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第2部分:开枝散叶,巩固势力
    警醒!1992年 | 9月8日
    • 西罗马帝国的东方副本及继承者,即拜占庭帝国,国势在公元第9至11世纪期间盛极一时。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即今日的伊斯坦堡)拥有一百万人口,在当时来说肯定是世上最大的城市。君士坦丁堡乃是东方丝绸、香料、染料和香水,以及西方皮货、琥珀、木材和铁的市场,它俨然成了欧亚两洲之间一道强大的经济桥梁。

      然而,在公元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期间,这个帝国饱受蹂躏,它的首都被攻陷及抢掠一空,而沦为经济贪婪的牺牲品。这事是怎样发生的?根据《柯林斯世界历史图解》指出,“组织首次十字军东征时,西方对东方的财富早已垂涎三尺。”这清楚表明,教会虽然应当只受宗教热忱所驱策,但却心怀不轨。

      于同一时期,中世纪欧洲的商贾正举办各式各样的商业或贸易展览会,陈列他们从通商途中由列国搜罗得来的货物。论到法国东北香槟省那些特别成功的展览会,《新大英百科全书》说:“在这些贸易会中,商人彼此之间的买卖通常以信件形式进行,信里承诺在下一次的交易会付款,而这些信件是可以转让给人的。这种买卖方式开了使用信用状的先河。到了13世纪,这些交易会俨然成了欧洲的固定银行中心。”

      15世纪期间,奥托曼土耳其人四出征讨,威胁到欧亚的贸易路线。于是欧洲的探险家纷纷动身寻觅新的路线。1497至1499年间,葡萄牙航海家伽马带领探险队绕过非洲好望角航行,从而确立了一条前往印度的新航线,使葡萄牙摇身一变成了一个世界霸权。这条新航线也从亚历山大和其他地中海港口夺去了它们作为主要贸易中心的商业重要地位。

      同期间,葡萄牙的邻国西班牙,正资助意大利航海家哥伦布尝试向西环绕地球前往印度。1492年10月,刚好500年前,哥伦布意外地闯进西半球。在另一方面,英国人没有跟随伽马向南,也没有像哥伦布向西扬帆,反之他们不断搜索一条东北或西北的航线。所有这些探险活动促成贸易国际化。由于商业贸易是发现美洲的主要动力,商业世界对世界事务所操的影响于此可见一斑。

      经济力量——帝国的建造者

      商业世界曾经建造了很多强而有力的组织。举例说,按照《汗流浃背》一书指出,“同业工会或行会乃是古代世界影响最深长广远的社会经济改革之一。”像现今势力强大的工会一般,这些行会除了达成某些良好目的以外,有时也会厚颜滥用权力,以致据说圣经翻译者约翰·威克利夫在14世纪曾谴责一些行会,将它们称为“虚假的同谋者,……为上帝和世人所咒诅”。——请参看第20页附框。

      商业世界甚至建立了好些帝国,在16世纪兴起的大英帝国无疑是其中的表表者。可是,在此之前,欧洲别的商业投机者已经开始攫住了支配世界的经济力量。当中鼎鼎有名的是汉萨同盟。

      汉萨这个古老德国用语意思是“军队”,后来逐渐被应用在任何一个新兴的商贾行会或协会之上。从12世纪末到13世纪初,一个以德国北部城市吕贝克为中心的商业同业公会控制了波罗的海一带的贸易,成功地把德国和俄罗斯以及其他波罗的海沿岸国家连合起来。同一期间,西方的德国城市科隆的商业同业公会不断加强英格兰和低地国[即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之间的贸易。

      这些商会通过了一些法案来保护自己和它们的商品,声称为了公众利益而控制贸易。它们也联手在水、陆两路扫荡海盗和土匪。随着贸易不断拓展,各商会看出,彼此之间有需要作进一步合作。因此,到了13世纪末,所有主要德国北部城市都加入了一个单一联盟,称为汉萨同盟。

      凭着地利,这个联盟控制了北方贸易的主流。在西面它跟经济先进的英格兰和低地国家作买卖,而这些国家又跟地中海和东方的国家有商业上的往来。在东面它紧接着斯堪的纳维亚和东欧。除了跟佛兰德人买卖羊毛以外,汉萨同盟还控制了与挪威及瑞典的渔获贸易,以及俄罗斯的毛皮买卖。

      虽然汉萨同盟并非一个政治联盟,也没有一个固定的治理机构或行政管理阶层,但它在全盛时期实在操有强大力量。它的最伟大成就之一便是建立了一套海事和商业法律。汉萨同盟一方面拓展新市场,另一方面则勇于维护原来的市场,必要时甚至使用武力。凭着庞大的商人舰队,汉萨同盟往往能够借着经济封锁或禁运而粉碎对抗力量。

      汉萨同盟在14世纪中叶盛极一时,如日中天。15世纪初,随着英国人和荷兰人国势蒸蒸日上,霸占世界市场,汉萨同盟遂逐渐式微。三十年战争更为这个同盟敲响了丧钟。它的成员在1669年召开了最后一次会议,只有吕贝克,汉堡和不来梅依然以汉萨城市的身分参与,可是它们只是这个一度财雄势大的超级商业联盟中一些不甚足道的成员而已。

      还有别的规模更大、实力更强的超级商业组织正等待取替汉萨同盟的位置。

  • 第2部分:开枝散叶,巩固势力
    警醒!1992年 | 9月8日
    • 中世纪的行会被设计成可以为会员提供福利援助,并且通过管制生产,制定标准,甚至控制价格和工资来保护自己的行业。有些行会逐渐变相成为专利,通过秘密协议操纵价格,目的是要保护行会的市场及防止不公平的竞争。

      商人的行会在11世纪面世,成了古代手工艺行会的延续。风尘仆仆的行商组织起来保卫自己免受土匪伤害。可是,这些行会渐渐失去了起初的性质。由于过分依赖当地的贸易,随着区域、全国和国际市场变得日益重要,兼且商人的势力也逐渐盖过工匠,行会的力量和地位遂每况愈下。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