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要记住你伟大的创造主!守望台1999年 | 11月15日
-
-
要记住你伟大的创造主!
“你趁着……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当记念造你的主。”——传道书12:1。
1.献了身给上帝的年轻人,应当渴望怎样运用自己的青春和精力?
耶和华赐力量给他的仆人,使他们能够遵行他的旨意。(以赛亚书40:28-31)不论年纪老幼,他们都得着他的帮助。但是,献了身给耶和华的年轻人,尤其要明智地善用自己的青春和精力。因此,他们当把“传道者”,古代以色列国的所罗门王,提出的劝告谨记在心。他敦促青年人说:“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道书1:1;12:1。
2.献了身的基督徒的儿女应当怎样行?
2 所罗门劝人要在年轻的日子就记住伟大的创造主,他的劝告最初是向以色列的青年男女提出的。他们生来就属于一个献了身给耶和华的国家。今天,献了身的基督徒所生的儿女又怎样?他们无疑也当把伟大的创造主谨记在心。他们这样做,就会尊荣上帝,并且使自己得益不浅。——以赛亚书48:17,18。
以往的好榜样
3.约瑟、撒母耳和大卫立下什么榜样?
3 圣经载有许多堪作模范的青年,他们自幼就记住伟大的创造主。雅各的儿子约瑟从小就记住他的创造主。有一次,波提乏的妻子引诱约瑟与她行淫,但约瑟坚决拒绝,说:“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上帝呢?”(创世记39:9)利未部族的撒母耳不仅在年幼的日子记住创造主,而且一生都这样做。(撒母耳记上1:22-28;2:18;3:1-5)伯利恒城年轻的大卫无疑时刻记住他的创造主。他出去迎战非利士巨人歌利亚时,对上帝表现无比的信赖。他对歌利亚说:“你来攻击我,是靠着刀枪和铜戟;我来攻击你,是靠着万军之耶和华的名,就是你所怒骂带领以色列军队的上帝。今日耶和华必将你交在我手里。我必杀你,斩你的头,……使普天下的人都知道以色列中有上帝;又使这众人知道耶和华使人得胜,不是用刀用枪,因为争战的胜败全在乎耶和华。他必将你们交在我们手里。”不久,歌利亚果然死了,非利士人都四散奔逃。——撒母耳记上17:45-51。
4.(甲)一个被掳到叙利亚的以色列女孩和年轻的约西亚王,怎样记住伟大的创造主?(乙)耶稣12岁的时候,怎样记住创造主?
4 另一个记住伟大创造主的年轻人,是一个被掳到外地去的以色列女孩。由于她放胆发言,对叙利亚元帅乃缦的妻子作了个美好的见证,乃缦于是去见上帝的先知,不但把麻风病医好了,最后更成为耶和华的敬拜者。(列王纪下5:1-19)年轻的约西亚王表现很大的勇气,积极提倡耶和华的纯真崇拜。(列王纪下22:1-23:25)但在记住伟大创造主的年轻人当中,最杰出的无疑是拿撒勒的耶稣。请想想耶稣在12岁时所发生的事。他的父母带他到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在归途上,他们发觉耶稣并没有跟他们同行,于是回到耶路撒冷找他。第三天,他们终于找着他,他正在圣殿里跟导师们讨论圣经问题。耶稣的母亲问他为什么叫他们这样担心,耶稣问道:“你们为什么要到处找我呢?你们不知道我一定在我父亲的家里吗?”(路加福音2:49)耶稣在他“父亲的家”圣殿里吸收深具属灵价值的知识,无疑对他有很大益处。今天,我们想获得伟大创造主的确切知识,耶和华见证人的王国聚会所是个极佳的地方。
现在就记住耶和华!
5.你会用什么话,把传道者在传道书12:1所说的话表达出来?
5 全心敬拜耶和华的人渴望尽早开始事奉他,并且终其余生都继续为上帝服务。可是,人若在年幼的日子没有记住创造主,以致虚度了青春的岁月,那又怎样呢?传道者在上帝灵示之下说:“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道书12:1。
6.有什么证据显示,年老的西缅和安娜记住伟大的创造主?
6 没有人喜欢看见年老“衰败的日子”来到。可是,将上帝谨记在心的老年人却得以保持喜乐。例如,年老的西缅在圣殿里把婴孩耶稣抱在臂膀里,喜乐地宣告说:“至高统治主,现在可以照你所声明的,让你的奴隶平平安安自由而去了。因为我已经亲眼看见你用来施行拯救的人,就是你在所有民族眼前预备的;他就是光,可以除去众国族的遮巾,又是你人民以色列的荣耀。”(路加福音2:25-32)八十四岁高龄的安娜也记住她的创造主。她从没有缺席不在圣殿里;当耶稣被带到圣殿时,她也在场。“就在那时辰,她走近前来,开始答谢上帝,把孩子的事讲给所有等候耶路撒冷得解救的人听。”——路加福音2:36-38。
7.事奉上帝多年而年纪老迈的人,现在的处境如何?
7 在现代,不少耶和华见证人事奉上帝多年,现在已年纪老迈、体力衰退、病痛缠身。可是他们却十分快乐,我们也深深赏识他们所作的忠贞服务!他们体验到“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因为他们深知他对地球操有大权,并把耶稣基督立为天上大能的君王。(尼希米记8:10)现在,不论老幼都当认真听从这个吩咐:“少年人和处女,老年人和孩童,都当赞美耶和华!愿这些都赞美耶和华的名!因为独有他的名被尊崇;他的荣耀在天地之上。”——诗篇148:12,13。
8,9.(甲)谁在“衰败的日子”临到时处境堪怜?他们为什么会处于这种情况?(乙)你会怎样解释传道书12:2的意思?
8 人如果不理会创造主,对他的伟大旨意一无所知,一旦年老“衰败的日子”来到,他们就处境堪怜了,也许甚至会大感苦恼。他们经历到老年的种种艰难,也感受到撒但被逐出天上以来、临到人间的许多祸患。但他们却没有属灵的悟性,可以坦然面对这一切试炼。(启示录12:7-12)因此,传道者敦促我们要记住创造主,“不要等到日头、光明、月亮、星宿变为黑暗,雨后云彩反回”的时候才这样做。(传道书12:2)这段话含有什么意思呢?
9 所罗门把年轻的日子比作巴勒斯坦的夏天;这个季节天色晴朗,日月星辰在无云的天空中发出灿烂的光辉。情形看来十分顺利,前景一片光明。可是人到了老年,日子就变得好像寒冷多雨的冬天一样,各种祸患艰难接踵而来。(约伯记14:1)人如果认识了创造主,却没有趁一生的盛夏之年事奉他,就十分可悲了!在仿如寒冬的老年,各事都看来黯淡无光。人在年轻的日子如果只是追求空虚无益的事物,虽有机会事奉耶和华也没有好好把握,那么处境就更可悲了。所以,不论我们是什么年纪,务要像先知摩西的忠心同工迦勒一样,“专心跟从耶和华”。——约书亚记14:6-9。
老年的境况
10.(甲)“看守房屋的”,(乙)“有力的”,分别代表什么?
10 所罗门接着指出艰难的日子将会来到,届时“看守房屋的发颤,有力的屈身,推磨的稀少就止息,从窗户往外看的都昏暗”。(传道书12:3)“房屋”是指人的身体。(马太福音12:43-45;哥林多后书5:1-8)“看守”房屋的是臂膀和双手,它们保护身体,同时供应身体的需要。人到了老年,双手时常会因为虚弱、紧张、麻痹而发颤。“有力的”则是指双腿。它们不再像柱子一样坚稳了,而是变得弯曲无力,以致双脚只是一步一拖地走。即使这样,你岂不是很高兴见到年老的信徒同工照常出席基督徒聚会吗?
11.比喻来说,“推磨的”和“从窗户往外看的”是指什么?
11 “推磨的稀少就止息。”怎样止息呢?老人的牙齿可能蛀蚀或脱落,剩下的十分稀少。要嚼碎固体食物也变得十分困难,甚至不得不完全停下来止息了。“从窗户往外看的”,意即我们的眼睛和视力,都变得昏暗了,或甚至完全陷入黑暗之中。
12.(甲)“街门”怎样“关闭”?(乙)你对年老的王国宣扬者有什么想法?
12 传道者继续说:“街门关闭,推磨的响声微小,雀鸟一叫,人就起来,唱歌的女子也都衰微。”(传道书12:4)没有事奉上帝的老年人,他们的口的两扇门——嘴唇——不再时常打开,把“房屋”(身体)里的思想表达出来了。他们不再把什么东西拿到代表公众生活的“街”上。可是,热心宣扬王国的年长者又怎样呢?(约伯记41:14)他们即使要慢慢步行,挨家逐户探访人,有些连说话也有困难,他们却仍然忠贞不二地赞美耶和华!——诗篇113:1。
13.传道者怎样描述老年人的其他难题?但年老的基督徒却能够怎样?
13 老人牙齿脱落,只好用牙龈咀嚼食物,因此推磨的声音变得很微小。老人在床上睡得不香甜,甚至雀鸟的鸣声也会把他惊醒。唱歌的日子已过去了;就算他能够歌唱,声音也十分微弱。“唱歌的女子”——乐曲的调子——“也都衰微”。老人听觉不灵,音乐和别人的歌声都听来模糊不清。可是,年长的受膏者和他们的同伴,当中有些年纪也不轻了,仍然在基督徒的聚会里引吭高歌,赞美上帝。我们多么高兴有他们在会众里,跟我们一起颂赞耶和华!——诗篇149:1。
14.老年人时常怀有什么恐惧?
14 老年的苦况的确可怜,不理会创造主的人就更为可悲了。传道者说:“人怕高处,路上有惊慌,杏树开花,[‘蚱蜢蹒跚而行’,《新译》],[刺山柑]也都废掉;因为人归他永远的家,吊丧的在街上往来。”(传道书12:5)老人站在楼梯的高处,会害怕跌下来,甚至瞻望高处也可能令他们头晕眼花。他们走到行人拥挤的街上,也担心遭遇意外或被盗贼所伤害。
15.“杏树”怎样“开花”?“蚱蜢”怎样“蹒跚而行”?
15 老年男子“杏树开花”。看来这是指他的头发开始灰白,然后满头白发。苍苍的白发不断脱落,就像白色的杏花飘满一地。他“蹒跚而行”,也许弯着背、双臂垂下,或者双手放在臀上,手肘曲起,看来好像蚱蜢一样。可是,如果我们有人看来跟这里的描述有点相似,别人却应当记住,我们其实属于耶和华手下行动迅速、锐不可当的蝗虫大军!——参看《守望台》1998年5月1日刊,8-13页。
16.(甲)“刺山柑也都废掉”这句话暗示什么?(乙)人“永远的家”是什么?什么迹象显示死亡即将临到?
16 老年人胃口不佳,即使面前的食物像刺山柑那么美味,也无法令他食指大动。很久以来,刺山柑一直用作开胃食品。“刺山柑也都废掉”这句话暗示,随着老人的食欲逐渐消退,甚至刺山柑也无法令他恢复食欲。这种情形表示他已走近他“永远的家”(坟墓)了。如果他没有记住创造主,一生作恶多端,以致上帝在复活死者时没有记念他,坟墓就会成为他的永远之家了。从老人的家门(他的口)发出的哀声和呻吟,显示死亡即将临到了。
17.“银链”怎样折断?“金罐”可能代表什么?
17 圣经劝勉我们,要趁“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之前,就记住我们的创造主。(传道书12:6)“银链”可能是指脊髓。这个奇妙的通道把无数的讯息传送到脑里,它一旦受到无可弥补的损坏,死亡就成定局了。“金罐”可能是指脑子,藏在与碗相若的头颅里。脊髓是跟脑子连接起来的。像黄金一样宝贵的脑子一旦破裂,人就活不下去了。
18.“泉旁”的“瓶子”比喻什么?瓶子破了,就会怎样?
18 泉旁的“瓶子”是指心脏。血液流入心脏,然后心把血抽送出来,流遍身体各处。人死的时候,心脏就像瓶子在泉旁破了一样,不再能够让血液流进流出,把身体所需的养料运送到身体各部分了。于是,“在井口破烂”的“水轮”停止转动,维持生命的血液不再循环流动了。公元17世纪,威廉·哈维证实血液是在体内循环流动的,但耶和华在此之前很久,已经把血液循环的作用向所罗门透露出来。
19.传道书12:7的话怎样对死人适用?
19 传道者接着说:“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上帝。”(传道书12:7)“水轮”破烂了之后,原本出自地上尘土的人体也归回尘土了。(创世记2:7;3:19)上帝所赐的生命力(灵)归回创造主手里,人就死去了。——以西结书18:4,20;雅各书2:26。
记住创造主的人有什么前途?
20.摩西在诗篇90:12所作的祷告,其实恳求上帝怎样?
20 所罗门有力地表明,记住伟大的创造主对我们有多重要。记住耶和华而全心遵行他旨意的人,他们的希望无疑不仅限于现今这短促、多难的一生。不论年纪老幼,他们都有摩西一样的态度。摩西祷告说:“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上帝这位谦卑的先知衷心渴望耶和华指教他和以色列人,好叫他们明智地珍惜他们“一生的年日”,以蒙上帝悦纳的方式善用光阴。——诗篇90:10,12。
21.我们要明智地数算自己的日子,为耶和华增光,就必须怎样行?
21 基督徒青年尤其要决心听从传道者的劝谕,自幼就记住创造主。他们有多么宝贵的机会为上帝作神圣服务!可是,不论年纪老幼,我们只要在这“末时”明智地数算自己的日子,为耶和华增光,我们就能够继续数算自己的日子,直到永远。(但以理书12:4;约翰福音17:3)当然,我们要这样做,就得记住创造主才行。除此之外,我们也必须切实履行对上帝所负的义务。
-
-
你正履行你对上帝的本分吗?守望台1999年 | 11月15日
-
-
你正履行你对上帝的本分吗?
“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传道书12:14。
1.耶和华向他的子民提供什么帮助?
耶和华扶持那些记住他是伟大创造主的人。上帝所灵示的话语让他们知道该怎样做才能完全取悦他。上帝的圣灵指引他们遵行天父的旨意,“在各样良善的作为上不断结出果实”。(歌罗西书1:9,10)不但如此,耶和华也通过“忠信睿智的奴隶”向我们提供灵粮和神治指引。(马太福音24:45-47)所以,上帝的子民全心事奉他,努力执行宣扬王国好消息的重大工作,他们享有许多来自天上的祝福。——马可福音13:10。
2.关于为耶和华服务,这里提出一些什么问题?
2 真基督徒专心致志,很乐于为耶和华作神圣的服务。可是,有些人可能灰心下来,认为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意义。例如,有些献了身的基督徒不禁纳罕,他们虽然已尽力而为,但这样做是否值得。家主想到家人研读和其他活动时,脑海里也许会浮现以下的问题:“耶和华真的悦纳我们所做的吗?我们正履行对上帝的本分吗?”传道者的智慧之言有助于回答这些问题。
凡事都是虚空吗?
3.正如传道书12:8所说,最大的虚空莫过于什么?
3 有些人也许认为,这位智者的话对大小老幼并没有什么鼓励。“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传道书12:8)其实,人最大的虚空,莫过于在年轻的日子不理会伟大的创造主,也不事奉他,到头来年华老去,一生所得的只是年老力衰的无奈。在这个受恶者魔鬼撒但所控制的世界里,人即使名成利就,但最后一切都会成为虚空,毫无意义。——约翰一书5:19。
4.为什么我们可以说并非凡事尽都虚空?
4 可是,人如果忠心事奉耶和华而积财于天,就不致“凡事都是虚空”了。(马太福音6:19,20)他们时刻多做主的工作,这样的劳苦绝不是枉然的。(哥林多前书15:58)我们如果是献了身的基督徒,在现今这最后的日子,我们是否忙于执行上帝委派给我们的工作呢?(提摩太后书3:1)还是我们的生活方式跟世上一般人根本没有什么分别?他们也许隶属于各种宗教,甚至相当虔诚,经常到崇拜的地方去,并且努力符合他们宗教的要求。当然,他们并没有宣扬王国的好消息。他们也没有获得确切的知识,看出现今就是“末时”,以致对现今这个时代毫无紧急之感。——但以理书12:4。
5.如果日常生活的事务成为了我们最关心的事,我们就应当怎样?
5 耶稣基督论及我们这个凶险的时代说:“挪亚的日子怎样,人的儿子临在也会怎样。洪水以前的日子,人又吃又喝,又娶又嫁,直到挪亚进方舟的那一日;他们毫不理会,直到洪水来到,把他们全都冲走,人的儿子临在也会这样。”(马太福音24:37-39)只要保持节制和适中,吃喝并没有什么不对,嫁娶也是上帝所设立的安排。(创世记2:20-24)可是,如果我们发觉日常生活的事务成为了我们最关心的事,何不为此向上帝祷告求助呢?耶和华能够帮助我们继续把王国事务置于首位,行事明智,努力履行我们对他的本分。——马太福音6:33;罗马书12:12;哥林多后书13:7。
献身与我们对上帝的本分
6.对有些受了浸的人来说,他们没有履行对上帝的什么重要本分?
6 有些受了浸的基督徒真的要向上帝恳切祷告,因为他们没有切实履行献身时所负起的义务。在过去几年,每年都有三十多万人受浸,可是活跃的耶和华见证人的数目却没有按着这个速率增加。有些人一度是王国的传道员,但现在已不再向人传讲好消息了。人受浸之前,必须在基督徒的服事职务上作有意义的参与。因此他们必然知道,耶稣曾吩咐所有门徒说:“你们要去,使所有国族的人成为门徒,奉父亲、儿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浸,我吩咐你们的一切,都要教导他们遵守。”(马太福音28:19,20)除非由于健康或其他不能控制的因素所限,受了浸的人如果不再为上帝和基督作见证,他们就没有切实履行对伟大创造主所负的本分了。——以赛亚书43:10-12。
7.为什么我们应当经常聚集起来崇拜上帝?
7 古代的以色列是个献了给上帝的国族。这个国族的人民生活在律法契约之下,因此对耶和华负有义务。例如,所有男丁都要聚集起来,守每年的三个节期;人如果蓄意不守逾越节,就会被“剪除”处死。(民数记9:13;利未记23:1-43;申命记16:16)以色列人既是个献了给上帝的民族,他们要履行对上帝的本分,就必须聚集起来一同敬拜他。(申命记31:10-13)律法并没有说,“你们如果有空,就聚集起来好了”。这无疑应当帮助献了身的人看出,保罗以下的劝谕是不可掉以轻心的:“我们应该彼此关注,激发爱心,促进优良的作为。不要放弃聚会,像有些人习惯了一样,倒要彼此鼓励,既然看见那日子临近,就更要这样做。”(希伯来书10:24,25)不错,献了身的基督徒有义务要经常聚集起来,跟信徒同工一起崇拜上帝。
仔细衡量你的决定!
8.为什么献了身的年轻人应当严肃考虑一下自己的神圣服务?
8 也许你是个献了身给耶和华的年轻人。你只要把王国的事务置于首位,就会享有很大的福分。(箴言10:22)凭着祷告和仔细计划,你也许至少能够把年轻的岁月用来从事某种全时服务。你想表明自己记住伟大的创造主,参与全时服务无疑是个好方法。要不然,物质利益就可能占去你大部分的时间和精神了。像一般世人一样,你可能很早就结婚,并且为了获得各种物质东西而负债累累。一份报酬优厚的职业可能花去你很多时间和精力。你有儿女的话,就更要花几十年的时光挑起家庭的担子。(提摩太前书5:8)你也许没有忘记伟大的创造主,但你如果是明智的话,就当知道年轻时有没有为未来作妥计划,可以对你成年后的一生有莫大影响。在较后的岁月,你可能回顾以往,但愿自己在年轻的日子用多一点时间为伟大的创造主作神圣服务就好了。既然如此,何不现在就严肃地考虑一下怎样善用自己的青春,努力为耶和华作神圣服务而寻得满足呢?
9.对年纪较长、一度在会众里负有重大职责的弟兄来说,他们也许能够怎样做?
9 请想想另一种情况。有些弟兄一度是“上帝的羊群”的牧人。(彼得前书5:2,3)但为了某个原因,他自愿放弃了这个殊荣。诚然,他现在的年纪大得多,做上帝的工作也许比以前较吃力。但他可以再次追求神治的服务特权吗?这些弟兄要是能够在会众里负起更多职责,会对别人有多大的造益!既然没有人仅为自己而活,他能够作出更大服务,不但为上帝增光,也叫他的亲者朋友大感欣慰。(罗马书14:7,8)最重要的是,耶和华绝不会忘记任何人对他所作的服务。(希伯来书6:10-12)那么,什么可以帮助我们记住伟大的创造主呢?
使人记住伟大创造主的良助
10.在提供指引、帮助人记住伟大的创造主方面,为什么传道者是个极佳的人选?
10 在提供指引、帮助我们记住伟大的创造主方面,传道者是个极佳的人选。耶和华曾听允他的衷心祷告,赐给他异乎寻常的智慧。(列王纪上3:6-12)所罗门对人生各种活动作过仔细的查考。不但如此,他更在上帝灵示下把考查的结果写下来,好造益其他的人。他写道:“再者,传道者因有智慧,仍将知识教训众人;又默想,又考查,又陈说许多箴言。传道者专心寻求可喜悦的言语,是凭正直写的诚实话。”——传道书12:9,10。
11.为什么我们应当接受所罗门的明智忠告?
11 希腊语的《七十子译本》把这段经文译为:“不但如此,因为传道者有智慧,也将智慧传授给世人,好使他们的耳能从比喻得知善道,传道者就辛勤寻找可喜的话语和正确的言词——真理的话语。”(引自《七十子圣经》,查尔斯·汤姆森译)所罗门设法用可喜的言词和有益有趣的课题打动读者的心。他在圣经里所写的话既是受灵示的,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他的结论和明智忠告。——提摩太后书3:16,17。
12.请用自己的话说出所罗门在传道书12:11,12的意思。
12 在所罗门的日子,当时还没有现代的印刷术,但流通的书籍却不少。人应当对这些书籍有什么看法呢?所罗门说:“智慧人的言语好像刺棍;[‘他们所汇集的箴言’,《新译》]又像钉稳的钉子,都是一个牧者所赐的。我儿,还有一层,你当受劝戒:著书多,没有穷尽;读书多,身体疲倦。”——传道书12:11,12。
13.具有敬神智慧的人的话语怎样好像刺棍一样?谁好像“钉稳的钉子”一样?
13 对具有敬神智慧的人来说,他们的话语就好像刺棍一样。怎会是这样呢?因为他们的话语可以激励读者或听者,使人按照这些智慧之言作出进步。此外,努力“汇集”睿智“箴言”的人也像“钉稳的钉子”一样。他们的良言反映出耶和华的智慧,因此能够对读者或听者产生稳定和支持的作用。如果你是个敬畏上帝的父母,你岂不应该竭尽全力,把这样的智慧灌输到孩子的脑中和心里吗?——申命记6:4-9。
14.(甲)怎样的书“多”读无益?(乙)最值得我们专心研习的是什么书?为什么?
14 可是,所罗门为什么对著书有这样的评论呢?世上的书籍多得难以胜数,可是,跟耶和华的话语比较,这些书籍所含的仅是人的见解而已,其中很多想法更反映出魔鬼撒但的歪曲思想。(哥林多后书4:4)因此,“多”读这类世俗书籍并不会带来什么恒久的裨益。事实上,很多资料甚至可以对灵性有损。关于人生,我们该像所罗门一样,沉思上帝话语的训诲。这样做可以加强我们的信心,使我们更亲近耶和华。我们花太多时间阅读其他书籍或资料,只会令人精疲力竭。如果这些书籍是世俗思想的产品,是跟敬神的智慧背道而驰的,就尤其有害,甚至可以毁去人对上帝和他旨意的信心。因此我们要记住,在所罗门的日子和我们的日子,对人最有造益的著作,就是把“一个牧者”耶和华上帝的智慧反映出来的著作。上帝赐下了圣经的66卷书,这些著作无疑最值得我们专心研习。圣经和“忠信”的“奴隶”阶级所提供的有益书刊,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上帝”。——箴言2:1-6。
人对上帝所尽的本分
15.(甲)所罗门谈及“人所当尽的本分”,你会怎样表达他的意思?(乙)我们要履行对上帝的本分,就必须怎样?
15 传道者所罗门把他的研究结果总括起来,说:“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上帝,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上帝都必审问。”(传道书12:13,14)我们对伟大的创造主怀有健康的畏惧,存有恭敬之心,可以保护我们和家人,不致行事愚妄而为自己和亲者带来许多烦恼和忧伤。敬畏上帝是有益的,这就是智慧和知识的开端。(诗篇19:9;箴言1:7)我们洞悉上帝灵示话语的智慧,凡事都按照其中的劝告而行,我们就是履行对上帝的“本分”了。这并不是说,我们要开一张单子,列出各项要遵守的义务。相反,上帝要我们寻求圣经的指引,好应付生活的种种难题,并且总是按上帝的方式行事。
16.关于审问,耶和华会怎样做?
16 我们该知道,伟大的创造主是明察秋毫的,没有什么事能逃过他的注意。(箴言15:3)他会“审问”人所做的一切事。不错,至高者会审判万事,包括隐藏起来、不为人知的事。我们意识到这点,无疑可以激励我们留意遵守上帝的诫命。可是,最能够激励我们的,应该是我们对天父的爱,正如使徒约翰写道:“我们遵守上帝的诫命,就是爱他了;况且他的诫命并不是重担。”(约翰一书5:3)既然上帝的诫命是为了促进我们的永久福利而设的,我们遵守他的诫命不但是应尽的本分,而且也是最明智的做法。对爱戴伟大创造主的人来说,这样做绝不是重担。他们很乐于履行对上帝的本分。
履行你的本分
17.我们真的想履行对上帝的本分,就会怎样做?
17 如果我们是明智的人,真的渴望履行对上帝的本分,那么除了谨守上帝的诫命之外,我们还得对他怀有敬畏之心,惟恐令他不悦。的确,“敬畏耶和华是智慧的开端”,遵守他诫命的都是“聪明人”。(诗篇111:10;箴言1:7)因此,我们务要行事明智,在凡事上都服从耶和华。我们现今这样做尤其重要,因为君王耶稣基督已经临在了。上帝立他为审判官,他施行审判的日子近了。——马太福音24:3;25:31,32。
18.我们切实履行对耶和华上帝的本分,就可以享有怎样的前途?
18 现在我们人人都受上帝所鉴察。我们以属灵的事为念吗?还是容许世俗的影响削弱我们跟上帝的关系?(哥林多前书2:10-16;约翰一书2:15-17)不论老幼,我们都应当尽力取悦伟大的创造主。我们服从耶和华,谨守他的诫命,就会弃绝旧世界的种种空虚事物。这样,我们就有希望永远生活在上帝所应许的新事物制度里。(彼得后书3:13)所有切实履行对上帝本分的人,享有多么光明的前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