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墨西哥
    1995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基列毕业生抵达!

      自1940年代早期开始,耶和华见证人展开了一项多元化的教育计划;这项安排对于普世宣扬王国的工作产生了巨大影响。是项计划同时包括训练分社的工作人员按照纽约布洛克林总部的方式办事。1942年被委任为守望台圣经书社社长的内森·H·诺尔弟兄带头大力推行这项训练计划。因此,当他在1943年2月首次探访墨西哥分社时,当地的弟兄特别获益良多。在探访期间,诺尔弟兄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传道员举行了一个特别聚会,敦促他们致力于破除普遍的文盲,使多年来受制于罗马天主教的拉丁美洲人民得以认识真理。与此同时,他也与分社的弟兄一起工作。当他离开墨西哥时,当地分社办事处和伯特利之家均受到良好的装备,以较有系统的方式组织起来。

      在墨西哥,要做的工作还很多。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当地耶和华敬拜者的数目虽然有稳定增加,可是进展仍然缓慢。1943年,每月填交报告的传道员共有1565位,他们都十分努力工作。会众传道员平均每月用28小时从事见证工作,正规先驱则每月平均用137小时传道。

      同年,社方创办了一所学校,对于宣扬王国及使人作基督门徒的工作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社方宣布成立守望台基列圣经学院,(后来这间学校改名为守望台基列圣经学校。)目的是要装备一些富于经验的先驱传道员,将他们派往世界有需要的地区传播福音。2月1日是首届学生开始上课的日子。分社打算把一部分毕业生派往墨西哥服务。

      起初,弟兄为基列毕业生申请入境签证时遇上重重的法律障碍。当时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激烈进行;在塔毛利帕斯州的新拉雷多,见证人受到猛烈逼迫,有些弟兄甚至被投入狱中。种种不利的情势使申请签证的文书工作陷于停顿。当时的分社监督,胡安·布儒瓦弟兄,在1945年的报告中这样写道:

      “墨西哥的弟兄一旦获悉守望台基列圣经学院成立,并且获知这间学院的创办宗旨,我们就开始热切期待第一届毕业典礼举行,因为我们相信会有不少受训前往海外从事神治服务的毕业生会被派到墨西哥这片差不多完全未经开垦的广大田地来。另一方面,我们也预料仇敌必然会千方百计、用尽一切手段阻止弟兄入境。1943年8月,我们正式接获社方通知,我们若能成功取得入境签证,就会大约有30位导师(即基列毕业生)被派到墨西哥来协助这里的工作。

      “为求取得所需的签证,弟兄们用尽一切可行的办法。然而,难以胜数的障碍使我们苦无对策。诺尔弟兄在同年二月到访时,我们差不多已经完全放弃了,心想耶和华可能另有打算。可是诺尔弟兄却绝不肯罢休。经过他巧作安排,‘不可能的事’终于成为可能!在三月,障碍终被冲破,安德森弟兄和他的妻子首先获准入境,接着在四月,另外七位神治导师,都是基列的第一届毕业生,也陆续抵步。”

      弗雷德和布兰切·安德森

      弗雷德和布兰切·安德森同属我们所敬爱的受膏余民阶级;他们献出一生的大部分时间在墨西哥从事全时服务。在墨西哥服务期间,安德森弟兄因为年轻时发生的一次意外,不得不把一条腿割去。虽然他自此要用拐杖走路,却仍锲而不舍地在墨西哥城辛勤工作。弗雷德·安德森为人和蔼可亲,性情开朗。他和他那人见人爱的妻子(基督徒姊妹都爱称她为布兰基塔)均深受墨西哥的弟兄敬爱和赏识。

      安德森弟兄话如其人。他说:“经过恳切的祷告之后,我们怀着喜乐的心情开始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为未来的海外服务锻炼自己。基列学校正好给予我们所需的训练。在随后的五个半月里,我们废寝忘餐,决心要把所有知识全部吸进脑袋里去。几个月的时间转瞬即逝,不知不觉我们已到了毕业的日子。我们认为在基列受训的日子的确是一生中最快乐的时光——因为我们从没有感觉更喜乐,与上帝更亲近。然而,在委派的地区里,我们需要学习的事情还多着哩。”

      安德森弟兄在岗位上服务多年之后有以下的感想:“我们曾经帮助过多少谦虚之辈认识耶和华荣耀的真理之光,我们不知道。我们只知道向人传讲耶和华的美善为我们带来了莫大的喜乐。”安德森夫妇在墨西哥从事环务工作多年之后,转派往伯特利之家服务,他们在那里完成了地上的旅程——安德森弟兄在1973年去世,安德森姊妹则在1987年去世。

      结伴同行五十载

      另一位基列毕业生,罗莎·马伊·德雷耶,在墨西哥度过最初十年之后写道,起初被派到这里来的共有21人,现在仍然留在服务岗位上的有11位。她补充说:“我深信他们会与我异口同声地说:‘即使让我选择,我也不愿到世上的任何地方去。’”

      由于签证的问题,罗莎·马伊·德雷耶和雪莉·亨德里克森曾滞留在得克萨斯州与墨西哥接壤的边境地区,在当地工作了两年多。在这段期间,她们学会说一点西班牙语。雪莉虽然生性乐观,也清楚记得在这个地区传道多么困难。因此,后来她在墨西哥城遇到较佳的反应时,不禁大为雀跃。然而在起初,跟她们所期望的刚相反,并没有任何当地传道员被委派与她们一起工作。反之,弟兄只带她们走到街道一角,然后告诉她们:“这就是你们的地区了。”她们并没有接获任何因应地区需要而设的训练,就得独自开始工作。再者,她们的西班牙语亦十分有限。尽管如此,她们非但没有灰心沮丧,反而尽力而为,在地区中展开活动。雪莉回忆昔日的这段时光说:“我还记得当我踏足第一幢楼宇时那种战战兢兢的心情。然而,在最初四户人家,我已把带来的四份刊物全部分发出去,以致必须回家多取一些刊物。自此以后,我再没有感到胆怯和彷徨。”几年前,雪莉参加了一个婚礼,新娘的婆婆正是雪莉早年在墨西哥的圣经学生。现在,看见这个家庭总共有50位成员成为耶和华的敬拜者,令她多么喜出望外!家族的一位成员是个周游监督,另一位则在伯特利之家服务。

      雪莉和罗莎·马伊在1937年(在一起前往基列受训之前)成为传道伙伴,一直共事到1991年“罗西塔”在墨西哥的岗位上去世为止。她们拥有长达五十四年的骄人服务记录——而且绝大部分时间是一起并肩工作的!

      其他基列毕业生

      来自世界各地,被派往墨西哥参与这项重要神治教育工作的基列毕业生共有56人。除了以上提及的几位之外,来自基列第一届的毕业生还包括:鲁文·阿吉雷,夏洛特·博温,玛克辛·布拉德肖,杰拉尔丁·丘奇,胡利娅·克洛斯顿,贝蒂·孔斯,罗素·科尼利厄斯,多罗西娅·加德纳,韦尔莱·加芬,弗朗西丝·古奇,埃尔瓦·格雷亚韦斯,瑟斯顿及玛丽·希尔德林,费恩·米勒,玛克辛·米勒,以及巴勃罗·佩雷斯。近至1988年,仍有基列毕业生陆续抵步。他们所作的服务无疑为自己和别人均带来了莫大的喜乐。另一方面,有些发展也令人有意外的惊喜。

      举例说,夏洛特·博温在墨西哥服务两年之后被转派往萨尔瓦多。1956年,她成为艾伯特·史劳德的妻子,后者曾是她在基列学校的导师之一。史劳德弟兄后来更成为治理机构的成员。

      1949年,玛克辛·米勒与萨穆埃尔·加西亚结为夫妇,后者是墨西哥土生土长的一位基列毕业生,当时在分社作社方的法律代表。玛克辛在1946年抵达墨西哥城时,当地只有四个“连”(会众)。到1961年,“连”的数目增至70。到1994年初,在墨西哥城及近郊地区,会众的数目竟高达1514群之多。不错,她亲自目睹一项多么奇妙的扩展!那么,她的全时服务是否完全一帆风顺呢?“绝不然,”有一次她评论说,“我也经历过不少考验和艰辛;然而,乐事憾事多得多却是真的。作耶和华上帝手下的仆人是我一生的目标,每当我回顾自己为了追求这个目标而走过的路程,浮现在我脑际的总是一些快乐的回忆。”1992年,她在岗位上忠贞服务之际去世。

      1955年,埃斯特·瓦塔尼安在墨西哥服务八年后,与刚抵步的基列毕业生鲁道夫·洛萨诺结为夫妇。她在分社住宿,却到城里从事见证工作。她曾帮助不少人认识耶和华,在协助整家人认识真理方面更是成绩斐然。尽管圣经学生的丈夫起初不感兴趣,她总会找到方法令对方在后来加入讨论。她那格外仁慈亲切的说话方式使人乐于聆听她所传讲的信息。她会用带着外国口音的西班牙语上前与人攀谈,说:“亲爱的,我很希望能够跟你谈谈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人们都留心倾听。洛萨诺姊妹和她的丈夫至今仍然在墨西哥的伯特利之家服务。

      分社里仁爱的基督徒监督

      当然,在派往墨西哥服务的基列毕业生当中,有些人需要在分社办事处负起各项职责。在这方面,他们的确克尽厥职。在此之前,从1943至1947年,胡安·布儒瓦接替罗伯托·蒙特罗成为分社监督,后来他在1947年因事需要返回美国。于是巴勃罗·佩雷斯,基列的首届毕业生之一,在随后的三年半期间担任分社监督。

      自那时以来,其他好几位弟兄曾肩负这项重责提供仁爱的督导。其中包括鲁道夫·洛萨诺——四年半;乔治·帕帕德姆——两年;塞缪尔·弗兰德——七年半。威廉·辛普金斯从1965年开始接管分社事务。住宅区1976年社方设立分社委员会的安排以后,他继续以墨西哥分社委员会成员的身分服务,至1986年为止。这些弟兄无疑都对墨西哥的王国工作作出宝贵的贡献。在哥伦比亚服务多年之后,罗贝尔·特拉西弟兄在1982年抵达墨西哥,自此成为分社委员会的统筹者。

  • 墨西哥
    1995耶和华见证人年鉴
    • [第207页的图片]

      曾在墨西哥服务的其他基列毕业生:(1)伊丽莎白·特拉西,(2)让·弗兰德,(3)埃丝特·洛佩斯,(4)鲁文·阿吉雷,(5)罗素·科尼利厄斯,(6)埃丝特·瓦塔尼安(洛扎诺),(7)米尔德丽德·辛普金斯,(8)玛克辛·米勒(加西亚)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