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上帝的旨意而活——现今和永远守望台1987年 | 1月1日
-
-
3.关于我们的心志,彼得提出什么劝告?
3 彼得曾与耶稣共享过许多经验,他深信我们有很好理由要为上帝的旨意而非为个人的意愿而生活。他说:“基督既然在肉身受过苦,你们也应当以同样的心志装备自己(因为在肉身受过苦的,就已经与罪断绝了),好叫你们不再随从人的私欲,只顺从上帝的旨意,在世上度余下的光阴。”——彼得前书4:1,2,《新译》。
4.耶稣怎样表明他对天父的顺服?
4 为什么耶稣在肉身受苦呢?因为他在宇宙至高统治权的争论上支持他的天父。他证明上帝是真实的,撒但是个说谎者。他让自己在地上的一生受上帝所支配,即使这使他在最后杀身成仁。借此他证明了上帝的真实。——哥林多后书5:14,15。
5.基督的榜样使我们面对什么挑战?
5 可是,耶稣的死亡其实是上帝通过基督对我们表现爱心的一个方式。(约翰一书4:10)何以故呢?因为由于耶稣的牺牲,上帝使全人类均有机会得益。(罗马书5:8;6:23)但是有多少人愿意接受这些裨益呢?有多少人愿意效法基督,牺牲个人的欲望以顺服上帝的旨意?——希伯来书13:15,17。
-
-
为上帝的旨意而活——现今和永远守望台1987年 | 1月1日
-
-
基督的心志
9,10.(甲)我们必须以什么装备自己?(腓立比书2:5-8)(乙)在彼得前书4:1被译作“心志”的希腊字词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9 什么可以使我们较易于顺服上帝的旨意呢?据我们在第3段所引用的彼得的劝告表明,我们必须以耶稣的“心志”装备自己。——彼得前书4:1,《新译》。
10 彼得在这里所用的希腊词(enʹnoi·a,恩努亚)在希腊文圣经里只出现过两次。虽然有些译者将这个词译作“头脑”,但这个词却不是通常被译作“头脑”的希腊字努斯(nous)。因此彼得在上帝感示之下拣选这个较不常用的名词必然含有某种用意。希腊文学者瓦因(W. E. Vine)说恩努亚一词“显示目的、志向、用意”。塞耶(J. H. Thayer)所编的《希英辞典》则将这个字的意思定为“思想和感觉的方式”。
11.关于我们运用自己一生的方式,我们从耶稣的榜样可以学到什么教训?
11 耶稣所跟从的自我牺牲的途径清楚显示他的目的或志向。他并非过着一种肤浅的生活,仅是追求享乐和开心。他深知他舍弃以前在天上的生活并非仅是要在地上浪费几年的时间从事自私的活动。(可参看创世记6:1,2,4,及犹大书6所提出的对比。)因此他说:“我从天上降下来,不是要行自己的意思,而是要行那差我来者的旨意。”(约翰福音6:38,《新译》)耶稣专心一意地致力于他天父的事务,总是将天父的旨意置于自己的意愿之先,甚至不惜为此遭受羞辱的死亡。——路加福音22:42。
12,13.(甲)耶稣在雅各井旁怎样表现他的心志?(乙)耶稣说,“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他的话是什么意思?
12 耶稣甚至在疲倦和饥饿时也清楚表明他对天父旨意的专注。有一次他的门徒去买食物,他在雅各的井旁休息。本来他大可以趁机会小睡,直至门徒回来,但是他却孜孜不倦地遵行上帝的旨意。他做了一件对犹太人来说颇不寻常的事。他与一个撒玛利亚妇人攀谈。他打开妇人的心眼使她得以明白真正的上帝,结果“因着那妇人作见证的话,……有许多撒玛利亚人信了耶稣。”——约翰福音4:6-26,39-42,《新译》。
13 门徒回来之后,请耶稣进食。但是他怎样回答他们呢?“我有食物吃,是你们不知道的。”他的话使门徒感到大惑不解,直至他补充说:“我的食物就是遵行差我来者的旨意,作成他的工。”显然耶稣以顺服天父的旨意为乐。对他来说,这样行仿佛进食一般;像吃美味的食物一样,他由此获得真正的满足。我们若希望在生活上真正心满意足,最好的方法莫过于跟从耶稣基督的榜样。——约翰福音4:31-38。
基督的心志所产生的影响
14.我们需要什么才能具有基督的心志?请举例说明。
14 具有基督的心志应当对我们有什么影响呢?我们若学会在思想上与基督相若,就会有一种内在的力量去指引我们在任何环境之下均做耶稣所会做的事。(路加福音22:42;以弗所书4:23,24)这股力量并非仅来自害怕惩罚,例如害怕受小组长老所管教;反之,这股力量来自对耶和华的律法和原则具有深刻、衷诚的体会。我们可以将情形比作一个唯独见到有警察在场才服从交通条例的人——他只顺服一项外界的影响。但是人若珍惜生命,爱邻人及看出有交通条例乃是明智之举,便会由于他尊重法律而甘愿服从。他具有一股强大的内在推动力。——诗篇51:10。
15.(甲)什么证明耶稣具有一种激励头脑的内在力量?(以弗所书4:23,《新世》)(乙)什么忠诚的榜样证明现代的基督徒具有基督的心志?
15 耶稣便有这股内在的力量去‘激励他的头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