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台线上书库
守望台
线上书库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圣经
  • 出版物
  • 聚会
  • 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吗?
    痛失亲者
    • 婴儿猝死综合症——正视所感的悲痛

      婴儿突然死亡是个打击沉重的悲剧。一个看来正常、健康的婴孩竟然一睡不醒。这是完全出乎意料的,因为谁会想到婴孩或儿童竟会先于父母去世呢?婴孩以前是母亲无限的爱的重点,但却突然成为她的莫大哀伤的焦点。

      罪咎感开始涌现。父母可能觉得要对婴孩的去世负责,仿佛悲剧是由他们疏忽大意所促成似的。他们质问自己,‘我们本可以做些什么去防止这件惨事发生呢?’b在有些事例上,丈夫甚至可能毫无理由和不自觉地怪责妻子。他上班时婴儿还是活泼健康的,回家时婴孩却在床上死去了!当时妻子究竟做着些什么事?她在什么地方?这些恼人的问题必须迅速加以澄清,以免为婚姻造成压力。

      悲剧是由未能预见和无法预见的环境所促成的。圣经说:“我又看见在日光之下,跑得快的未必得奖,勇士未必战胜,智慧的未必得粮食;精明的未必致富,博学的未必得人赏识。因为时机和际遇左右众人。”——传道书9:11,《新译》。

      一个家庭若有婴孩夭折,别人可以怎样给予帮助呢?一位曾有这种经历的母亲回答说:“一个朋友来到我家里,不发一言便将房子打扫干净。另一些朋友为我们做饭做菜。有些仅是拥抱我一下——只是拥抱,并没有说什么。我不想谈及这件事。我不想被迫再三向人解释有什么事发生。我不想有人向我盘问,仿佛我没有尽职似的。我是婴孩的母亲;我会不惜竭尽全力去挽救我的小宝贝。”

  • 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吗?
    痛失亲者
    • 流产与死产——母亲的伤心事

      虽然蒙娜已有其他儿女,她却热切期待下一个孩子出生。甚至在婴孩出生之前,“我已经跟他玩耍,跟他说话,甚至做梦也见到他。”

      在母亲和未出生的孩子之间,形成亲密联系的过程十分强烈。蒙娜继续说:“蕾切尔·安妮这个婴孩曾将我腹上的书踢开,在晚上使我睡不着。我仍然记得她第一次轻微的踢腿,仿佛她怀着爱心温柔地轻轻推我一下似的。她每次移动,都使我充满爱意。我对她十分熟悉,以至我知道她在什么时候感到痛楚,什么时候感到不适。”

      蒙娜继续叙述:“医生起初不信我的话,结果到后来已太迟了。他叫我不要无谓忧虑。我相信我感觉到孩子死去。她突然猛烈地转身。第二天她已死了。”

      蒙娜的经验并非罕见。弗里德曼和格拉茨坦在他们所著的《渡过胎儿夭折的打击》一书中指出,仅在美国,一年便有大约一百万女子经历流产或死产。当然,以全世界而言,这个数字更大得多。

      人们时常未能意识到,对女子来说,胎儿流产或死产是个历久难忘的悲剧——也许终其余生都无法忘怀。例如,现已年迈的韦罗妮卡回忆她所经历的流产,特别清楚记得她那死产的婴孩。这个婴孩活到第九个月,出生时重6公斤。在出生前两个星期,胎儿已经在她腹中死去了。她说:“对母亲来说,生下一个死婴是个可怕的经历。”

      别人,甚至其他女子,也未必一定能够明白这些大感挫折的母亲的反应。一位曾由于流产而失去一个孩子的妇人写道:“我以十分痛苦的方式发觉,在这件事发生在我自己身上之前,我对于我那具有同样经历的朋友所感的伤痛实在一无所知。我对她们的痛苦既不体恤,也不明白,正如我现在觉得别人对我的情形不了解一样。”

      一对夫妻非常悲痛,互相安慰

      对悲伤的母亲来说,另一个难题是她认为丈夫对她所经历的损失不像她感觉的那么深。一位妻子表达自己的感觉说:“当时我对丈夫感到十分失望。在他看来,我等于没有怀孕过。他无法体验到我所经历的悲痛。他对我的恐惧深感同情,但却不体会到我的悲痛。”

  • 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吗?
    痛失亲者
    • 伤心难过的人

      亲者去世时,悲痛哭泣是正常的

      一位名叫安妮的母亲的经历足以支持这种看法。她那年幼的女儿蕾切尔死于婴儿猝死综合症。她的丈夫评论说:“令人感觉意外的是,我和安妮在举行葬礼时都没有哭。别的人却个个都泣不成声。”安妮回应丈夫的评论说:“当时我们的确没有哭,但后来我却为我们两个人哭够了。真正的打击在悲剧过去了之后,当我终于单独一个人在家里时,才悄然来到。我哭了一整天。但我相信这对我颇有帮助。我哭完之后,感觉好得多了。我无法不为失去小宝贝而悲伤。我真的相信,你应当让悲痛的人尽情哭泣。虽然别人说‘不要哭了’是个自然的反应,这样的话其实对悲伤的人并没有什么真正帮助。”

      有些人的反应

      有些人痛失亲者时有什么反应呢?请考虑一下朱厄妮塔的事例。她深知失去一个婴孩是什么滋味。她曾经五次流产,但现在又怀孕了。后来她由于汽车失事入院留医,可以了解的是,她感觉十分担心。两周之后,她的产痛开始——但较预产期早得多。此后不久,小瓦妮莎出生了——仅两磅多一点。朱厄妮塔回想说:“我兴奋得不得了,我终于是个母亲了!”

      但她的快乐却十分短暂。四天之后,瓦妮莎夭折了。朱厄妮塔回忆说:“我感觉十分空虚。我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我觉得自己有所缺欠。我回到家里,看见我们为瓦妮莎所预备的房间和我为她买的小内衣,不免感到心痛。接着的两三个月,我再三回想她出生的那天。我不想跟任何人有任何接触。”

      这样的反应有点极端吗?别人可能很难明白,但是像朱厄妮塔那样有过这种惨痛经验的人指出,她们为早死的婴孩悲伤,跟为一个活了一些日子之后才夭折的孩子哀伤没有什么差别。他们表示,孩子在出生之前很久已深受父母所爱了。孩子跟母亲有一种特别的亲密连系。婴儿一旦死去,母亲感觉失去的乃是一个真正的人。这件事实是别人需要明白的。

      你可以怎样受愤怒和罪咎感所影响

      另一位母亲那六岁大的儿子因先天心脏病忽然死去。她回忆当时她的感觉,说:“我经历到一连串的反应——麻木、无法置信、自觉有罪,以及对丈夫和医生感觉愤怒,因为他们未能及早察觉孩子的病情有多严重。”

  • 有这样的感觉是正常的吗?
    痛失亲者
    • 许多母亲都经历悠长的忧伤过程,这件事实足以支持不少专家的看法。他们认为,孩子的夭折对父母的一生——特别以母亲为然——留下了永久的创伤。

中文简体(普通话)出版物(1956-2025)
登出
登录
  • 中文简体(普通话)
  • 分享
  • 设置
  • Copyright © 2025 Watch Tower Bible and Tract Society of Pennsylvania
  • 使用条款
  • 隐私政策
  • 隐私设置
  • JW.ORG
  • 登录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