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伯利兹
    2010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到丛林传道带来成果

      虽然弟兄姊妹经常探访伯利兹的大城镇,包括伯利兹城,但很少在伯利兹的郊区传道。早期的海外传道员曾坐船到南面的城镇传道,后来,有一条公路建成,将斯坦克里克、托莱多等南部地区和国内其他地方连接起来。早在1971年,分部每年安排一次传道旅行,称为丛林传道旅行,让弟兄姊妹把王国信息带到伯利兹偏远的热带雨林地区,例如莫潘和凯克奇马雅。

      弟兄姊妹坐租来的车子和独木舟,前往丹格里加和蓬塔戈尔达的村落及城镇传道,他们到达南面最远的地方是巴兰科,这地方接近危地马拉的边境。有时,传道小组里有些人坐小型货车,另外有两个到四个人则坐摩托车前往传道地区。每个晚上,他们在不同的村落留宿。白天,一批人数较多的传道员在乡村里传道,坐摩托车的则两个一组,探访山上偏远的农庄。

      在蓬塔戈尔达,弟兄们背着背囊逐村传道。他们探访村民之前,常常要先到镇公所知会村长。镇公所就是村中父老聚集开会的地方。

      海外传道员赖纳·汤普森说:“在一条村子里,弟兄到达镇公所的时候,村长和父老们正在那里开会,商量有关收割玉米的事情。会议完毕,他们请弟兄唱一首王国诗歌。那时候,弟兄们又累又饿,身边也没有歌本。他们衷心地唱出诗歌,父老们都很欢喜。”过了一段时间,弟兄在曼戈克里克成立了几群会众。之后,在马雅人的一个很大的村子——圣安东尼奥村,也成立了会众。

      圣地亚哥·索萨说:“有时,为了准时做完一个传道地区,我们晚上也要赶路。我们学会要在路中央一个跟着一个地走,因为路的两旁是丛林,那里有蛇出没。我们也学会了在没有水喝的时候,吸饮一种叫水藤的植物的水分。”

      有些时候,传道小组会分成两个或四个一组,在村子的不同地方传道,然后在黄昏会合。另外两个人会留下来做饭。圣地亚哥笑着说:“有时候真的很糟糕,因为留下来的人有些是完全不懂做饭的。我记得有一次,我看着做出来的饭菜,不禁问一声,‘这是什么?’做饭的人说:‘我也不知道,总之就是食物吧。’要是连厨子也说不出是什么食物,我们想最好还是让一只很瘦的流浪狗先尝一两口。可是,这些食物甚至连这只饥饿的狗也不肯吃!”

      凯克奇人接受真理

      鲁道夫·科孔和妻子奥费利娅从科罗萨尔搬到南面一条偏远的凯克奇村落,叫克力克撒高。奥费利娅在这条村子长大,见证人一年才来这里传道一次。奥费利娅14岁的时候,在橘子树下捡到一本《导至永生的真理》,于是开始看这本书。她想知道多一点,可是直到她结了婚,在科罗萨尔定居之后,她和丈夫鲁道夫才开始跟两个特别先驱学习圣经。这两个特别先驱是马西亚尔和曼努埃拉·凯。

      科孔家庭在1981年搬到克里凯萨尔科,想再次接触见证人,于是鲁道夫到蓬塔戈尔达找见证人。他要步行,坐船渡河渡海,全程走了最少6个小时。在蓬塔戈尔达,他碰见唐纳德·尼鲁格。唐纳德是先驱,他用写信的方式跟科孔夫妇讨论圣经。可是,有一个难题,在克里凯萨尔科没有邮局。

      唐纳德说:“我问邮政局的职员,怎样寄信到克里凯萨尔科。他们告诉我,有一个教士每星期都前往克里凯萨尔科一次。”于是,有差不多6个月之久,这个教士带着这个圣经研究的书信来回克里凯萨尔科和蓬塔戈尔达,但他一点也不知道,自己做了耶和华见证人的信差。

      唐纳德说:“后来,这个教士知道自己所带的东西是什么之后非常生气,再也不肯为我们带信了。”

      接着几个月,唐纳德去了克里凯萨尔科几次,跟科孔夫妇讨论圣经。到下一次丛林旅行的时候,鲁道夫已经开始做传道工作了。唐纳德说:“鲁道夫跟我们一起4天,在几个村落传道,旅途中,他有机会跟弟兄姊妹交往,这大大帮助他在属灵方面进步。”

      鲁道夫说:“我和奥费利娅在自己所住的村落传道,只有我们两个人向人谈论圣经。跟我学习圣经的人比我们遇到更多反对。有些人因为学习圣经就得不到人们捐出的药物、粮食和衣物。我的岳母对我们的工作很反感。我和奥费利娅看出,要是继续留在克里凯萨尔科,我们就很难在属灵方面进步。我们要参加聚会。于是,我们搬到蓬塔戈尔达,在那里继续学习圣经。我们不断进步,并在1985年受浸。”今天,科孔夫妇属于拉迪维列会众,鲁道夫是会众的助理仆人。

  • 伯利兹
    2010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第227页,228的附栏或图片]

      到热带雨林传道

      玛尔塔·西蒙斯说:“1991年3月,23个来自全国各地的弟兄姊妹齐集在蓬塔戈尔达,准备深入热带雨林,做为期10天的传道工作。我们除了带衣物、毯子和吊床之外,还带了英语、西班牙语和凯克奇语的圣经书刊。此外,我们也带了不少食物,包括大量干粮。

      “第二天早上,我们乘坐用木棉树挖空而成的独木舟出海,当时风浪很大。在克里凯萨尔科,我们把行李御下,搭起帐幕。弟兄们架起吊床的时候,姊妹们则着手烹调我们很喜欢的猪尾杂烩。这个菜是用木薯、甘薯、大蕉、椰子、熟鸡蛋,还有猪尾用文火煮成的。说凯克奇语的村民听见我们来了,都纷纷走出来迎接我们。这样,我们在两个小时内,就向全村的人作了见证。当天晚上,弟兄们就睡在吊床上,而吊床则架设在警局下面的地方。姊妹们则在村中父老开会的镇公所里留宿,这个镇公所是用茅草盖成的。

      “第二天,我们把行李搬到船上,然后乘船沿着小溪上游继续前行。上游一些地方由于长满了红树根,路上幽暗无光,叫人有点害怕。大约半个小时之后,我们上岸再步行一个半小时,穿越丛林前往森迪伍德村。这里的村民个子小,皮肤深青褐色,头发直而乌黑。村民大都赤脚走路,女子都爱穿本族的裙子和穿戴用珠子造成的首饰。人们住在简陋的泥地茅舍里,房子没有房间,没有家具,只有吊床。在房子的另一边,有个公用的煮食炉。

      “村民十分友善,也很愿意学习圣经。他们很高兴我们带来了凯克奇语的圣经书刊,也很喜欢我们给他们看凯克奇语的圣经。

      “第二天早上,公鸡、林中的鸟儿和吼猴的‘大合奏’把我们弄醒。吃过丰富的早餐之后,我们续访所有在前一天表示有兴趣学习圣经的人。我们建立了几个圣经研究,并鼓励他们所有人在我们明年回来之前,自己继续研读圣经。在随后的几天,我们深入热带雨林,探访其他偏远的村落。探访的模式跟前几天差不多。

      “我们在丛林里度过了十天美好的时光。我们忘不了这次遥远的旅程,也忘不了曾踏足的村落,以及碰到的村民。我们祈求耶和华保护所撒下的真理种子,直到我们明年回来再跟他们讨论圣经。虽然我们的脚又酸又痛,身体又倦又累,但内心却洋溢着对耶和华的感激之情,感激他让我们能在这个年度到丛林传道。”

      [第235,236页的附栏或图片]

      爱戴耶和华的马雅人

      豪尔赫及尼古拉斯·肖(和他们的妹妹普里茜莉安)

      出生年份 1969年和1971年

      受浸年份 1997年

      简介 按马雅人的传统,儿女必须尊重和绝对服从父母,即使儿女是已婚的成人也不例外。

      ◼ 尼古拉斯和豪尔赫认识和爱戴耶和华时,爸爸坚决反对他们参与基督徒的活动。

      尼古拉斯说:“我告诉爸爸,我所学的都是有益的事,但他是浸信会的教友,不认同我的信仰。我由于不想伤爸爸的心,曾几次停止学习圣经。此外,我也知道跟爸爸一起喝到酩酊大醉是不对的,也没有为自己的子女树立好榜样。我的妻子和儿女常常闷闷不乐,愁眉不展。

      “自从我学习圣经和经常参加基督徒的聚会,真理帮助我戒除恶习,使我得到自由。我为家人辛勤工作,一家人衣食无缺。现在,我们一家都忙于事奉耶和华,家里常常充满欢笑。”

      豪尔赫的情况也很类似。他时常醉酒,常说污言秽语;周末也经常不回家,为家人造成不少难题。但自从学习圣经之后,他的品行有显著的改善。

      豪尔赫说:“我在学习圣经方面不断进步,爸爸的反对也不断加剧。他叫我们做假先知,而且不止一次挥刀威胁我们。卡多萨弟兄是我们的圣经老师,他很早就装备我们。他问我们:‘如果爸爸把你们赶出家门,你们会怎样做?’我回答说:‘爸爸很爱我,他不会这样做的。’但很遗憾,爸爸真的把我赶走。”

      豪尔赫说:“虽然这样,我还是很爱所学到的真理,我的生活大为改善。我的基督徒新品格也让家人得益。我们互相尊重,相处融洽。今天,传道工作使我很快乐。感谢耶和华,我现在是个正规先驱。”

      [图片]

      弗兰克·卡多萨向豪尔赫作见证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