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有什么益处?
    谁在遵行耶和华的旨意
    • 第5课

      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有什么益处?

      阿根廷的一群耶和华见证人正在聚会

      阿根廷

      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位于塞拉利昂(狮子山共和国)

      塞拉利昂

      比利时的一群耶和华见证人正在聚会

      比利时

      马来西亚的一群耶和华见证人正在聚会

      马来西亚

      许多人曾经参加宗教聚会,发觉得不到安慰和指引,就不再参加了。那么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你为什么应该参加呢?对你有什么益处呢?

      跟一群爱人如己的人欢聚 在1世纪,基督徒组成一群群会众,经常聚集起来崇拜上帝,学习圣经,彼此鼓励。(希伯来书10:24,25)当时会众充满友爱,大家都觉得自己置身于真朋友当中,信仰一致,情同手足。(帖撒罗尼迦后书1:3;约翰三书14)今天,我们按照1世纪基督徒聚会的方式经常聚集在一起,也像他们一样喜乐。

      学会应用圣经原则 据圣经记载,从前男女老幼都一同聚会;今天我们也一样。胜任的导师运用圣经帮助我们,讲解怎样在生活上应用圣经原则。(申命记31:12;尼希米记8:8)参加聚会的人都可以唱诗和参与问答讨论,来表达基督徒的信念。(希伯来书10:23)

      加强对上帝的信心 耶稣的使徒保罗写信给当日一群会众说:“我切切想见你们……我在你们那里,由于你我的信心彼此交流,大家就能互相鼓励了。”(罗马书1:11,12)我们常常跟信徒聚集,能加强对上帝的信心,在生活中持守圣经原则。

      何不参加我们的聚会,亲自体验一下呢?我们会热烈欢迎你。我们的所有聚会都不收费,不劝捐。

      • 我们按照什么方式经常聚集在一起?

      • 参加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有什么益处?

      试试看

      在决定参加聚会之前,如果你想先到聚会的地方看看,可以请耶和华见证人带你去参观一下。

  • 跟会众成员来往有什么益处?
    谁在遵行耶和华的旨意
    • 第6课

      跟会众成员来往有什么益处?

      耶和华见证人跟基督徒弟兄姊妹相聚交往

      马达加斯加

      一个耶和华见证人帮助他的基督徒弟兄

      挪威

      基督徒会众的长老探望一个信徒

      黎巴嫩

      耶和华见证人欢乐地聚在一起

      意大利

      就算要穿过密林或忍受坏天气,我们还是按常规参加基督徒聚会;哪怕生活难题多、日常工作累,我们也尽力跟基督徒弟兄姊妹相聚交往,为什么呢?

      彼此关注 使徒保罗说,在基督徒会众里大家“要彼此关注”。(希伯来书10:24)保罗这样说,是劝我们关心别人,加深对别人的认识。我们尽力加深对弟兄姊妹的认识,也会发现有些人曾克服我们正面对的困难,有能力帮助我们。

      建立深厚友谊 我们一起参加聚会,大家不仅相识,而且都是好朋友。除了聚会,我们也一起消遣,参与有益身心的活动。常常来往对我们有什么益处呢?我们能学会互相欣赏,加深彼此之间的爱,建立深厚的友谊。这样,一旦有人遇到困难,其他人就会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箴言17:17)我们跟会众里所有成员来往,不分男女老幼,这表明我们确实“彼此关怀”。(哥林多前书12:25,26)

      跟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做朋友,是最好不过的了。在耶和华见证人当中,你就能找着这样的人,千万不要让任何事阻碍你跟我们来往才好。

      • 聚会前后彼此来往有什么益处?

      • 你打算什么时候来参加聚会,认识一下我们的会众?

  • 我们的聚会有什么内容?
    谁在遵行耶和华的旨意
    • 第7课

      我们的聚会有什么内容?

      新西兰的一群耶和华见证人正在聚会

      新西兰

      耶和华见证人在日本的聚会

      日本

      在乌干达,一个年轻的耶和华见证人在朗读圣经

      乌干达

      在立陶宛,两个耶和华见证人示范怎样跟别人讨论圣经

      立陶宛

      早期基督徒的聚会主要是一起唱诗、祷告、朗读圣经和讲解经文。(哥林多前书14:26)我们的聚会跟早期基督徒的很相似。

      提供基于圣经的实用指引 会众通常在星期六或星期日聚集起来,聆听一个30分钟的圣经演讲,演讲帮助听众明白圣经跟我们的生活和时代有什么关系,听众会跟讲者一起翻阅圣经。演讲结束后,是一小时的《守望台》研究班,讨论一篇《守望台》研读版的文章,所有人都可以举手作答。这个研究班能帮助我们在生活上应用圣经的原则。在同一周里,全球十一万多群会众都研读相同的文章。

      提升我们的教导能力 在平日我们也举行一次聚会,名称是:传道与生活聚会,内容根据每个月的《传道与生活聚会手册》。整个聚会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上帝话语的宝藏”,我们聚会前先预习每周的阅读经文,就会更熟悉圣经的内容。第二部分是“用心准备传道工作”,在这个部分,我们会看到传道员示范怎样和人讨论圣经,导师会评论学生的表现,帮助学生提高朗读和讲话的技巧。(提摩太前书4:13)第三部分称为“基督徒的生活”,我们会在这个部分学到怎样在日常生活中实践圣经原则。这个部分包含问答讨论,让我们能更了解圣经。

      你来参加我们的聚会,就不难看出这些聚会提供优质的圣经教育。(以赛亚书54:13)

      • 耶和华见证人的聚会有什么内容?

      • 你打算参加哪一个聚会?

      试试看

      读读聚会里要讲的资料,留意你可以从圣经学到什么实用的知识。

  • 为什么我们为聚会好好打扮?
    谁在遵行耶和华的旨意
    • 第8课

      为什么我们为聚会好好打扮?

      爸爸和儿子为了参加会众的聚会穿好衣服

      冰岛

      妈妈帮女儿梳好头发,准备参加聚会

      墨西哥

      在几内亚比绍,两个穿着整齐的耶和华见证人

      几内亚比绍

      菲律宾的一个家庭在前往聚会的路上

      菲律宾

      耶和华见证人参加聚会时都打扮得整齐端庄,你有没有从本册子的图片看出这点呢?为什么我们这么重视自己的衣着打扮呢?

      表明我们尊重上帝 上帝看人确实不会只看外表。(撒母耳记上16:7)但是,我们聚集起来崇拜上帝时,都衷心渴望对上帝和基督徒弟兄姊妹表示尊重。一般来说,一个人上法庭见法官,想必会因为尊重他的身份而留意自己的打扮。同样,我们聚会时衣着端庄得体,也能表明自己尊重“审判全地的主”耶和华上帝,尊重用来崇拜他的处所。(创世记18:25)

      反映出我们持守的标准 圣经劝勉基督徒衣着要“端庄,反映健全的思想”。(提摩太前书2:9,10)衣着“端庄”,意味着不会穿奢华或性感暴露的服装令人注目。我们有“健全的思想”,就会选择一些美观大方的衣服,不会衣着不整或穿奇装异服。按上述圣经原则来打扮,我们可以有许多选择,不会失去个人风格。我们打扮得美观得体,就不用一言一语也能“荣耀上帝”“为我们的救主上帝的教训增光”。(提多书2:10;彼得前书2:12)我们聚会时衣着端庄得体,也会让别人觉得崇拜耶和华是美好的事。

      不要因为衣着而不敢到王国聚会所参加聚会。衣着只要整洁、大方得体就行了,不用昂贵或过分考究。

      • 我们崇拜上帝时衣着得体为什么十分重要?

      • 关于衣着打扮,圣经有什么原则?

  • 怎样预习聚会资料最好?
    谁在遵行耶和华的旨意
    • 第9课

      怎样预习聚会资料最好?

      一个耶和华见证人研读聚会的资料

      柬埔寨

      耶和华见证人预习聚会资料
      一个耶和华见证人在会众聚会里举手回答问题

      乌克兰

      你如果正跟耶和华见证人学圣经,想必会预习要学的资料。要从聚会得到最大的益处,也最好预习聚会要讲的资料。你养成了这个好习惯,就会受益无穷。

      选择合适的时间和环境 你什么时候最能集中精神?是清晨,比如开始工作之前?还是晚上,比如孩子上床之后?就算可用的时间不多,也要想想到底能拨出多少时间;一旦决定了,就尽量不要让任何事妨碍你预习。找个安静的地方,关掉收音机、电视机、电脑和手机等等,以免分心。预习前先祷告,这可以帮助你放下生活的烦恼,专心学习上帝的话语。(腓立比书4:6,7)

      划下重点,预备在聚会时作答 先把文章浏览一遍,即看看文章的题目,想想每个小标题跟主题的关系,看看插图和温习题,插图和温习题会强调文章的要点。接着逐段阅读,找找相关问题的答案,查阅参考经文,想想经文怎样支持文章的论点。(使徒行传17:11)找到答案后,划下一些能使你想起答案的重要字眼。这样,聚会时你就可以举手,用自己的话简短地作答了。

      你每星期都为聚会预习,细读不同的资料,就可以为你的圣经知识“宝库”增添财宝。(马太福音13:51,52)

      • 为了培养习惯预习聚会的资料,你可以做什么?

      • 你可以怎样做,以便在聚会时举手作答?

      试试看

      用本文所说的方法,预习《守望台》研究班或会众研经班的资料。不妨请圣经老师帮忙,预备在聚会时回答一个问题。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