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亲家庭数目日增警醒!2003年 | 1月8日
-
-
单亲家庭数目日增
很多个夜晚,我含泪向上帝祷告,说:“我真不知道明天该怎么过。”——格洛丽亚,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
当今社会,单亲家庭在许多地方都已成为一个不容忽略的现象,这种现象久已有之,而且必将持续下去。a由丈夫、妻子、孩子构成的传统家庭模式日渐为其他家庭模式所取代。世界各地的人口统计学者和社会学家都在探寻这个变化的成因。
社会学教授西蒙·邓肯和罗莎琳德·爱德华兹留意到,“长期以来,家庭模式和两性关系经历了许多变化”。怎会这样?一些观察家声称,经济、文化、社会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变化,在这样的环境下,人们选择了不同的生活方式,结果就产生了单亲家庭。
让我们来看看社会发生的一些变化,以及人们选择的生活方式。生活压力是影响人生活的主要因素。只要人们眼睛睁着,外面的世界就会闯进他们的生活。从前人会花上很多时间与家人一起活动,而今却总是马不停蹄,本来要与家人团聚的时间大都花在互联网上、电视机前、电话旁、汽车里。
经济压力是另一因素。现代化的享受需要付出金钱,所以更多的家庭里父母双方都出外工作。随着社会流动性增强,许多家庭不得不远离亲友居住和工作。这样,亲友即便有心伸出援手,也是爱莫能助。一些家庭里,夫妻甚至要分隔两地。在许多地方,流行文化加剧了这种社会现象,因为在这种文化底下,诸如婚姻、家庭这些令人安定的观念往往被贬损得一文不值。b
新一代单亲妈妈
从前那种依靠社会救济生活的未婚少女形象,不一定符合如今的单亲妈妈。在名流、偶像影响之下,未婚生子不再是耻辱的标志,反倒成为魅力的象征。此外,比起从前,许多女子受到较好的教育,更有能力养活自己——从经济上说,婚姻不再是成为母亲的先决条件。
一些单亲妈妈,尤其是年少时曾目睹父母一方弃家而去的,不想让自己的孩子也遭受父母毗离之痛,于是宁可继续独身。另一些女子成为单亲妈妈却不是出于自己的选择,而是遭受遗弃的结果。英国朗特里基金会指出,“成为单亲父母不全都是出于自私的动机、任性的选择,单亲家庭出身的也不全是无人照管、桀骜不驯的孩子”。
尽管如此,单亲家庭与日俱增,仍然令人关注,因为单亲父母和他们的子女可能会受到情感的压力、经济的催逼以及社会的不公待遇。有些人可能怀疑,单亲父母能否把子女成功地抚养成人。单亲家庭面临怎么样的特殊难题呢?身为基督徒的单亲父母又怎样应付独力抚养子女的挑战呢?
[脚注]
a 社会学家指出,单亲妈妈的数目远远超出单亲爸爸的数目。所以,以下几篇文章主要论述单亲妈妈。不过,我们讨论的原则也适用于单亲爸爸。
b 关于母亲通常面临的挑战,请看《警醒!》2002年5月8日刊“没有三头六臂,当不了妈妈?”一文的详细讨论。
[第4页的附栏]
何谓“单亲妈妈”?
现代人给“单亲妈妈”一词的界说,因地而异。有的界定为“未婚的母亲”,有的界定为“没有丈夫支持,而独力抚养孩子的妈妈”。在汉语里,这个词多指没有配偶的母亲。有汉语词典说,单亲家庭指孩子只随父亲或母亲一方生活的家庭。
有些单亲是由于毗离、分居、丧偶或宁可选择不婚而造成的。在这系列文章,“单亲妈妈”一般指独力抚养儿女的妈妈。
[第4,5页的附栏或地图]
单亲之风席卷全球
美国:“在1970至2000年间,单亲妈妈的数目从300万增至1000万;同期,单亲爸爸的数目也由39万3000上升到200万之多。”——美国人口调查局
墨西哥:据墨西哥一份报纸(La Jornada) 报道,该国怀孕妇女当中,少女妈妈约占百分之27。
爱尔兰:1981年,单亲家庭的比率是百分之5.7,但到1991年,数字已升至百分之7.9。“婚姻破裂仍然是造成无父家庭的主要原因。”——《1997年全球单亲妈妈状况》
英国:“单亲家庭和全国家庭的比例,首次突破1比4。这种现象显示,过去30年间,未婚妈妈及离婚人数均有巨幅增长。”——伦敦《泰晤士报》2000年3月2日
法国:20世纪70年代后期以来,单亲家庭增加了百分之50以上。——《1997年全球单亲妈妈状况》
德国:“过去二十年中,单亲父母的人数翻了一番。单亲家庭大多……由母亲独力支撑。”——《1997年全球单亲妈妈状况》
希腊:“自1980年以来,[希腊]境内的未婚妈妈增加了百分之29.8。欧盟统计数字显示,欧盟国家的非婚生子女比率,1980年只有百分之1.11997年却跃升至百分之3.3。”——雅典《新闻报》1998年9月4日
日本:“自20世纪70年代起,无父家庭的数目持续上升。到1997年,每100个家庭就有17个由母亲独力支撑。”——《1997年全球单亲妈妈状况》;《2000年世界妇女动向与数据》
澳大利亚:差不多每四个孩子当中,就有一个只跟生父或生母一方同住。这往往是他们的父母婚姻或同居关系破裂的结果。据估计,未来25年间单亲家庭会增加百分之30至百分之66。——澳大利亚统计局
-
-
单亲父母,困难重重警醒!2003年 | 1月8日
-
-
单亲父母,困难重重
我的情绪起伏不定,夜里常常躲在浴室里哭泣。生活实在艰难。——珍妮特,三个孩子的单亲妈妈
单亲家庭的成因很多。有些单亲家庭是由战争、天灾或疾病造成的。
有些孩子的父母决定不与对方结婚。以瑞典为例,几乎有半数儿童是非婚生子女。离婚也是造成单亲家庭的一个原因。研究表明,超过半数的美国儿童在成长过程中,有某个时期是生活在单亲家庭里的。
对未来的挑战要心中有数
新近寡居的母亲需要面对特殊的难题。在痛失爱侣的同时,她们必须肩负整个家庭的重担,既要应付经济困境,又要安慰孩子。她们往往历经数月,甚至数年才能适应这一角色。面对家中巨变,独力支持的母亲可能倍感艰难。孩子在这时候正极需关爱与抚慰,而做母亲的却力不从心,无暇给与适当的引导。
未与孩子父亲缔结婚姻关系的单亲妈妈往往年纪轻轻、缺乏经验。她们也许没有机会完成学校教育。由于缺乏工作技能,她们很可能从事低收入工作,生活拮据。如果父母或亲友等不予援手,她们还要想办法让孩子在日间得到妥善的照管。未婚母亲还可能面对情感上的压力,也许自觉羞耻并饱受寂寞的煎熬。有些未婚母亲可能忧心忡忡,担心孩子的存在会妨碍她们另觅佳偶。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渐渐长大,对自己的家庭背景怀有诸多疑问却无从得知答案,同时又渴求得到自己生父的承认,他们可能会为此烦恼。
同样,离婚的单亲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有些父母在婚姻破裂后可能感到气愤难平。另一些则由于受人厌弃而大感自卑;这种深深的挫败感使他们无力顾及到子女的情感需要。做母亲的也许头一次需要寻找工作,养家的责任可能叫她们疲于应付。也许她们会感觉既无闲暇也无精力照顾子女的特殊需要,帮助他们应付父母毗离带来的突变。
离婚单亲面临特殊挑战
单亲父母意识到,孩子的需要因人而异、时常变化。对于与配偶离异的单亲来说,寻找适当的机会给与孩子属灵指引也许是一种特殊的挑战。
譬如,有些耶和华见证人与配偶离异后没有得到子女的监护权。他们做出特别安排,好在探视时间内与孩子一同参加基督徒聚会。这种安排使父母离异的孩子能与基督徒会众经常保持联系,使孩子获益良多。
离异后没机会与子女经常接触的父母,需要寻找途径向孩子表示关爱。单亲父母如要取得成功,必须敏于捕捉子女情感需要的变化。当孩子进入青春期、开始热中于社交活动和结交朋友时,父母尤其需要留意这一点。
成功的单亲父母也了解子女的能力、个性和思维方式。(创世记33:13)父母和孩子之间畅所欲言,亲密无间。孩子是父母生活的一部分,父母也是孩子生活的一部分。
务要通情达理
父母离异之后,孩子如果能与双方都保持经常接触,对他们更有益处。父母可能信仰不同,例如,一方是耶和华见证人,而另一方却不是,经常开诚布公地沟通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使徒保罗说,“当让所有人知道你们通情达理”。(腓立比书4:5)孩子要受到教导尊重父母双方的宗教信仰。
不是耶和华见证人的一方也许坚要子女参加自己所属教会的宗教仪式。身为耶和华见证人的一方怎么办呢?她也可以跟孩子分享自己的信仰,正如提摩太的母亲和外祖母帮助年轻的提摩太学习圣经一样。孩子日后也可能会像提摩太一样自行决定相信什么宗教。(提摩太后书3:14,15)也许孩子觉得要参加别的宗教仪式并不好受,圣经人物乃缦的事迹能给他一些启发。乃缦归附上帝以后继续履行职责,陪伴叙利亚王到琳门殿参拜王的神。这个记载能叫孩子放心,尽管他出席了那些叫他不安的宗教仪式,耶和华仍旧爱他,理解他的心意。(列王纪下5:17-19)
成功的单亲父母敏于理解子女的情感,也善于模铸他们的思想。(申命记6:7)不错,未婚单亲可能羞于提及他们过去的人生道路。然而,这些父母务须牢记,孩子的亲生父母是两个人。对于父母双方,孩子都想有所了解。要让他们感觉到父母需要他们,他们的出生不是意外事故。如果单亲在谈到子女另一方父母时态度尊重,回答子女问题时考虑到他们的年龄和接受程度,孩子心中的疑虑就会消除。
父母务必牢记,孩子对于爱、权威、力量的最初印象得自于他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基督徒单亲如果能以仁爱的方式履行父母职责,就能极大地帮助孩子培养对耶和华的爱,以及对会众安排的尊重。(创世记18:19)
孩子务必与父母合作
生活在单亲家庭中的孩子也需要认识到,要建立成功家庭,他们的合作态度必不可少。(以弗所书6:1-3)他们如果能顺服父母的权威,就表明他们深爱父母,尊重他们为保障家庭平安快乐所作的额外努力。因为沟通是双向的,单亲家庭中的孩子必须紧记,父母勉力维持家庭内部良好的沟通,他们应该自觉自愿地支持父母的努力。(箴言1:8;4:1-4)
单亲家庭中的孩子通常比双亲家庭中的孩子更早承担责任。在仁爱、耐心的指导下,这些孩子小小年纪就能掌握生活的技能;在过程中,他们能够培养自尊和自信。让孩子负责某些家务,也可让他们为保持家中整洁尽一份力。
这可不是说,单亲父母的目标就是把子女培养成不需父母指引、自给自足的小大人。显然,让年幼的孩子放任不管是极为不智的。
单亲父母常常受到误导,以为必须与子女地位平等,互为心腹。单亲父母当然有必要与子女保持亲密的关系,但他们务须牢记,孩子需要父母,他们的情感还未成熟,他们不是父母的同辈,不能承担父母的心事。你的孩子需要你履行父母的职责,他们需要你像个父母的样子。
单亲父母和子女如果能彼此关爱、倾力合作,就能建立成功的家庭。既然有越来越多的孩子在单亲家庭中长大,人人都该对单亲父母及他们的子女面对的难题有所认识,并且乐于提供仁爱的鼓励及支持。
[第9页的附栏或图片]
殃及儿女
双亲通常能够给与每个孩子较多的关注,而单亲陪伴每个孩子的时间会少一些。有些单亲甚至会与配偶之外的伴侣同居。然而,跟正式婚姻相比,同居关系始终根基不稳。这些家庭的孩子在成长期间,跟他们一起生活的大人往往如走马灯一般不断更替。
一些研究显示,“在心智发展方面,单亲家庭的孩子时常比完整家庭的孩子逊色”。根据研究员进一步分析,“生计问题是最重要的差别因素。孩子的成长怎样,常常受制于此”。话虽如此,单亲家庭的孩子也未必不能茁壮成长。只要得到适当的指导和训练,他们就能克服负面影响。
-
-
单亲绝非孤立无援!警醒!2003年 | 1月8日
-
-
单亲绝非孤立无援!
孩子们回到家里,搂着我,在我耳边说爱我。此时此刻,就是我做妈妈的最大安慰。——多丽丝,两个孩子的单亲妈妈
“儿女是上主所赏赐……是他赐给我们的福分。”(诗篇127:3,现代中文译本)圣经这句话可以叫单亲们安心。跟着单亲过生活的孩子,在上帝眼中也十分宝贵。创造主很希望单亲家庭取得成功。圣经说,上帝“为孤儿寡妇纾困解危”。(诗篇146:9)因此,单亲可以肯定,上帝在任何时候都会扶持他们。
孩子有权在爱中成长,有权得到保护,也有权安然地生活,让身体、感情和灵性得到良好发展。教养儿女是所有父母当负的责任,也是上帝授予父母的特权。
很多单亲发觉,要成功就得恒切祷告,坚持不懈地应用圣经原则,也要全心倚赖耶和华。这跟诗篇55:22的劝告一致:“你要把重担卸给耶和华,他必扶持你;他永不让义人动摇。”
有时候,祖父母、基督徒长老,还有基督徒会众中富有经验的父母,可能有机会帮上一把,协助单亲家庭应付恼人情况。纵使家人和其他基督徒可在多方面加以援手,照顾孩子的责任始终落在父母身上。毕竟,这是上帝赋予他们的责任。a
可喜的是,对于单亲家庭的特殊情况,很多单亲都能应付裕如。他们的儿女有责任心,有教养,敬畏上帝。《警醒!》访问了不少成功的单亲,以下是他们共有的一些特点:
• 生活井井有条 成功的单亲努力调整自己的时间表,务求使生活事务有条有理。无疑,适当的计划和安排很重要。圣经说:“勤奋人计划周详,必得益处”。(箴言21:5)
• 乐意承担责任 成功的单亲把家庭幸福视作生活首要目标之一,他们会把儿女的需要置于自己的需要之先。(提摩太前书5:8)
• 处事平衡合理 对于难题,成功的单亲不夸大、不缩小,一心一意要把问题解决。他们勇于面对困难,而不是自怜自怨、牢骚满腹。
• 致力良好沟通 成功的单亲注重沟通,鼓励家人倾心吐意。谈到自己的孩子,一位单亲爸爸说:“我会善用每个机会跟孩子们交谈。我们一同准备晚饭,孩子们都乐意在这段‘温馨时光’向我吐露心事。”
• 不忘照顾自己 成功的单亲知道,尽管时间实在不够用,他们也得拨出时间去照顾自己属灵、感情和身体的需要。埃塞尔离婚后,独力抚养两个孩子。她说:“我尽量争取给自己留些时间。例如,每逢朋友给孩子上音乐课,我就可以忙里偷闲一个小时。我会关上电视,清清净净地坐一会儿。”
• 保持积极态度 对于人生和抚养儿女,成功的单亲总是保持积极态度,就是在困境中,也能看到积极方面。一个单亲妈妈说:“我现在明白了,独力抚养孩子不是一条绝路。”
成功单亲经验之谈
这些原则有效吗?答案是肯定的。成功的例子数不胜数。上文提到的英国妇人格洛丽亚是个离了婚的单亲妈妈,除了照顾两子一女之外,还要出外工作。她的三个儿女长大后都成了全时传道员,致力推广圣经教育工作。格洛丽亚成功的秘诀何在?她说:“首先,要经常跟儿女研读圣经,也要努力增加研读的趣味。我务求让孩子过得开心、心境平和、心满意足,也要保护他们,帮助他们避开各样的陷阱。为了尽可能经常跟孩子在一起,我找了一份夜班工作。上班之前,我先跟孩子一同祷告,安顿他们睡觉。我上班时,姨妈会在我家里打点各事。”
格洛丽亚怎样帮助儿女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呢?她说:“我总以属灵的事为重。我坦白告诉孩子,我们没有什么钱。要求儿女做的事,我会以身作则,结果他们个个都很合作。”至于怎样维系紧密的亲子关系,格洛丽亚说:“秘诀是一起做事。我们一起弄饭做菜,一起清扫房子,一起布置居室,没有人会独个儿躲在自己的房间里。我也留意不时让大家有点娱乐消遣,调剂一下生活。”
卡罗琳也是个单亲妈妈,独力养育一个年幼的儿子。看着儿子约瑟夫茁壮成长,她深感快慰。卡罗琳又有什么诀窍呢?她说:“在睡前我会跟他一起读读圣经,然后听他说说从中学到什么。我们也会在圣经书刊里抽一些段落,一起细读沉思,然后把劝告应用在各自的生活上。这样,约瑟夫学会怎样克服困难,例如怎样应付学校里那些欺凌弱小的同学。”卡罗琳承认,单亲生活困难重重,可她不觉孤立无援。她说:“这是一场漫长的奋斗,但我知道耶和华实在帮了我不少。基督徒会众也给了我很大鼓励。”
圣经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格洛丽亚、卡罗琳,还有数以千计的成功单亲证明,父母可以靠着圣经的指引抚养儿女,帮助他们成为属灵健壮的优秀儿童。(箴言22:6)单亲家庭是可以取得成功的!单亲所经历的考验,是成长的催化剂,也叫人更懂得体贴别人的感受。要全心倚赖上帝,深信他一定会伸出援手。单亲家庭的成功之道莫过于此!(诗篇121:1-3)
[脚注]
a 关于单亲家庭的成功之道,详见耶和华见证人出版的《家庭幸福的秘诀》第九章。
[第11页的图片]
格洛丽亚跟儿女研读圣经,三个儿女后来都成了基督徒全时传道员。大儿子正从事海外传道工作。图中格洛丽亚跟两个儿女一边阅读他的来信,一边欣赏他的照片
[第12页的图片]
卡罗琳和儿子约瑟夫
-