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婚姻经得起急风暴雨吗?
    警醒!2006年 | 7月
    • 婚姻经得起急风暴雨吗?

      上帝使他们同负一轭,人就不可分开。——马太福音19:6

      近年来,超级飓风袭击全球很多地区,造成广泛破坏,无数建筑物的结构受到严峻的考验。一些看似坚实稳固的房子,竟被暴风“连根拔起”,完全摧毁。

      现今,有另一场风暴刮起,给历史悠久的婚姻制度带来很大的冲击。研究家庭史的学者丝特凡妮·孔茨说:“不论是祸是福,婚姻对个人也好,对社会也好,已不再占重要地位了。”

      你看出这种趋势会带来怎样的影响吗?你是否觉得婚姻已失去在社会上的重要地位?如果情形果真如此,为什么会这样呢?人有希望享有或维持美满的婚姻吗?首先,让我们看看婚姻制度为何岌岌可危。

      婚姻制度四面受袭

      打从人类历史开始的时候,婚姻的基础已受到破坏。当时,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显出不良的特质和态度,种下了祸根,导致今天婚姻制度出现危机。亚当和夏娃为满足一己私欲而犯了罪,于是“罪……进了世间”。(罗马书5:12)圣经的历史记载表明,他们犯罪之后不久,人“终日心里所想的,都是恶事”。(创世记6:5)

      时至今日,世人的道德仍然十分堕落。破坏婚姻关系的一个不良心态是:为求满足一己私欲而不顾一切。在崇尚新道德的现代社会里,缔结婚姻似乎已经过时,没有实用价值。此外,各国政府也放宽律法,让人更容易离婚。这样一来,人不再像以往那样,觉得婚姻破裂是什么羞耻的事。

      性急的人凡事都要即时看到结果,立刻满足欲望,对离婚的后果不是考虑不周,就是干脆置之脑后。他们想立即解除束缚,重获自由,再过独身的生活,于是认为离婚会使他们活得开心。

      另外一些人饱受婚姻问题困扰,就向治疗师和婚姻顾问求助,或者求教于这类权威撰写的书籍。很遗憾,事实表明,某些现代婚姻“专家”的劝告,不但没有巩固婚姻,反而助长离婚。《婚姻的好处》(英语)一书指出:“人们一般渴望过着美满的婚姻生活,可是这种理想现时受到没完没了的攻击,也许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婚姻制度首次受到这样的攻击。但令人惊讶的是,这种攻击颇有成效,而且来自所谓的专家。他们有时候按个人见解,狠批婚姻制度,认为夫妻海誓山盟,厮守终生,既不切实际,又诸多约束。”

      观念转变

      人们对婚姻关系、结婚的动机也改变了看法。你很可能留意到,人们所重视的不再是夫妻忠贞不渝、相互扶持,而是满足个人的欲望,甚至伤害配偶也在所不惜。英语《婚姻与家庭》杂志说,这种利己型的婚姻观念“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并于70年代越来越流行”。按照传统观念,结婚的理由包括寻找爱情,享有亲密关系,培养共同兴趣,忠于配偶和生儿育女,如今这些理由不那么吸引人了。

      在很多地方,社会出现了新的意识形态,加速改变了人对婚姻的看法。首先,在很多国家,“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角色发生了变化。随着妇女进入职场,夫妻双双在外工作的家庭数目有了明显的增长。第二,非婚生子越来越为人接纳,于是单亲家庭的数目日增。第三,选择同居而不结婚的人越来越多。(请参阅附栏“缺少了婚姻给人的安全感”。)第四,同性婚姻以及使其合法化的运动得到了广泛的认可。这些流行风尚有没有影响你对婚姻的看法呢?

      离婚率激增

      让我们看看几个国家的情况,想想离婚如此普遍,会怎样侵蚀婚姻制度。美国最近一份报告指出,“1970至1996年间,美国离异夫妻的数目增长了四倍”。大致说来,每五个人当中就有一个的婚姻经不起急风暴雨,结果以离婚收场。当破坏婚姻的急风暴雨袭来,哪些人的婚姻最容易失败呢?数据显示,大约百分之60的婚姻破裂发生于结婚的头十年内。

      其他国家的离婚率也直线上升。2004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离婚总数高达15万3490桩。在澳大利亚,约有百分之40的婚姻以离婚收场。2002至2003年间,韩国有16万7100对夫妻离异,一年之内就增加了2万1800桩。日本的离婚率直逼欧洲,每4桩婚姻中就有1桩失败。日本红十字会大学一位家庭专家评论:“过去,只有最不愉快的婚姻才会以离婚收场。如今可不同了,人只是因为要改变生活方式就选择离婚。”

      在许多国家,存在已久的宗教组织和社会传统发挥影响,有助于稳定婚姻关系。然而,随着人越来越认同离婚,宗教和传统已无法扭转这种情况了。例如,罗马天主教会一向认为婚姻是神圣的结合。可是到了1983年,教会放松了限制,不再坚持夫妻要厮守终生,天主教徒因而较易取得离婚。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人解除婚约。

      显然,维系婚姻的纽带已日渐松脱。不过,离婚的理由不是全都显而易见的。事实上,婚姻失败的个案增加,除了归咎于社会架构崩溃外,还有一个隐藏的主要原因,可惜知道这个原因的人不多。

      幕后黑手

      圣经告诉我们,魔鬼撒但是自私自利的化身,世界在他隐形的操控下,日益腐化堕落。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撒但已经从天上被逐,来到地球附近,满怀怨愤,怒气冲冲,一心要制造祸患。他攻击的其中一个目标就是要破坏上帝所立的婚姻安排,好发泄他恶毒的怨愤。(启示录12:9,12)

      耶稣曾提到撒但从天上被逐后的情形,说:“因为不法的事增加,大多数人的爱都会冷淡下来。”(马太福音24:12)类似地,使徒保罗写道:“那时候,人必专爱自己,贪爱钱财,自负,高傲,亵渎,忤逆父母,忘恩负义,不忠贞,没有亲情,不愿意达成协议,毁谤人,漫无自制,凶悍,不爱良善,出卖别人,刚愎自用,骄傲自大,爱享乐不爱上帝”。(提摩太后书3:2-4)无可否认,经文描述的人性弱点一向都在世上存在,但是现今许多人不得不承认,这些不良特性已渗透到整个社会。

      婚姻制度饱受冲击,我们怎样才能巩固自己的婚姻?怎样才能享有幸福的家庭?怎样才能跟配偶永结同心?下一篇文章会解答这些问题。

      [第5页的精选语句]

      “我们生活的社会,人们习惯把用不上的东西随手丢弃,故此人际关系不受重视也是意料中事。”——家庭法律专家桑德拉·戴维斯

      [第4页的附栏或图片]

      “缺少了婚姻给人的安全感”

      许多男女未婚同居,但是美国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这种结合“缺少了婚姻给人的安全感”。一些情侣婚前就住在一起,想看看两人是否合适。可是,试婚能减低错配鸳鸯的机会吗?能改善日后的婚姻关系吗?根据《婚姻与家庭》杂志的报道,证据显示结果恰恰相反。杂志说:“婚前曾同居的人对婚姻更不满意……难题更多……婚姻破裂的风险更高。”

      [第5页的附栏或图片]

      长寿导致离婚

      今天,人的寿命都长了。这本是一件可喜的事,却竟然给婚姻带来压力。过去很多婚姻因配偶死亡而结束,如今很多婚姻却因夫妻反目而终止。请看看日本的例子,一些结婚多年的妇女患了一种古怪的疾病。根据《华盛顿邮报》,专家将这种病命名为“退休丈夫综合症”。一个结婚已经40年的妻子忆述丈夫退休在家时,她想:“现在是跟他分手的时候了,以往他下班回家要侍候他已经够受的了,现在他从早到晚呆在家里,叫人怎样受得了!”

  • 怎样享有美满的婚姻
    警醒!2006年 | 7月
    • 怎样享有美满的婚姻

      人要与妻子厮守,二人成为一体。——创世记2:24

      耶和华上帝创立了婚姻制度,让一男一女共同生活,长相厮守。创世记2:18,22-24说:“耶和华上帝说:‘人独自生活不好。我要为他造个相配的助手。’耶和华上帝用那个人身上取来的肋骨造了一个女人,把她带到人面前。那个人说:‘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终于出现了。她要叫做“女人”,因为她是从男人身上取出来的。’所以人要离开父母,从此与妻子厮守,二人成为一体。”

      恒久美满的婚姻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很多夫妻结婚五六十年了,仍然恩恩爱爱地生活在一起。他们是怎么做到的呢?就是竭力巩固婚姻,无私地关注配偶,“想得[配偶]的喜悦”。(哥林多前书7:33,34)这显然不是一朝一夕的成果,但是,如果你甘愿付出时间精力,你也能够享有美满的婚姻,与配偶白头偕老。

      跟从圣经的劝告

      一个信誉良好的建筑承办商不会贸然动工建造,他必定首先仔细研究工程的蓝图。同样,要享有美满幸福的婚姻,我们也须看看上帝的话语怎样说。圣经好像一幅“建筑蓝图”,助人建造甜蜜的家。使徒保罗写道:“圣经全都是上帝用圣灵启示的,对于……纠正……尽都有益”。(提摩太后书3:16)

      夫妻双方可以从耶稣对待门徒的方式学到很多相处之道。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耶稣和那些跟他在天上作王的门徒关系十分密切,圣经把他们之间的关系比作丈夫和妻子。(哥林多后书11:2)耶稣对门徒不离不弃,甚至在最艰难的时刻,他仍然“爱他们到底”。(约翰福音13:1)耶稣是一个富有同情心的领袖,总是顾及门徒的能力限度,体恤他们的软弱,从来不对他们有过高的要求。(约翰福音16:12)

      耶稣总是温温和和,即使他的密友做了令他失望的事,他都没有严厉地斥责他们,反而效法天父的谦卑和慈爱,帮助他们调整思想。(马太福音11:28-30;马可福音14:34-38;约翰福音13:5-17)只要你留意耶稣对门徒怎样温柔体贴,门徒又是怎样以爱回报,你就能从中学到建立美满婚姻的诀窍了。(彼得前书2:21)

      打好根基

      婚姻难免遇上暴风般的考验,不过通过这些考验,就可以看出你跟配偶的关系有多牢固。美满的婚姻建基于互爱互敬,彼此忠贞不二。耶稣强调忠贞的重要性:“上帝使他们同负一轭,人就不可分开。”(马太福音19:6)夫妻曾起誓要永远忠于对方,所以经文指的“人”也包括他们在内。

      今天,人们往往为了一己方便就舍弃了对别人的忠诚。因此,有些人可能觉得对配偶从一而终,既耗费心机,又代价高昂,实在是个沉重的担子。

      有什么建议能帮助夫妻信守婚誓呢?使徒保罗写道:“丈夫应该爱妻子,好像爱自己的身体。”(以弗所书5:28,29)由此可见,夫妻二人“结合”意味着要关心配偶的福利,就像关心自己的福利一样。已婚的人需要调整思想,不再单单考虑“我”,而要考虑“我们”;不再考虑“我的”,而要考虑“我们的”。

      夫妻俩风雨同舟,共度患难,会令双方处事更有智慧,生活更美满幸福。箴言3:13说得一点不错:“人找着智慧……就有福了。”

      使用防火材料

      要想房子屹立不移,就要用坚实的材料好好建造。同样,婚姻也需要“耐久的材料”来建造,这样,即使有猛烈的考验来到,也无法破坏你对配偶的忠诚。要努力培养像金子一样宝贵的美德,例如敬虔的智慧、慷慨大方、明辨是非的能力、敬畏上帝之心、和蔼可亲、无伪的信心,并珍视上帝的律法。

      要建造幸福美满的婚姻,靠的不是物质资财或者世俗成就,而是人有怎样的思想态度。上帝话语的真理就帮助人培养这种正确的思想态度。圣经说,“各人要时刻留意怎样……建造”,这个劝勉对建造婚姻也很适用。(哥林多前书3:10)

      应付问题

      房子要保存得久,经常的维修是不可少的。如果丈夫和妻子彼此扶持,互敬互爱,向共同的目标迈进,他们就能结成牢不可破的关系。夫妻俩不会变得自私,也不会轻易动怒。

      怨恨和恼怒是婚姻的致命伤,能扼杀夫妻间的感情。使徒保罗劝勉男子,说:“你们做丈夫的,要爱妻子,不要发怒苦待 她们。”(歌罗西书3:19)这条原则对妻子也适用。如果配偶双方都努力表现体贴、仁慈、谅解,他们就会得到幸福和满足。当难题出现时,大发脾气、彼此谩骂都无济于事,反而会令争端一发不可收拾。保罗敦促我们:“你们要以仁慈相待,存慈怜的心,彼此甘心宽恕”。(以弗所书4:32)

      一些消极的思想能叫人烦闷苦恼,例如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或认为配偶不欣赏自己,又或者被配偶激怒而心中不快,那该怎么办呢?要心平气和地把你的感觉原原本本地告诉配偶。至于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何不用爱心来遮盖呢?(彼得前书4:8)

      一个结了婚35年的丈夫,曾在婚姻中经历过大大小小的困难。他指出,不管你对配偶有多恼怒,“千万不要停止沟通”,他还交流他的一个心得,“千万不要停止以爱相待”。

      美满婚姻有望建成!

      要享有美满幸福的婚姻,不是一蹴而就的。不过,只要配偶双方齐心一意,努力在婚姻中实行上帝的教诲,就能融洽相处,琴瑟和谐。因此,务要留意自己的家庭是否环绕属灵的事;并要信守婚誓,对配偶忠贞不二。能享有温馨甜蜜的婚姻,夫妻俩的功劳自然不少,但最大的功劳无疑属于创立婚姻的耶和华上帝。要记住耶稣所说的话:“上帝 使他们同负一轭,人就不可分开”。(马太福音19:6)

      婚姻良助

      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家庭幸福的秘诀》一书,提供许多实用的建议,帮助人享有美满幸福的婚姻。世界各地成千上万的已婚夫妇都同意,书中根据圣经提出的忠告帮助他们改善了夫妻关系。(请看本刊32页。)

      [第9页的附栏]

      美满婚姻的建筑材料

      ◼ 夫妻俩经常一起研读圣经,向上帝祷告,求他帮助解决难题。(箴言3:5,6;腓立比书4:6,7;提摩太后书3:16,17)

      ◼ 惟独跟自己的配偶交欢。(箴言5:15-21;希伯来书13:4)

      ◼ 提出难题或异议时,要开诚布公、和和气气。(箴言15:22;20:5;25:11)

      ◼ 说话要仁慈体贴,避免大发雷霆、絮絮不休、吹毛求疵。(箴言15:1;20:3;21:9;31:26,28;以弗所书4:31,32)

      ◼ 即使配偶看来没有履行责任,你都尽力实践圣经的教诲。(罗马书14:12;彼得前书3:1,2)

      ◼ 努力培养圣经提到的各种属灵美德。(加拉太书5:22,23;歌罗西书3:12-14;彼得前书3:3-6)

      [第7页的图片]

      圣经像一幅建筑蓝图,助人建造甜蜜的家

      [第7页的图片]

      美满的婚姻建基于互爱互敬彼此忠贞不二

      [第8页的图片]

      培养属灵美德有助应付逆境

      [第8页的图片]

      婚姻关系要历久常新有赖于夫妻俩共同的努力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