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稣所行的奇迹——历史还是神话?守望台1995年 | 3月1日
-
-
耶稣所行的奇迹——历史还是神话?
“夜里四更天,耶稣在海面上走,往门徒那里去。”——马太福音14:25。
对世上成千上万的人来说,相信耶稣基督施行奇迹差不多跟相信上帝同样重要。四福音的执笔者,马太、马可、路加和约翰,记述了耶稣所施行的大约35个奇迹。可是他们的记载暗示,耶稣所行的超自然奇迹实际比这个数字多得多。——马太福音9:35;路加福音9:11。
耶稣施行这些奇迹并不是为了娱乐大众;反之,这些奇迹是要提出证据去支持耶稣的声称,证明他是上帝的儿子,是人们等候已久的弥赛亚。(约翰福音14:11)摩西去见为奴的以色列人时曾施行了一些奇迹去证明他是上帝差来的。(出埃及记4:1-9)按理说来,弥赛亚既是圣经预告比摩西更大的那位,他自然会提出若干标记去证明自己是上帝所支持的。(申命记18:15)为了这个缘故,圣经将耶稣称为“一个蒙上帝用异能奇事神迹向[犹太人]所证许的人”。——使徒行传2:22,《吕译》。
圣经把耶稣描绘为一个行奇迹的人。在以往,人们通常毫无疑问地接受这件事。但在近几十年来,福音的记载却饱受圣经批评家所非难。劳埃德·格雷厄姆在他所著的《圣经的骗人故事和虚构记载》一书中论及耶稣在水面上行走一事,他甚至说;“愚夫愚妇才会把这些事信以为真,但有成千上万的人却真的相信。我们纳罕何以世界会变成这个样子。世人既这样无知,我们还能期望有个较好的世界吗?”
不可能?
可是,这样的批评其实并不合理。《世界书籍百科全书》将奇迹界定为“已知的自然律则所无法解释的事件”。按照这个定义,仅一个世纪之前,一台彩色电视、一部活动电话、一台膝上电脑都会被人视为奇迹!因此,我们若仅因为无法根据目前的科学知识去解释某件事,就贸然断定是不可能的,这是合理的做法吗?
我们要考虑的另一点是,在“新约”圣经的希腊文原文里,译作“奇迹”的希腊字词是迪于纳米斯;这个字词的基本意思是“能力”,因此这个字词也被译作“大能事迹”或“才干”。(路加福音6:19;哥林多前书12:10,《新世》;马太福音25:15,《新世》)圣经声称耶稣所施行的奇迹是“上帝的大能”的一项表现。(路加福音9:43)对拥有“大能大力”的全能上帝来说,这样的伟举会是不可能的事吗?——以赛亚书40:26。
证据确凿
仔细查看四福音的记载,我们可以找到证实这些记载真实可靠的进一步证据。首先,这些记载跟“神仙故事”和“传说”有显著的分别。例如,请想想耶稣死后多个世纪期间,人们对他的各种谬误传闻。伪经“汤玛斯福音”评论说:“孩子耶稣五岁的时候,……路过一条乡村,有一名男孩奔跑而过,撞到他的肩膊。耶稣怒气冲冲地对男孩说:‘不许你再走,’那个孩子立即仆倒在地上死去。”我们很容易看出这个故事的真相——纯属虚构。再者,这个小气任性、心胸狭窄的孩子跟圣经所描述的耶稣实在有天渊之别。——可比较路加福音2:51,52。
现在请考虑一下四福音的可靠记载。四福音的记载完全没有夸张的言论,也没有虚构的色彩。耶稣施行奇迹是为了回应别人的真正需要,而不是出于一时高兴。(马可福音10:46-52)耶稣从没有运用行奇迹的能力去造益自己。(马太福音4:2-4)他也从没有利用这种能力去炫耀自己。事实上,希律王曾由于好奇要求耶稣行个奇迹给他看,耶稣却“一言不答”。——路加福音23:8,9。
此外,耶稣施行的奇迹跟职业幻觉大师、魔术师和信心治疗者的伎俩截然不同。耶稣所行的奇迹总是将荣耀归给上帝。(约翰福音9:3;11:1-4)他的奇迹从没有涉及煽情的仪式,使用魔力的符咒趁机大吹大擂,耍花招或用催眠术。耶稣遇见名叫巴底买的瞎眼乞丐时,巴底买高声喊道,“拉波尼,我要能看见。”耶稣只对他说,“你去吧!你的信救了你了。”瞎子立刻就看见了。——马可福音10:46-52。
四福音的记载表明,耶稣施行奇迹时根本无需借助道具、特别设计的布景或特技灯光。这些奇迹是在许多见证人面前公开施行的。(马可福音5:24-29;路加福音7:11-15)耶稣跟现代信心治疗者的所为大异其趣;他从没有由于一些病者看来缺乏信心,就无法把他们的病治愈。马太福音8:16说:“[耶稣]治好所有的病人。”(《现译》)
学者阿瑟·皮尔逊在所著的《“许多绝对可靠的证据”——基督教的证言》一书中论及基督施行的奇迹说:“这些奇迹的特点不仅在于数目众多,同时也在于病者不但即时完全治愈,而且没有一次失败;甚至在使死者复活方面也次次成功。这使耶稣施行的奇迹与现代或任何时代人假称施行的奇迹有霄壤之别。”
来自世俗方面的佐证
皮尔逊提出另一个支持四福音记载的论据,他说:“对于耶稣所行的奇迹,仇敌都哑口无言,没有什么事比这一点更能证实这些奇迹的真确性。”犹太领袖无疑一心要诽谤耶稣,但由于他的奇迹广为人知,连他的仇敌也不敢否认。他们惟一能够做的是,声称这些奇迹是凭鬼灵的力量施行的。(马太福音12:22-24)耶稣死后许多个世纪,犹太《塔木德经》的执笔者依旧承认耶稣具有行奇迹的能力。按《犹太人对耶稣的看法》一书说,他们只是把他视为一个“行魔术的人”而已。如果他们有可能证明耶稣所行的奇迹仅属虚构,他们会作出这样的评论吗?
第四世纪的教会历史家优西比乌斯提出进一步的证据。在他所著的《从基督至君士坦丁的教会历史》一书中,优西比乌斯援引夸德拉图斯的事例。夸德拉图斯曾致函罗马皇帝为基督教辩护,他写道:“我们救主的作为是有目共睹的,因为他的作为都是真实的。我们看见他所医好的人和他复活过来的人。不仅在他们被医好和被复活的刹那,而是继续 看见他们;不仅是当救主仍与我们一起的时候,甚至在他离去之后许久,我们仍然可以看见。事实上,这些人当中有些仍然活着,直至我自己的日子。”学者威廉·巴克利评论说:“夸德拉图斯的意思是,直至他的日子,世上仍可找到一些曾蒙耶稣对他们施行过奇迹的人。如果不是真有其事,罗马政府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把这些声称指为‘谎言’了。”
相信耶稣的奇迹不但合乎情理,而且也跟证据完全吻合。可是,耶稣的奇迹并非仅是陈年历史,因为希伯来书13:8提醒我们:“耶稣基督昨日、今日、一直到永远,是一样的。”不错,现今耶稣正在天上活着;跟他在地上为人时比较,现在他能够以大得多的规模运用行奇迹的能力。再者,从四福音读到耶稣施行奇迹的记载(1)使今日的基督徒学得实用的教训,(2)将耶稣的品格一些引人入胜的特色显露出来,(3)向我们显示,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令人惊讶的事件发生!
为了说明这几点,我们会在下一篇文章讨论三项广为人知的圣经记载。
-
-
从耶稣的奇迹学到教训守望台1995年 | 3月1日
-
-
从耶稣的奇迹学到教训
“第三日,在加利利的迦拿有娶亲的筵席,……耶稣和他的门徒也被请去赴席。酒用尽了,耶稣的母亲对他说:‘他们没有酒了。’”这宗事件促使耶稣施行了第一个奇迹。——约翰福音2:1-3。
这样琐碎的难题何以要惊动耶稣呢?一位圣经学者解释说:“在东方人的社会里,殷勤款客是神圣的职责。……尤其在婚宴中,真正好客的主人会为客人预备大量饮食。如果席间食物或饮料不够供应,主人家和年轻的新婚夫妇就会颜面尽失了。”
因此耶稣采取行动。他看见主人“照犹太人洁净的规矩,有六个石头水缸摆在那里”。犹太人习惯在吃饭前行洁净礼,为了这个缘故,主人为来宾预备了大量清水。耶稣吩咐用人说:“把水缸装满了水”。耶稣并非筵席总管,但他的命令却是直截了当和具有权威的。圣经记载说:“管筵席的尝出那水已变成了酒。”——约翰福音2:6-9,《吕译》;马可福音7:3。
看来奇怪,像婚宴这样普通的场合竟会是耶稣施行第一个奇迹的地方。可是这宗事件却使我们对耶稣的认识大增。耶稣是个独身男子,他在后来的不同场合曾向门徒谈及独身的好处。(马太福音19:12)然而,他既出席婚宴,这足以表明他并不反对人结婚。他怀有平衡的看法,将婚姻安排视为上帝所尊荣的事而予以支持。——可参阅希伯来书13:4。
耶稣并不像后来教会画家所描绘一般是个郁郁寡欢的苦行者。他显然喜欢与人来往,也不反对社交活动。(可参看路加福音5:29。)因此耶稣的行动为他的跟从者立下先模。他以身作则表明,基督徒无须不必要地岸然道貌,不苟言笑,仿佛做义人就要毫无欢乐似的。与此相反,后来圣经吩咐基督徒:“你们要靠主常常喜乐。我再说,你们要喜乐。”(腓立比书4:4)今日基督徒留意避免在娱乐方面失去控制。他们的喜乐来自事奉上帝。可是,他们像耶稣一样,也偶尔安排时间作社交往来。
我们也从这件事看出,耶稣是个富人情味的人。他没有义务要施行奇迹,也没有任何与此有关的预言需要他去应验。显然,鉴于他母亲的关注,以及这对新人所面对的窘境——耶稣顾及他们的感觉,希望他们不致感到尴尬——耶稣主动施行了这个奇迹。这件事岂不令你深信基督真正关心你,甚至在一些十分平常的事上亦然?——可参看希伯来书4:14-16。
既然每口缸“可以盛两三桶水”,耶稣所行的奇迹把差不多390公升的水变成了酒!(约翰福音2:6)为什么要这样多?耶稣并非鼓励人醉酒,因为醉酒是上帝所谴责的。(以弗所书5:18)相反,他表现了与上帝相若的慷慨精神。葡萄酒是当时很普遍的饮料,所以即使剩下一些,也可以在其他时候享用。——可参看马太福音14:14-20;15:32-37。
早期基督徒效法耶稣的慷慨精神。(可参看使徒行传4:34,35。)同样,今日耶和华的子民也受到鼓励要“常常给予人”。(路加福音6:38,《新世》)然而,耶稣施行的第一个奇迹也含有预言性的意义。它指向未来某个时候,上帝会慷慨地“用陈酒和满髓的肥甘,并澄清的陈酒,设摆筵席”。他会彻底终止饥饿。——以赛亚书25:6。
耶稣也施行了许多医治身体疾病的奇迹,这些奇迹具有什么含意呢?我们可以从这些奇迹学到什么?
在安息日行善
“起来,拿你的褥子走吧!”耶稣对一个卧病38年的人说了这一段话。福音的记载接着说:“那人立刻痊愈,就拿起褥子来走了。”令人大感意外的是,当时并非人人都为这件事感到高兴。记载说:“犹太人逼迫耶稣,因为他在安息日做了这事。”——约翰福音5:1-9,16。
安息日的原意是要让人人都在这个日子获得休息和安舒。(出埃及记20:8-11)可是,到了耶稣的日子,安息日已演变成一大堆令人不胜负荷的规条。学者艾尔弗·埃德希曼论及《塔木德经》里有关安息日律法的冗长部分,说:“各项目都经过慎重的讨论而被视为具有宗教重要性。任何有理智的学者都不会认真考虑这些事项。”(《弥赛亚耶稣的一生和年代》)这些繁琐、武断的条文泰半全不顾及人的感觉,但却几乎支配犹太人生活的每一方面。犹太的律法师把遵守这些条文视为生死攸关的大事。一项安息日的条文规定:“如果房子塌下压住一个人,没有人确定他是否在瓦砾中,也不知道他是外邦人还是以色列人,他们可以清除压住他的瓦砾。如果发现他仍然活着,他们可以进一步清除压住他的瓦砾;如果[他]已经死去,就可以置诸不理。”——《密西拿》,容马8:7,赫伯特·丹比译。
耶稣对于这种在律法上拘泥小节的态度有什么看法呢?有一次犹太人指责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他回应说:“我父做事直到如今,我也做事。”(约翰福音5:17)当时耶稣所做的并不是以利己为目的的世俗工作。相反,他所做的是遵行上帝旨意的工作。正如律法准许利未人在安息日从事神圣的服务,耶稣在安息日执行上帝委派给他的弥赛亚职务也是适当的;这并没有违反上帝的律法。——马太福音12:5。
同时,耶稣在安息日治病一事也显示出犹太的文士和法利赛人都“行义过分”;他们的想法僵硬死板、缺乏平衡。(传道书7:16)显然,上帝绝没有限定人只能在周中某些日子行善。他也没有打算使安息日变成毫无意义的例行惯例。耶稣在马可福音2:27说:“安息日是为人设立的,人不是为安息日设立的。”耶稣深爱人,他绝不喜欢不合情理的规条。
因此,今日的基督徒最好不要过度严格死板、墨守规条。在会众里操有权柄的弟兄务要避免将太多人为的规条加诸别人身上。耶稣的榜样同时激励我们要找机会向人行善。例如,基督徒不应当认为,自己只需在正式从事逐户传道时或在讲台上才与别人分享圣经的真理。使徒彼得说,基督徒应当“常常 作好准备,去回答那些问你们为什么怀有盼望的人”。(彼得前书3:15,《新译》)行善是没有时间限制的。
在表现怜悯方面的教训
耶稣施行的另一个奇迹载于路加福音7:11-17。根据这项记载,耶稣“往一座城去,这城名叫拿因,他的门徒和极多的人与他同行”。时至今日,我们仍然可以在现代阿拉伯人所住的拿因村的东南面看见一些墓地。耶稣“将近城门”,看见一群嘈杂的民众。“有一个死人被抬出来。这人是他母亲独生的儿子;他母亲又是寡妇。有城里的许多人同着寡妇送殡。”H.B.特里斯特拉姆评论说,自古以来“葬礼的形式并没有多大改变”。他补充说:“我看过一些女子由职业送丧妇率领,走在棺材前面;她们张开双臂,猛扯头发,作出最狂野的哀恸表情,并尖声呼喊死者的名字。”——《圣经地区的东方习俗》。
在喧嚷的送葬行列中有个悲痛欲绝的寡妇。由于她已失去丈夫,正如作家赫伯特·洛克耶说,她把儿子视为“老年岁月的杖,寂寞日子的安慰,家庭的支柱。既失去这惟一的儿子,她连最后剩下的倚靠都没有了。”(《圣经记载的所有奇迹》)耶稣对寡妇的遭遇有什么反应呢?路加辞情并茂地报道说:“主看见那寡妇,就[动了慈心],对她说:‘不要哭!’”译作“动了慈心”的希腊文字词的实际意思是“肠”;这句话的意思是“内心深受感动”(《瓦因新旧约语词诠释词典》),不错,耶稣的内心深处都受到感动。
当时耶稣自己的母亲很可能已是寡妇,因此他知道,继父约瑟去世时,他母亲感到多么悲痛。(可参看约翰福音19:25-27。)当时寡妇无需央求耶稣,因为耶稣主动地“[上前]按着杠”。虽然在摩西律法之下,触摸死尸会使人变成不洁,耶稣并没有介意。(民数记19:11)借着施行奇迹的力量,耶稣能够把不洁的根源除去!“耶稣说:‘少年人,我吩咐你,起来!’那死人就坐起,并且说话。耶稣便把他交给他母亲。”
关于表现怜悯,这项记载含有多么感人的教训!基督徒不应效法‘末世日子’一般人那种毫无爱心、冷酷无情的态度。(提摩太后书3:1-5)相反,彼得前书3:8劝勉我们:“最后,你们大家都要思想相同,表现关切情谊,怀有弟兄感情,存有温厚怜悯之心。”(《新世》)我们所认识的人若遭遇亲者去世,或家人患上严重疾病,纵使我们不能使死者复生,也不能使病者康复,但我们能够向人提出实际的帮助和安慰,也许仅是在场与他们一同哭泣,已能对别人大有帮助了。——罗马书12:15。
耶稣施行的这个复活奇迹同时指向未来,届时“凡在坟墓里的,都要听见他的声音,就出来”!(约翰福音5:28,29)在普世各地,痛失亲者的人会亲自体验到耶稣的怜悯;届时他们死去的父母、儿女和朋友都会从坟墓里出来与他们重聚!
从奇迹学得的教训
显然,耶稣施行奇迹不是仅为了表现自己的能力。这些奇迹都荣耀上帝,从而为基督徒立下模式,因为圣经敦促基督徒要‘荣耀上帝’。(罗马书15:6)这些奇迹鼓励人行善,对人表现慷慨和怜悯。更重要的是,这些奇迹是个预观,帮助我们看出基督在他的千年统治期间会为人类成就些什么事。
耶稣在地上时仅在范围狭小的地区里施行奇迹。(马太福音15:24)身为荣耀的君王,他所管辖的领域会遍及全球!(诗篇72:8)当日耶稣用奇迹医好和复活的人最后都一一死去。但在他的属天王国治下,罪和死亡会被彻底铲除,人类会有机会得享永生。(罗马书6:23;启示录21:3,4)不错,耶稣的奇迹指向一个光明灿烂的未来。耶和华见证人已帮助成千上万的人怀有真正的希望,得以成为王国的臣民。直至这个时候来到,耶稣施行的奇迹帮助我们看出,不久将会有些多么奇妙的大事发生!
[第7页的图片]
耶稣将水变成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