冷不远的地方发生。耶稣曾在客西马尼园祷告;被人带去公议会大厅、该亚法的府第,以及总督府;最后在各各他被处死。(马可福音14:32,53-15:1,16,22;约翰福音18:1,13,24,28)

      耶稣复活之后,在耶路撒冷和附近的地方向门徒显现。(路加福音24:1-49)后来,他在橄榄山升到天上去。(使徒行传1:6-12)

      [第31页的图解]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耶路撒冷/希律所建的圣殿

      圣殿图解

      1. 至圣所

      2. 圣所

      3. 全烧祭祭坛

      4. 铜海

      5. 祭司院

      6. 以色列院

      7. 女院

      8. 外邦人院

      9. 分隔的墙

      10. 王家柱廊

      11. 所罗门柱廊

      圣殿

      殿区门

      祭司院

      殿区门

      至 全

      圣所 圣所 烧 以色列 女

      祭坛 院 院

      铜

      海

      殿区门 所罗门

      石墙 柱廊

      外邦人院

      殿区门

      王家柱廊

      殿区门

      安东尼亚塔

      桥

      公议会大厅?

      泰路平谷

      西罗亚池

      水道

      该亚法的府第?

      总督府

      各各他?

      各各他?

      毕士特池

      客西马尼园?

      橄榄山

      汲沦谷

      基训泉

      隐罗结

      欣嫩谷

      [第30页的图片]

      由现代耶路撒冷城向东望的景象:(A)圣殿区,(B)客西马尼园,(C)橄榄山,(D)犹地亚的旷野,(E)死海

      [第31页的图片]

      耶稣日子,从橄榄山往西眺望的景象

  • 基督教传遍远近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基督教传遍远近

      耶稣在伯大尼附近的橄榄山把传道使命托付给门徒。这件工作对世界历史影响深远。他们要从橄榄山以西3公里的耶路撒冷开始,把信息传遍附近的犹地亚和撒马利亚,“一直到地上最遥远的地方”。(使徒行传1:4,8,12)

      耶稣说了这些话不久,大批犹太人和归信犹太教的人从罗马帝国各地(下图显示的地区)来到耶路撒冷庆祝五旬节。那天,使徒彼得向他们传道,基督教因此迅速广传开去。(使徒行传2:9-11)

      基督教的扩展

      不久之后,基督徒遭受迫害,于是从耶路撒冷分散到各地。彼得和约翰帮助撒马利亚人认识真理,结果许多人接受了圣经的好消息。(使徒行传8:1,4,14-16)“从耶路撒冷下加沙”有一条经过荒漠的道路,腓力在这条道路上向一个埃塞俄比亚内臣作见证,于是基督教就传入了非洲。(使徒行传8:26-39)大约在同一时间,传讲王国信息的工作在沙仑平原的吕达,以及在约帕都有良好的成果。(使徒行传9:35,42)彼得从约帕前往凯撒里亚,在那里帮助罗马军官哥尼流和他的亲友成为基督徒,让他们得到上帝赐下的神圣力量。(使徒行传10:1-48)

      保罗的旅程

      保罗曾迫害基督徒。后来,他成为使徒,奉派到外族人当中传道。保罗展开三次传道旅程,走遍各地,有时候徒步,有时候坐船。后来,他去罗马是走海路的。使徒保罗和其他基督徒把好消息传到罗马帝国多个城市。保罗渴望把好消息传到西班牙。(请看第2页)彼得传道的地区远及巴比伦。(彼得前书5:13)在基督积极带领下,门徒把基督教传遍远近。到公元60或61年,“好消息已经传遍天下,让受造众生都知道了”。(歌罗西书1:6,23)自那时以来,好消息确实已经传到地上最遥远的地方。

  • 族长时代的世界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族长时代的世界

      司提反为自己申辩时提到了一些地方,他说:“我们的祖先亚伯拉罕在美索不达米亚,还没有移居哈兰的时候,[耶和华]向他显现,对他说:‘你要……前往我将要指示你的地方。’”(使徒行传7:1-4)耶和华对亚伯拉罕说了这句话之后,一连串在应许之地发生的重大事件就展开了。这些事件的中心人物是亚伯拉罕、以撒、雅各。上帝会通过这三个忠仆赐福给全人类。(创世记12:1-3;约书亚记24:3)

      上帝呼召亚伯拉罕(亚伯兰)离开迦勒底的吾珥。吾珥是个富庶的城市,位于幼发拉底河东岸。亚伯拉罕会走哪条路线呢?迦勒底又名苏美尔,也叫示拿,从这里朝着正西面走看来最省事。为什么亚伯拉罕竟然绕到北面远得多的哈兰去呢?

      族长时代(全图)

      吾珥的位置接近“肥沃新月”东端,这个地带像个半弯新月,由巴勒斯坦延伸到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的盆地。以往这个地区的气候可能比现在温和。这个弯形地带以南,就是叙利亚-阿拉伯沙漠,只有石灰岩的山和荒漠平原。《不列颠百科全书》(英语)指出这个沙漠区是地中海海岸和美索不达米亚之间“一道难以逾越的屏障”。古代有些骆驼商队由幼发拉底河横越旷野前往达莫,然后再到大马士革。不过,亚伯拉罕没有带家眷和牲畜穿越这个旷野。

      亚伯拉罕反而沿着幼发拉底河河谷,向上游进发,前往哈兰。从哈兰,亚伯拉罕可以沿着通商路线,到迦基米施附近涉水过河,然后往南经过大马士革,前往后来称为加利利海的地方。当时有条沿海大道途经米吉多,可以到达埃及。可是,亚伯拉罕却取道撒马利亚的山区,最后在示剑搭帐篷居住。后来他继续沿着山路往南走。你不妨一面读创世记12:8-13:4,一面在地图上找找亚伯拉罕走过的地方和他停留过的地方,包括但、大马士革、何拔、幔利、所多玛、基拉尔、别示巴和摩利亚(耶路撒冷),想想他在这些地方经历过的许多事。(创世记14:14-16;18:1-16;20:1-18;21:25-34;22:1-19)

      要是对圣经时代的地理有若干认识,我们就更能想象以撒和雅各经历的种种事迹。例如,亚伯拉罕在别示巴的时候派仆人去为以撒找个妻子,仆人就往北面的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土地”),接着到巴旦阿拉米去。然后,我们可以再想象利百加骑着骆驼,好不容易才来到南地,也许是加低斯,跟以撒见面。(创世记24:10,62-64)

      后来,以撒和利百加的儿子雅各(以色列)同样长途跋涉,目的是要娶一个敬拜耶和华的女子为妻。雅各返回家乡时,走的路线跟来的时候不一样。他涉水过了雅博河,在接近比努伊勒的地方跟天使摔跤。(创世记31:21-25;32:2,22-30)以扫在那里跟雅各见面,然后他们分开,各自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创世记33:1,15-20)

      族长时代(应许之地)

      雅各的女儿底拿在示剑被强奸了之后,雅各迁往伯特利。雅各的儿子们为父亲放羊,后来约瑟终于在多坦找到他们,你可以想象那个地方有多远吗?用这幅地图(以及18-19页的地图)就能看出伯特利和多坦的距离了。(创世记35:1-8;37:12-17)约瑟的哥哥把他卖给一队前往埃及的商人。你认为那些商人带着约瑟所走的是哪条路线?约瑟被卖到埃及去,这促成了以色列人迁往埃及,以及后来以色列人又大举离开埃及。(创世记37:25-28)

      [第7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亚伯拉罕移居他乡的路线(见出版物)

      以撒移居他乡的路线(见出版物)

      雅各移居他乡的路线(见出版物)

      主要道路(见出版物)

      族长时代(全图)

      A4 歌珊

      A5 埃及

      B4 书珥

      B5 帕兰

      C3 大马士革

      C3 但(拉亿)

      C4 示剑

      C4 伯特利

      C4 希伯仑(基烈亚巴)

      C4 基拉尔

      C4 别示巴

      C4 西珥

      C4 加低斯

      C5 以东

      D1 迦基米施

      D2 达莫

      D3 何拔

      E1 巴旦阿拉米

      E1 哈兰

      F2 美索不达米亚

      G1 尼尼微

      G2 肥沃新月地带

      G3 巴比伦

      H4 迦勒底

      H4 吾珥

      [山脉]

      C4 摩利亚山

      [海洋及海湾]

      B3 地中海(大海)

      [河流]

      E2 幼发拉底河

      G2 底格里斯河

      族长时代(应许之地)

      迦南

      米吉多

      基列

      多坦

      示剑

      疏割

      玛哈念

      比努伊勒

      伯特利(路斯)

      艾

      耶路撒冷(撒冷)

      伯利恒(以法他)

      幔利

      希伯仑(麦比拉)

      基拉尔

      别示巴

      所多玛?

      南地

      利荷博?

      比珥拉海莱

      加低斯

      主要道路

      沿海大道

      王家大道

      [山脉]

      摩利亚山

      [海洋及海湾]

      盐海

      [河流]

      雅博河

      约旦河

      [第6页的图片]

      巴比伦附近幼发拉底河一景

      [第6页的图片]

      亚伯拉罕在别示巴居住,并在附近一带放羊

      [第6页的图片]

      雅博河

  • 从埃及到应许之地
    看看这片美好的土地
    • 从埃及到应许之地

      以色列人出埃及的事迹家喻户晓。摩西和上帝的子民过了红海之后,有什么事发生呢?他们向什么地方进发?他们怎样到达约旦河,最终进入应许之地?

      出埃及的路线

      他们的目的地是迦南。要到达迦南,最短的路线是沿着长400公里的沙岸前进,但是这样就要穿越敌人非利士人的领土,所以摩西没有带领以色列人走这条路线。他也没有越过西奈半岛辽阔的中部,因为这一带天气酷热,砂砾和石灰岩高原都热得发烫。摩西带领民众朝南面进发,下到狭窄的海岸平原。他们第一个扎营的地点是马拉,耶和华在这里把苦水变甜。a民众离开以琳之后,因为食物而感到不满。上帝先后降下鹌鹑和吗哪给他们吃。在利非订,民众再次为了水而发生争论。他们打败了来犯的亚玛力人。摩西的岳父建议他挑选精明能干的男子,帮助他处理事务。(出埃及记15-18章)

      摩西接着带领以色列人民往南面的山区进发,并在西奈山下扎营。上帝的子民在西奈山接获法典,建造圣幕,献上祭牲。第二年,他们朝北穿过“辽阔可畏的旷野”,前往加低斯(加低斯巴尼亚),旅程耗时11天。(申命记1:1,2,19;8:15)民众由于听了10个探子的不利报告而感到恐慌,上帝于是要他们在旷野流浪38年。(民数记13:1-14:34)流浪期间,民众曾在多个地方停留,包括阿博拿和以旬迦别,然后再返回加低斯。(民数记33:33-36)

      以色列人终于要进入应许之地了,他们没有直接向北推进。以色列人走的路线经过以东的腹地,然后沿“王家大道”往北走。(民数记21:22;申命记2:1-8)以色列人扶老携幼,带着大批牲畜、帐篷和行李,浩浩荡荡地走在这条大道上。这个旅程真的不轻松,他们要先后走进两个极深的峡谷,撒烈谷和亚嫩谷(深520米),然后继续往上走。(申命记2:13,14,24)

      最后,以色列人到达尼波山。米利暗已经在加低斯去世,亚伦也死在何珥山。摩西则在尼波山上去世,死前终于看见了很想进入的应许之地。(申命记32:48-52;34:1-5)接着,上帝委派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进入应许之地。他们40年前开始的旅程就此结束。(约书亚记1:1-4)

      [脚注]

      a 大部分扎营地点已无法确定。

      [第8页的附栏]

      在这个时期成书的经卷:

      创世记

      出埃及记

      利未记

      民数记

      申命记

      约伯记

      诗篇(若干部分)

      [第9页的地图]

      (排版后的式样,见出版物)

      出埃及的路线

      以色列人所走的路线

      A7 埃及

      A5 兰塞?

      B5 疏割?

      C5 以倘?

      C5 比哈希录

      D6 马拉

      D6 以琳

      E6 逊旷野

      E7 多卡

      F8 利非订

      F8 西奈山(何烈山)

      F8 西奈旷野

      F7 基博罗哈他瓦

      G7 哈洗录

      G6 琳门法勒斯

      G5 勒撒

      G3 加低斯

      G3 本埃雅康

      G5 何珥哈吉甲

      H5 约巴他

      H5 阿博拿

      H6 以旬迦别

      G3 加低斯

      G3 津旷野

      H3 何珥山

      H3 撒摩拿

      I3 普嫩

      I3 以耶亚巴琳

      I2 摩押

      I1 底本

      I1 亚门低比拉廷

      H1 耶利哥

      [其他地点]

      A3 歌珊

      A4 安

      A5 孟斐斯(挪弗)

      B3 琐安

      B3 答比匿

      C5 密多

      D3 书珥

      D5 以倘旷野

      F5 帕兰旷野

      G1 非利士

      G1 亚实突

      G2 加沙

      G2 别示巴

      G3 押们

      G3 南地

      H1 耶路撒冷

      H1 希伯仑(基烈亚巴)

      H2 亚拉得(迦南人)

      H4 西珥

      H4 以东

      I7 米甸

      主要道路

      前往非利士地区的路线

      前往书珥的路线

      I4 王家大道

      商队路线

      埃哈杰路线

      [山脉]

      F8 西奈山(何烈山)

      H3 何珥山

      I1 尼波山

      [海洋及海湾]

      E2 地中海(大海)

      D7/G7 红海

      I1 盐海

      [河流及干谷]

      A6 尼罗河

      F3 埃及干谷

      I2 亚嫩河

      I3 撒烈河

      [第8页的图片]

      穿越西奈半岛的骆驼商队

      [第8页的图片]

      以色列人在西奈山下扎营

      [第9页的图片]

      在加低斯或邻近一带的水泉

      [第9页的图片]

      所有以色列人都要走过亚嫩谷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