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养儿女成为道德高尚的人——仍然可能吗?
加拿大渥太华瓦尼埃家庭协会的罗伯特·格洛索普说:“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错综复杂的社会里,不同的文化彼此混杂,道德标准各有不同。”这导致什么结果呢?《多伦多星报》说:“少女怀孕、年轻人使用暴力、少年自杀,全都有增无已。”
难题并不仅限于北美洲。美国罗得岛布朗大学人类发展中心的主管比尔·戴蒙曾在英国、其他欧洲国家、澳大利亚、以色列和日本各地研究这些问题。他指出造成难题的原因之一是,许多素来被视为能够向年轻人提供指导的机构——教会、学校和其他组织——正日趋式微。他认为我们的文化“并没有给年轻人所需的帮助,使他们得以养成优良品格和才能”。有些育儿专家曾告诫人,“管教会危害孩子的健康,对孩子并无益处”。戴蒙认为这种主张只会“培育出一些任性、反叛的儿女”。
今天年轻人其实需要什么?他们需要父母经常施行仁爱教导,纠正他们的思想和内心。然而,每个年轻人所需的管教都不同。深爱儿女的父母可以跟孩子推理,借此施行管教。所以箴言8:33说,“要听教训”。但有些孩子,‘只用言语是管教不来的’。对于这些孩子,父母必须施行适度的责罚。(箴言17:10;23:13,14;29:19)圣经虽然提议使用这种管教方式,却没有鼓励父母在盛怒之下责罚儿女,也没有鼓励他们痛打儿女,以致令孩子受伤。(箴言16:32)孩子必须明白他受到纠正的原因;他必须看出,虽然父母责罚他,他们仍是爱他的。——可参阅希伯来书12:6,11。
这种实用、健全的圣经劝告可以在《家庭幸福的秘诀》一书里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